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登快閣黃庭堅全詩主旨是什麼?

登快閣黃庭堅全詩主旨是什麼?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登快閣

登快閣黃庭堅全詩主旨是什麼?

北宋 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爲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注】快閣:在今江西省泰和縣,作者寫此詩時做泰和縣知縣。 ②癡兒:指作者自己。

朱弦:琴的代稱。 ④佳人:知心朋友。

[5]落木:落葉

[6]澄江:指贛江。澄,澄澈,清澈。

[7]“朱弦”句:《呂氏春秋·本味》:“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爲世無足復爲鼓琴者。”朱弦:這裏指琴。佳人:美人,引申爲知己、知音。

[8]“青眼”句:《晉書·阮籍傳》:“(阮)籍又能爲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指正眼看人 。 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輕蔑。 聊:姑且。

[9]弄:演奏

[10]與白鷗盟:據《列子·黃帝》:“海上之人有好漚(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漚鳥遊,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漚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漚鳥舞而不下也。”後人以與鷗鳥盟誓表示毫無機心,這裏是指無利祿之心,借指歸隱。

1.詩的頷聯描繪出一幅什麼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多方面的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試題答案:

1.(5分)頷聯描繪了一幅意境開闊、空曠遼遠,景象蒼茫、明淨的暮秋景色圖。(2分)深秋時節,遠遠近近無數的山脈,落葉飄零,萬木蕭疏,天空顯得特別高遠廣闊;朗朗明月籠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練,皎潔明淨。(3分)(意合即可)

2.(6分)這首詩表達的感情包括:①對公事(官場生活)的厭倦;②對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熱愛;③因世無知己(缺少知音)、懷才不遇而借酒澆愁的苦悶和感慨;④還有辭官還鄉、迴歸自然過那種自由自在生活的願望的流露。(答出其中任意三點即可)

3、請從景和情的角度賞析本詩的頷聯。(3分)

答:①本聯寫了登高所見秋景:千山重疊,無邊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遠望羣山,落木蕭蕭。天空開闊明朗,眺望江水,澄淨江面上的月色皎潔明淨);②寫出了秋景高遠壯闊的特點(或:營造了一種空明闊大的意境);③表現了詩人輕鬆明快的心情(或:表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悅)。(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4、請簡要分析尾聯的思想內涵。(3分)

答:)①這兩句表達了詩人歸隱江湖的志趣,②暗示了詩人願告別爾虞我詐現實社會、追求逍遙自在理想生活的心靈世界。(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3分。意思對即可。

5.有人說這首詩的意旨落腳在“歸”字上,請結合全詩談談哪些地方體現了一個“歸”字。(3分)

答:①自稱“癡兒”,稱處理官事爲“了卻”,表明詩人厭煩官場事務;②“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歡欣賞自然風物;③“已”、“聊”表明世無知音,自己已無意仕途;④“弄長笛”、“與白鷗盟”指詩人遠離世俗,過悠閒忘我與世無爭的生活。這些地方都體現了一個“歸”字。(任寫3點記滿分)

6.請說說此詩頷聯和杜甫《登高》詩中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在寫景上的異同點。(3分)

答:都是寫登高所見秋景,都寫到山、樹、江水,但黃詩還寫到夜月,寫江水的着眼點不同。杜詩着眼於江水奔流之態,黃詩着眼於江水的明淨;兩聯詩都寫出了秋景的高遠壯闊的特點,但杜詩多了一份沉鬱悲涼。黃詩更顯輕鬆明快。

7.這首詩蘊含了詩人怎樣的感情?(6分)

答:本詩蘊含了詩人複雜的思想情感:①對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喜愛之情。頷聯描寫了深秋空闊遼遠的天空,澄澈的江水,皎潔的.月,無不蘊含喜愛之情;②對知音難覓的苦悶惆悵之情。頸聯巧用俞伯牙爲知音摔琴絕弦的典故表達知音難覓的惆悵;③歸隱情懷。尾聯“歸船”“吾與白鷗盟”表達了詩人歸隱的願望。

登快閣

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爲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這是黃庭堅在太和知縣任上登快閣時所作的抒情詩.詩人說,我這個呆子辦完公事,登上了快閣,在這晚晴餘輝裏,倚欄遠眺.前句是用《晉書·傅鹹傳》所載夏侯濟之語;後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閣”及李商隱“萬古貞魂倚暮霞”之典,還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癡兒”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認自己是“癡兒”,此爲諧趣之一;“了卻”二字,渲染出了詩人如釋重負的歡快心情,與“快閣”之“快”暗相呼應,從而增加了一氣呵成之感此爲妙用二;“倚晚晴”三字,超脫了前人的窠臼.杜詩之“倚”,倚于山閣,乃實境平敘;李詩之“倚”,主語爲“萬古貞魂”,乃虛境幻生而成;黃詩之“倚”,可謂虛實相兼;詩人之“倚”,乃是實景,但卻倚在無際無垠的暮色晴空.

“倚晚晴”三字,爲下句的描寫,作了鋪墊渲染,使詩人順勢迸出了“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絕唱.這是詩人初登快閣亭時所覽勝景的描繪,也是詩人胸襟懷抱的寫照.

五、六二句,是詩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後句用阮籍青白眼事.此處“橫”字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託了出來.

此詩起首處詩人從“癡兒了卻官家事”說起,透露了對官場生涯的厭倦和對登快閣亭欣賞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後,漸入佳境,詩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與起首處對“公家事”之“了卻”形成鮮明對照;五、六句詩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詩人心內的憂煩無端而來,詩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負無法實現、自己的胸懷無人理解的痛苦.尾句引出了詩人的“歸船”、“白鷗”之想.這一結尾,呼應了起首,順勢作結,給人以“一氣盤旋而下之感”.意味雋永,想象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