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2016高考詩歌鑑賞表達技巧有哪些?

2016高考詩歌鑑賞表達技巧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知識儲備】

2016高考詩歌鑑賞表達技巧有哪些?

“表達技巧”是一個廣義而複雜的綜合概念,它是指詩歌形象更鮮明、語言更凝練、表現力更強的所有方法。它與“藝術特色”“表達特色”“寫作特色”等是同一概念,只是名稱不同而已。詩歌鑑賞表達技巧主要考查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結構技巧四個方面。

一、表達方式。

古典詩歌表達方式主要指:記敘、描寫、議論、抒情。

二、關於描寫

主要指景物描寫、場面描寫、人物描寫(正面描寫:語言、動作、心理、神態及細節描寫;側面描寫)。

重點關注景物描寫詩句的賞析。景物描寫語段鑑賞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描寫的對象、角度、順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語言。

1.描寫角度: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等。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2.描寫的順序:遠近、高低

碧瓦 范成大

碧瓦樓前繡幕遮,赤欄橋外綠溪斜。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

3.描寫的表現手法

(1)襯托。

以動襯靜(以聲襯靜)、以靜襯動、以明襯暗、以景襯人(以景襯情)等。

(2)虛寫或虛實結合:眼前之景爲實,想象(虛幻)之景爲虛。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餞別王十一南遊 劉長卿

望君煙水闊,渾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Fū)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練一練】

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 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問:將這首詩的前兩句與後兩句對照着賞讀,說說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麼藝術表現手法?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送 魏 二 (唐)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裏長。

問:這首詩在藝術構思上虛實結合,請對這種藝術手法及其作用作簡要分析。

(3)動靜結合或以動(聲、響)襯靜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刺鳴。

秋夜獨坐 王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4)白描

不用過多的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用準確有力的筆觸、簡潔明快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乾淨利落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等。

田家 聶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鋤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4.描寫的修辭手法。高考考點要求掌握的七種常見修辭:比喻、借代、比擬、誇張、對偶、反覆、排比。詩歌鑑賞中還要關注:設問、反問、雙關等

(1)比喻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

舟中夜起 蘇軾

微風蕭蕭吹茨菰,看門看雨月滿湖。舟人水鳥兩同夢,大魚驚竄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獨形影相嘻娛。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掛柳看懸蛛。

此生忽忽憂患裏,清境過眼能須臾。雞鳴鐘動白鳥散,船頭擊鼓還相呼。

(2)借代

滿江紅 岳飛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一句中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特別提醒】

借代與借喻的區別:

(1)借代是用借體代本體,借喻是用借體喻本體。

(2)借代是借一個客觀實際中與之有實實在在的關聯的事物來代替,借體與本體之間是整體與局部、特徵與全貌的關係。借喻是借一個與實際無關聯但在性質上與之相似的事物來代替,借體與本體間存在相似點。

(3)借喻可改爲明喻,借代不能改成比喻。如:中國出了個紅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借喻)。前面走來了一個紅領巾。(借代)牢記以下兩個典型例句: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借代)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借喻)

【練一練】

請說說下列各詩句所用的修辭手法。

(1)終歲不聞絲竹聲。( )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3)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柳永《望海潮》)( )

(4)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

(5)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 )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

(7)自古妒峨眉,胡沙埋皓齒。(《李白《于闐採花》》)( )

(8)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 )

(3)對偶

律詩頷聯、頸聯要求對仗。如問及詩歌主要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先考慮其他。如問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要考慮。鑑賞詩句妙處及表達技巧時一定要考慮。

【練一練】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向晚猩猩啼,空悲遠遊子。

詩歌的頸聯除對偶外還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請結合詩句說明其妙處。

(4)比擬

山園小梅 林逋

衆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5)誇張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6)排比、反覆、雙關(略)

(7)設問、反問(見“結構特色”)

5.描寫的語言。善用疊詞、色彩鮮明等。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三、關於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間接抒情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託物言志(3)借古諷今(4)用典抒情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羣。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鷓鴣天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

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臺 城 劉禹錫

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特別提醒】

有些詩歌常常是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兼用。在詩歌比較“抒情方式異同”時要注意。

送溫臺 【唐】朱放

渺渺天涯君去時,浮雲流水自相隨。

人生一世長如客,何必今朝是別離!

雨 夜 【宋】張詠

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

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里心。

問:兩首詩的結尾兩句抒情方式有何異同?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四、關於表現手法

和前面抒情手法、描寫手法有交叉。關注幾個高頻考點:借景抒情、對比、襯托、託物言志、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想象)、用典。此處僅提醒“對比”手法

九日 杜甫

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弟妹蕭條各何在,干戈衰謝兩相催!

華清宮 吳融

四郊飛雪暗雲端,惟此宮中落便幹。

綠湖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提醒:對比與襯托的區別。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比較,正反兩個反面都是作者所要表達的。沒有主次之分。如“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襯托,則有主次之分,無論是正襯還是反襯。

五、關於結構特色

1.古詩一般思路是先敘事、再寫景、後議論、抒情。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2.以景結情: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聲勝有聲”,顯得意猶未盡,含蓄(委婉),可以使讀者從景物描寫中,馳騁想象,體味詩的意境,產生韻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統領全詩。

【練一練】

日暮倚杖水邊 (金)王寂

水國西風小搖落,撩人羈緒亂如絲。

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詩。

爾輩何傷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蒼知。

蒼顏華髮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是遲。

此詩爲王寂被貶官至河南蔡州時所作。

問:指出“羈緒”在全詩中的具體內容,並簡要賞析首聯在寫法上的作用。

4.首尾照應或總括全詩。

【練一練】

桂州臘夜 (唐)戎昱

坐到三更盡,歸仍萬里賒。雪聲偏傍竹,寒夢不離家。

曉角分殘漏,孤燈落碎花。三年隨驃騎,辛苦向天涯。

問: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尾聯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5.設問、反問

蝶戀花•出塞 [清]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拒,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

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疊題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六、關於襯托手法

襯托又叫映襯,就是爲了突出強化主要事,用另外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主要事物更加鮮明的突出顯現出來的表現手法。可分爲正襯和反襯兩種

1.正襯 以哀景襯哀情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裏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2.正襯 以樂景襯樂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晚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3.反襯 以明襯暗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4.反襯 以聲(動)襯靜

秋夜獨坐 王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5.以樂景襯哀情

絕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鳥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練一練】

1、緊扣“重點字詞”,探究字詞襯托手法的效果

雨過山村 王建

雨裏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着中庭梔子花。

詩人是怎樣表現農忙氣氛的?請簡要分析

2、結合“關鍵語句”,理解關鍵語句襯托手法的作用。

齊安郡後池絕句? 杜牧?

菱透浮萍綠滿池,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這首絕句通篇寫景,景中有情。寫景有什麼手法?透過詩中情景我們看到了詩人此時怎樣的心境?

3、找準“詩歌意象”,把握意象運用襯托手法的妙處。

謝亭送別 許 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詩中兩處描寫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麼不同?

4、分析“詩歌意境”,領會襯托手法對營造意境的作用。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這首詩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選取一種,作具體分析 。

【練一練】

早行 陳與義

露侵短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參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三四兩句運用了什麼寫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渡湘江 杜審言

遲日園林悲昔遊,今春花鳥作邊愁。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審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當時被貶去僻遠的峯州,《渡湘江》寫於此時。

有人說:“‘今春花鳥作邊愁’一句,極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試從藝術手法上作簡要分析。

七、解題提醒。

(一)審清題意,根據指向和要求作答。

1.審題型。明考題:直接要求答出表達技巧。暗考題,題幹中不直接含有“藝術技巧”“表達技巧”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寫”“怎樣寫”“賞析”等用語來提問,對於暗考題,答題時必須有表達技巧在其中。

2.審範圍。指鑑賞範圍。局部還是全詩。

3.審角度。一種的是寬角度,即題幹直接問表達技巧(藝術技巧、藝術手法)是什麼;一種是窄角度,即具體到描寫手法、抒情手法、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行文結構等。寬角度該從幾個角度入手,優先考慮某一角度。窄角度,角度明確,不能亂答:問修辭,就不能答表現手法;問表現手法就不能答修辭手法。

4.審數量。分清題幹中“一”與“些(多)”、“主”與“次”的區別。哪些與哪種的區別。哪種必定只有一種。

(二)關於對偶修辭:(1)運用了哪種修辭?主要運用哪些修辭?先考慮其他。(2)運用了哪些修辭?賞析詩句。要考慮對偶。

(三)“指出表達特色”,只需指出,不必分析;“分析表達特色”需指出手法、結合詩句說明、表情達意作用;“賞析表達特色”除指出手法、結合詩句說明外,還要分析表情達意的作用及效果。

(四)“結合詩句分析”題,一定要落實到詩句,體現“分析”的含義,不能簡單地摘抄詩句。

(五)思考角度。

1.先從常見、常考的表達技巧考慮,不要人爲複雜化。如表現手法如對比、借景抒情、襯托、用典,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對偶”“誇張”“借代”。

2.在回答借景抒情或融情於景的表達技巧時,如果其中的情與景的關係成相反關係(樂景哀情、哀景樂情),一般答“以樂景寫哀情”“反襯”等。如果景有動靜、虛實之分,則優先考慮“動靜結合”“以動襯靜”“虛實結合”“藉助想象”等,具體解說時,兼顧“景”與“情”的關係,寫入“情景交融”等。

(六)答題規範

1.明確手法。

2.手法依據。

3.表達效果。(手法本身效果、表情達意的作用,該技巧詩中特殊的效果)

如“借景抒情”,什麼景,什麼情,景與情的關係,什麼手法,什麼效果。

八、詩歌常見的典故與重要詞語的特殊含義。

1.琴瑟 (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出川。”

2.螟蛉 《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贏負之。”古人錯以爲蜾贏養螟蛉爲子,因把作爲螟蛉養子的代稱。

3.陶朱 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的別號。相傳他幫助勾踐滅吳後,離開越國到陶,善於經營生計,積累了很多財富,後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來稱富商。

4.問鼎 三代以九鼎爲傳國寶,楚子問鼎,有凱覦周室之意。後遂以問鼎比喻圖謀帝王權位。

5.逐鹿 《漢書•蒯通傳》:“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後來用逐鹿比喻羣雄並起,爭奪天下。魏徵《述懷》:“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6.三尺 是法律的代名詞。古代把法律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所以稱“三尺法”。

7.杜康 《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後即以杜康爲酒的代稱。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8.秦晉 春秋時,秦晉兩國爲婚姻,後因稱兩姓聯姻爲“秦晉之好”。

9.獻芹 《列子•楊朱》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個人在鄉里的豪紳面前大肆吹噓芹菜如何好吃,豪紳嚐了之後,竟“蜇於口,慘於腹”。後來就用“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

10.執牛耳 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每人嘗一點牲血,主盟的人親自割牛耳取血,故用“執牛耳”指盟主。後來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左傳•哀公十七年》:“諸候盟,誰執牛耳?”後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11.精衛 古代神話。炎帝的女兒在東南海淹死,化爲精衛鳥,每天銜西山的木石來填東海(見於《山海經•北山經》)。後來用精衛填海來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報;也比喻不畏艱難,努力奮鬥。

12.擊楫中流 出自《晉書•祖逖傳》:“(逖)仍將本留徙部曲面餘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即東晉大將祖逖率部渡江,當船行到江中時,他敲着船槳發誓說,不收復中原,決不生還。後借指決心報效祖國,收復失地。

13.雞口牛後 《戰國策•韓策》:“寧爲雞口,無爲牛後。”比喻寧願在局面小的地方當家作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14.等身 典出《宋史•賈黃中傳》,敬辭,比喻著作多,堆起來等於該人的身高。

15.西席 典出《稱謂錄》,代指老師。

16.三味 典出《邯鄲書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義)。

17.洗耳 典出《琴操•河間雜歌•箕山操》(漢蔡邕),原指厭聽世事,今比喻聆聽、恭聽。

18.抱璞 典出《韓非子•和氏》,比喻堅持美德(也有作懷才不遇

19.青鳥 青鳥,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一隻選遣爲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隻隨西王母而來,並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商隱詩云:“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青鳥在此已成爲傳書的信使。

20.塗鴉 典出《堯山堂外紀》(明蔣一葵撰),比喻書畫或文章不像樣子。

21.不才 典出《莊子•山木篇》,自謙沒有才能。

22.提刀 典出《世說新語•容止》,比喻代人寫文章。

23.梨園 梨園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園圃,唐玄宗開元年間,將其作爲教習歌舞的地方,且在這裏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音樂舞蹈表演人才,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4.抱柱 相傳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面。他等了很久,不見女子到來,這時河水猛漲,淹沒橋樑,尾生爲了堅守信約,不肯離去,抱住橋柱,淹死在水裏。後以喻堅守信約。李白《長幹行》:“常存抱住信,豈上望夫臺。”

25.辭第 漢時,北方匈奴貴族經常騷擾邊境。一次漢武帝要爲大將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辭謝道:“匈奴未滅,無以家爲也。”後以喻爲國忘家。

26.釣鰲 傳說古渤海東面有五座大山隨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隻大鰲頂住,山才固定不動。友伯國有一巨人舉起腳來跨出沒幾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釣去只六隻鰲,因此,有兩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後以喻豪邁的舉止或遠大的抱負。李白《贈薛校書》:“未誇觀海作,空鬱釣鰲心。”

27.還珠 古時合浦地主盛產珍珠,但是地方官員很貪,珍珠都自動移到別的地方去了。東漢的孟嚐到這裏來當太守,革除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來了。故以“還珠”喻官吏爲政清廉。

28.金雞 古代流傳天雞星動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豎起長竿,在竿上立一金雞,把該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們宣佈大赦令。後便以“多雞”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贈辛判官》:“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

29.青眼 相傳三國魏的名士阮籍,能爲青白眼,對所討厭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邊看,露出眼白,表示輕視或憎恨。對喜愛或尊敬的人,就對他正視,青黑的眼珠在中間,表示尊重。他見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見到嵇康就用青眼,後以“青眼”指對人喜愛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30.哀鴻 比喻哀傷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鴻”一語出自“鴻雁”。《詩•小雅•鴻雁》曰:“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比哲人,謂我劬勞。”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嗚之聲不絕。後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31.巴歌 亦稱巴唱、巴謳、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謙詞。多和“陽春白雪”比照着來寫,表達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戰國楚玉《對楚王問》。

32.白衣蒼狗 亦叫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杜甫詩《可嘆》:“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人事變化,猶如浮雲,一會兒像白雲,一會兒像灰狗。

33.吳鉤 泛指寶刀、利劍。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啓遍,無人會,登臨意。”通過看吳鉤,拍欄杆,表達了自己意欲報效祖國,建功立業,而又無人領會的失意情懷。

34.蓴羹鱸膾 指家鄉風味。典出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鑑》(或《晉書•張翰傳》)。“(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遂命駕歸。”

35.雙鯉 代指書信。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詩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來即以雙鯉借代遠方來信。《敦煌曲子詞•魚遊春水》:“鳳簫聲絕沆孤雁,望斷清波無雙鯉。雲山萬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無雙鯉跳躍,其實是指千里之外,煙波浩淼,音信全無。清人宋琬《喜周華岑見過》:“不見伊人久,曾貽雙鯉魚。”寫的也是睹物(雙鯉魚)思人。

36.采薇 借指隱居生活。《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說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懷》(之五):“舉才天道信,首陽誰采薇。去去荒澤遠,落日當西歸。”後來也表現堅守節操。

37.懷桔 指孝順雙親。

38.紅葉 代稱傳情之物。

39.崑山玉 比喻傑出的人才。

40.詠絮 女子工於吟詠,有非凡的才華。

41.南冠 指囚犯。後來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懷有節操的囚徒生活。如駱賓王《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親。”

42.綠窗 也稱碧窗,表示一種溫暖的家庭氛圍或閨閣情景。

43.新亭 源於“新亭對泣”的故事,表示愴懷故國,或表達憂國傷時的悲憤。

44.翠微 多借指環境美好,猶如仙境一般。

45.三徑 指隱士居住的地方。

46.勞歌 送別歌的代稱。

47.黍離 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48.桑榆 原指日落餘光所照之處,後喻垂老之年。

49.丁香 指愁思或情結,如“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唐人牛嶠《感恩多》)。

50.周公吐哺:求賢。

51.塞上長城:守邊將領。

52.封狼居胥:建功立業

53.六月飛霜:指冤案。

54.結草銜環: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