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論語《仁者愛人》精彩教學設計

論語《仁者愛人》精彩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5W 次

 教學目標:

論語《仁者愛人》精彩教學設計

1、理解積累:掌握病、伐、趨、微、其、經在文中的意思,重點掌握立、達、盍、諸的意義和用法。

2、名句背誦:背誦1.6、5.26兩章。

3、感受鑑賞:,鑑賞“愛人”的具體表現,感受孔子“仁者”的温度。

4、思考領悟:領會“仁”的具體思想內涵,正確認識孔子的仁愛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理解領會“仁”的豐富內涵,感受“仁者”的温度。

2、 正確認識孔子的仁愛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易中天問于丹:你們美女也喜歡孔子嗎?在你們心中,孔子是什麼樣的?于丹答道:我不主張從性別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沒有色彩。

康德曾説過: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這話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于丹的觀點,即孔子的理論是適合男女大眾的,具有普遍性,所以沒有色彩。 那麼孔子的温度體現在哪裏?在今天這個略感寒意的初冬的下午,我們一起來學習《仁者愛人》,來感受孔子身上散發出的人性的温度。(板書“仁者愛人”)

  二、説文解字,切入課題。

1、解字:仁字在《論語》中共出現109次,有58個章節都涉及仁字。所以,儒家學説甚至被稱為“仁學”。仁字從象形字演化而來,《説文》解釋為“仁,親也,從人,從二。”《禮記》鄭玄注:仁是相人偶之意,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PPT)

仁字人旁加個二字,為什麼不加一呢?一説明一個人只要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加二就是兩個人,除了要管好自己以外,還要管好另外一個人。那就產生了相互關係,發生了怎樣相處、怎樣相助、怎樣相愛的問題。仁就是用以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使關係變得和諧的方法。你自己處好了,對人也好了,就是仁者了。(PPT) ——南懷瑾《論語別裁》

2、仁,就是愛別人,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儒家思想最精髓的東西,亦即講“仁”。俗話説:“智者可贊,而仁者則可敬也!”

智者,是頭腦聰明,善於瞭解別人的人。與智者相比,仁者的內心是温柔的,他不僅愛自己,更愛別人。仁者就像一位寬容慈祥的長者,他能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甚至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所以,仁者更令人敬佩。

孔子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亦即自己想有所樹立,馬上就會想到讓別人有所樹立。自己想要實現理想,馬上也會想到幫助別人實現理想。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推己及人,就是實現仁義最好的辦法。(PPT) ——于丹《論語心得》

3、小結:由此可見,仁的本質就是愛人。用今天的話説,就是關心人,愛護人,體貼人,以人為本。

 三、整體感知,理解“仁”的具體表現,感受仁者的温度。

1、公元前460多年的某一天,孔子在和弟子講學的時候,談到了人的志向,於是就有了一段著名的對話。請大家朗讀5.26 章。 (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5.26章)思考:品讀三人的對話,想一想他們分別有怎樣的人格特徵?嘗試以因聲求氣之法感受不同的人物情態。並思考師生三人各言其志,有什麼不同?

明確:師生三人各言其志,志有高下之別。

子路是俠士,豪俠義氣,義膽忠腸,喜善好施,樂以助人,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強調在物質上的共享,以此體現出“愛人”之心,表現出對“仁”的追求。

顏淵是仁人,仁者之風,不自我誇耀,不施勞於人。像孔子所説:“其心三月不違仁。”是心中有仁而不違仁。

孔子是“聖人”。聖人之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聖人方能“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正是理想的大同社會,老、中、青三代各有所屬,社會才會和諧穩定。由此看來,孔子的胸懷博大,境界更高。

所以朱熹引用程頤的話:“夫子安仁,顏淵不違仁,子路求仁”,這是三人不同點。共同點則是均無私吝之心,只是程度高下不同而已。

清•劉寶捕《論語正義》説:

竊謂子路重倫輕利,義者之事也。

顏子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仁者之事也。

夫子仁覆天下,教誠愛深,聖者之事也。 (PPT)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老者,少者代表年齡上的大眾,朋友則代表人際關係上的大眾,這三者不就是芸芸眾生的代表,以仁道來關懷信任他們,不正是體現了對人性的尊重,對人的體貼、關愛、和同情之心嗎!這種情懷在以下哪些章節中同樣體現出來?(引導學生自主品讀10.17、7.9、15.42、9.10四章)

3、齊讀10。17章,你感受到怎樣的為人之道?(問人)

第六章中的“不問馬”的解讀:在《論語》裏,馬不是普通的動物或牲畜,而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古代文獻中提及的“六牲”,鄭玄注為:馬、牛、羊、豬、狗、雞。可見馬不是普通的動物或牲畜,而是位居上古祭祀“六牲”之首,因此先秦文獻中經常車、馬連言,説到馬就意味着有車,説到車也就包括着馬。例如《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乘肥馬,即乘肥壯之馬所拉的車。”

“馬是國之大用”,就在於它是春秋時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價值有逾於今日之轎車,而且並不是平民百姓所能夠享受的。《禮記•曲禮下》:“問士之富,以車數對。問庶人之富,數畜以對。”可見,車馬數量,還是衡量士財富的一個標準。許倬雲《周人的生活》一書中認為:“車馬在西周,除了實用意義外,還有禮儀的意義。一個貴族能使用的車馬數量及其裝飾,都按等級而增減。一國一家能動員的兵車數字,反映的不僅是兵力強弱,也説明其掌握資源的大小。”因此,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國家來説,馬都不是普通的動物,而是財富甚至是地位的象徵。

再看《論語》中的車馬。《公冶長》第19則“崔子弒齊君,陳文字有馬十乗,棄而違之。”不滿崔子的弒君行為,對於十乗車馬這樣的鉅額財產,陳文子棄之如敝履,毅然離開齊國。孔夫子對於他的行為贊為“清矣”。子路的“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理想也是子路重義輕財、豪爽個性的鮮明體現。至此,則不難理解程樹德《論語集釋》對此的註解:“不問者,世人多重財產,聖人獨否。”

(有這樣一個文化背景的介紹,學生對孔子的思想精神的理解才有一箇中介,一個基礎,學生認為這個文本中揭示出了孔子的“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建立在文本本原的基礎上,來源於學生自己真切的認識。)

明確:馬廄失火,如果馬燒死或燒傷,孔子勢必只能徒行,有違禮制。而在馬廄失火的情況下,孔子僅僅只關心人,不理會貴重的馬。並且,孔子所問的人,不是他的家人,而是家裏的奴僕——馬廄裏的馬伕和下人。孔子只問地位低下的奴隸,而不問時人所重的尊貴的'馬,恰恰是更徹底更鮮明地體現了孔子輕財、博愛的偉大品格。

一個人的修養如何,體現在遇到突然事件之後不假思索的言行。在士大夫家,負責照管馬的一定是下人,而不是主人;在當時情況下,一匹馬的價值非常高。馬棚失火,如果主人聽到之後,首先開口就問馬的情況,那是把財物放在第一位;首先開口就問是否傷人,那是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當然,人與馬都是生命,但是,人是同類,所以,在不能同時兼顧的情況下,理所當然應該先關心人的生命安全。這也就是孟子所説的“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意思,也就是孔子所説的“推己及人”的體現。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説的以人為本。

4、為什麼孔子“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這體現了他怎樣的人文情懷?(禮喪)

明確:喪者哀慼,於其旁不能飽食,此所謂惻隱之心,就是同情心。

不吃飽飯肯定不是禮的規定。而孔子之所以如此,完全是他的“將心比心”,因為體味旁人的心情,而使自己也保持了哀慼之心,所以吃不飽。

當然,我們今天沒有必要真像聖人那樣,去參加人家的喪禮就連飯都不吃飽。但是,現在社會上的一些人有沒有在人家的喪事中大吃大喝,猜拳行令,置人家的哀傷於不顧呢?

5、全體女生齊讀15.42章,思考:為什麼孔子對師冕説的話是不厭其煩,詳盡至極?(導盲)

明確:作為一個盲人,初到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中,一定步履艱難。由階到席,一路走來,孔子親歷親為,逐一介紹,這是一種人文關懷,不僅是做善事,而是換位思考,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基礎上的反思,即“己之所欲,亦施於人”。所以相師之道就是孔子仁愛之心的具體表現。

6、有人評論孔子對待盲人樂師的敍述“説得極平實極淺易”,“活畫出一個相師儀節來了”(牛運震《論語隨筆》)。説説這一章是運用什麼方法使人物生動可感的。如果這一章換成“孔子對盲人充滿同情心,走路時提醒他注意腳下,坐後向他逐一介紹在座的人”之類説法,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PPT)

明確:這一段主要用客觀敍述、白描手法,寓情感於客觀敍事之中,突出孔子尊重、體諒、關心人、特別是關愛弱者的“仁愛”精神。不加評論而用樸實的行動將孔子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榜樣作用呈現在我們面前。這也是含褒貶於客觀敍述之中的“春秋筆法”。如果改用其他,難以達到如此感人效果。

7、男生齊讀9.10章,思考:面對這三類人,孔子為什麼要“必作、必趨”?(尊禮)

明確:孔子看到有喪服的人,他要“作”、“趨”,是因為他的心情有了變化。就像7.9章説的那樣,有了惻隱之心,悲慼之心,所以要如此做。

看到盲人,他會特別嚴肅起來,是為了表達自己的關愛之心同情之意。

至於看到穿着禮服的人,也是因為別人在進行莊重的祭祀活動中,孔子應該也一樣要努力去感受一份莊重的氛圍。所以,將心比心也要表達他的嚴肅莊重的態度。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真正的強者,都有同情關愛弱者之心,都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釋迦牟尼有一個弟子,也是一個盲人,雖然眼睛看不見,還是自己憑感覺縫衣服。有一天他穿不起針線了,就坐在那裏請求別的師兄弟幫忙。但其他人都在打坐入定,沒人理他。釋迦牟尼就自己下來幫他穿針引線,並親自幫他縫衣服。這個學生一聽聲音,才知道是佛主。他説:別人都不願幫我,老師您怎麼親自來幫我?釋迦牟尼説:這是我應該做的。一個修行者,如果連自己身邊的殘疾者、窮苦人都不能出手相助的話,那麼他的修行意義何在呢?

8、聆聽了佛家的故事,讓我們再來感受孔子的仁愛之心。孔子對人是以禮行之,那麼對動物又是如何呢?請看7.27章。思考:孔子為什麼不用“綱”取魚?不射棲息中的鳥?(愛物)

明確:這一章是記聖人取物有度。和他相對的是“焚林而獵、竭澤而漁”。

蔡元培先生寫過一副對聯是: 異竹不鋤當路筍, 伐薪教護戴巢枝。

民諺: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我們感受到的孔子,是一個親近自然萬物的聖人,一個心地善良的哲人,我們能充分感受到他對萬物生靈的仁愛之心。對照2500多年前的孔子,現代人對動物的兇殘捕殺,對自然界的肆意破壞,是值得正視和反省的。

想吃海鮮用釣竿去釣,別一網打盡;想吃野味,射飛鳥,別射殺入巢的歸鳥。在華夏文化中,即使天子或諸侯在狩獵的時候,也只能“三驅”,也就是三面包抄,給動物留一條生路,並且遇到的第一個動物不能殺。

  四、學習了論語中的“仁”,請同學們説説現實生活中的“仁”?

國策中的“人本”思想:

全民義務教育、廉租房、最低生活保障、居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現實生活中的“仁”:抗擊暴風雪、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