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關於話題作文的寫作啓示

關於話題作文的寫作啓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話題作文的寫作啓示,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話題作文的寫作啓示

“提示性材料+話題+寫作要求”,是近幾年高考話題作文所採用的主要結構形式,過去人們在談到話題作文時,似乎過多地關注了“提示性材料”和話題作文所特有的“寫作要求”;而往往忽略或淡化了“話題”本身的性質類型。其實,話題作文中的“話題”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適當予以關注,會使我們對話題作文的審題更加準確。從高考試題以及各地的模擬練習來看,“話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下面我們結合具體的例子,來談談這些話題對我們寫作的啓示。

一、觀點型話題

把從提示性材料中引申出來的一個結論,或是命題人理解材料時所得到的一點見解,用來擬製爲話題作文的“話題”,那麼我們就稱之爲“觀點型話題”或者是“線性話題”。如1998年全國高考作文,就是要求以“堅韌--我追求的品格”爲話題寫一篇文章,這就是很典型的觀點式話題。這類“話題”的審題是比較寬泛的,只要比照一下自己的選材和所寫內容是否吻合話題的觀點即可,不能違背、不可偏離。20xx年全國高考作文試題:請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爲話題寫一篇文章。話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是提示性材料所揭示的一個道理、蘊涵的一個觀點,這就啓示我們必須圍繞這一中心進行選擇材料、組織材料,沿着“答案是豐富多彩的”這條線向前延伸,不能偏離航向。寫記敘文,要能夠反映這個中心;寫議論文,要能夠論證這個中心。遵循觀點、線性前伸,是“觀點型話題”寫作時必須花工夫思考的問題。

二、關係型話題

有些話題的提示性文字中涉及到兩種乃至兩種以上的事物或對象,那麼命題人在擬製“話題”時就可以將這兩種事物、對象合併在一起,形成一個話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關係型“話題”。對於這類話題,我們在審題時需要將兩者之間存在的關係揭示出來,不可偏廢,否則就有可能偏題。例如:

不釣大魚的釣客

“享受你的生活,不要與別人比較。”

有一個人在河邊釣魚,他釣了非常多的魚,但每釣上一條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魚,他都丟回河裏。

其他的釣客不解地問:“別人都希望釣大魚,爲什麼只有你將大魚丟回河裏呢?”這人輕鬆地回答:“因爲我家的鍋子只有尺這麼大,太大的魚裝不下”。

請以“魚與欲”爲話題寫一篇文章,自擬題目,不少於800字。

提示性材料涉及到的“魚”是具體的、實在的,但我們審題時卻必須對它進行轉化和引申。很顯然,這裏應該比喻爲“物質生活”、“生活享受”或是所要完成的任務等等,而“欲”就是人對這種生活或是任務的慾望。因此,“魚與欲”之間的關係就成了慾望和享受之間的關係;再聯繫材料可以看出,“魚與欲”這兩者間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內容不可或缺,那就是自身的“承受能力”,因爲承受能力制約着“魚”和“欲”,超出了自身承受能力的“欲”是不切實際的癡心妄想。因此,我們不妨用一句比較通俗的話來詮釋這一話題:有多大的能力辦多大的事情

三、範圍型話題

話題既沒有表明什麼觀點,也不提供幾個事物或現象的比較,而只是圈定了一個寫作的範圍,至於寫作者要表達什麼樣的觀點和態度,完全可以因人而異,自由度很大,這類話題其實也就是“範圍型話題”。如1999年全國高考作文題: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爲作文內容的範圍,寫一篇文章。

“範圍型話題”等於爲我們的寫作畫上了一個無形的圈,使我們所有的創造性的活動都只能夠侷限於這一個特定的圈內,不可超越。根據這一要求,對照上面的`材料我們可以發現,我們所寫的內容只要在“假如記憶可以移植”這一特定的範圍之內,都是符合要求的,都是切題的;也就是說,我們所寫的內容必須要去談“記憶移植”方面的。至於具體的寫法和角度完全可以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你可以從正面去肯定“記憶移植”的積極意義,也可以從反面去設想一下“記憶移植”之後可能會出現的後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留給我們的思維空間很大。

四、對比型話題

有時話題作文的提示性材料中會涉及到兩種相互矛盾或是對立的現象或態度,命題人就有可能將此作爲作文的話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對比型話題”。如20xx年北京、安徽春招試卷中的作文:

一個海員他最喜歡的是起錨所激起的那一片潔白的浪花……一個海員,最使他高興的是拋錨所發出的那一陣鐵鏈的喧譁……一個盼望出發,一個盼望到達。

“一個盼望出發|一個盼望到達”,詩中的“出發”、“到達”引發你想些什麼呢?請以此爲話題,寫一篇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在審視“對比型話題”時,我們不能像以往寫議論文那樣,肯定其中的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也無須兩者兼顧,完全可以只涉及其中的一個方面。像上面的作文題,無論是“出發”還是‘到達”;都是值得肯定的,也都有理由可以闡釋,因爲它們都是海員的一種期盼,根本不存在誰是誰非的問題。但遺憾的是,有些同學對此視而不見,硬是從兩者的夾縫中強行拉出一個所謂的觀點;這無疑是作繭自縛。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採用“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方法來進行實際的寫作。但有一點需要指出,無論怎樣選擇,都只能是所給話題中的一部分,不能另立話題,不管採用什麼樣的文體,都必須說出“爲什麼”。

所以,在話題作文中,“話題”的性質類型和提示性材料、寫作的要求一樣,都是一個限制條件,對它進行認真的審視,會給我們的寫作帶來諸多有益的啓示。因此,對話題本身不能不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