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元曲三百首讀後感誰會寫?

元曲三百首讀後感誰會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讀《元曲三百首》有感

元曲三百首讀後感誰會寫?

最近,應於語文積累的需要,我決定先背一本元曲,不過,我對元曲比較陌生,應爲之前從來沒有接受過元曲,故感到很新奇。

著名的文學大師---王國維曾說過,“一代必有一代之文學。”相信大家對唐詩、宋詞都比較熟悉,文學,乃一個國家對他的文化的代表,你想,那美國能有唐詩嗎?顯然是不能的,我泱泱大國,有着五千年淵源的歷史,但是無法有一種文字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情,這種蘊含着一個朝代的文化底蘊的文字就應用而生,你看那現在這外國人對中國的宋詞、唐詩,都很好奇,都很敬佩,關鍵,他們實在沒有呀。我苟認爲無論哪個朝代的文字都有獨特的風氣,列如:漢詩的雄氣,初唐的華麗,盛唐的浪漫,晚唐的憂愁,宋詞的豪壯(太多了),元曲呢吸收了前面羅列的文采,採萬家之筆,吸萬家之風,獨成一體,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我希望什麼時候,如今的社會能夠應用而生一種獨特的文體,傳承下我們中國的文化,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還是靠我們現代的人呀!

我只想強調一句話——天下的文章,皆好,取長補短,纔是王道。

元曲三百首讀後感

《元曲三百首》是一部文選型作品,全書共選入元好問、楊果、珠簾秀等。70位作者的291首作品,以及無名氏13首,共收錄304首元曲。所有曲目按作者進行分類,每個作者名下都有相關的人物生平及創作特點,每篇作品下都有相關注釋及名家賞析。

元代是我國曆史上少數由少數民族實現大一統的時代,社會的典型特徵是以種族論社會地位,其中漢人與南人都屬於底下的種族,在社會與政治中備受壓迫,民族矛盾十分尖銳。此外,元朝沒有規範的科舉取士制度,知識分子難以通過科舉之途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導致士族中出現一批“感士不遇”的文人典型。這種社會政治和民族的壓迫,將知識分子從上層政治圈層中驅逐出來,而他們又不能融入到下層平民勞動者的陣營當中,於是,他們選擇了當時社會的中間階層——市民階層。然而他們又不能像普通小市民一樣產生對自身羣體的文化認同感,這就形成了文人的尷尬境遇與失落情懷,當憂憤、悲壯的調子已經被前人和今人普遍唱罷之後,便產生了這種憂憤情懷的異化——自嘲與冷峻的`幽默。

元朝是商品經濟初步發展的時期,商品經濟的一個顯著社會產物就是市民階層,他們既不是上層的統治階級也不是下層普通勞動者,市民階級的興起提出了一種新的文化需要,即市民文化。他有別於傳統士文化的封建正統式的典雅,而是一種新式的通俗而不是情趣的文化類型,這就促使市民階層的知識分子積極進行通俗的元曲創作,幽默正是這一種需要的表現之一。

元代文學面臨着由士文學向平民文學的轉變,市民階層的文化需要龐大,鮮活的創作羣體也集中在了市民階層。怎樣使文學發展適應當時社會的廣泛需要是當時文學演變的主題。而通俗幽默的創作風格、通俗曉暢的語言形式正是這種文化的發展趨勢。可以說,元曲的幽默化、俚俗化正是適應這種發展趨勢產生的。

總之,幽默是元曲的一大特色,幽默的創作風格爲元曲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品收錄作家人數衆多,所選曲子來源廣泛、比較有代表性,且都爲傳世的經典名作,獨具特色。作家及作品相關介紹內容較爲翔實,有助於學習者瞭解作家的生平及作品的創作背景,與此同時,註釋及賞析內容多選自不同點評家,有助於對作品進行全面認識,是一部較爲豐富、全面的介紹元曲的文選型作品,有助於初學者積累知識、開拓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