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初二水平的描寫春天的作文

初二水平的描寫春天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春天,這個美好的季節靜靜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小鳥,唱起美妙的歌聲;草兒,長出嫩綠的嫩芽;花兒,伸展出新鮮的四肢;我們,換上美麗的春裝…… 走進果園,呀!果園真美啊!有像梨子的柚子;有又酸又甜的金橘。讓我們摘下一個果子,輕輕地咬上一口,甜滋滋、酸溜溜,各種不同的味道都跑出來了。

穿過果園,來到生機勃勃的校園。校園操場兩旁的桂花樹長出了一個個紅色、綠色的芽兒,它們像一位位宏偉的士兵,守護着我們美麗又可愛的校園。上課時,從教室裏不時傳來讀書聲,有的讀語文;有的讀數學;有的讀英語……書生琅琅的教室真不捨得把它打斷。

下課時,又是一副不同的生機勃勃。下課了,同學們來到操場玩起了自己最喜歡的遊戲。這時,傳出的聲音早已不是書生琅琅的讀書聲了,而是歡聲笑語的歡笑聲了。這情景實在有趣,真讓人不由自主的跑過往和他們一起玩。

一年之季在於春,一日之季在於晨,我們要好好珍惜着美好的時光。

初二水平的描寫春天的作文

轉瞬間嚴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來到人間。春天,是美好的季節,是充滿詩情的季節;春天,又意味着一個生機勃勃的開始。自古以來,詩人喜愛春天,讚美春天,是因爲春天景色宜人,處處皆可入詩。漫步古詩百花園,只見詠春詩奼紫嫣紅、爭奇鬥豔,令人目不暇接,隨意採擷幾朵,慢慢品讀,不知不覺已陶醉其中。

“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這是北宋詩人秦觀的《春日》。這首詩寫雨後春景。瞧,雨後庭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蔓,嬌豔嫵媚。這裏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全詩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十分惹人喜愛。

“朝來庭樹有鳴禽,紅綠扶春上遠林。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這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鳥語,目滿青枝,綠紅相扶,異馥誘人。詩人寥寥幾筆,一幅春意欲滴的畫面便展現在讀者面前,然後,詩人索性止筆,不再描寫春景,轉而抒情。春意濃郁,靈感忽生,但詭譎的詩人卻用“已難尋”的遁詞來誘使讀者自己去感受春意,這種虛實相生的方法,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遠目隨天去,斜陽着樹明。犬知何處吠?人在半山行。”這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傍晚之景。斜陽披叢樹,綠地與天接,犬歡叫,人晚歸。這首詩自然貼切,常中見巧,平中見奇,將讀者帶進全景式的春之氛圍,這裏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絢爛,有春之味的濃烈,有春之聲的和悅,置身其間,人們會敞開胸襟,盡情歡歌。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 這是唐代詩人李賀的《南園》。南園的春天,生機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飛,蜂兒採花釀蜜,魚兒擁鉤覓食,這些都是極具春天特徵的景物,而遠景透過窗戶直入書房,使人舒心愜意,歡欣不已。這首詩生動傳神,清新流轉,讀來令人神清氣逸。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絕句》。這是一首描寫春遊的絕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遊興,於是走出廟宇,觀賞春光。駕着小篷船出遊,將船停泊在古樹下,拄着藜杖橋東漫步。雖是平鋪直敘,但古木陰中停泊着小船,這個畫面很雅,很古樸,頗如一幀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後兩句準確精練地表現了春天杏花盛開,小雨紛紛,楊柳飄舞,東風和暖的美麗而宜人的景象,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首詩情與景匯,物與心諧,詩人抓住春風春雨的特點,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裏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裏,春光明麗,草長鶯飛,楊柳以長長的枝條輕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羣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裏放風箏的生動情景,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着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這是宋代詩人晁衝之的《春日》。這是一首寓情於景的惜春詩。全詩四句四景,小溪明淨,細雨翻萍,鵝鴨嬉戲,桃花逐水,畫面十分鮮明,歷歷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詩人以鵝鴨“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盡,鵝鴨不知,故歡叫追逐,無憂無慮,而人卻不同,既知春來,又知春去,落花雖可追,光陰不可回,詩人的惜春之情,溢於言表.
當春帶着她特有的新綠,海一樣地漫來時,真能讓人心醉;
當春攜着她特有的溫煦,潮一樣地涌來時,也能讓人斷魂。
春,絕對是一楨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畫布。
新綠、嫩綠、鮮綠、翠綠,滿眼的綠色呀,溫柔着我們的視線。還有那星星般閃動的一點點紅、一點點黃、一點點粉、一點點紫呀,也驚喜着我們的目光。
於是,開始在春天漫步。
踩在她鬆軟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溫牀可以如此地平實。只要季節的老人飄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種子,都可以在這裏孕育,並賦予生命一種變換的姿態。
春,絕對是一幅飽蘸着生命繁華的畫卷。
無論是破土而出的,還是含苞待放的;無論是慢慢舒展的,還是緩緩流淌的;也無論是悄無聲息的,還是鶯鶯絮語的,只要季節老人把春的帷幕拉開,他們就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這裏匯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於是,開始在春天漫遊。
披着柔媚的春光,讓略帶甜意的風,從身邊掠過。就會領悟到春的氣息裏,其實包含着一種最令人感動的柔情。也會覺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親,她竟選擇在萬物蕭條的冬的盡頭,將千姿百態的生命孕育而出,讓它們踏着那最爲柔媚的第一縷春光,相擁而至,把無限的生機帶給人世。
春,也是一拱彰顯着生命神奇的畫廊。
你看,每一種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態,而每一種特定的形態,都包含着特定的生命信息。無論是高大的,還是弱小的,都要經歷着有生也有死的歷程,也都有稚氣和成熟的時節。無論是引人注目的,還是平淡無奇的,都要沿着那特定的時令軌跡,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間裏,完成一段生命的壯舉。也無論是否有名有分,無論是生在富饒的家園,還是長在貧瘠的沙土,所有所有的、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萬物呀,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用盡全部的熱情,譜出一曲生命的頌歌。
這就是春,因着萌生在這裏的生命的齊奏,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種神奇的美麗

咦?是誰叫醒了小草?
原來是春姑娘在撓小草的癢癢呢!
是誰在和魚兒玩耍?
原來是春姑娘在和魚兒嘻戲打鬧。
每當到了春天,春姑娘就和我們一起 玩耍,一起成長……
每當到了春天,是我們最最快樂的時刻。
春姑娘,請你留下來好嗎?
和我們一起度過金色童年!
2
轉瞬間嚴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來到人間。春天,是美好的季節,

是充滿詩情的季節;春天,又意味着一個生機勃勃的開始。

自古以來,詩人喜愛春天,讚美春天,是因爲春天景色宜人,

處處皆可入詩。漫步古詩百花園,只見詠春詩奼紫嫣紅、爭奇鬥豔,

令人目不暇接,隨意採擷幾朵,慢慢品讀,不知不覺已陶醉其中。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

無力薔薇臥曉枝。”這是北宋詩人秦觀的《春日》。

這首詩寫雨後春景。瞧,雨後庭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

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蔓,嬌豔嫵媚。

這裏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

全詩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自具一種清新、婉麗的韻味,

十分惹人喜愛。
“朝來庭樹有鳴禽,紅綠扶春上遠林。忽有好詩生眼底,

安排句法已難尋。”這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春日》。

這首詩寫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鳥語,目滿青枝,綠紅相扶,

異馥誘人。詩人寥寥幾筆,一幅春意欲滴的畫面便展現在讀者面前,

然後,詩人索性止筆,不再描寫春景,轉而抒情。春意濃郁,

靈感忽生,但詭譎的詩人卻用“已難尋”

的遁詞來誘使讀者自己去感受春意,這種虛實相生的方法,

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遠目隨天去,斜陽着樹明。犬知何處吠?人在半山行。”

這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傍晚之景。

斜陽披叢樹,綠地與天接,犬歡叫,人晚歸。這首詩自然貼切,

常中見巧,平中見奇,將讀者帶進全景式的春之氛圍,

這裏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絢爛,有春之味的濃烈,

有春之聲的和悅,置身其間,人們會敞開胸襟,盡情歡歌。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窗含遠色通書幌,

魚擁香鉤近石磯。”這是唐代詩人李賀的《南園》。南園的春天,

生機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飛,蜂兒採花釀蜜,

魚兒擁鉤覓食,這些都是極具春天特徵的景物,

而遠景透過窗戶直入書房,使人舒心愜意,歡欣不已。

這首詩生動傳神,清新流轉,讀來令人神清氣逸。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絕句》。

這是一首描寫春遊的絕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遊興,

於是走出廟宇,觀賞春光。駕着小篷船出遊,將船停泊在古樹下,

拄着藜杖橋東漫步。雖是平鋪直敘,但古木陰中停泊着小船,

這個畫面很雅,很古樸,頗如一幀中國古代的文人畫。

後兩句準確精練地表現了春天杏花盛開,小雨紛紛,楊柳飄舞,

東風和暖的美麗而宜人的景象,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這首詩情與景匯,物與心諧,詩人抓住春風春雨的特點,略加渲染,

便透露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一、

二句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裏的大自然,

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裏,春光明麗,

草長鶯飛,楊柳以長長的枝條輕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

三、四句描述了一羣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裏放風箏的生動情景,

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這首詩落筆明朗,

用詞洗練。全詩洋溢着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

爭隨流水趁桃花。”這是宋代詩人晁衝之的《春日》。

這是一首寓情於景的惜春詩。全詩四句四景,小溪明淨,細雨翻萍,

鵝鴨嬉戲,桃花逐水,畫面十分鮮明,歷歷如在目前,

令人悠然神往。詩人以鵝鴨“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

春已去盡,鵝鴨不知,故歡叫追逐,無憂無慮,而人卻不同,

既知春來,又知春去,落花雖可追,光陰不可回,詩人的惜春之情,

溢於言表.

蕭索單調的冬季裏,總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長鶯飛,

絲絛拂堤,盼望她的千樹瓊花,碧波漣漪,盼望她的蘭馨蕙草,

潤物如酥;盼望她的春色滿園,落紅如雨。

如今,春天即在眼前了,一伸手便可觸摸到她溼潤的髮梢,

感受到她溫暖的呼吸,可春天,到底是怎樣的呢?

春是悠然自得嗎?“春水碧於天,隔船聽雨眠。”

春水粼粼煙雨濛濛的江波之上,人兒悠哉遊哉地在畫舫裏聽雨而眠,

雨也怡然,風也繾綣,是何等的愜意,而“有約不來過夜半,

閒敲旗子落燈花”,又是何等的悠閒。

還是萬物復甦?“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小鴨子入水了,岸上桃花點點枝頭,春意盎然。“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小燕子回家了,呢喃着搭着新窩,鳥鳴山澗,

春回大地,花也粲然,燕也欣然。

春是情意切切嗎?“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似是月光如水的夜裏,獨對繡簾而作的清幽美夢,

又似是十里春風揚州路上的,一片若許柔情。

還是不解風情?“花褪殘紅青杏小……多情總被無情惱。”

滿枝的海棠,你又怎捨得一夜之間將她變得綠肥紅瘦?“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一抹明媚的春光,

竟無法留住這纖弱的美麗。片片落紅如蝶飛舞,萎地無聲,

撿拾起飄零的花瓣,任憂傷滿懷。

春是離人眼中的一滴淚嗎?“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

孑然孤客,長年漂泊,感傷春日又將過,有家歸未得,春衫破,

無人補,傷心淚,滿衣服。“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楊花三分春色,二分落於塵土,一分細隨流水,花已落盡,待凝眸,

分明是離人清淚。

還故人是襟前的一枝花?“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春風定是知道了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故遲遲不捨把亭旁的柳枝變青。可是十里長亭外,故人終須別,

那麼,就折一朵相送的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而明日,又隔天涯。

春是一紙寫意渲墨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嫣紅如火的江花星星點綴着碧藍的江水,水流雲在,

春日的陽光淡淡灑在江面上,一抹微紅粼粼而起,讓人見了,

都想拿起水墨畫筆,把這幅美景臨摹帶回家。

還是一卷工筆勾勒?“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春風輕柔,楊柳垂絲皆畫,不知是誰的纖纖素手,

將這千條萬條的柳絲染上了青翠,嫩黃?信步雨後的古橋上,

芬芳素雅,仰望斑駁的松枝間,月朗星稀。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春,稍縱即逝,“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所以“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涼潤透,“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春,酒裏飄香,“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春,魂牽夢繞,“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

喚取歸來同住。”

……

呵,我試着要解讀春天,可我發現她太絢爛,有沒有這樣一支筆,

能畫出柔媚欲滴的春色?我又發現她太短暫,有沒有這樣一扇窗,

能留住一縱即逝的春光?一季季的春來了又去,去了又回。

究竟春爲何物,我想,你我心中,早已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