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端午節手抄報由來

端午節手抄報由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6月20日,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的“端午節”。端午節吃糉子,早已成爲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而說起糉子的來歷,人們普遍認爲是與屈原有關。

端午節手抄報由來

據史籍記載,公元前340年,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懷抱大石悲憤地投入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引魚蝦來食。以後,爲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河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爲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糉子呢?南朝吳均在《續齊諧記》中對此有說明性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一位名叫歐回的長沙人夜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並以五彩線捆後投入江中,自然蛟龍也不去偷了。

“糉”字古時寫作“糉”,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糉子有最早的文獻記載:“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而把糉子稱“角黍”的記載則可在北宋文字訓詁學家丁度等人全修的《集韻》中發現:“糉,角黍也,或作糉。”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中對此有更加明確的註釋:“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而且對其做法有着進一步說明:“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更加清楚地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稱之爲“角黍”或“糉”:“糭,俗作糉。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爲節物相饋送。或言爲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

至於說糉子的做法,古代文獻中也有詳盡記述,《食經》中就記載着一種“粟黍法”:先取稻,漬之使釋。計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內,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繩縛。其繩相去寸所一行。須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間,黍熟。《食次》中則說:“用秫稻米末,絹羅,水、蜜溲之,如強湯餅面。手搦之,令長尺餘,廣二寸餘。四破,以棗、慄肉上下着之遍,與油塗竹箬裹之,爛蒸。奠二,箬不開,破去兩頭,解去束附。”而現在的傳統做法則是,先將糉葉(蘆葦葉或竹葉等)泡溼,把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棗仁等爲餡,包成三棱形、方形、枕頭形等,然後或蒸或煮,熟後而食之。

糉子雖然說在我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食用糉子可不是中國的專利,國外有諸多國家也有食用糉子的習慣,只是在做法上有所不同。日本人在過節時所吃的糉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糉子的形狀與中國不同,普遍將糉子包成錘子形狀。緬甸人也喜愛吃糉子,但和端午節沒有什麼聯繫,他們是用糯米爲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這樣做成的糉子酥軟、甜滋滋的,吃時香味撲鼻,令人回味無窮。越南人在端午節吃的是方形鹹糉,這種糉子是用蝦、瘦肉、鴨蛋黃、紅豆做餡,頗具閩粵風味。還有一種甜糉,是用糯米粉捏成粉團,將椰絲、紅豆或綠豆餡塞入粉團做成的菱形糉,蒸熟之後沾上蜜汁或砂糖吃。

新加坡人都很愛花,每當有客人來訪時,主人都會送上幾束花,且還會端來花汁浸染的糉子請客人來品嚐,這種花汁糉子是用綠葉包成多角形狀,只有雞蛋那麼大小,展開綠葉後面的糉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綠色的米粉精而成的,色澤誘人,吃起來味道清香可口。在墨西哥,糉子被叫做“達瑪爾”,所用的原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麪,用肉片和辣椒等做糉子的餡,用玉米或香蕉的葉子包成,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吃糉子時,可以適當喝些茶水有助於消化,如果再配一些蔬菜水果,則更有營養。另外,有慢性胃腸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端午節手抄報由來(1)

端午節手抄報由來(2)

端午節手抄報由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