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語錄 > 老子經典語錄

老子經典語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導語: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順其自然,就如水一般,包羅萬象。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孔子的經典語錄,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老子經典語錄

  老子經典語錄及譯文【1】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譯文: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樣。水乃萬物之源,可它卻利養萬物而與世無爭,始終保持一種平常心態。它安處於衆人不喜歡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於道。

感悟:老子用水來比喻有高尚品行的人,認爲他們的品格像水,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人爭。人的至柔至剛全在一念之間,生活中剛柔並濟方顯英雄本色。人生並不是只有一條路才能通向勝利的彼岸。具有“強者”的資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態,這是歲月積澱的人生智慧。

2、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譯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爲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爲善,那是因爲有惡的存在。

感悟:天下事物,在表觀上總是分爲真、善、美和假、惡、醜兩個對立的方面。自古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每個人的看法不同看到的東西不同,所以每個人的境界也不同。凡事都有兩面,有的人行善得到善果,有的人行善不一定就得到善果。就像達摩祖師所說的一樣,行善不能總掛在心裏,想着你做了多少善事,多麼多麼偉大,這樣的善是虛僞的,也是沒有功德的,一切隨緣。

3、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譯文: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由一堆一堆泥土築起來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走出來的。

感悟: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做事情也應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再艱難的事情,只要持續不懈的行動,必能有所成。萬事起於細微,量變才能引起質變。

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

譯文:“寵”來了,就很高興;“寵”走了,就很失落;“辱”來了,就很傷心;“辱”走了,就如釋重負。一顆心隨着外界的譭譽飄來蕩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寧清淨。喜怒無常,悲歡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樣。

感悟:爲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爲我們太注重自己的成敗得失了。我們的心裏裝了太多身外之物:錢財、名譽、地位等等。對這些外在的東西執着的越多,我們的心就越不能自由。

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譯文:我有三寶,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個是慈愛,一個是節儉,一個是不出人頭地。

感悟:這裏所列出的三“寶”其實是接近“道”的方法和途徑。第一種“寶”,叫慈愛。慈愛就是對宇宙裏所有的衆生無差別的熱愛。第二種“寶”,叫剋制。剋制就是在明白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前提下,堅決不去做那些違反“道”的不能做的事情。第三種“寶”,叫“不敢爲天下先”。不敢爲天下先,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就是自覺、自願地去“處下”、“處後”,爲了造就最後共同的大利。

6、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譯文:罪過沒有比行私縱慾更爲嚴重的,禍患沒有比貪得無厭更爲嚴重的,災難沒有比貪慾必得更爲慘痛的。所以說懂得知足知止、心無貪求,才能知足常樂。

感悟:人生在世,貴在懂得知足常樂。擁有一顆豁達開朗平和的心,才能在繽紛多變、物慾橫流的生活中,拒絕各種誘惑。心境變得恬適,生活自然就愉悅了。

7、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譯文:人們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時失敗了,如果能始終如一、持之以恆、慎終如始,事情就不會失敗了。成語“功敗垂成”就出自這裏。

感悟:人們從事事業,經常在即將成功時卻失敗了,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不能遵循自然規律,心存輕忽。如果做事情都能有始有終,堅持不懈,那就不會失敗了。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譯文: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的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是最笨拙的一樣;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

感悟:事物達到最高的境界,其表現形式將歸於自然。

9、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譯文:愈是讓人喜愛的東西,想獲得它就必須付出很多;珍貴的東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時候就會越發讓人感到難過。因此人要知道滿足,知道適可而止,如此方可長久。

感悟:知足的人比較不會受到屈辱, 凡事適可而止的人比較不會招致危險, 生活得更長久。

  老子經典語錄及譯文【2】

1、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矣。【出處】《道德經·第二章》【譯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爲美的標準,於是就有了與之對立的醜;都知道善之所以爲善的標準,於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

2、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出處】《道德經·第二章》【譯文】有與無相互生化,難與易相互促成,長與短相互比較,高與下相互趨向,音與聲相互應和,前與後相互追隨。

3、 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處】《道德經·第二章》【譯文】聖人總是做能夠順應自然法則和客觀規律的事,做事時用行動來教化,而不用語言來教化。

4、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出處I(道德經·第二章》【譯文】生養了一切但不據爲己有,做成了什麼並不自恃有功,成就了事業並不居功自傲。就是因爲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名就不會消逝。

5、 爲無爲,則無不治。【出處】《道德經·第三章》【譯文】做那些無爲無慾的事,那麼就沒有什麼不能治理的。

6、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出處】《道德經·第五章》【譯文】說的太多往往使自己隱人窘境,不如順其自然,格守中庸之道。

7、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出處】《道德經·第六章》【譯文】它(穀神)的本體是綿延存在而又若有若無的,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

8、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出處】《道德經·第八章》【譯文】至上的`善行就像水一樣。水,善於利益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居處於衆人所討厭的低處,所以,水的性子很接近於道。

9、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出處】《道德經·第九章》【譯文】金銀財寶很多,沒有誰能守得住。

10、 功成身退,天之道。【出處】《道德經·第九章》【譯文】成功之後激流勇退,符合天的道理。

11、 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出處】《道德經·第十一章》【譯文】“有”能給人以小的利益,“無”纔有真正的“大用”。

1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收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譯文】色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聲使人聽覺失靈,濃厚味道使人味覺不靈,騎馬打獵使人心思放蕩發狂,貴重的物品使人的行爲不軌。

13、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出處】《道德經·第二十章》【譯文】衆人都很聰明睿智,唯獨我卻顯得糊里糊塗。衆人都很精明,唯獨我看着很笨的樣子。

14、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一章》【譯文】一個真正有道德修養的人,他的內涵,只有一個字:“道”。

15、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譯文】委屈圓轉可以使之保全,矯正彎曲可以伸直,低窪可以使之盈滿,破舊可以使之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變得疑惑。

16、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譯文】正因爲不和人爭,所以全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

17、 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三章》【譯文】從事於道的人就認同道,有德的人就認同德,失去道德的人就認同道德淪喪。

18、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四章》【譯文】固執己見的人不能明察事物,自以爲是的人分不清是非。

19、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四章》【譯文】自我誇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勳,自高自大的人不能進步。

20、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譯文】有一個渾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沒有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2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譯文】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22、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滴,善數不用籌策。【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譯文】善於行走的不留蹤跡,善於說話的不會給人留下話柄,善於計算的人不用任何工具就算得很精準。

23、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譯文】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師。不善之人,是善人的借鏡,可以警醒善人。

2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譯文】能瞭解別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認識自己的人,是真正聰明的人。

25、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譯文】能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戰勝自己的人,纔是真正的強者。

26、 知足者富。【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譯文】知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27、 死而不亡者壽。【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譯文】肉身雖死但精神不被忘記的人才叫“長壽”。

28、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五章》【譯文】大道一旦講出來,就會感到平淡無味,看起來不起眼,聽起來不人耳,用起來卻受益無窮。

29、 將欲歇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出處】《道德經·第三十六章》【譯文】要想收斂,必先張開。要想削弱,必先加強。要想廢棄,必先興盛。要想奪取,必先給予。這是知細微之理而收顯著之效。

30、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出處】《道德經·第三十六章》【譯文】魚不能離開水,國家最銳利的武器不能夠讓人知道。

31、 道常無爲而無不爲。【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譯文】道,看起來無所作爲,卻無所不能。

32、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出處】《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譯文】上德之人,沒有故意洛守德,所以自有道德。下德之人,害怕失去德,所以反而沒有德。

33、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出處】《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譯文】喪失了大道,才強調道德、喪失了道德,才強調仁愛。喪失了仁愛,才強調正義。喪失了正義,才強調禮法。

34、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出處】《道德經·第四十章》【譯文】天下的萬物都產生於“有”,而“有”卻從“虛無”中來。

35、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譯文】大的地域沒有邊角,貴重的器具最晚成XF,大的聲音沒有什麼聲響,大的形象沒有形體。“道”隱藏在無名之中。

36、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譯文】虛無之道生太極一氣,太極一氣生陰陽兩儀,陰陽交合生三才,三才化生萬物。

37、 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八章》【譯文】追求學問,就要求天天都學有所得。而追求大道呢,只是要求每天儘量減少自己的慾望和行爲。對自己的慾望和行爲減之再減,最後就可以達到無爲的境界了。

38、 無爲而無不爲。【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八章》【譯文】處於無爲的境界之中,沒有什麼不能做到的。

39、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爲心。【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九章》【譯文】聖人常常沒有自己的私心,而把百姓的心當作自己的心。

40、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處】《道德經·第五十六章》【譯文】言語無法表達“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說“道”,如果有人在說“道”,肯定不瞭解“道”的真意。

41、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出處】《道德經·第五十七章》【譯文】執政者要遵循天道、順從人倫,以常規的道理治理國家。但用兵卻要用詭詐、出奇制勝。要取得天下太平,須用“無爲”之法、自然之道。

42、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出處】《道德經·第五十八章》【譯文】禍與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中又藏有禍端。

43、 治大國,若烹小鮮。【出處】《道德經·第六十章》【譯文】治大國像是烹小魚,不能總是翻動、多變,要保持政策的穩定性。

44、 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三章》【譯文】欲圖難事,先從易處着手。欲爲大事,先於細處起步。天下的難事,必然從容易開始。天下的大事,必然從小處做起。

45、 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出處】《道德經·第六+三章》【譯文】聖人自始至終重視細微的小事,不做什麼所謂的大事,所以能夠成就大事。

46、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譯文】合抱的大樹,是從很小的小樹長成的;九層的高臺,是用一筐筐的土壘起來的;千里的遠行,一步步走才能到達。

47、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出處】《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譯文】普通人做事,往往是幾乎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如果能慎始慎終,就不會有失敗的事。

48、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出處】《道德經·第六十七章》【譯文】我有三件寶,一直在堅持地守護着它們。一個叫仁慈、一個叫勤儉,第三個是不敢爭勝冒尖。

49、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出處】《道德經·第七十一章》【譯文】知道了但裝作不知道,這纔是高明。不知道卻裝作知道,是真有毛病。聖人沒有這種毛病,因爲聖人以這種“強不知以爲知”的毛病爲病。就是因爲他們把“強不知以爲知”當作病,所以纔不會有毛病。

50、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出處】《道德經·第七十二章》【譯文】百姓不害怕威嚴的統治,那麼禍亂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