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關於節儉的名人事例

關於節儉的名人事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身無長物

關於節儉的名人事例

東晉人王恭,是孝武帝王皇后的哥哥,雖然擔任高官,生活卻一直簡樸。有一次,王忱來看他,朝他要一張竹蓆,王恭就把自己唯一的竹蓆送給王忱,自己坐草墊子,後來五恭得知真相極爲驚訝,王恭說:“您還不熟悉我,我做人沒有多餘的東西

陶侃尚儉

東晉名將徵西大將軍命人將碎竹料收集起來,到後來需要建造大批戰船時,這些碎竹料正好做竹釘都派上了用場。一位下屬想辦法節省下船篙的鐵頭,他知道後十分讚賞,下令將此人提升了兩級。齏劃粥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者范仲淹小時候家裏很貧苦,但是他堅持刻苦讀書,爲了節省時間和節約糧食,他每天早上熬一小鍋粥,等到冷下來結成塊,他就帶到學校去當乾糧,到吃飯時用刀劃開,上午吃兩塊,下午吃兩塊。

蒸葫蘆

有位叫鄭慶餘的人極爲節儉,一天他請客,當着客人面他吩咐僕人說:“要蒸爛去毛,不要把脖子拗斷了。”大家以爲必定是蒸鵝鴨之類,等了很久,僕人端出了清香的調料,又在每位客人面前各放了一碗粟米飯,一枚蒸葫蘆,客人們只好偷偷笑着勉強進餐。

毛澤東生活儉樸

毛澤東同志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着儉樸的本色。他在求學時就是“身無分文,心憂天下”,從不與人談論吃喝;在長征中,他與紅軍戰士同甘共苦;到延安去,他穿的軍裝補了又補,照相時沒帽子戴還借別人帽子用,爲了改善生活條件,他和大家一起參加了大生產運動。總理艱苦樸素周總理在生活上從來不搞特殊,一直保持着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他伏案工作多,衣服袖子破了,他就在肘部補個大圓補丁。爲了保護袖子,他又做了袖套戴上。他的襯衣總是補了又補,最後補得連自己也看不出其本來面目了。

朱德一生尚儉

朱德同志革命的一生,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一生。他在舊軍隊中官階已經很高,與他職位相當的人都娶姨太太,抽鴉片,而他卻不圖安逸,寧願到歐洲勤工儉學,過艱苦的生活。在井岡山,他與紅軍戰士同甘共苦,一起挑糧,留下了“朱德的扁擔”的佳話。徐特立尚簡樸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在延安時,任陝甘寧邊區教育廳長,他雖然德高望重,但在物質享受方面一直堅持低標準,和兩位青年教師合住一孔窯洞,蓋一牀舊被子,在大食堂裏和大家吃同樣的飯菜。鄧小平開豆腐店

鄧小平留法期間,在巴黎開了一家“中華豆腐店”留學生們輪流推磨豆腐。中國豆腐這種新鮮的食品很快爲巴黎人所接受,豆腐店生產的豆腐供不應求。就這樣,留學生們解決了勤工儉學問題,也爲中共旅歐支部提供了活動經費。雷鋒的節約精神

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生活中處處注意節約,他參軍後,每月領到的津貼費,除了交團費,買書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儲蓄所。他的襪子總是補了穿,穿了又補。變得面目全非了還捨不得買雙新的。搪瓷臉盆和洗口杯有許多疤子,還不願意丟掉另買。他的內衣也補了許多補丁。但部隊發夏裝時,按規定每人可領兩套單軍裝,兩件襯衣、兩雙鞋,而雷鋒卻只領一份,說是是“夠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