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有關修身養性的名句

有關修身養性的名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有關修身養性的名句

【釋義】我一定勤勤懇懇,不辭勞苦,竭盡全力,小心謹慎地辦事,爲國家大事用盡我的力量,一直到死爲止。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釋義】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即使喝貪泉中的水仍覺着神清氣爽,身在即將乾涸的車轍中也是歡樂無比。用來比喻自己身咎逆境中仍然自強不息,保持着一種樂觀的做人態度。

位卑未敢忘憂國。

【釋義】雖然地位卑微,但仍不忘關心國家。

以約失之者鮮矣。

【釋義】內心有所約制,而在社會上還經常有過失的人不多。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釋義】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泥瓦得保全。用來比喻寧願爲正義而死,決不苟且偷生。保全自己完整的人格和本心。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釋義】爲了解除國難獻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樣。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釋義】這句話原來的意思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不能說沒有人知道!”現在多指天地間只有你我兩人才知道這個祕密,不能對別人說。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釋義】剛正的人知道拐彎,靈巧的人表面上卻很笨拙,語言犀利的人卻不顯示出來。

言必信,行必果。

【釋義】說出來的話一定要講誠信,行動一定要有結果,這句話主要強調人要講信用。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釋義】君子間的交往像水一樣清淡,小人間的交往像甜酒一樣甘濃。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釋義】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義不能夠同時得到,(只好)犧牲生命來保住正義。

樹德莫如滋,除害莫如盡。

【釋義】培養良好的德行,最好是使其逐日增多,剪除禍害。

以鏡自照見形容,以人自照見吉凶。

【釋義】用鏡子可以看見自己的形象氣色;把別人當做自己的鏡子,可以看出自己的行爲得失。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釋義】別人託付的事,要盡心竭力地去辦。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釋義】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爲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釋義】別人對我有恩德,不能忘記;而我對別人有恩德,則一定要忘記。

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

【釋義】天鵝不天天洗澡,它仍然是潔白的;烏鴉不天天去染黑,它也自然是黑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釋義】君子的品德好比風,小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往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

富貴一時,名節千古。

【釋義】榮華寶貴只是片刻的事情,好的名譽與節操纔會千古流傳。

人之善惡,不必世族;性之賢鄙,不必世俗。

【釋義】人的善惡,不是取決於他是否出生於世家大族;人的才智的好壞,也不是取決於他是否出生於平庸人家。

救寒莫如重襲,止誘莫如自修。

【釋義】抵禦寒冷最好的辦法是多穿件皮衣,阻止別人誹誘的.最好的辦法是修養自身的德行。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釋義】善於經營的商人總是將自己的財富隱藏起來,好像什麼都沒有;修養深厚的君子總是謙虛忍讓,看起來就像愚魯的人一樣。

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釋義】有十分的本領卻像一點本領都沒有;滿肚子學問卻像空無一物;別人觸犯他,他不計較。

吾善養浩然之氣。

【釋義】我們要積極培養純正博大而又剛強的氣質。

正己而不求於人。

【釋義】只是端正自己卻不去苛求別人。

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出處】出自《詩經》

【釋義】意思是:始終溫柔厚道且賢惠,立身淑良又謹慎。

德則無德,不德則德。

【釋義】自以爲有德就是無德的表現,不自以爲有德卻真正是有德。

放蕩功不遂,滿盈身必災。

【釋義】放蕩就不能成就功業,自滿就必然給自己招來災禍。

高尚之士,不以名位爲光寵;忠正之士,不以窮達易志操。

【釋義】高尚的人,不以名譽地位爲榮;忠正的人,不以得意失意而改變自己的操守。

耕者讓畔,行者讓路。

【釋義】耕田的人相讓埂畔,行走的人相讓道路,這樣便不會有爭執了。

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釋義】自以爲比別人強的人,肯定不如別人;真正比別人強的人,往往自己卻認爲不如別人。

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

【釋義】你喜歡自誇長處,恰恰就是你的短處,你自知短處,恰恰就是你的長處。好言所不知,自欺也。

【釋義】喜歡談論自己所不瞭解的東西,這叫做自欺欺人。

德有餘而爲不足者謙;財有餘而爲不足者鄙。

【釋義】道德十分高尚而且自以爲不足的人是謙虛;錢有餘而以爲不足的人是貪鄙。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釋義】比喻一個人學習時,如果只知死記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毫無收穫。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釋義】青是從藍草裏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更深,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釋義】道理或真理在誰那裏,誰就是老師。

爲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釋義】爲人性情怪僻只沉溺於美好的詩句,話語若不驚人就算死了也不善罷甘休。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釋義】指行文繪畫應如同深秋的樹木那樣,去除繁雜的枝葉,以凸現脈絡,突出主題。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釋義】意思是說,老師和學生並沒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在這門知識上老師高於學生,在另一門知識上,學生也可能高於老師。這句話主要告誡我們要虛心,一個人不可能知道全部的知識,生活中處處有老師。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釋義】意思是,兩個詩句是構思了三年才得來的,一吟誦起來就雙淚長流。這句話表現了詩人藝術勞動的艱辛、刻苦,也說明好詩佳句得來不易。賈島這種苦吟精神,對後世頗有影響。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釋義】意思是說學業由於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荒廢在嬉笑聲中,事情由於反覆思考而成功,但它卻能毀滅於隨隨便便。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釋義】孔子的這句話雖指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感慨人生世事變化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後人往往用此句來勉勵人們珍惜時間,勤奮爲學。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釋義】認準方向朝着理想,從小處做起,一步一步地積累着,走下去,就能夠成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釋義】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爲樂的人,這實際是要求人們要對學習擁有濃厚的興趣。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釋義】比喻不實際進行實踐,光誇誇其談是沒有用的。

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釋義】當貨物騰貴時,人們看見經營此一貨物之企業得利獨厚,所以羣起向這一企業投資,而賣者間的競爭已起。若賣者多,社會上需要此一貨物者並不因之增加,其價格必然下跌。反之,由於價格下跌,經營者見無利可圖,又不得不紛紛改業,於是賣者少,而社會上的需求仍舊未變。因此,又產生供不應求的現象,其價格又必因之上漲。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釋義】水太清,魚就不能存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夥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釋義】舞蹈者靠着袖子長,舞起來就翩翩多姿,容易達到體態優美的效果;做買賣的人,憑着本錢多,他的業務也就容易開展。

有意栽花花不發,等閒插柳柳成蔭。

【釋義】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在哪裏活,年年插柳,處處成蔭。這句話人們也常說成“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釋義】喻指差距雖極細微,但所致之差誤或失誤極大。這句話主要是說要注重事物的細節。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釋義】意思是說做人、做事、做官沒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終。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釋義】意思是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塗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釋義】意思是事先有準備,就會獲得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滿招損,謙受益。

【釋義】意思是說,自滿的人會受到損害,謙虛的人會得到益處。它告訴人們驕傲自滿有害,謙虛謹慎有益的道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釋義】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釋義】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好的藥雖然吃到嘴裏是苦的,但卻有利於治療疾病;中肯的語言雖然不好聽,但對你的行動卻有幫助。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釋義】這句話的意思是,知人是一種智慧,自知才真正是一個明白人。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

【釋義】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你把真實的東西當做虛幻的東西來看時,那虛假的東西甚至比真實的東西顯得更真實,反之也一樣。把不存在的東西說成是存在的東西時,那捏造的事實甚至比存在的事實顯得更真實,反過來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