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五代史》 卷十一(梁書)列傳一大綱 ◎后妃文惠皇太后王氏,開平初追諡。太祖性孝願,奉太后未嘗小失色,朝夕視膳,為士君子之規範。帝嚴察用法,無纖毫假貸,太后言之,帝頗為省刑。(《北夢瑣言》雲:樑祖父誠蚤卒,有三子俱幼。母王氏,攜養寄於同縣人劉崇家。昆弟之中,惟......

  • 舊五代史王審知傳閲讀附答案及翻譯大綱 舊五代史王審知傳王審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世為農民。唐廣明中,黃巢犯闕,江、淮盜賊蜂起。有賊帥王緒者,自稱將軍,陷固始縣,審知兄潮時為縣佐,緒署為軍正。蔡賊秦宗權以緒為光州刺史,尋遣兵攻之,緒率眾渡江,所在剽掠,自南康......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九(周書)世宗紀六 顯德六年春正月丁未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賀,仗衞如式。壬子,高麗國王王昭遣使貢方物。己卯,以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申文炳為左散騎常侍。辛酉,女真國遣使貢獻。壬戌,青州奏,節度使、陳王安審琦為部曲所殺。乙丑,賜諸將射於內鞠場。......

  • 《舊五代史》 卷九十七(晉書) 列傳十二大綱 範延光,字子環,鄴郡臨漳人也。少隸於郡牙,唐明宗牧相州,收為親校。同光中,明宗下鄆州,樑兵屯楊劉口以扼之,先鋒將康延孝潛使人送款於明宗。明宗欲使人達機事於莊宗,方難其選,延光請行,遂以蠟書授之。延光既至,奏莊宗曰:楊劉渡控扼......

  • 《舊五代史》 卷六十(唐書) 列傳十二大綱 李襲吉,自言左相林甫之後,父圖,為洛陽令,因家焉。襲吉乾符末應進士舉,遇亂,避地河中,依節度使李都,擢為鹽鐵判官。及王重榮代,不喜文士,時喪亂之後,衣冠多逃難汾、晉間。襲吉訪舊至太原,武皇署為府掾,出宰榆社。光啟初,武皇遇難上源......

  • 《舊五代史》 卷五十二(唐書) 列傳四 李嗣昭,字益光,武皇母弟代州刺史克柔之假子也。小字進通,不知族姓所出。(《歐陽史》雲:本姓韓氏,汾州大谷縣民家子。)少事克柔,頗謹願,雖形貌眇小,而精悍有膽略,沉毅不羣。初嗜酒好樂,武皇微伸儆戒,乃終身不飲。少從征伐,精練軍機......

  • 《舊五代史》 卷七十六(晉書) 高祖紀二大綱 天福元年十一月己亥,帝御北京崇元殿,降制:改長興七年為天福元年,大赦天下。十一月九日昧爽已前,應在京及諸州諸色罪犯,及曾授偽命職掌官吏,並見禁囚徒,已結正未結正,已發覺未發覺,罪無輕重,常赦不原者,鹹赦除之。應明宗朝所行敕命......

  • 《舊五代史》 卷六十(唐書) 列傳十二 李襲吉,自言左相林甫之後,父圖,為洛陽令,因家焉。襲吉乾符末應進士舉,遇亂,避地河中,依節度使李都,擢為鹽鐵判官。及王重榮代,不喜文士,時喪亂之後,衣冠多逃難汾、晉間。襲吉訪舊至太原,武皇署為府掾,出宰榆社。光啟初,武皇遇難上源......

  • 《舊五代史》 卷七十四(唐書) 列傳二十六大綱 康延孝,塞北部落人也。初隸太原,因得罪,亡命於汴梁。開平、乾化中,自隊長積勞至部校。樑末帝時,頻立軍功。同光元年八月,段凝率眾五萬營於王村,時延孝為右先鋒指揮使,率百騎來奔。莊宗得之,喜,解御衣金帶以賜之。翌日,賜田宅於鄴......

  • 《舊五代史》 卷八十(晉書) 高祖紀六大綱 天福六年秋七月己未朔,帝御崇元殿視朝。庚申,升陳州為防禦使額。辛酉,以前鄧州節度使焦方為貝州節度使。壬戌,涇州奏,西涼府留後李文謙,今年二月四日閉宅門自焚,遣元入西涼府譯語官與來人齎三部族蕃書進之。以三司使劉審交為......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漢書)隱帝紀中大綱 乾祐二年春正月乙巳朔,制曰:朕以渺躬,獲纘洪緒,念守器承祧之重,懷臨深履薄之憂。屬以天道猶艱,王室多故,天降重戾,國有大喪,奸臣樂禍以圖危,羣寇幸災而伺隙,力役未息,兵革方殷。朕所以嘗膽履冰,廢飧輟寐,雖居億兆之上,不以九五為尊,漸......

  • 《舊五代史》 卷六十一(唐書) 列傳十三 安金全,代北人。世為邊將,少驍果,便騎射。武皇時為騎將,屢從征討。莊宗之救潞州及平河朔,皆有戰功,累為刺史,以老病退居太原。天祐中,汴將王檀率師三萬,乘莊宗在鄴,來襲幷州。時城無備兵,敵軍奄至,監軍張承業大恐,計無所出,閲諸司丁......

  • 《舊五代史》 卷十六(梁書)列傳六大綱 葛從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也。曾祖阮,祖遇賢,父簡,累贈兵部尚書。從周少豁達,有智略,初入黃巢軍,漸至軍校。唐中和四年三月,太祖大破巢軍於王滿渡,從周與霍存、張歸霸昆弟相率來降。七月,從太祖屯兵於西華,破蔡賊王夏寨。太祖臨陣......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五(周書)列傳五大綱 趙暉,字重光,澶州人也。弱冠以驍果應募,始隸於莊宗帳前,與大梁兵經百餘戰,以功遷馬直軍使。同光中,從魏王破蜀,命暉分統所部,南戍蠻陬。明宗即位,徵還,授禁軍指揮使。晉有天下,參掌衞兵,從馬全節圍安陸,佐杜重威戰宗城,皆有功,改奉國......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四(周書)世宗紀一大綱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諱榮,太祖之養子,蓋聖穆皇后之侄也。本姓柴氏,父守禮,太子少保致仕。(《隆平集》:柴翁者,嘗獨居室,人以為司冥事。一日,笑不止,妻問其故,不答。翁嗜飲,妻醉之以酒,乃曰:上帝有命,郭郎為天子。考柴翁即守禮之父,史佚......

  • 《舊五代史》 卷七十(唐書) 列傳二十二 元行欽,本幽州劉守光之愛將。守光之奪父位也,令行欽攻大恩山,又令殺諸兄弟。天祐九年,周德威攻圍山州,守光困蹙,令行欽于山北募兵,以應契丹。時明宗為將,攻行欽于山北,與之接戰,矢及明宗馬鞍,既而以勢迫來降。明宗憐其有勇,奏隸為......

  • 《舊五代史》 卷七十三(唐書) 列傳二十五 毛璋,本滄州小校。樑將戴思遠帥滄州,時莊宗已定魏博,思遠勢蹙,棄州遁去,璋據城歸莊宗,(《玉堂閒話》:戴思遠任浮陽日,有部曲毛璋,為性輕悍。嘗與數十卒追捕盜賊,還宿於逆旅,毛枕劍而寢。夜分,其劍忽大吼,躍出鞘外,從卒聞者愕然驚異,......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三十(周書)列傳十 王峻,字秀峯,相州安陽人也。父豐,本郡樂營使。峻幼慧黠善歌,樑貞明初,張筠鎮相州,憐峻敏惠,遂畜之。及莊宗入魏州,筠棄鎮南渡,以峻自隨。時租庸使趙巖訪筠於其第,筠召峻聲歌以侑酒,巖悦,筠因以贈之,頗得親愛。樑亡,趙氏族滅,峻流落無......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一(周書)太祖紀二大綱 廣順元年春二月癸巳朔,以樞密副使、尚書户部侍郎範質為兵部侍郎,依前充職;以陳州刺史、判三司李穀為户部侍郎,判三司;以右金吾大將軍、充街使翟光鄴為左千牛衞上將軍,充宣徽北院使;以宣徽北院使袁鳷為左武衞上將軍,充宣徽......

  • 《舊五代史》 卷二(梁書)太祖紀二大綱 光化元年正月,帝遣葛從周統諸將略地于山東,遂次於邢、洺。三月,昭宗以帝兼領天平軍節度使,餘如故。四月,滄州節度使盧廷彥為燕軍所攻,棄城奔於魏,魏人送於汴。是月,帝以大軍至鉅鹿,屯於城下,敗晉軍萬餘眾於青山口,俘馬千餘匹。丁......

  • 《舊五代史》 卷九十九(漢書)高祖紀上大綱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姓劉氏,諱暠,本名知遠,及即位改今諱。其先本沙陀部人也。四代祖諱湍,帝有天下,追尊為明元皇帝,廟號文祖,陵曰懿陵;(《五代會要》:湍為東漢顯宗第八子淮陽王昞之後。)高祖母隴西李氏,追諡明貞皇后。曾祖......

  •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三(周書)列傳三大綱 高行周,字尚質,幽州人也。生於媯州懷戎軍之雕窠裏。曾祖順厲,世戍懷戎。父思繼,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幹,聲馳朔塞。唐武皇之平幽州也,表劉仁恭為帥,仍留兵以戍之。以思繼兄為先鋒都將、媯州刺史,思繼為中軍都將、順州刺史,思繼弟......

  • 《舊五代史》 卷五十一(唐書) 列傳三大綱 ◎宗室永王存霸,武皇子,莊宗第二弟,同光三年封。莊宗敗,為軍卒所殺。(《歐陽史》雲:存霸歷昭義、天平、河中三軍節度使,居京師食俸祿而已。趙在禮反,乃遣存霸於河中,莊宗再幸汜水,徙存霸北京留守。《通鑑》雲:李紹榮欲奔河中就......

  • 《舊五代史》 卷三十四(唐書) 莊宗紀八 同光四年春正月戊午朔,帝不受朝賀,契丹寇渤海。壬戌,詔以去歲因被災沴,物價騰踴,自今月三日後避正殿,減膳撤樂,以答天譴。應去年遭水災州縣,秋夏税賦並與放免。自壬午年已前所欠殘税,及諸色課利,已有敕命放免者,尚聞所在卻有徵收......

  • 《舊五代史》 卷七十六(晉書) 高祖紀二 天福元年十一月己亥,帝御北京崇元殿,降制:改長興七年為天福元年,大赦天下。十一月九日昧爽已前,應在京及諸州諸色罪犯,及曾授偽命職掌官吏,並見禁囚徒,已結正未結正,已發覺未發覺,罪無輕重,常赦不原者,鹹赦除之。應明宗朝所行敕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