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假期學習語文的總結該怎麼寫?

假期學習語文的總結該怎麼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你可以把文中的時間改一改 添加一些

我們的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擔負着歷史賦予的使命,

假期學習語文的總結該怎麼寫?

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打下紮實的基礎,

在我學時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

語文是學好所有學科的基礎,

面要學好語文就必須掌握以下自由式個學習方法.

1勤學:語文知識浩如煙海,很多東西是需要我們去不斷積累的,

而積累的過程便是一個背的過程,背育是一種髯下苦功夫的勞動,

有時候很容易背過就忘,就要採用重複記憶,

每隔一兩個星期就把前面學過的東西重新複習一遍,以加深印象,

便是隻記課本上的東西是遠遠不夠的,

還須在課外時時去閱讀大量書藉,寫的好的段落,要勤於筆記摘抄襲

2多思:在看盡收眼底,背書的同時,也要進行思考,

例如所看文章寫的是什麼內容,是按怎樣的結構,

看完後還要對此文進行評價。

3善問:在學習方面,有不懂的問題就要善於向他人請教,

要做到不恥下問,不要存有一種不敢問的態度,

如果你有不懂的問題不必請都他人,

那考試如果考到了這個問題你還是不懂又怎麼辦?

4 苦練:練可說是幫助記憶的好方法,同時也可以擴展你的知識面,

而且經常練,你的字也會得到提升,寫得更規範,更漂亮,

豈不是一舉三得嗎?

我學習語文前,先要對所要學習的課文藝工作者進行預習,先閱讀,

瞭解課大意,找出文中不懂的字詞,

在老師講課時提出來來或是利用工具憶弄懂它,

再是對課文劃分段落,歸納中心等.

然後是上課,這也是最關鍵的,上課認真聽講,

把老師所講內容聽懂,跟着老師的思路走,不能開小差,

切忌一邊說話一邊聽講.

其次是課後鞏固練習,孔子日:學而時習之,

課後作業也是學習和鞏固 的生要環節,同時也應把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

在自已的腦海中溫習一遍.

最後是作文,爲擔高寫作水平,我在以下三個方面作了努力,

一是平時注意觀察,不斷積累素材,二是多讀好文章,

並進行了仿寫,三是自己動手修改作文.

語文的學習方法不止這幾種,各人都有自己的絕招,

只要大家互相交流經驗,取長補短,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的.


建立班級語文學習制度,走好新初一第一步
——新初一前半期工作小結

時光飛逝,又近半期。回顧新初一兩個半月的教學工作,

倍感考驗的嚴峻。萬事開頭難,用緊張、忙亂、

勞累這些詞語來形容開學工作,毫不過分。所幸的是,

在千頭萬緒中,我認爲自己還算做好了一件對學生很有意義的事:

那就是初步建立起了班級語文學習制度。
毫無疑問,這兩個月對我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這一屆新初一,

我在戰略思想的準備上是充分的,

但在戰術上的準備既清晰又不清晰:

說清晰是我相信一定能超越自己——

如果說過去的一點點成績主要還是在單篇課文的教法研究上力求突破

的話,那麼未來的三年我除了繼續研究教法,

我將要求自己站在更高一些的臺階上審視初中語文的教與學,

讓自己的教學除了“好聽、好看”之外更具有科學性。我意念中的“

科學”,是學生學習規律的探求,是教學內容的整合,

是教學新天地的開拓。說不清晰是目標有了,

但並沒有詳細的行動思路和備用教材。

我的頭腦中只有一個大概的框架,

所有的想法都處於萌芽狀態甚至未萌芽狀態。

我要走的每一個下一步,都需要前一步的論證和支持。走一步,

再走一步,初一教材第一單元的這篇課文,成爲了我精神的加油站。
但在我的行動綱領上,建立班級語文學習制度,

卻是最清晰的一個計劃。基於以前的語文教學零散、混亂、

隨心所欲的特點,

我要求自己必需給學生建設一個非常明確的語文學習的制度,

讓玄妙的語文教學有章可循,

讓以前在學生心目中可有可的語文學習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軌道上運

行,使學生學得到還看得到,

對每一天每一週每一月自己必需做什麼心中有數。

讓班級的學習秩序化、規範化、規律化。
一切都還在摸索中,

所有的行動都奠定在我對學生學習規律的一些粗淺認識上。
班級圖書館的建立是我在開學最短時間內完成的第一個“大工程”。

困難很多。就是爲了給班上買到一個既實用又不太貴的書櫃,

我也幾乎跑遍了整個石橋鋪地區。

上一屆的班級留下了三百多本好書,

我動員現在的班上每一個孩子捐獻了一本。到現在爲止,

我們的班級圖書館有近五百本書了,而且書的品味都很高——

除了名著,都是名副其實的好書。學習深圳的“好書漫遊活動”,

我們的圖書也是自由漫遊的,只要不帶出教室,

孩子們可以自由借閱(每週有兩天是全開架)。

加上學校圖書館的開放和每個孩子起碼訂閱一本優秀雜誌的統一要求

,我想,我們完全做到了足不出校園,足不出班級,

就能在好書的海洋(起碼也算小河)裏遨遊。另外,

我還擬訂出了讀書筆記的寫作交流以及考試製度。動員孩子們“

絕不妥協”地和外語數學“搶”時間來閱讀。我敢保證,

開學兩個月,我班上孩子的平均課外閱讀量每天應該在十頁以上。

我想,這件事情,

應該是一個有遠見的不急功近利的語文老師必需做的一件事情。

我做得還算漂亮。
班級語文網絡家園的建立。這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誰想讓語文學習真正立體起來,誰就無法饒過互聯網。

這片已經瑰麗無比的天空早已經成爲學生自由馳騁的天堂,

而我們的語文老師,還大多數在這方面觀望或者駐足不前。

網絡就好比是一塊肥沃的田土,你不用水稻高梁鮮花綠樹去佔領它,

那麼野草蓬蒿就會佔領它。語文老師不把網絡爲我所用,

那網絡很可能就會成爲語文教學的絆腳石。

這件事情我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我們有自己的網站(

先生和幾個朋友一起搞了三年了,很艱難,規模不大,

但也還很像一回事),劣勢是我的學生是住讀生,

他們一個周只有週末兩天能上網。但權衡利弊,

我覺得這件事還是非做不可。一來學生有熱情,有熱情而不用,

就是對教育資源的絕大浪費。二來幾乎全班同學的家裏都能上網,

這樣好的條件不用,那更是對教育資源的浪擲。

三來我意識到我們今天的努力做的是明天的工作,

別人說學校五天教育加上家庭兩天教育等於零,

那我們爲什麼不利用網絡這個最時尚最快捷最廣泛的渠道努力建立“

學校——家庭——社會”的立體語文學習空間,化語文學習於無痕,

思想教育於無痕呢?
這件事情我們也做得比較漂亮。僅僅兩個月的時間,

我的班級在我們自己的網站“易動網絡寫作平臺(www.

)——寫吧”的熱點頻道“心情日記”

上建立了六十一個網絡日記本。教師日記、學生日記、家長日記,

教師點評、學生點評、家長點評、

朋友點評形成了異彩紛呈的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的立體網絡。

班級網絡家園的初步形成讓我的語文教學提高了效率,增添了活力,

更讓我的班主任工作擁有了一個絕佳的互動平臺。從開學初到今天,

我個人在“wangjun的日記本”裏發表網絡日記94則,

發表點評534則,受評1204則。學生人均發表日記20 則,點評和受評400則。從這些最簡單的數據統計背後,

您可以看到我們語文教學產生的巨大變化——

在對網絡的深度利用上我們終於走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以上兩件事情屬於班級語文教學歷史上的“轟轟烈烈”的大事,

但我自己認爲,最漂亮的事情不是它們,而是下面這些“芝麻小事”

。因爲,這些靠着零星時間的巧妙裁剪而得以“頑強”

堅持着的小事纔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和“真經”,

是班級語文學習制度的“血肉”。
每天堅持十到十五分鐘的語文積累工作。

我們學校已經取消了早自習,作爲語文老師兼班主任,

我做的唯一一件“以權謀私”

的事情就是要求學生早上提前十分鐘到校(學校要求7:50,

我班要求7:40。不要小看這十來分鐘,

我就要把這十來分鐘裁剪成語文學習的雲錦。在這十到十五分鐘裏,

我們已經堅持了兩個半月的積累學習——每天背誦一首古代詩詞、

每天一句美麗的漢語,每天兩個經典的成語。積少成多,滴水穿石,

我相信這樣做是帶領孩子們在語文學習的正道上跋涉。現在,

我們的古詩詞背誦已經背到了八年級下冊了,

每個孩子的肚子裏都有了幾十近百句爛熟於心的'“美麗的漢語”了。

也因爲這每天早上的十分鐘,我們的《論語

誦讀背誦工作也化整爲零悄無聲息地順利進行着。

這樣的工作紮紮實實地做下去,

孩子們語文素養提高的可能性我想是不用置疑的。
每天堅持一篇不少於三百字的日記(週末發在網上)。

好記性更要爛筆頭。寫日記這樣的“小事情”其好處不用我贅述,

每個老師學生都知道。但這般的“小事情”說起來容易,

做起來也容易,但堅持下來就實在不容易。我號召全班同學堅持“

爲自己的花季寫書”。我自己身先士卒,

堅持班主任手記和語文老師手記的寫作,

每週至少在網絡上發表日記五篇,總字數最少不低於5000字。

並且每週堅持在網絡上點評所有學生日記,

堅持每週推薦十到二十篇“孩兒們的酷日記”和一到兩篇“

爭鳴日記”。有了老師的率先垂範,孩子們跟得很好。

現在寫日記在我們的集體中已經成爲了不需要提醒的“生活習慣”。

在網絡上點評日記、修改日記更是成爲了孩子們每一週必做的工作。

我們的班級成爲了網絡上引人注目的寫作團體。

班級優秀日記的遴選工作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着。短短兩個月,

至今我已經收集優秀日記上百篇,班級第一本文集也即將誕生。

大部分孩子每天的寫作遠遠超過三百字,已經“小荷才露尖尖角”

的“優秀小寫手”更是頻頻出現,讓人振奮激動。
每天堅持鞏固語文課堂教學的“根據地”。本期的課堂教學研究,

重心不再只落在單篇課文的教法鑽研上,而是着力於整合與拓展。

第一是做到“融”,第二是做到“快”,第三是做到“廣”和“深”

。“融”指全力尋找課文與課文之間,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融合點,

讓單篇的教學變爲整體的教學。

在初一上期要達到培養學生的基本語文學習意識的目標:學會置疑(

主要指權威)、學會提問、學會朗讀、學會咀嚼詞語、學會比較、

學會拓展、學會點評、學會修改……整合教材也同時整合教學目標,

讓課堂教學的火力更集中。有了“融”就可能有“快”,

教學的效率提高了,教學的速度就加快了,教學纔可能出現“廣度”

和“深度”。就是在這樣的追求中,

我的課堂教學出現了一些讓我自己難忘的“亮點”:從單元來看,

比如一二單元的以“生命意識”

爲核心的整合教學實現了大容量快速度。從單篇課文來看,以“

大美爲美”爲主題的《古代詩歌五首》的教學很有新意。

緊密配合教材學習,我們把汪國真、張曉風、

樑衡鄭重地介紹給了學生,並且展開了他們的作品爭鳴。

平均每一週有一篇美文正式引入課堂教學,

比如我們就拓展學習了網絡時文深圳程少堂老師的《高分作文點評》

和《我們當年》。另外,

我們正嘗試着平均兩週有一次語文網絡教學課。

在力爭讓教材的學習和日常的寫作融會貫通上我也做了一些嘗試。

兒童文言文的創作、排球比賽拉拉詞的創作、班歌班徽的創作、

散文詩仿寫《夏》的創作和古代詩詞“引用、化用、擴用”

的寫作把寫作教學推向了前半期的高潮(將另撰文做總結)。總之,

這半期的課堂教學,以課堂爲主要陣地,大開大合,瀟瀟灑灑,

既有細節之美,也有整合之美。
還有一些小事也在努力且快樂地“堅持”着。
每天的課前三分鐘演講。
要求部分學生每天堅持練字。
每天或者每週堅持公佈錯別字和督促學生改錯。
每週一次或者兩週一次的積累比賽(分默寫聽寫和靈活應用兩種)。
每兩週一次的現場定時作文比賽(要求45分鐘800字)。
每次家長會上的“語文表演”。
每週違紀學生的“語文式懲罰”。
每月一到兩部經典電影。
每天中午的經典音樂欣賞(第一輪試驗爲班德瑞音樂)。
每天的1500米到3000米長跑。
每週一次的班級長跑比賽。
對於語文,很多工作是“功夫在詩外”的工作。意志力的有無、

鑑賞品味的高下是語文學習能否可持續性發展的保證。

所以我堅持把這些看似比較“邊緣”

的工作也算作是我這個語文老師的份內工作。
……
點點滴滴在做的事情還有一些。有資格例出來的,是必需堅持的,

而這兩個月我堅持得還算好的。
其實做的不過是自己和大部分語文老師都曾經做過或者正在做的事情

。但是,於我而言,當我把這些事情集中起來審視的時候,

我看到了在新的學年中我的起步工作還比較踏實而有一定創新:

因爲宏觀和微觀制度的逐步明確,

所以班級的語文學習也逐步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

語文對於學生不再是“看不見摸不着,可學可不學”的豆芽科目,

而成了“天天有事做,天天有進帳,停滯一天,損失看得見”

的黃金科目。班級語文學習制度的建立,

讓語文的教與學更加腳踏實地了,更加生機盎然了。
當然困難還很多:班級圖書館的深入管理、堅持寫日記的辛勞、

網絡批改日記的超強工作量及網絡家園的進一步建設、

教材整合拓展的艱難、積累材料的選擇、文言教學的深入、

學習規律的深層次探求、教改藍圖的進一步細化……

每一樁每一件每一個看似簡單的細節都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也因爲其艱難,所以這兩個月來我增多了的是思考和規劃,

放慢了的是寫作。
決定堅持!
其堅持的理由在於:我感覺到我的“青春之語文”的創新追求,

已經逐步在進入第四層境界了。在以前的探索中,

我經歷了在新穎獨特的課堂設計中創新、

在靈活紮實的語言品味中創新、

在真誠機智的學情應變中創新三個階段。而我現在所做的工作,

是更加着力於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着力於班級良好的語文學習制度的建立。還有什麼,

能比這些事情對學生的幫助更大呢?
因爲,我這是在尋找和把握語文教與學的規律中創新。
繼續走!像餘映潮老師說的那樣,走得不疾不徐。

像程少堂老師說的那樣,邊走邊看。像劉佔泉老師說的那樣,

在不斷的探索開拓中讓教育力量凝聚爲岩石,

而不是脆弱的珊瑚屍體。

==============================

=======================

寒假馬上就要過去了,真令人依依不捨。看,

它是一個多麼豐富多彩的假期啊,把它比喻成什麼呢,

它像七色的彩虹,像多變的雲朵,像繽紛的貝殼……永遠美好,

燦爛。這麼好的寒假生活,怎能只有我一人獨享呢,把它寫出來,

讓大家一塊享受吧!
我的寒假生活之一:學習。假期生活中,學習是必不可少的,

這樣可以讓你鞏固以前的知識還可以提前預習一下以後將要學的部分

。學就要學得好,不要三心二意邊玩邊學。

我每天都有大於4小時的學習時間。

當然我也會有幾小時的運動時間,出去走走多多活動一下,

鍛鍊一下身體。有時我看一些課外書,擴大知識面,

當然是電腦類的,因爲我很喜歡電腦,千萬不要使視力下降。。
我的寒假生活之二:電腦。

玩電腦是男孩子在假期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娛樂工具,

它可以讓你用C與演變的小程序,用源代碼做個自己的網頁,

還有許多許多你想都沒想到的用處。

電腦的奇妙真是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你知道嗎?

一個小老鼠般大的鼠標,就能帶你進入一個神奇的電腦世界。

你可以用它玩有趣的電腦遊戲,進行一個個驚險刺激的探險;

你可以用它接髮網友的郵件,分享素不相識的朋友寄來的歡樂;

你還可以用它上網,享受網上衝浪的樂趣。

在這高科技的虛擬世界中,你能知道現代科技的進步是多麼迅速,

現代人類的步伐是多麼有力。
我的假期生活之三:體育運動。

多做些體育運動是有個健康身體的保障。

每個人都應該有個自己最喜歡的體育項目,

我最喜歡的就是滑冰和打羽毛球。滑冰這項體育運動說起來很簡單,

可是你真正地來到冰場上可就不一樣了!

這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那麼容易。當然站起來是很簡單的,

但你滑一圈下來就是很難的。因爲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技術也還可以現在摔跤這詞對我是很陌生了。羽毛球大家是誰都會,

學習學累了想放鬆一下你就可以打會兒球,

它可以在你疲勞之際讓你輕鬆一下。
這就是我的寒假生活,我多姿多彩的寒假生活。

它培養了我一顆充滿愛的心靈,使我愛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

=========================

寒假生活總結
同學們,20多天的寒假就要結束了,

大家在這個豐富多彩的假日裏做了一些什麼事情呢?

是讀了許多課外書;是發明創造了優秀作品;是學會了電腦製作;

還是體驗了農村孩子們了艱苦生活?反正,

我相信大家是一定不會放棄這段美好的時光地!好了,說了這麼多,

大家就來聽聽我是怎樣安排寒假生活的吧!
在寒假裏,我天天不停的看書,而且,書的種類也不是一樣的,

有童話,有寓言,有腦筋急轉彎,還有十萬個爲什麼。

這些書都是我的假日裏不可缺少的。

大家知道這些書爲什麼那麼重要嗎?告訴大家:“缺少了童話,

就等於缺少了樂趣;缺少了寓言,就等於寒假裏我缺少了知識;

缺少了腦筋急轉彎,也就是說我的腦筋在寒假裏沒有動過;

缺少了十萬個爲什麼,那我可就一點兒收穫都沒得到!”所以,

缺一不可呀!在寒假生活當中,我不僅看了許多課外書,

還存了愛國儲蓄。星期五,

媽媽帶着我高高興興的去了荷花園郵電局存了三千元,接着,

我們又快快樂樂的回到了家中;心裏想:今天,

我一定是做了一件好事,難怪我今天這麼高興!

我在這美好的時光裏,還體驗了農村生活,我到了舅舅家,

看見的是一望無際的田野,矮矮的房屋,泥濘的道路;在那兒,

我才真正的體會到農村人的艱苦條件。於是我下定決心,好好讀書,

將來,我一定要考上一個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