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幾句話折射大智慧雜文隨筆

幾句話折射大智慧雜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世界名著《紅樓夢》裏有兩句名言: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想想也是,我們生活的土地,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許多人生話語都含有豐富的哲理,成爲我們處人處世處學的指南。這裏有網友發我的幾句話,細細思考,蘊含着十分寶貴的人生和管理思想精髓。

幾句話折射大智慧雜文隨筆

第一句話:優秀是一種習慣。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如果說優秀是一種習慣,那麼懶惰、粗野、劣質也是一種習慣。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都是一張白紙,很多東西都是後天養成的,是環境造就的。包括家庭、單位、社會等,習而慣之,日久養成。好習慣養成固然好,而壞習慣養成就不怎麼樣了。十幾年之前,我到北京參加一個研討班,剛乘地鐵下車,就有一個夥計隨口吐了一口痰,正巧被管理員看見,罰款5元,可這夥計不知什麼原因,是覺得罰錢少還是心情不適,反正接着又吐了兩口,這樣的習慣真是太不好了,而更不好的是他自己還沒有感覺到。我想,好習慣形成很難,必要時需要十分強制的措施。比如,張瑞敏剛到海爾時,一次到紅星電器廠,看到職工竟然在車間裏大小便,他於是明白瞭如此的管理企業怎能不垮,於是他制定了一個“管理13條”,就有“不準在車間大小便”、“不準上班時間喝酒”等內容,用制度規定規範職工的行爲,以養成良好的習慣。可想,如果沒有張瑞敏管理的精細,和對職工良好習慣的養成,海爾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第二句話:生命是一個過程。事情的結果儘管重要,但做事情的過程更加重要。因爲結果好了我們會更加快樂,但過程使我們的生命更加充實。小瀋陽春晚小品講的特有意義,他說,人這一生可短暫了,有時候跟睡覺是一樣一樣的,眼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這輩子就過去了。人的生命最後結果一定是死亡。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生命沒有意義。這要看我們追求的是什麼。有個大管理家不是講過嗎,大不是美,小不是美,從小到大才是美,這就是說,追求成長的過程最美。我們不能因爲沒有取得偉大的成就,沒有獲得巨大的財富,沒有獲得空前的名氣,沒有獲得轟烈的愛情,而認爲今生白活,因爲,不斷地追求才是最生動的,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追求的慾望和勇氣。不去追求,一味地貪圖享受,以“生命短暫及早享樂”來開脫自己的思想是沒有意義的。

第三句話: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並不一定是直線。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這是一道初中學生都明白的數學題,但是爲什麼提出一個否定命題。那是在處理人際關係及做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很難直截了當地把事情做好,有時需要等待,有時需要合作,有時需要技巧,光靠一腔熱情硬拼、硬挺、硬衝,往往弄得四面楚歌,頭破血流。有的企業家遇到處理不和諧的人際關係時,就提出,你進一步,我退一步,在合適的位置上尋得平衡,如果你進我也進,互不相讓,任何問題都不好解決。所以,《易經》講“變通”,變通實際上就是要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所謂“變則通,通則久”。有的大學生畢業後,雄心勃勃,以一副改造天地英雄的樣子,似乎沒有辦不成的事,但當經歷若干次的失敗教訓後,感慨道:實踐的東西和書本的東西有天大的距離!所以,纔有“悟”字的出現。悟出道來,才明白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什麼。

第四句話: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我曾經練過滑冰,看別人滑的悠哉遊哉,非常愜意,覺得非常容易,不就是在滑冰場上用力地跑嗎?於是我穿上滑板鞋,也沒找教練,一用力哧溜一下子滑去,但怎麼也穩不住身子,咧咧切切,怎麼也停不下來,結果摔了個底朝天。後來,我不斷總結經驗,先扶着圍欄反覆練習,終於學會了如何平衡,如何停止,做到收發自如。所以我想,做任何事情都要明白如何停止的時候,纔會知道如何加速。只知道一味地前行,如果前方有陷阱怎麼辦,前方有障礙怎麼辦,到跟了你停不下來,不出大問題纔怪。我到一個單位調研,瞭解到有個員工工作能力很強,但就是習慣我行我素,總認爲自己的對,一意孤行,我就委婉地同他講,在中國既要會開車,更要會剎車。你想假如在高速公路上,你只知道開車飛馳,不會停車,要遇到障礙怎麼辦?要學會停止。停止不是不動,是爲了更好地加速度,是處理問題時必備的清醒。後來,我聽說這位同志轉變很好,也被重用到領導崗位。

第五句話:放棄是一種智慧,缺陷是一種恩惠。有人講,我們爲什麼痛苦,就因爲心裏放不下。不能放棄,總是負重而行,能不痛苦嗎?放棄並不是全部丟失,而是一種處世的心態和哲理。有個考題是這樣的,問:當你手中有六個蘋果的時候,你會怎麼辦?你是全部吃掉,還是隻吃一個,將其餘的五個給其他人分享?有的人答了將與其他人分享五個蘋果。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表面上是丟了五個蘋果,實際上得到了五個人的友誼和好感,預示着你以後會得到的更多。當別的人有了別的東西的時候,他們也會拿出來與你分享,這樣你就會擁有更豐富的東西。比如友誼、知識、成就等。所以,不知道放棄,得到的永遠是單一的東西,懂得放棄,才能得到更加豐富更有質量的成果。有人說,智慧裝在華人的腦袋裏,金錢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裏。這話不假。猶太人確實善經營,即使要飯也有經營思想。他們一次只要十美分,爲什麼不要多,他們講,如果一次要一美元,下次人家就可能嫌要的多不再給了,而一次十美分,人家不會感到多,他們會一次又一次地給你錢。次數多了,總量也就上去了。

做人最大的樂趣在於通過奮鬥去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有缺陷意味着我們可以進一步完善,有匱乏之處我們纔可以進一步努力修補。美國有一部電視片,講的是一位富翁給後代留下了用不盡的遺產,結果他的後代都變成了吸毒的、自殺的、進監獄的,或精神病患者。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這位富翁給後代留下的財富太多了,以至於他們的後代不需要勞動什麼都可以買到,人一但不要作任何努力就可以得到所想要的,他的進取意識便消失了,也就窒息了自己的生存空間。還是比爾.蓋茨偉大,他說,要將自己的所有遺產都捐給慈善事業。

有時候,我們也太過仁慈,似乎總感到欠子女的似的,總想給子女都安排的好好的,讓他們一開始就進入一個較高層次的社會,實際上這也要量力而行,在條件不許可的情況下,還是不要太過強求,給子女留下一個奮鬥爭取的空間更佳。缺陷是一種恩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