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我的叔叔于勒》的閱讀答案

求《我的叔叔于勒》的閱讀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閱讀題:

求《我的叔叔于勒》的閱讀答案

1.我的母親原先怎樣稱呼于勒,後來又是怎樣稱呼的?從稱呼的變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樣的一個人?(2分)

2.我的全家人出發時是怎樣的心情?後來又是怎樣的心情?(用選文中的話作答)(2分)

3.選文中有兩段景物描寫。請分別說說這兩段景物描寫的作用。(2分)

4.于勒接到十個銅子的小費,就趕緊表示感謝,這個細節意在說明什麼(2分)?

5.我在心裏默唸的話屬於什麼描寫。你怎樣理解文中我心裏默唸的話。(2分)

參考答案:

1:原先稱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個有辦法的人。後來則稱這個人、這個流氓。從稱呼的變化,可以看出她嫌貧愛富、自私冷酷。

2:出發時,全家人感到快活而驕傲,後來則大家都不再說話。(2分)

3:前一段景物描寫襯托出全家人當時快活而驕傲的心情;後一段景物描寫則襯托出全家人失望沮喪的心

4:表明于勒很少得到這種溫暖或進一步表明于勒確實很窮。(答案合理即可)?

5: 心理描寫。對叔叔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對父母六親不認的困惑不滿。

我的叔叔于勒

1.《我的叔叔于勒》作者 ,是 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短篇小說巨匠,其代表作有 、 等。

4.“父親總是重複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這句話運用的描寫方法和作用分別是什麼?

運用語言描寫的方法,揭示了菲利普夫婦幻想發財的心理。(意近即可)

6.小說一開始便寫“我”家拮据的生活環境,其目的是交待盼于勒回家的原因。

7.課文中寫吃牡蠣一節的主要作用是( C )

A、讓菲利普夫婦有登場亮相的'機會。

B、讓故事的內容更有波瀾。

C、讓故事情節得以向前發展。

D、讓“我”看得清父母虛僞的真面目。

8.小說的人物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誰?談談你對這個人物的看法。

9.于勒一生中的經濟情況有三大變化,菲利普夫婦一家對於勒的態度也有三次變化,而菲利普夫婦也有始終不變的方面,請用簡潔的話分別概括這些變化。

⑴于勒經濟的變化:揮霍家產——經商發財——衰敗窮困

⑵菲利普夫婦態度的變化:懼怕憎恨——奉爲福星——深惡痛疾[

⑶菲利普夫婦不變的方面:金錢至上。

10.一位作家和一位廚師發生爭執,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之後,作家對廚師說:“你沒有從事過寫作,因此你無權對本書提出批評。”廚師反駁道:“豈有此理!我這輩子沒下過一個蛋,但我能嚐出炒雞蛋的味道,母雞行嗎?”

⑴作家與廚師爭論的話題是:對文學作品的批評。

⑵廚師答話的言外之意是:我有權批評你的書。

最後我父親終於說:“您船上有一個賣牡蠣的,那個人倒很有趣。您知道點兒這個傢伙的底細嗎?”

船長本已不耐煩父親那番談話,就(冷冷地)回答說:“他是個法國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着他,就把他帶回祖國。據說他在哈佛爾還有親屬,不過他不願回到他們身邊,因爲他欠了他們的錢。他叫于勒……姓達爾芒司(2)也不知是達爾汪司,總之是跟這差不多的一個姓。聽說他在那邊闊綽過一個時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落到什麼田地。”

我父親臉色已經熬白,兩眼呆直,(啞着嗓子)說:“啊!啊!原來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來了!謝謝您,船長。”

他回到母親身旁,是那麼神色(張皇)。母親趕緊對他說:“你先坐下吧!別叫他們看出來。”

他坐在長凳上,(結結巴巴)說:“是他,真是他!”然後他就問:“咱們怎麼辦?”母親馬上回答說:“應該把孩子領開。若瑟夫既然已經知道,就讓他去把他們找回來,最要留心的是別叫咱們女婿起疑心。”

父親神色很(狼狽),(低聲嘟囔)說:“出大亂子了!”母親突然(暴怒)起來說:“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重新回來拖累我們的,現在反錢交給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蠣錢付清。已經夠倒楣的了,要是被那個討飯的人認出來,這船上可就熱鬧了。咱們到那頭去,注意別叫那人靠近我們!”她說完就站起來,給了我一個五法郎的銀幣,就走開了。

我問那個賣牡蠣的人:“應該付您多少錢,先生?”

他回答道:“兩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銀幣遞給了他,他找了錢。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隻滿是皺紋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我心裏默唸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我給了他十個銅子的小費,他趕緊謝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輕的先生!”

等我把兩法郎交給父親,母親(詫異)起來,就問:“吃了三個法郎?這是不可能的。”我說:“我給了他十個銅子的小費。”

我母親嚇了一跳,直望着我說:“你簡直是瘋了!拿十個銅子給這個人,給這個流氓!”

她沒再往下說,因爲父親指着女婿對他使了個眼色。

後來大家都不再說話。

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

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聖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

14.文中加點的“他們”“咱們”“我們”分別指代哪些人?

他們:兩個女兒和女婿

咱們:菲利普夫婦

我們:菲利普夫婦及孩子們

15.文中加浪線的句子表現人物什麼樣的思想感情?選出正確的項(DEFG)(多項選擇)

A、表現母親對好逸惡勞、偷摸扒竊者的憎恨。

B、表現母親對強盜、流氓的鄙棄,不願同流合污。

C、母親看不起不有出息、不會營生的人,表現了母親的高雅。

D、母親不認淪爲水手的弟弟,怕挨近他,指出母親愛面子、圖虛榮的心理。

E、在母親心目中,有錢就親,沒錢就疏,完全取決於有沒有金錢。

F、在母親看來,只要沒錢,親人也是賊,表現出母親自私自利,冷酷無情。

G、母親只認金錢不認人,表現母親愛財如命,唯利是圖。

16.聯繫全文,回答問題:

⑴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產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于勒是否有錢

⑵菲利普夫婦對於勒態度的變化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

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與腐敗。(意近即可)

17.選文最後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反襯人物失望、沮喪的心情。(意近即可)

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她說完站起來,給了我一個5法郎的銀幣,就走開了。

我問那個賣牡蠣的人:“應該付您多少錢,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銀幣給了他,他找了錢。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隻滿是皺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我心裏默唸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我給了他10個銅子的小費。他趕緊謝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輕的先生!”

等我把2法郎交給父親,母親詫異起來,就問:“吃了3個法郎?這是不可能的。”

1.文段中“我”、他、父親、母親的名字依次是________。

答案:若瑟夫;于勒;菲利普、克拉麗絲

2.本段文字中對“我”的刻畫,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寫,對“他”的刻畫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寫。

答案:動作、心理;外貌、語言

3.“我又看了他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一句中“狼狽”一詞的意思與下列選項的哪一項相同?

[    ]

A.父親神色狼狽,低聲嘟噥着:“出大亂子了!”

B.他們狼狽爲奸,作惡多端,其下場必定是可悲的。

C.從貧困山區走來的李華,衣衫襤褸,神情狼狽。

答案:C

4.我心裏默唸的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答:這句默唸的話,屬心理描寫,它反覆強調了于勒和菲利普之間親兄弟的血緣關係,表現了“我”對處於貧困之中的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對父母冷酷做法的不滿,與菲利普夫婦的自私、冷酷形成了鮮 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