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精選17篇)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精選1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日記是指用來記錄其內容的載體,日記也指每天記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記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精選17篇),希望大家喜歡。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精選17篇)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1

我養了一盆鳳仙花。那鳳仙花的種子,像一個個小芝麻。我好奇地看着它,心裏衝冒了很多疑問……

過了幾天,我再來看,呀!鳳仙花居然長出另一個小苗,我真是高興極了。他的樣子真可愛,那幾片嫩葉小的像看不見似。莖非常短,可愛極了,似乎它們都在跟我打招呼。隨後我寫了觀察日記,其中有一段我是這樣寫的:"雖然我非常喜歡它,但是,我不知道能不能養活它。它是我養的第一批種子,我很努力,爭取獲得開門紅。"

過了一段時間,我再觀察,發現居然有枯枝,我趕快扔掉。有一次,它的葉子很茂盛,我看看它的莖,看看它的葉,忽然我看到了一隻毛毛蟲,我不慌不忙地把毛毛蟲扔下去,鳳仙花沒有受到一點傷害,它的生命力很強啊!從此以後,我每天觀察一次,每日寫一篇觀察日記。過了幾個月,它“生出”了新的“寶寶”啦!他們在一個小果子裏,果子外表呈黃色 ,在野外,“寶寶”想要快點來到這個世界時,“媽媽”會讓果子“嘭”的一聲 ,果子一爆“寶寶”飛出來。讓他們在泥土裏紮根。

這就是我養鳳仙花的全過程,我體會到了不管養什麼動植物,都要用心飼養,細心觀察。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2

今天,我的寶貝花兒終於跋山涉水到家了,我迫不及待地將櫻櫻和菊菊的種子浸泡在溫水中。過了五個小時,我在瓷盆裏墊上一張紙,再放上陶粒,接着放上土壤,這土壤可真漂亮,金光閃閃的,應該是加了肥料吧。最後,我把浸泡好的種子和我滿心的期待播撒在土壤裏,又用細水在表面上澆了一次,讓小種子們喝足了水分,好好生長。

9月26日

從那以後,我每天起牀、放學從來沒忘記給它們澆水。有一次,我不小心將原本該澆兩個小傢伙的水都澆給菊菊了,結果發生了“洪水”,盆裏種子漂浮着,水漫金山,我害怕極了,連忙給菊菊疏水,好不容易搶險成功,種子都保留下來了,可惜土壤偏偏流失得厲害。三天過去了,我發現菊菊的種子已經發了青綠色的小芽兒,大約有8個,它們清新脫俗,惹人喜愛。而櫻櫻彷彿正在溼軟的土地上睡懶覺呢,不知它什麼時候才能睡醒呢?

9月28日

菊菊的綠芽已經密密麻麻開了一大片,有的小葉子一瞬間拔高了許多,差不多有6毫米的樣子,已經“鶴立雞羣”了,白白瘦瘦的莖就像少女那細細的腰,有的呢,還是小矮子,比地面只高一點兒,2毫米的樣子,依偎在高個子旁邊,小鳥依人。菊菊讓人非常欣慰,而光禿禿的櫻櫻則讓人十分泄氣。

10月6日

在武漢旅遊期間,我經常擔憂我的寶貝花們怎麼樣了,菊菊是否已經長出了很多片小葉子?櫻櫻有沒有發芽?回來一看,菊菊果真“長進”不少,原本高挑的芽兒更加高挑了,已經有8~10毫米左右了,兩片小葉兒就像喜愛太陽的向日葵,朝氣蓬勃,原本空曠的“無芽區”,已經多了幾個“住戶”。嫩嫩的小青綠彷彿是不小心灑進去的一點綠顏料,綠得耀眼,綠得使人愛憐。那小葉子彷彿十分嬌弱,滴點水就會香消玉殞似的,可是它們越長大,我就越發現一個規律,一般長勢較好,長得茂盛、高挑點的,都會在東面,也就是太陽最喜歡光顧的地方,分佈得都很密集。而西面一般長勢稀疏,只有一點矮矮的、弱弱的小苗兒。我在想:這會不會和太陽有關係?令人悲哀的是櫻櫻仍然那麼懶散,怎麼樣也喚不醒,可是我對它們的照顧分明都是同樣多的,怎麼它偏偏沉睡那麼長時間?是照顧不夠,還是泡種子的時間太長了?於是,爲了驗證我的猜測,我又將備用種子浸泡在水中,想再種一次,看看結果如何。

11月2日

轉眼又過了很長時間,已經接近立冬了。苗兒們也很爭氣,一個勁地拔高,以前沒有太大動靜的櫻櫻也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身材越發高挑了。而一直長勢不錯的菊菊也彷彿一個班集體,打個比方吧,這個盆子彷彿是一個大圓,最高的苗苗站在圓心處,就像老師正在授課,而旁邊的同學們高矮沒有太大差別,圍着老師正在專心致志地聽課呢!不過,看着這些生機盎然的苗苗,我也有點黯然神傷。有些苗苗彷彿還是毛毛蟲,頭上頂着一個大殼,還沒來得及蛻變成蝶呢,轉眼冬天就要到了,它們還能發出嫩綠的小芽兒嗎?有些苗苗已經高高在上,葉子閃着碧綠的光澤了,它們也要慢慢地倒下去,“化作春泥更護花”了嗎?那麼,就讓我再一次深情地對你們說:“也許你們無法抵抗生物界的規律,但是你們已經挺到了這個時候,不妨就再堅強一點吧,好嗎?”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3

8月24日 星期一 天氣:大雨

今天是種大蒜的第一天,我在家裏選了一粒最大、皮最白的大蒜籽種進了土裏,心中充滿了好奇,真想知道第二天大蒜籽會有怎樣的變化,心裏真期待呀!

8月25日星期二 天氣:晴

我很想看看我種的大蒜籽長大是什麼樣子,還想看看它能長多高,所以昨天我給它曬太陽,早晚給它澆一次水。今天早上我去看了它一次,它好像冒出了一點點綠苗,晚上我又去看望我的大蒜籽,發現它好像又長高了一些,我非常開心!

8月28日星期五 天氣:陰

過了三天了,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又去看我種的大蒜籽,發現它其實也沒長多少,我想:長得也太慢了吧!於是我想對這粒大蒜籽進行“拔苗助長”行動,可是一想到“拔苗助長”這個故事的最後結果,我就不幹了,於是我繼續給它澆水,看着它慢慢長大。

8月31日 星期一天氣:晴

“嗨!大蒜你好,幾天不見了,你有什麼變化嗎?”

“其實也沒什麼變化,就是長高了。”

原來是做了場夢,我從牀上爬起來,立刻衝向了陽臺,去看大蒜是不是像夢裏說的那樣。結果大蒜果真長高了,我很激動。今天的大蒜應該有四寸高,大蒜的葉子有兩片,而且兩片葉子的高度不同,葉子的形狀是細細長長的,顏色是翠綠色的,聽奶奶說大蒜最高能長到一尺多高,我種的大蒜什麼時候才能長到奶奶說的那麼高呢?耐心等待吧!我相信我能成功。

通過這次種大蒜的實踐經驗,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須堅持,要有付出,通過勤奮努力才能獲得真正的收穫。當然在學習上也正是這樣的道理。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4

自從老師佈置了種綠豆芽並寫觀察日記的任務後,每天放學回到家,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我種在泥土中的“豆芽寶寶”們。對於這些寶貝們,真是灌注了我十二分的熱情,天天盼着它們能破土而出!

這天放學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我家的小院:“哇!泥土中竟然長出了一根小苗!”我樂得一蹦三尺高。望着在微風中擺動的“豆芽”,在我眼裏那簡直是世界上最美的舞蹈。它的那兩片橢圓形的葉子,彷彿嬰兒光滑的臉蛋,顏色又是那樣翠綠。爲了讓它能更好地生長,我拿來一些水灑在上面,葉子上掛滿了水珠,顯得更加青翠欲滴!

爸爸下班回家,我連忙拉着爸爸來到院子裏,讓他也來瞧瞧他兒子我的傑作。我“大搖大擺”地對爸爸說:“老爸,你看,豆芽長出來了吧?”然後我就開始想象爸爸對我刮目相看,並不住地誇獎我的情景。沒有想到,爸爸聽了我的話,並沒有說什麼,而是俯下身子看了看,竟然大笑起來,還邊笑邊說:“傻兒子,這不是綠豆芽,是一株草呀!”什麼?天哪,這回洋相出大了!

以後的幾天,可真是“度日如年”,但我卻從未放棄對豆芽的觀察。星期六的早晨,我一改睡懶覺的習慣,早早就去看我的好夥伴小豆芽。咦,泥土中出現了幾個小洞洞,坑坑窪窪的,裏面有白色的尖芽露了出來。難道這就是豆芽?不會又是什麼別的植物吧?爲了保險起見,也爲了不再落個“馬大哈”的稱呼,我帶着心中的疑問,立刻找來爸爸。這次我可不敢對爸爸說大話了,擔心爸爸又取笑我。誰知,爸爸看了看泥土中的小芽,又哈哈大笑起來,我立刻捂住耳朵,做好了挨訓的心理準備。“兒子,這次你終於成功了,這真的是豆芽。”沒有聽錯吧?我從捂耳朵的手指縫裏微微地聽到了“成功”兩個字。

看着爸爸那肯定的目光,我激動得大叫起來:“我的豆芽計劃成功了!豆芽萬歲!”

豆芽,真是讓我開心讓我憂啊!你瞧,人的一生也像小小的豆芽,每天都在成長。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5

8月29日 星期四 雨

今天中午,我找來十粒綠油油、圓溜溜的綠豆,把它們放在我精心爲它們做的“家”裏。綠豆的“家”其實是半碗吸滿了水的棉花。只見綠豆寶寶貪婪地吸收水分,慢慢地鼓起肚子,像可愛的胖娃娃。傍晚,胖娃娃飽得快撐破了肚皮,但仍然躺在棉牀上呼呼大睡,那樣子真逗!

8月30日 星期五 雨

第二天晚上,我發現有的豆子掙脫了“綠皮套”的束縛,但還是睡意十足,懶洋洋的`樣子。在充足的營養的“催促”下,它們的肚子也漲大了不少,一個個挺着個“將軍肚”,大模大樣的,像少爺一般,傲氣十足。有的豆子萌出了點小嫩芽,小嫩芽還在熟睡中,它全身呈嫩綠色,讓人忍不住想摸它一下。晚風習習,小嫩芽似乎變得精神充足了,跳起了華爾茲,那優美的舞步牽動着我的心靈。可還有幾顆綠豆寶寶只是“衣裳”多了幾條“花邊”,我又精心照顧這幾位“寶寶”,期待着它們的優秀表現。

9月1日 星期六 雨

今天,豆子們爭先恐後地“棄衣丟褲”,像光着身子的孩子,也不知道害羞。我給它們添點水,它們有的活潑地“打水仗”,有的擺“屁股”,真是頑童!我細心觀察,它們的芽有的彎得像鉤子,有的筆直得像利劍,一個個都變得白白胖胖的。最長的芽有2.9釐米,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可有的新芽只有5毫米,我彷彿墜入了深谷之中,跺腳惋惜。這次觀察豆子,讓我體會了豆子發芽的細節,我與豆子一起樂,一起憂。同時我也懂得了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再加油就行了。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6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7月7日

下了一天的雨,整天呆在家裏,感覺悶悶的,心情一點兒也不好。不過,令人興奮的事還是有的——我昨天才泡在水裏的大蒜,今天,頭上竟然就冒出了小嫩芽。白色裏透着一丁點兒淺淺的褐色,大概有半粒米那麼大。小嫩芽探出頭來,像是迫切地想得到陽光、雨露的滋潤。如針尖大小的白色的根也一簇簇地迫不及待地從蒜頭底部跑了出來,都有兩釐米長了,真是瘋長啊!

我可愛的小蒜,快快長大吧!

7月8日

今天,雨還是不停地下着,但好像大蒜的生長並不受天氣的影響,仍然那樣不可思議地瘋長着。從昨天的觀察一直到今天,還不到24小時,但大蒜卻變化明顯。我欣喜地發現:嫩芽的長度已經達到了一釐米左右,寬度也長到了兩毫米。在嫩芽的中間還出現了一條不太明顯的白色裂口。很想知道里麪包着什麼?會不會是嫩綠色的蒜苗呢?但我不能“拔苗助長”……根也長到了一釐米左右,數不清的根簇生在蒜頭底部,白白的、嫩嫩的,像無數根吸管一樣,在盡情地吸取水分。

小蒜,快快地長吧!水我管你夠喝,相信你會用綠色報答我!

7月9日

今天,天終於放晴了,大蒜好像在用它的長勢來慶賀這久違的好天氣。我發現大蒜的小芽最長的大概已經有兩釐米了,它的寬度也飛長到了五毫米。原來,從裂縫裏鑽出來的不是我所想象的蒜苗,而是一根寬約三毫米的蔥綠色小芽芯。其實,嫩芽昨天就開始泛綠了,只是不怎麼明顯。而今天大部分都變綠了,上面還佈滿了清晰的淺褐色豎條紋。那白白嫩嫩的根也差不多長到了兩釐米左右。

真是驚人的生長速度!

7月10日

今天,天氣晴朗,我的小蒜依然生機盎然地瘋長着。最長的小嫩芽已經長到了六釐米左右,嫩綠的小芽芯已經悄然地半綻開了。如果橫着看的話,小芽芯綻開的形狀就像一彎小小的月牙。最讓我高興的是,就連最“堅貞不屈”的那一個蒜頭也吐出了新芽。它小小的,但居然是嫩綠色的。所有蒜頭的根又長長了一截,估計最長的都快接近三釐米了。這些白白嫩嫩、細細長長的根直伸杯底,我感覺很像一根根動物的觸鬚。

呵呵,我的“白鬍子”小蒜,你明天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我很期待!

7月11日

今天陽光燦爛,大街上,鮮紅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人們臉上依然洋溢着過節的喜悅,我的小蒜好像也在跟着人們一起歡樂——以它那出人意料的速度飛長着。長得最好的那一個蒜頭的長度已經長到了大概十一釐米,形狀好像一把出鞘的寶劍。這根小芽芯比昨天更舒展了一些,但依然沒有完全綻開。在它那半綻開的空隙裏,我隱隱約約地看見了另一根新生的小芽芯。最“堅貞不屈”的那一個蒜頭的小芽居然一下子就長到了兩釐米半。它的生長規律與前兩個蒜頭不一樣,它是先長出小芽芯並半綻開,再長出像襁褓一樣的支撐芽。它長得飛快,好像想後來居上呢!根也長到了三釐米以上,它們越來越強壯,把蒜頭立得直直的,再也不東倒西歪了。

我心裏的疑問越來越大,小蒜,這清水裏到底有什麼營養,會讓你長得如此神速?

7月12日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沒有雨的騷擾,讓人心情非常舒暢。小蒜也在抓住這個好時機繼續它的生長旅程。生長速度最快的小嫩芽已經長到了大約十四釐米,它的另一根小嫩芽也長到了兩釐米半左右,並和長的那個小嫩芽形成了一個y字形。生長速度最慢的小嫩芽依然保持着“力爭上游”的勢頭,長到了差不多五釐米。它的支撐芽還是生長緩慢,長度最多不過三毫米。我想,支撐芽的營養會不會都被小嫩芽搶去了呢?大部分的根都長到了大約四、五釐米,它們在杯底迅速繁衍,不停地向下盤踞,好像在尋找更多的生長空間。

我不知道小蒜能存活多久,但我一定會細心地照料它!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7

10月1日 晴

我想種一些豆芽。於是,就拿了一些綠豆,放在礦泉水瓶蓋子裏,盛了一點點水,再在上頭蓋了一層溼紙巾,就開始期待着它們發芽。第二天,我打開溼紙巾一看,呀!豆兒好像水喝得飽飽的,有可能在睡大覺呢!那顏色也從深綠色變成了淡綠色。我就對它們說:“豆兒,可別光顧着吃哦!要快快長大!”

10月2日 雨

今日,我又打開溼紙巾一看,豆的中間裂開了些。媽媽說:“這個裏面以後會抽出葉芽兒來,葉芽兒以後就在這兩瓣豆的中間。”我挺好奇,就從裏面拿了一顆,從中間掰開,裏面果然藏着一顆小小的芽兒。

10月3日 雨

今日,我再次迫不及待地跑向我的小豆豆。我打開紙巾一看,我激動極了!原先,這些小豆豆的兩瓣豆的中間,抽出了一根芽兒,這芽兒一向伸到豆豆的頭上。它們的綠衣服——豆的皮也脫了一半兒。我仔細瞧瞧,裏面僅有一顆豆兒沒發芽了。有的芽兒在豆的頭頂上盤起來,像小豬的尾巴;有的芽兒直直的,好像一根根長矛;有的芽兒很短很短,好像小雞的嘴巴……真趣味呀!

10月4日 晴

今日午時四點半,我又跑向我心愛的小豆豆。你瞧!這顆芽兒長得多高!並且直直的,我用尺子一量,有一釐米呢!我給這顆芽兒上畫了一個紅點,算是表揚;再給一顆最短的芽兒畫上一個藍點,算是鼓勵。這顆豆芽以後如果努力些,必須能趕上其他豆芽的。

10月5日 晴

今日,我看了看我的小豆豆,發現豆的變化很少。可是,我發現,很多豆豆的芽兒長長了,你們看!那一根根舉着的長矛,有可能要去打仗了!

10月6日 晴

今日,我又懷着激動的心境去看我的豆芽兒。這些豆芽兒又長長了,最長的有1。5釐米,連最短的也長成8毫米了。我問媽媽:“爲什麼我們平時吃的豆芽都那麼長呢?”媽媽說:“那是因爲他們不是直接就這樣泡的,是經過加溫、加營養泡的。”我最終解開了心中的疑團。

10月7日 晴

今日,我又去看豆芽,發現有很多顆芽被蟲子吃得只剩一丁點兒了。可是,有一顆芽兒沒有被吃掉,仍然在堅強地生長着。看着看着,我彷彿聽到了它們每一天“唰唰”向上生長的聲音。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8

(一)

今天老師佈置了觀察日記——看豆子怎樣發芽。以前經常聽爸爸媽媽講黃豆、綠豆會發出可愛又美味的豆芽,但不知道豆芽是如何長出來的。

於是我照老師說的要求開始種豆子,我先去廚房仔細挑選了一把黃豆和一些綠豆,把它們放進一個塑料小盆裏,然後裝滿水。爸爸看見了說,水裝的太多了,剛漫過豆子就行了,我照做了。一邊把盒子放在陽臺上,一邊想,豆子明天會發芽嗎?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爸爸,爸爸只是笑笑不說話。

第二天早上,我從牀上跳起來跑出房間,迫不及待來到陽臺上看我的豆子,很遺憾,豆子沒有發芽,但肚子有了新的變化,黃豆比原來大了一圈,整張臉好像鼓了起來,它的皮也鬆了許多。而綠豆呢,有的還看不出什麼變化,有的已經褪去了外衣,我懷着激動的心情等待着豆子發芽。

(二)

這兩天豆子都沒有太大變化,只有個別黃豆露出一點小芽,綠豆都脫了皮,沒有發芽的跡象。我猜測可能是水放多了,豆子爛了,我心裏有些失望,不過沒有關係,還可以重新再來。

我將爛豆子扔了,又挑選了一些新的豆子,將它們淋溼了,放進帶孔的小盆裏。

再次等待着豆子發芽,這次一定能成功,我想很多事情就像種豆子一樣,不可能一次成功,可能要經歷多次摸索、嘗試、積累經驗,以及掌握正確的方法,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

國慶節,我又開始種豆子了。

這次我和爸爸重新從市場買回了一些新的豆子,我把綠豆放在有孔的小盆裏,這次我吸取教訓,在豆子上蓋了溼毛巾,豆子很快“長胖了。”第二天就有不少綠豆露出了可愛的小芽,第三天所有綠豆都發芽了,整整齊齊的帶着綠色的貝雷帽,就像童話世界裏小人國的兵團部隊。我拔出幾株高大粗壯的豆芽仔細觀察,發現每株豆芽的根部都有幾根細絲,莖潔白如玉,約2-3釐米,兩瓣豆裂開處露出兩片嫩綠的小葉。一天後,小葉子長大了,顏色加深,綠的很是誘人,靠近豆芽,有一股特別的清香撲面而來。

媽媽說葉子長大了,豆芽就不好吃了,到了第四天,我們便用豆芽做了一道美味爽口的菜,我還特意多吃了幾口。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9

10月1日星期四晴

我愛吃黃豆芽,因爲它脆脆的、清爽,能讓人吃了讚不絕口,所以我準備種豆芽。

首先,我精心挑選了二十多粒顆粒飽滿的、沒有受傷的、非常健康的黃豆。接着,我找來一個塑料瓶,放入黃豆,倒入自來水,然後便靜等發芽。

剛拿出來的黃豆不僅很光滑,還很僵硬。我都不相信這麼硬的小東西能生出芽來。

過了二十多分鐘,我便迫不及待的去觀察小黃豆,可它們依舊按兵不動,搞的我更心急了。又過了十多分鐘,奇蹟發生了,小黃豆們身上竟出現了褶皺,又像海里的波浪,又像額頭上的皺紋。

10月2日星期五多雲

今天一大早,我便來觀察可愛的黃豆寶寶。

“哇!”我驚奇的叫道。它們出現了天差地別的變化—它們喝足了“飯”,努力的生長,長的大大的。而且小黃豆們似乎熱了,脫掉了土黃色的風衣,換上了青青的、淡黃色的襯衫,變的更可愛了。

還有一個更激動人心的變化—在每一個黃豆的頭部,都長出了一條鼓鼓的、硬硬的小東西,大約8毫米左右。我想,那應該就是小豆芽吧。

10月3日星期六晴

早晨起牀後,我便懷着激動的心情去觀察小黃豆。

它帶給我的不是驚喜,而是驚嚇—從小瓶子裏傳出來一股股豆腥味。水質變得混濁,還黏黏的。小黃豆們像生病了一樣,無精打采的躺在那裏,絲毫沒有要發芽的意思…… 頓時,我驚慌失措,急忙叫來媽媽,想明白這是怎麼一會事兒。

媽媽卻不慌不忙地說:“沒什麼大不了的,換一下水不就好了。”聽了媽媽的話,我便急忙給小黃豆換水,生怕影響了它們的生長髮育。

10月4日星期日晴

我等啊、盼啊!可小黃豆們卻遲遲沒有發芽。

這天下午,奶奶來了,我本想讓她看我種的小豆芽,但是……唉!我問奶奶:“爲什麼我種的豆子不發芽呢?”奶奶說:“那就要看你種豆子的方法對不對了。”說完,她又問我:“你怎麼種的?”

“就是把豆子泡水裏呀!” “那怎麼行。應該把豆子泡大後就把水倒出來,把豆子放進碗裏,上面蓋一層溼布,每天還要過一遍水,不能太乾……” 聽了奶奶的講解後,我恍然大悟,並決定重新種豆芽。

期待下一次有一個新的結果哦!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10

昨天媽媽從淘寶上幫我訂了一個蘑菇精靈,不到兩天它便來到了我們家人來人往的廁所裏安了家。當我打開蘑菇精靈包裝袋的時候,一股怪臭味在瞬間在廁所裏面飛散開來,我都快被它們給薰暈了,一直捂着鼻子,可媽媽對我說:“你多給它們噴噴水吧,等他們成熟炒成菜就一點兒也不臭了。”我雖然不想聞那臭味,但我還是仔仔細細地幫蘑菇精靈們噴了一次又一次的水。

第二天我寫完家庭作業又跑去看它們,讓我失望的是,他們只長出了一些讓人看着想吐的小泡子,長出了小泡子我倒不介意,可是那些小泡子的樣子長得太噁心,與我原來預想的樣子有太大的落差,讓我的心情一落千丈,我忍不住想要用刀子去把小泡子弄掉。

第三天蘑菇精靈們果然沒有讓我再次失望,它們努力長出了許多小菇蕾,和昨天相比樣子好多了呢。從遠處望去,那白白軟軟的菇蕾如同在海洋中生長的白珊瑚,小巧玲瓏,可愛極了,特別是它們的生長速度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到了晚上睡前我又跑去看了下,天吶!真是大好事啊,早上看他們的腰還是細細的,而到了晚上卻都變粗了,頭上的菇冠也變長了,向外張開了,原來的菇冠是潔白平滑的,可現在的菇冠中間卻凹起來像一個個迷你小碗,怪臭味也變得清香起來,特別菇邊的顏色也變成了灰色,特別可愛。

第四天我一起牀,不管三七二十一直奔蘑菇精靈的住宅,這些小精靈們一天比一天長得快,瞧,他們從昨天的中等身材變成今天的胖身材,菇朵一層疊一層的茂盛極了,它們似乎在開演唱會,從遠處看就像一個個小臺階,我想如果我變小了,是否可以爬上去呢?

第五天,我和媽媽準備去收割蘑菇精靈,剛摘下來的時候,他們的小腦袋都向着同一方向張望好似一個個小喇叭在四處報喜。當媽媽在炒蘑菇的時候,一陣陣的清香從廚房當中向我飄了過來,當媽媽把炒完的蘑菇端過來的時候,我發現蘑菇們不再像原先的小喇叭形狀反倒像一片片銀杏葉的樣子的樹子,嘗一口,香味四溢,美味無比,讓人吃完一口還想再來一口。

這次的平菇觀察令我印象深刻。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11

9月3日星期一

今天放學回家,我看見爸爸正拿出蒜頭,準備剝蒜炒生菜。

看着一個個乳白色的球形蒜頭,我覺得他們真可愛:薄薄的一層外殼,像一件輕紗衣,紗衣裏面的果實白的發亮,閃爍着耀眼的光澤。

我急忙向爸爸要了一個,準備自己動手種一次大蒜。

9月5日星期三

因爲家裏沒有現成的土壤,我靈機一動,把大蒜種在了盛滿水的大玻璃碗裏,就象過年媽媽種的水仙花一樣。

爸爸看見我把整個蒜頭泡在碗裏,拍着我的腦袋哈哈大笑:傻丫頭,穿着衣服的大蒜怎麼長得快呀?

我趕忙幫蒜頭脫掉了好看的紗衣,一瓣瓣分開養在水裏。

9月7日星期五

今天我發現大蒜已生出了根鬚,細細的,長長短短的,像山羊的鬍子,果實的頂部也抽出了大蒜苗苗,顏色是漂亮的嫩綠,白綠相間,真像一棵棵小小的白菜。

9月13日星期四

因爲我把養大蒜的玻璃碗移到了靠近窗的地方,大蒜苗苗接受了陽光的洗禮,一下子長長了好多,已接近八釐米了,顏色也成了翠綠色,白色的根更加長了,上面有一個個小小的圓形刺。

9月15日星期六

哈!我的大蒜苗苗已經有十釐米長了,碧綠碧綠的,我不禁想起了好吃的大蒜炒肉片。下面的大蒜頭已經有點變小了,白白的樣子讓人不免想起圖畫上的泡泡裙。

9月16日星期日

大蒜苗苗更長了,綠綠的葉片隨風舞動,在打開的落地窗前顯得更富有靈氣。爸爸媽媽說像凌波仙子,我說像正在跳舞的長髮女孩。

看着自己的勝利果實,我突發奇想:這可是真正的綠色無公害蔬菜呀……

通過17天的觀察,我發現大蒜苗的生長與空氣乾溼度、氣溫、陽光等自然條件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爲九月份氣溫偏高,大蒜苗苗長得就比較快,搬到窗前,有陽光照耀,長得就更快了。

9月20日星期四

今天是豐收的日子,大蒜是餐桌上的主角。我和媽媽樂呵呵地脫下她綠色的、溼溼的“長裙”,交給正在做菜的爸爸。

爸爸把大蒜和肉片放在一起,加了點料酒在鍋內一炒,頓時香味四溢,讓人忍不住想去嘗一口。

吃着自己的勝利果實,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有心,汗水和辛勞一定能換來收穫!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12

10.10 星期五 天氣:晴 種綠豆

今天,老師給我們佈置了幾項作業,其中一項是種綠豆並寫觀察日記。回到家裏,我放下書包就去種綠豆。我按照老師教我們的方法找來了綠豆、玻璃瓶、紗布和皮筋,做好了籌備工作就要開始種植了。我把綠豆洗乾淨後放到玻璃瓶中,加入清水,水剛剛漫過綠豆。再把紗布打溼、擰乾展平後包在瓶口上,用皮筋紮緊,防止水份過快地蒸發。綠豆種好了,明天會不會發芽呢?我懷着期待的心情進入夢鄉。

10.11 星期六 天氣:晴 綠豆發芽了

今天,我起牀後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我種的綠豆。哇!綠豆長胖了,白白的身體脹破了它的衣服————綠豆皮,像一個個綠色的小蝌蚪淘氣地伸出小尾巴。芽小小的、白白的、嫩嫩的,又像一個個小逗號,可愛極了。

10.12 星期日 天氣:晴 芽有了變化

今天,是種植後的第三天,綠豆芽變樣了。昨天,芽只是脹破了它的外衣,而今天部分芽已經把綠色的外衣全部脫去,白胖的身體整個地裸露在外面。芽長得長了些,也粗了些,像一隻只小白鼠在懶洋洋地曬太陽,隨意地伸着小尾巴。沒有了芽的綠豆皮孤零零的,有的半含着水,有的飄浮在水面上。芽和芽擠在一起,綠的、白的交錯着,說着悄悄話。上面的芽由於日照時間長的關係,明顯比下面的芽要發育地好。爲了幫助他們均衡地生長,我在換水的時候將它們翻了翻個,希望明天芽芽們喝飽了水,曬夠了太陽,能長得更好。

10.14 星期二 天氣:晴 失敗了不要灰心

今天,我放學回家,奶奶告訴我一個不幸的消息:我種的綠豆變酸了。這時我又傷心又吃驚。疑惑地問:“前幾天還好好的,今天怎麼就酸了呢?”於是我趕緊放下書包,快步跑到陽臺上。只見瓶子裏的水有些混濁,水面上飄起了一些白沫,還有一股刺鼻的酸味迎面撲來。“唉,失敗了。”我自言自語道。

到了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得出了兩個結論:一、沒有勤換水;二、不能直接在陽光下暴曬。沒辦法,我只好重新種植。

雖然沒有成功,但我並不灰心,就像人們通常說的那樣,“失敗是成功之母”。我相信,吸取了這一次教訓,下次一定會成功!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13

那天上完語文課,老師要求我們回家種一種植物,觀察它的生長過程。一回家我就找外婆要了幾粒黃豆,小心翼翼地把豆子埋到土裏,外婆告訴我,種黃豆要足夠的水。我把黃豆種下以後就開始給黃豆澆水。幾天過去了,沒發現什麼變化。 一個星期以後,我發現種黃豆的地方,土比別處的高出一些,輕輕扒開土一看,原來是黃豆長出了淡黃色的小芽,出土沒幾天,小芽又變成綠色的了。又過了兩天,淡黃色的.小?里長出了幾片葉子,嫩嫩的,綠綠的,非常惹人喜愛,我天天都要去看它。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芽漸漸長高了,我拿來幾根棍子插在土裏,黃豆的藤就繞着木棍向上爬,沒過多久,居然爬到了棍子的頂部。 半個月後,藤上長出了豆莢,豆莢上有一層細細的毛,摸起來軟軟的,很有意思。豆莢也由開始的淺綠色漸漸變深去。外婆告訴我,這就是我最愛吃的毛豆,我看着它一點點長大,心裏充滿了喜悅。等到豆莢變黃以後,就可以把豆子摘下來了。我把豆莢從藤上摘了下來,嘿,收穫還真不小。一個豆莢裏至少有兩顆黃豆,我總共收穫了10來個豆莢,竟然有20多粒黃豆呢!

在給種了小蔥種子的育苗盒噴上水後,我便把它放在比較陰暗潮溼的衛生間角落裏。一天,兩天,三天……漸漸地,我把小蔥種植這件事忘得一乾二淨。

一晃十天過去了,今天早上我在刷牙的時候,無意間撇了一眼角落裏的育苗箱,咦?那個綠色的小條是什麼?難道是它的新發小芽?可不是,小芽已經長出三四釐米了!它正貪婪地吸取着土壤中豐富的營養。只是剛長出來的小蔥歪歪扭扭,弱不禁風,簡直讓我擔心噴水都會傷害到它!

儘管如此,它們能夠發芽已經讓我欣喜若狂。我趕緊拿給爸爸炫耀我的勞動成果。他竟然來了一句﹕“嗯,很不錯,種的豆芽都長那麼大了!”天哪,我種的明明是小蔥呀,怎麼會和豆芽在一起相提並論呢?不過和它一起種下的馬蹄金錢草和飛燕草確實挺像小豆芽的。這四種種子都已經發芽,小蔥雖然最瘦弱,但是長得最高,而馬蹄金錢草的根特別長,都已經從育苗盒的下面長出來了!

我親愛的小蔥,你一定要多吸收點營養,再長的健壯點,高一點,讓我嚐嚐自己親手種下的小蔥是不是比市場上購買的更香更美味!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14

今天下午二節課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校園,準備觀察校園裏的植物。

校園裏的植物可多啦,有南天竹、白三葉、小葉女貞、松樹、冬青、法國梧桐等。這裏面最高大的要屬松樹了,於是我就想起關於松樹的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對松樹油然而生一種敬意,所以決定今天就先來觀察它。

我圍着松樹仔細地看了一圈。松樹的枝幹是棕褐色的,樹皮很粗糙,雖然長得不粗壯,但是非常結實,給人一種很有力的感覺。松枝是一簇一簇的,上面長滿了密密麻麻墨綠色的像針一樣的葉子,有點像小刺蝟,摸上去很扎手。我驚訝地發現,松樹上還掛了一些可愛的松果呢!爺爺家生爐子時就是用它們來生火的!我把我觀察到的都詳細地記在了小本子上,因爲老師說過,以後我們還要給校園的植物製作名片呢,到時候觀察記錄就要派上用場了,所以今天一定要記詳細點兒。

晚上回到家,我想起老師講過鬆、柏、竹稱爲歲寒三友,於是一個問題閃入我的腦海:“松樹冬天爲什麼不落葉呢?”於是我決定到網上查一下。有了電腦就是方便啊,很快就有答案了:原來松樹的葉子像針一樣細細的,這樣需要的水分就比大的葉片少得多,加上松樹的葉子上有一層蠟質的膜,可以避免水分蒸發,所以,它不落葉也可以過冬。 當然松樹也要落葉的,只是別的樹一年換一次葉子,它們要三年、五年換一次。我又弄明白了一個問題,下節課我要拿這個問題考考老師和同學們。

在網上,我還了解到更多關於松樹的知識。松樹的用途可大了,它是綠化先鋒,是淨化空氣的高手,而且無論條件再艱苦,它都能生長。長大成才的松樹,可以據成木板來製作傢俱門窗,還可以加工成膠合板,流下來的松脂還可以加工成松節油,松節油還有藥用價值。松樹的葉子、根、樹皮和松果也同樣大有作用,松針可以提純芳香油,看似粗糙的樹根、樹皮和松果,經過工人師傅的手,還可以變成一件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呢。

今天我瞭解到許多關於松樹的知識,下節交流課上我一定把這些讀給我的同學聽。綜合實踐課真像老師說的那樣,能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我喜歡上這樣的課。明天課外活動我的下一個觀察目標就是法國梧桐,我一定好好觀察,爭取有更多的收穫。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15

仙人球觀察日記

我的家裏有一盆最喜歡的仙人球,它們長得有趣極了。花盆裏一共有三個,每個下面都有一個陵形的、綠色的根,就像三根綠色的柱子。第一個是圓形的,顏色碧綠碧綠的,好似一個小西瓜。我發現它頂端的刺最多,最密,下面的刺比較少。

第二個形狀也是圓的,顏色是紅的,刺小小的,白白的,整個仙人球就像一個草莓,要是你仔細看的話,一定會發現這個“草莓”身上有一條條彎彎曲曲的花紋,就像一條紅色的小河在流動。

最後一個是黃綠色的,形狀猶如一個菠蘿。它的刺很長很長,刺的頂端是褐色的。它們的下面還有許多五顏六色的小石子,有紅的、白的、紫的......

遠遠望去,這個花盆裏就像有三隻小刺蝟在柱子上睡大覺。我愛仙人球。

杜鵑花觀察日記

前幾天,我和爸爸一起到爺爺墳前去掃墓。回來的時候,爸爸在山上摘了幾株沒有開花的山花(又叫杜鵑花)。回到家裏,我拿出一個瓶子,把水裝進瓶子裏。我想:爲什麼山花離開了泥土也會成長呢?這件事讓我覺得非常好奇!我決定自己觀察觀察。過了一天,我發現這些花在含苞欲放。第二天,我發現山花開了,有粉紅、大紅,美麗極了!它的花香芬芳撲鼻,裏面還有花心呢!其中有一根是最長的。原來山花不在泥土裏也可以長呀,只要養分就可以,它的生命力真強!這可是我第一次養花呀。

楓樹觀察日記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首詩表達了詩仙李白對楓葉的喜愛。於是我也對楓葉感興趣了,想觀察楓葉一次。恰好外婆家院子裏有一棵小小的楓樹。

星期六,我去外婆家,發現那棵小楓樹抽出來的是紅芽,而不是那些嫩黃的、淡綠的芽兒,我覺得好奇怪,別的葉子是綠的,爲什麼楓葉的葉子是紅的。回到家之後,我查了資料。原來樹葉中所含的葉綠體、葉綠素在去年冬天被分解後,儲藏到莖部或根部。到了今年春天,葉子抽出來的時候,葉綠素減少了,其他顏色花青素就顯露出來了,所以抽出來的葉子是紅色的,它長得像一隻只小手,漂亮極了。

聽媽媽說,葉子長到夏天就會變成綠色的,而到了秋天,它的葉子又會變成黃色,到了深秋,它的葉子就會變得很紅了。我終於明白詩仙李白爲什麼會喜歡它了,因爲我也愛上了它們。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16

11月26日 星期五 晴

今,秋高氣爽、高雲淡。早晨我很早就來到學校看看水仙有什麼變化。來到教室,發現水仙像換了個人似的,昂首挺胸地朝南立着。我趕快量一量,哇,今的小芽平均比昨長了毫米,我喜出望外,連午飯也比原來多吃一倍呢!

11月27日 星期六 晴

今是雙休日,早晨我起來完了點,但卻看見水仙早就醒了,正在曬太陽。我懶洋洋地走到陽臺,翻了翻水仙的嫩芽,也沒什麼變化,突然,我發現最大的那棵水仙的靠近根的枝上又長出了一個大約半釐米的小芽,由於太高興了吧1只聽吱得一聲,我一看,輕輕拍拍胸脯說:“還好沒折斷”。

11月28日 星期日 晴

今早上我6點就起牀了,因爲要跟老爸去爬山。當然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忘不了,一起牀就拿起尺子跑向水仙。真不幸,今怎麼換水仙懶洋洋的?一點精神都沒有。我一看壇底,哦,原來這幾,太陽公公出來閒逛,把水仙的養料都偷去了,怪不得無精打采的,我無奈地把罈子裝滿水看了看他,心想:但願,他能再次挺起胸膛!

11月30日 星期二 晴

今的音樂課真高興,我哼着小曲回家看水仙。哪!他怎麼四腳朝掉到地上了,原來,媽媽曬衣服的時候把他弄掉了,我一邊拾起來一邊埋怨媽媽。我把水仙的根調理好後,又放到小罈子裏了。我看了他一眼心想:還是老師說的對,養花比養動物好多了。

12月1日 星期三 晴

明,又要上綜合實踐課了,我把水仙調理了一番,再調整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芽裏還包着小芽。我把水仙上的把薄灰擦了擦,看上去非常精神,很乾淨,很有吸引力。我想,明我的水仙在班上一定是最棒的。可能不會在有同學叫他是蔥頭了。

12月2日 星期四 晴

今是綜合實踐日,早晨我拿着我的水仙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一進教室我發現同學們把自己的都擺在南窗臺上,有許多品種呢:大蒜、芹菜、蘿蔔、土豆,還有許多我叫不上名來的花,看來同學們的收穫也不小,我端着我的昂首挺胸的水仙,大步邁向我的位置,前後同學都圍上來,七嘴八舌地議論:“一星期的變化真大呀!”“哎呀!長這麼高哪!”看我表面滿不在乎,在心裏還在沾沾自喜呢!我拿出尺子翻了翻水仙看,哎呀!新芽又長了半釐米呢!真是讓人高興呀!

植物生長過程的觀察日記 篇17

我並不喜歡養花,爸爸媽媽也是,但是爲了能夠綠化環境,他們還是從市場裏買了幾盆花回來,放在陽臺上。還有一盆不怎麼起眼的仙人掌,爲什麼叫它“仙人掌”呢?我也不清楚,或許是因爲它形態各異,像人一樣有“四肢”吧,所以叫他“仙人掌。”

每天早上,我都會給那些花隨便澆一點水,因爲水澆多了,花就容易死。我也聽說過仙人掌不怎麼愛喝水,所以隔三`四天才給它澆一次水。我家的仙人掌呈深綠色,身上長滿了刺,也許是因爲不被外界入侵,身上才長了那麼多的刺吧。一條一條的仙人掌,有點像青瓜的形狀,連接在一起,有好象親兄弟一樣擁抱在一起,永不分離。春天來臨了,小草發芽,百花爭豔,濛濛小雨,清香的氣息,構成了這一幅美好`完善的春景。但又有誰能注意到那盆仙人掌呢?它不貪圖名利,從不向困難認輸。有時我還發現,仙人掌的土出現了不計其數的裂縫,土質又粗糙又幹燥,但它毫不介意,依然屹立在那毫無色彩`用泥土製成的陶瓷盆上。它這是爲了什麼?爲的就是能爲世界貢獻出一份力量,爲世界增添綠意,自己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新鮮空氣,使環境變得更清新一些。花雖然美,但它太脆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漸漸的,我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喜歡上仙人掌了,因爲它那高貴的品質一直吸引着我,我要像它學習。

秋天來了又去,當寒風呼嘯的秋季來臨之後,草枯萎了,葉邊黃了。但仙人掌卻毫不動搖,還是那麼綠,那麼堅強。它不畏艱難,敢於和困難作鬥爭,日日夜夜地在外面與寒風戰鬥,最終,它以頑強`剛毅的精神戰勝了寒風。它的那種不畏艱難`堅忍不拔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我只要一遇到困難就依賴別人幫自己,從沒試過自己獨立解決生活上的難題。仙人掌的精神激勵着我前進。

仙人掌雖然普通,但它那高貴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愛仙人掌!因爲仙人掌引導着我在人生道路上,不畏艱難,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