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怎麼寫《我在---中學到了語文》的作文?

怎麼寫《我在---中學到了語文》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我從詩中學到了語文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尤以詩最爲精闢,堪稱中國文學之精粹。
從《詩經》到如今的現代詩,中國詩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雨,歷久彌新。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樸素的詩句道出了樸素的感情。“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簡短的詩句表達了屈原對楚國的忠貞情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鏗鏘有力地說出了他老當益壯的暮年志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彷彿又可以看到陶淵明特有的那份閒適與自然。
詩在唐朝達到了頂峯,內容也更加多元化。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站在分道的路口,告訴朋友切勿“兒女共沾巾”。“無人信高潔,誰爲表予心”,駱賓王身陷牢獄,只能望“蟬”興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太白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別》,將他不願與權貴同流合污的志氣娓娓道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身處亂世的杜甫,只能空嘆國破家亡之恨。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舉不完的優美詩句都在訴說着中華文化的發展。
來到宋朝,詩以詞的形式繼續發展。
蘇軾的“老夫聊發少年狂”,開啓了豪放派的大門。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又爲婉約派作出了詮釋。這兩派交映生輝,造就了宋詞的不滅地位。辛棄疾的“像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又讓我們沉浸在宋朝這段半榮半辱的歷史。
接下來的元朝詩以“曲”的形式著稱。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將遊子的思念描繪得淋漓盡致。“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又道出了百姓的苦難。
元朝以後,詩似乎逐漸沒落,但卻並未被人們遺忘。清朝時,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更是讓我們看到了詩的希望。“我勸天公從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些琅琅上口的詩句正表達着作者的心聲。
中國詩曾經的輝煌是無可磨滅的,現代詩也正被人推崇,我相信詩的將來會更加美好。
詩幫助我瞭解語文,瞭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讀詩的過程中,思想和作者產生共鳴的剎那,我也就懂得了語文之所以被人推崇的原因——她代表了中華文明的永盛不衰!

怎麼寫《我在---中學到了語文》的作文?

我在廣告中學到了語文

 語文,顧名思義就是指語言文化。語文到底是什麼?僅僅是課本上的文章嗎?不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語文是用語言來表述的文化。語文既是交際工具,又承載了人類文化,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學習語文能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們要培養我們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是以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爲主幹,至少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一般智力、社會文化常識和情感意識與個性等五個要素在內的有機複合體。提高語文素養就是要使這五個要素實現辯證統一,得到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學習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開發智力,感受社會文化薰陶和陶冶情意、人格的和諧共振,構成了提高語文素養的基本內涵。我們可以開展校園活動,激發興趣,獵取知識,增智益能。教師發揮創造性,並發動學生出謀獻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講演比賽、主題辯論會、智力開發競賽、小詩評比、詩歌朗誦、辦報比賽、話劇表演、書法比賽,組織畫展等多種競賽和遊戲,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既是參加者,又是領導者,主人翁意識強烈,學生感到活潑愉快,受益匪淺。另外,我們還可以搞實踐活動,組織參加第二課堂活動,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在第二課堂活動中,感受語文的魅力。  
  中國的語言文字,因經濟發展以及民族交融得到了進化。我國現在推廣的標準普通話,是漢民族與東北亞其他民族不斷“切磋”的結果。我們的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在現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語言變化的速度日趨加快,大量的外來詞語和新名詞不斷涌現,年輕人學得尤其快。伴隨着我國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各種廣告也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走在街上舉目望去,路牌廣告、車載廣告、霓虹燈廣告、商業廣告比比皆是。回到家中,打開電視、收音機廣告撲面而來。現代社會中,廣告已與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廣告作爲商業社會的產物,其作用已不單單是商品告示,在某種程度上,它甚至是時尚和流行的象徵,對於公衆的生活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某些廣告商似是而非的成語新編,如“咳不容緩”、“油備無患”、“鱉來無恙”,牽強附會,毫無美感,無論對產品還是對文字本身,都只有誤導作用,此種廣告用語,應絕對禁用。廣告可以說是一種商業手段,通過一些花言巧語以及一些名人的代言,加強宣傳力,推銷產品。  
  廣告用語中,有一些比較優美的語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讓人賞心悅目;但大多數都是運用了一些成語的諧音,或是一些名言或成語的同音異字如:“某當鋪廣告——“當之無愧!”;某帽子公司廣告——“以帽取人!” ;“某理髮店廣告——“一毛不拔!” ;“某打字機廣告——“不打不相識!” ; 某眼鏡店廣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爲了保護您的心靈,請爲您的窗戶安上玻璃。”等。這使我從中學到了語文 ,語文不僅是用語言來表述的文化,還是一種交際、經濟發展的工具。  
  這也使我感到了另一負面問題。語文給人帶來了美感,但這一些普通的廣告用語卻使人找不到語文的美感,感受不到語文的魅力。還有一些廣告宣傳中出現的“極品、神奇、之最”等等最高級用語,利用大衆媒體作名不副實的虛假宣傳。純屬欺騙誤導消費者,故意製造假相或隱瞞事實真相,使消費者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錯誤行爲,這類官司也屢屢發生。事實上,早在1997年8月,國家工商局就在《關於“極品”兩字在廣告用語中是否屬於“最高級”、“最佳”等用語問題的答覆》中認定:“極品”兩字與最高級、最佳用語含義相同,屬於絕對化語言。但現實中,已被歸爲“禁止”使用之列的“極品”及其相類似的稱謂卻頻頻亮相於衆多商品及其廣告中。我認爲,諸如此類,向社會、廠商和有關管理部門敲響了警鐘:清除社會文化污染,規範廣告用語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我認爲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從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發現語文,並且去體驗它,但也要善於發現一些不好的問題,去評論並發表一些不同的見解,在社會中引起共鳴,去制止它。如上文所講,這些商家玷污了我們的語文,我們應當做出準確的判斷,明辨是非。其實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就體驗了語文,學到了語文。

  我從生活中學到了語文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公園的草地上,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告示牌:“小草在成長,請勿打擾!”擬人化的修辭,使人倍感親切。食堂的告示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詩也進了食堂。旅遊勝地的告示牌:“除了你的腳印,什麼都別留下;除了你的,什麼都別帶走!”,讓人讀了回味無窮。

語文像春天,學習語文就像在春天賞花,萬紫千紅,多姿多彩令人眼花繚亂。花兒的開放是不會有侷限性的,因此,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書是人們學習語文的首選,它們就像一座座花園,這裏包羅萬象,令人留戀忘返。當然在報紙、影視,甚至可以在遊戲、聊天中輕輕鬆鬆地學到語文,它的影子無處不在。

生活中,語文早已滲透在每一個角落。

在校園中,每一句“老師好!”,“同學們好!”;在家中每一句“爸爸好!”“媽媽好!”。無不說明語文早在人們心中紮下了深根。

校園中的文藝節目中的演說詞,那流利的臺詞,優美的語調,讓人聽了無疑是一種享受,這更加說明了語文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公園的草地上,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告示牌:“小草在成長,請勿打擾!”擬人化的修辭,使人倍感親切。食堂的告示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詩也進了食堂。旅遊勝地的告示牌:“除了你的腳印,什麼都別留下;除了你的,什麼都別帶走!”,讓人讀了回味無窮。

隨着時代的高速發展,物品的廣告詞也婉轉含蓄多了。像某電扇商打出的廣告:“我們的名聲是吹出來的。”乍聽之下覺得這東西不是靠質量,而是吹牛吹出來的,但仔細想一想,電扇的確靠“吹”出來的,電扇只有風大才能吸引顧客,沒錯啊。……

語文確實博大精深,令人嚮往,不怪有些外國人說:“中國的語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

生活處處有語文,生活時時有語文。在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語文,感受到語文的存在,這種感覺無處不在,大到世界宣言,小到竊竊私語。生活中有活生生的語文,我們要善於從生活中學習語文。

幾乎人人都說,學語文,應該是學校的事,應該是老師的事,應該是學生的事。只有在語文課上,纔是學語文,只有打開語文書,纔是學語文。其實,語文與生活緊緊相連,是生活給予了語文生命。如果沒有生活,當然也無須有語文。當我們回憶起我們由呱呱而哭,到牙牙學語,到能夠說出令人忍俊不禁的成熟話語,在這個過程中,誰學過語文?誰有語文老師?沒有“語文書”,可是誰沒有學語文?誰沒有語文老師?誰又沒有打開“語文書”?當我們在複述一個幽默故事時,當我們聚在一起大談一個觀點時,當我們悉心傾聽一個人的幽幽訴說時,當我們沉醉於大衆面前慷慨激昂的演講時,當我們認真地閱讀一本小說時,難道我們不是在學語文嗎?

語文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生活的,也必須是生活的;語文的學習形式應該是生活的,也必須是生活的。語文如果離開了生活,就會失去了魅力,失去生氣,就不是真正的語文,至少不是一種活的語文。

語文離不開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更好的學習語文。

我在生活中學到了語文

語文無處不在,有人認爲語文是枯燥的,因爲那只是限於書本之中,那的確有幾分枯燥,其實語文是撒滿大地的,如果去找,你會發現,那是非常有趣的。

樹 林

當我走進這片樹林,地上鋪滿了金色的樹葉,踩在腳下軟綿綿的,這些不都埋藏着語文嗎?揀兩片落葉,去體會“落紅不是無情物”的精神。是呀!樹葉一生都在爲人類服務,春暖花開,葉子也趕來美化人間;盛夏,它們爲你遮風避暑,;秋天,它們紛紛落下疊成“毛氈”;冬天,它們又深深埋藏在土裏,等來年做很好的肥料。這不正是賦有語文的精神嗎?

語 言

當我們呱呱落地之際,周圍便充滿了形形色色的語言,有的文質彬彬,有的普普通通,可這裏面都盪漾着語文之美,這是語文最基礎的東西。江火漁船,美酒佳人,飲酒作詩,是多麼賦有語文色彩啊!

電 視

其實在電視節目中,語文也有很多。今天看“開心辭典”,我又瞭解了許多歷史名人,提高了文學素養;我又學會了一句成語、學會了一句詩詞;我又明白了孔子的一句話……語文不都是靠這些一點一滴而積攢下來的嗎?

遊 戲

遊戲是語文的濃縮。遊戲的題目都是非常精練的,包括電腦遊戲在內。它用簡短的幾個字句,非常引人入勝的概括了遊戲的精華。看一篇遊戲簡介,也能夠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它用簡明的文字告訴你遊戲的玩法,通俗易懂,便於*作,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這也需要有很高的文學水準。

其實,語文就在生活中,有些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只是需要我們去尋找,去領悟,去研究。

我在街頭中學到了語文
A
人們常說:生活處處有語文。可我從來不這樣認爲——我以爲語文就是在語文課上學習。可是,那次外婆來我家後,讓我明白了沒有文化的人也懂語文,因爲生活處處有語文。
外婆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所以我一直不屑於與她交談。但是,通過後來發生的幾件小事,我對她的看法發生的質的改變。
B
我正在鑽研一道非常困難的數學題,外婆在旁邊看我做。半晌,我仍未動筆。外婆看我下不了筆,便對爸爸說:“遠東,你去幫幫陳聰吧!”“不了。我在奧樹方面還不如他呢!我去幫他和不去幫沒什麼兩樣。”“不對。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你們兩個在一起,一定是好的。”爸爸拗不過外婆,只好來幫助我。我與爸爸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進行思想交流,不一會兒就解決了剛纔的難題。後來,我問外婆她如何知道“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諺語。她說:“我也有好幾十年的人生經歷了,聽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了一些諺語,並會熟練地運用。
C
我興沖沖放學回家——這天的作業少,我早就做完了。到家後,我迫不及待打開電視機,津津有味地欣賞起電視節目來。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直到吃飯,我竟然一連看了兩個小時的電視!外婆對我說:“這樣多不好,看那麼多電視。”我反駁道:“不就是兩個小時的電視嗎?我一天有二十四小時,花兩個小時也沒什麼啊?再說,你也經常看啊!”外婆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現在的你應該多用時間來學習,而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面。我老了,沒事幹,看看電視也沒什麼啊!”
D
通過這兩件事,我發現:外婆雖然是個沒有文化的人,但她會諺語——這是因爲在生活有別人說諺語;諺語是一種語言,也是語文中的一類。換句話說,就是生活處處有語文。我們要觀察生活,從談話中學語文,從生活中學語文,“從無字句處讀書”。

威海塔山中學初一、八班 王文怡

語文的知識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就會發現語文就在你身邊。
我家附近有一條街,各種商店鱗次櫛比。我發現,廣告中的錯別字還真觸目驚心。文具店的黑板上寫着:“新到各種文具合和元株筆”;自行車修理鋪前醒目地寫着“卜胎”兩個大字;食品店的招牌上寫着:“並幹種類煩多”。這真讓我好笑。但仔細一想,這樣反倒幫助我記住了字的正確寫法
看電視,不但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而且使我學到了不少語文知識。如我國的四大名著《水滸》、《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還有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中外名著現在已被一一拍成了電視劇,這樣看起來更有滋有味,令我這不愛看書的人也瞭解了作品的內容,熟悉了不少人物的性格 ,遇到相關的課文就輕鬆多了。東方臺的“財富大考場”也令我癡迷,讓我學到了許多語文課外知識 。電視中的廣告語也包含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有的直白,有的含蓄;有的像對聯,有的像詩句;有的粗俗,有的精妙;還有的竟然違背了語法,如腦白金的廣告“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還收腦白金。”既然說不收禮,幹嘛還要收禮,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這使我想到自己在寫文章或說話時應注意不要前後矛盾。
家庭的遊戲也使我在笑聲中學到了語文知識 。平時爸爸媽媽愛跟我玩成語接龍等遊戲。大年三十那天,爸爸興致勃勃地說:“現在我們一家比一比,看誰說的成語最多?”媽媽舉雙手贊成,我也不甘示:“講就講,誰怕誰?我先開始,今年是羊年,成語中一定要有一個羊字。亡羊補牢。”話音剛落,媽媽開口連說兩個:“羊腸小道,掛羊頭賣狗肉。”說完還得意的朝我擠擠眼,爸爸接過:“能不能說些吉利一點的?三陽(羊)開泰,洋洋(羊羊)得意。”“不算,不算,那是諧音。”歡聲笑語中,我學到了不少成語
生活是一本大書,生活是一位老師,他會告訴你不盡的知識。只要做個有心人,你就會在生活中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我從生活中學到了語文
 在生活中,語文是很重要的,我們隨時都會用到語文,每時每刻都在學習語文。
  記得一次數學考試時,一道應用題裏有這樣一句話:“溫度升到30攝氏度。”我當時沒有仔細看,還以爲是“溫度升了30攝氏度。”可想而知,我的計算結果與正確結果相差多遠了,老師還因此而批評了我。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萬萬不能小看這一個字,俗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一個字如“蟻穴”,若有疏忽,就會毀掉一道應用題這個“大堤”。經過這次教訓,我在作業中都很小心地審題。
  語文不僅在學習中很重要,在課餘生活中也是缺少不了的。
  一次,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一個關於“徵友”的版塊,上面登着許多人的小檔案。我在小學的時候就想交個筆友,於是很快就把自己的小檔案寫好,並寄出了。可是,很多天過去了,一封信也沒收到,我越等就越沮喪了。爸爸知道後說:“把你寄出去的檔案給我看一看。”我找出草稿,誰知爸爸看着看着突然笑了起來,指着我寫的檔案說:“這簡直就是身份證嘛,寫得這麼嚴肅、無趣,也難怪沒有人和你交朋友。”我聽後紅着臉低下了頭。於是,我在爸爸的幫助下,又重新寫了一份檔案,其中把我的特徵和愛好寫得生動、鮮明,爸爸又爲我取了一個極富詩意的筆名,整個檔案看起來就像一篇抒情的散文一樣。檔案登出去不久,馬上就有許多朋友給我來信,談讀書體會。我要感謝語文,是它的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語言讓我交到了筆友。
  正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所說:“語文天生重要。”的確是的,語文學習和運用的天地極爲廣闊,這點我在實踐中已深深體會到了。然而語文又是博大精深的,僅滿足於一知半解是不夠的,我要在生活中不斷學習語文,並正確地運用語文。

有的人說考語文要憑運氣,也有的人說要看感覺。運氣好或者感覺對的話,就能取得較高的分數,甚至有可能爆個冷門。剛開始我也抱着一種將信將疑的態度,每到考語文之前就要"醞釀"一番,希望能找到所謂的"感覺"。後來,通過與幾個同學的交流,加上自己也看了一些師兄師姐們介紹學習經驗的書,我漸漸覺得,學語文,是需要一套科學的方法的。?

首先,要多看一些書,這是每個人都有的體會。通過看一些文學名著,或是報刊雜誌,可以培養語感,還能學到不少文學常識,以及一些新鮮有趣的觀點。現在的語文考試,閱讀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不僅有文言文閱讀,還有科技文、現代文閱讀。要想在課堂上把所有這些能力統統培養起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課外的努力。?

我比較喜歡看像《讀者》、《散文》之類的雜誌。看《讀者》,可以瞭解到許多獨到的觀點,看到一些內涵豐厚的文章,使自己也變得愛思考起來。尤其在寫作時,我更是常常受到它的啓發。現在作文的一個很重要的評分標準就是是否有創新、有與衆不同的見解。這樣的見解,往往不是憑空就可以產生的。它取決於你的閱歷、你的人生體會。對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說,生活就是簡簡單單的兩點一線,很少有機會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因此讀書看報就不失爲一條捷徑。而在時間金錢都有所限制的情況下,看《讀者》更不愧爲捷徑中的捷徑。更何況,它也是我們放鬆自己的好伴
語文的功夫都在平時的'積累上,除了個別"感覺"突然變得特別好的之外,平時是怎樣的水平,高考就會考得怎樣。與其抱着僥倖的心理等待着"奇蹟"出現,還不如踏踏實實地把功夫練到家。考前語文基本上是沒什麼好複習的,但也不是完全放棄,你可以在複習的間隙看看文學常識,翻翻雜誌什麼的,或者做一兩份模擬試卷,保持對題型的熟悉程度也就足夠了。最重要的還是信心問題,千萬不要因爲平時語文成績不穩定就對自己失去信心,放下一切的包袱,你一定會在中考場上有一個新的突破

我從報紙中學到語文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如電視中的廣告語,春節時的對聯以及活動時的宣傳標語等都是語文的知識.另外說話時人們的發音,談話的內容,及談話的技巧等也是語文的學習的知識.
例文我從生活中學到了語文


曾經聽過這麼一句話:筆下的文字總是你心聲的流露。這聲音從何而來?是心裏感情的深情流露。這情感從何而來?那,便是生活。生活中語文的蹤跡無所不在,語文的學習亦離不開生活.生活就象一本知識寶典,想要獲得那一篇篇充滿愛與希望、熱情與讚美的美文佳作,就要懂得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和享受生活。

小學時,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浪漫的事”。剛拿到作文題,我就犯愁了。我自認爲自己的生活平淡無奇,每天兩點一線趕着跑,哪來的浪漫的事。於是我求助於老師,老師只是神祕地一笑,說道:“其實平凡的一件小事也有它的浪漫之處,這其中的奧妙,你應自己去尋找。”語畢,她遞給我一架相機,讓我把自己的發現用相機記錄下來。

我漫無目的地走在林蔭道上,對於這次特殊的“探險”,我是一臉茫然。此時,兩位老人從我的身旁經過。彷彿有什麼牽引力似的,我的視線緊緊地跟着他們。那是一對滿頭雲鬢的老夫婦,老婦人做在輪椅上,而丈夫則在後面推着輪椅緩緩前行,並不時地在老婦人耳邊低聲細雨,引得她嬌笑連連。我不禁被這份溫情深深觸動了,按下快門,將這幸福的時刻保存下來。“爸爸,你吃。”童稚的聲音忽地在我耳畔響起,我循聲望去,發現不遠處有一對父女,小女孩正把手裏的冰棒遞到爸爸面前,甜甜地笑着。爸爸疼愛地撫摩着小女孩的頭,笑着輕輕地咬了一口。我趕緊捕捉下父女倆相視而笑的一刻,把這動人的親情永遠地保存下來。

不知不覺間,我已用完了所有的膠捲。這小小的“寶盒”,記錄着清潔工人辛勤勞動的身影;記錄着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童真童趣;記錄着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互助……回到家後,我提筆將這些浪漫的事記錄下來,也將我的感情傾注於作文當中。我相信,這定是一篇好的文章。

其實,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有它的動人之處,而這其中的閃光點則需要我們去觀察,去尋找。

語文的學習需要積累,而這積累則來源與對生活每一件小事的記錄,它實際上也是一種情感的豐富,心靈的觸動。我從這次尋找浪漫的事中也懂得,好的文章不一定要靠堆砌辭藻來對形式上加以美化,相反,傾注了真情實感的文章最能打動人的心靈——也許,這就是學習語文的真諦。

點評:本篇文章的語言優美,通過生活的小事來找到學習語文的真諦,作者可說是匠心獨運。文章中的兩個事例的描寫感覺非常幸福,讓人感受到人間的溫情,而這溫情似乎就體現在細小的舉動之上。其次,作者還順勢用了一系列的排比,使人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方法在於記錄,在於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