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5W 次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1

【教學目的】

1.通過快速默讀、提取信息與概述故事,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2.品讀斯科特等人面對失敗與死亡的言行,理解“悲劇”、“偉大”的深刻內涵。

3.體會斯科特等人與厄運搏鬥所表現出來的高尚心靈,樹立挑戰自然、挑戰自我的探險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質疑解題(3分鐘)

1.導語: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傳記小説,一起走進一個真實的、感人的悲劇故事——《偉大的悲劇》。這篇《偉大的悲劇》選自茨威格的傳記《人類的羣星閃耀時》,截取的是其中一篇《奪取南極的鬥爭》中最悲壯、最扣人心絃、最感人肺腑的部分。

2.教師出示問題:題目是編者後來加的,但實際上,這個標題並不是編者原創,它在文章中出現過,請找一找。

3.學生回答。

4.學生齊聲朗讀文章最後一段。

二、速讀悲劇,概述故事(5分鐘)

1.教師出示問題:本文講述了怎樣一個悲劇故事? 請大家速讀課文,概述一下。屏顯:

速讀技巧:不出聲,不指讀,不回視 。

概括故事的方法:抓住敍述的六要素概括,力求言簡義豐。

2.學生速讀。

3.第一小組學生概述。

4.其餘小組進行補充修正。

5.教師概括內容,並屏顯:

斯科特一行於1912年1月18日繼挪威人阿蒙森之後登上了南極極點。返回的途中,他們拖着“羸弱”的身子,“蹣跚”行進在“皚皚白雪”上,經過70多天的死命掙扎,當燃油與食物均已“告罄”時,終於被南極寒冷的.暴風雪“吞噬”,演繹了一場人類探險史上偉大的悲劇。

三、字詞抽測(9分鐘)

1.教師過渡:在這裏,老師想提醒大家,敍述事件時,還可以巧妙地使用文中的重點詞。現在我們進行字詞的抽測,瞭解同學們對字詞的掌握程度。

2.進行抽測。

四、重點研讀,理解悲劇(23分鐘)

(一)瀏覽課文找“日記”(4分鐘)

1.師出示問題:同學們,斯科特一行全體犧牲,長眠南極,只有凜冽的寒風和漫天的飛雪記得他們的故事。今天,我們讀到的這篇文章,是作者根據斯科特遺留下來的一些底片、電影膠捲、日記,發揮他天才的文學想象寫成的。下面,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直接引摘自斯科特日記的句子。

2.學生尋找,回答。

3.教師屏顯。

(二)結合“日記”讀文本(21分鐘)

1.教師屏顯第一處“日記”,第二小組學生朗讀:

歷盡千辛萬苦,無盡的痛苦煩惱,風餐露宿——這一切究竟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這些夢想,可現在這些夢想全完了。

2.教師引導思考悲劇一:夢想破滅。屏顯:

悲劇:夢想破滅

3.教師屏顯第二處日記,第三小組學生朗讀:

這裏看不到任何東西,和前幾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單調沒有任何區別。

4.教師引導思考,歸納:這是夢想破滅的失望、沮喪、痛苦的心情。

5.教師屏顯第三處日記,並提出問題:品析句子時要注意聯繫上下文,請大家把目光鎖定在第 4、5、6自然段,看一看回去的路可怕在哪裏,以及他們面臨什麼樣的困難。

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6.第四小組整理回答。

7.其餘小組學生進行補充糾正。

8.教師歸納總結,屏顯:

困難:路線不固定、精力缺乏、食物不足、燃料不足、天氣惡劣

悲劇:生命威脅

9.教師屏顯第四處日記,第五小組輪讀:

再這樣下去,是不行了。

上帝保佑呀! 我們再也忍受不住這種勞累了

我們的戲將要悲慘地結束。

惟願上帝保佑我們吧!我們現在已很難期望人的幫助了。

9.教師出示問題:請同學們精讀課文第 8、9、10段,找一找關於奧茨的細節描寫,説一説表現了人物的什麼品質。屏顯:

細節就是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

請大家關注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外貌等細小環節及情節。

10.第五小組整理回答。

11.其他小組糾正補充。

12.教師歸納總結,屏顯:

偉大:高貴品質

13.教師出示問題:其他的人物身上同樣也閃

耀着人性的光輝。還有哪一些細節讓你們感動呢?結合一個人物、一處細節、一種品質説一説。

14.小組輪答。

15.師生共同修正歸納。

16.學生齊讀標題。

17.教師屏顯第五處日記,第六小組一生朗讀:

“請把這本日記送到我的妻子手中! ”但他隨後又悲傷地、堅決地劃去了“我的妻子”這幾個字,在它們上面補寫了可怕的“我的遺孀”。

18.教師引導思考:“大家覺得這些英雄在生命結束的時候後悔過嗎?仇恨過嗎?這是為什麼呢?

19.第六小組學生回答。

20.教師屏顯南極站,總結全課:孩子們,英雄離我們遠去了。他們不遺憾,我們就不悲傷。因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止,而是生命的昇華”。這就是位於南極極點,海拔2900米,地理座標為南緯90°的科學實驗站——阿蒙森-斯科特站。它以最先到達南極點的兩位探險家的姓氏命名,表達了人們對英雄的紀念。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2

一、導入方面

首先播放《泰坦尼克號沉船》《美挑戰者號升空爆炸》《玉樹地震》視頻,以此導入課堂學習,創設凝重、沉思的氣氛,建起了學生學習的情感基礎。學生感受到在一場場悲劇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但人類不斷地抗爭着、挑戰着,學生也在這種激發之下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潛能。這一點我認為做得比較成功。

二、導學方面

本文教學難點之一是對主題的理解,一定有許多同學不理解悲劇的故事為什麼藴含着偉大,是不是矛盾了教師課前的導學很巧,“為什麼作者茨威格沒有為勝利者阿蒙檔寫傳,卻滿懷深情的為失敗者斯科特再現這悲情的一幕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這樣的方式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抓住文章的文眼悲劇和偉大,要求學生走進課文,走進作者的心靈,理解雖為失敗者,但他們身上的精神偉大。我認為這樣指導,起着關鍵性的作用,凸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了知識和能力、情感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三、長文短教

文本較長,教學用1課時,難度大,即使讓學生進行預習,但是真正操作起來難度仍然很大。過去每一篇課文,在整體感知環節,總是先讓學生説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然後複述內容。只要讓學生抓住“人物、事件”這兩個基本的內容,也就知道了課文所講的內容。可是這篇課文長達八九頁,學生如何能把握好課文的主要內容成了一個難點。

授課教師很好的進行了長文短教,採用快速默讀的方式將文中的主要信息提煉出來,通過形象的路線圖的方式,讓學生直觀、迅速的把握主要情節,這應該是本節課教學中的一大亮點。內容理解方面,通過引導學生品味細節,以細節作為突破口,抓住文題“悲劇”“偉大”,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南極探險悲劇所折射出來的偉大的人類精神,再次很好的'體現了長文短教的教學思路,。

四、注重教學的整合

通過“追隨探險者悲劇”“暢談探險者偉大”“感悟探險者偉大的悲劇”“心中的英雄精神永恆”“悲中大愛偉大的英雄”的環節,逐層深入,步步昇華,將感知、研讀、探究、遷移、拓展、昇華,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體現了一個完整的,流暢的教學流程。

五、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體現上,突出亮點

從讓學生話説身邊的英雄起,到教師出示感動中國人物,再到關注日本大地震,激發我們的民族精神,使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很好的實現了本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六、以生為本,進行“有效教學”

教師學生文本的對話過程貫穿整節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討、自主討論併發言,學生有了許多出乎人意料的發言,説明學生的思路打開了,思想情感已經進入了課文情節,效果不錯,很好地完成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課堂一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總體來説,本節課採用通過形象的路線圖的方式,以細節作為突破口,既有了長文的整體感知,又有了細節突破,注重教學的有機整合,這樣的教學我覺得降低了難度,學生學起來不會感到太困難。在教學上確實有了很多的突破,很多亮點。

從課堂效果來説是非常不錯的。在長文該如何教方面,給了教師們一個很好的示範,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如該教師在做的反思中所説,平日教學中應更加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提高文學鑑賞能力。以上是我對該教師對本文處理方面的一點理解,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立志於“有效教學”“生本課堂”的探索。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3

一、教材依據:

《偉大的悲劇》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是一篇節選的傳記,記敍的是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和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於戲劇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後,斯科特這位失敗的英雄和他的隊員在歸途中悲壯覆沒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飽含深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動,特別是在面對失敗和死亡時斯科特探險隊員表現出的那種勇敢、坦然、鎮定的精神面貌,尤為震撼人心。本單元選這篇文章正是要讓學生感受這種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品質和強烈的團隊意識。

二、設計思路

(一)指導思想:

本單元要緊緊圍繞“探險”這一中心話題來設計教學,希望能在學生內心深處埋下“上下求索”的種子,樹立“敢於冒險,樂於探索”的意識,而每篇文章又具有獨立的價值,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有效地拓展深化以及對文本的解讀走向深入《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我們準備藉助這類文章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能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單元目標就設定為:

1、理解文章內容,激起學生探索奧祕的興趣,培養敢於探險的勇氣、樂於探究的精神、集體主義觀念和必要時為所熱愛的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2、豐富探險知識、地理知識和其他知識,提高對這類文章的閲讀能力

(二)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人物傳記。文中人物的優秀品質,是任何一個閲讀此文的人都會感觸良深的。所以,教學此文,捨棄什麼,都不應捨棄這一點。在教學中,要努力通過朗讀品味文章語言,透過人物具體的語言、行動,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精神,深入地理解文題中“偉大”的含義。要做好這一點,我覺得采用重點語句圈點批註的方法,比只是讓學生口頭説效果會更好,印象會更深,而且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也會有所幫助。

(三)教材分析:

本文位置在本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篇傳記的節選,寫的是斯科特探險隊歷盡艱辛即將到達南極點時,卻發現對手挪威的阿蒙森隊已捷足先登,只好從南極絕望而歸,最終悲壯覆沒的故事文中處處閃耀着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為祖國和事業獻身的精神及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並頌揚了斯科特誠信的紳士風度和勇於承認失敗的優秀品質本文題材生動,情節引人入勝,主題令人深思,字裏行間滲透着作者強烈的主觀情感,讀來令人感動,也讓我們敬佩。

學習時要通過快速閲讀梳理故事發生的整個經過和結果,把握以時間為序的寫作順序,即理清故事情節;重點是通過細讀文中一些令人激動難忘的細節來理解:為什麼説斯科特他們是失敗的英雄,為什麼這場悲劇被冠以“偉大”二字,即品味文中動人的細節,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難點是還要通過理解、品味文中有着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去感悟這一出悲劇中所包含的人類崇高的精神內涵,樹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度

(四)學情分析:

學習本文的學生,是十三四的青少年,對外界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探險的文章恰恰能夠滿足孩子們這樣的心理,同時,我所執教班級的學生大部分知識面較寬,他們思維活躍,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對待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他們對探險為主題的故事很感興趣,然而這一時期的孩子又是懵懂的,他們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追求中成功與失敗的含義,沒有清晰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準備按照“課前預習到課堂交流——深入解讀文本——領悟精神內涵——昇華情感——拓展延伸”等過程來進行,以期實現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掌握字詞、理清故事情節,概括內容要點

2、過程方法:通過品味語言,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偉大的悲劇”的深刻含義

3、情感態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內涵,樹立正確看待成敗的人生觀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快速閲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理清故事情節,體會“偉大的悲劇”的`深刻含義

2、過程與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與評價: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培養團結合作、勇於犧牲的精神,樹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度

4、教學手段的運用: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重點:

1、通過默讀、重點朗讀,體味關鍵語句,認識人類挑戰自我,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

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及作者所表達的頌揚之情

五、教學難點:

1、聯繫語境,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2、體會作者的寫作意旨,實現情感態度的培養和提升

六、教學準備:

1、文章篇幅較長,課前組織學生進行充分地預習

2、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圖片導入

1、PPT:展示南極圖片,教師簡介:世界最南的站——美國阿蒙森—斯科特站,1957年1月23日建於南極點,海拔2900米。以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位著名探險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在1911年底,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國的斯科特就在這白雪皚皚的南極上。而奧地利作家茨威格不為勝利的阿蒙森作傳,卻為斯科特一行作傳這是為什麼呢?現在我們一起走進《偉大的悲劇》。

2、作者介紹:茨威格,探險南極展開角逐,角逐的結果斯科特一行失敗告終,最後英雄的體魄留在這位出生於奧地利的猶太作家為人正直高潔,一生著作頗豐。起初,他以寫詩和翻譯作品作為步入文壇的“敲門磚”,一俟進入到小説領域,他那過人的文學天賦就立刻光芒奪目。同樣使他蜚聲文壇的傳記作品更是其創作生涯中高矗的里程碑。他曾經為巴爾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司湯達、弗洛伊德等許多著名人士作傳。他的傳記不拘泥於史實,着重表現人物的性格。

《偉大的悲劇》是茨威格以斯科特為首的英國南極探險隊所作的一篇傳記。這篇傳記是作者根據斯科特遺留下來的一些底片、電影膠捲、書信和遺書,發揮他天才的文學想像而寫成的。學習和研究這篇傳記作品,我們可以獲得多方面的啟迪和收穫。

(二)快速閲讀,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完成表格。

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

(三)品味文章,研讀語段

“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

1、魯迅曾説過:“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你認為斯科特一行的南極探險“悲”在哪些方面?(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要求學生以文中的語句為依據)

明確:失敗之悲:“對人類來説,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

作證之悲:“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死亡之悲:“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奧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個人決定驕傲地在帳篷裏等待死神的來臨。而且始終沒向世界哀歎過自己最後遭遇到的種種苦難。”

2、這些“悲”中包含了哪些含義?(學生分小組交流,教師與學生交流)

明確:事業失敗的悲傷,替人作證的悲哀,生命死亡的悲壯,世人悼念的悲痛……

3、斯科特一行人的“偉大”之處體現在哪裏?(要以文中的具體事件為依據)

明確:

(1)斯科特接受了為他人作證的任務:講求紳士風度,主張誠信,能勇敢地承認自己的失敗。體現了他人格的高尚。

(2)威爾遜博士拖着16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對於科學研究的執着精神,英雄的氣概。

(3)奧茨在暴風雪之夜離開營地:不願拖累同伴,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強烈的集體主義觀念。

(4)三個人在帳篷裏驕傲地等待死神的來臨:勇敢無畏的犧牲精神,對於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熱愛之情。

(5)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記日記:無私的愛。在生命的最後一息心中惦記的始終是別人:朋友、同伴、妻小,還有他的祖國和人民。

(6)英國國王跪下悼念這幾位英雄:對英雄的崇敬之情,側面表現斯科特一行人的偉大。

(四)品味語言,妙談體會

1、對人類來説,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者什麼也不是。作者在這裏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你同意這種説法嗎?(學生討論)

(明確)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達了角逐失敗後的一種極度沮喪、悲哀的心情。

2、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衝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國旗怎麼會“耀武揚威”“洋洋得意”?這裏表現出斯科特內心什麼樣的複雜感情?

(明確)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了斯科特和夥伴們萬分痛苦、沮喪的心情。

3、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斯科特為什麼要接受這項為他人業績作證的任務?他不接受不行嗎?)

(明確)斯科特受英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講求紳士風度,主張誠實、守信,坦然面對成功和失敗,不能不接受這項為他人作證的任務。正因為他的這一行動,其人格才顯得無比高尚,贏得人們的尊敬。

4、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於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同他有過聯繫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人留下了話。(聯繫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什麼?作者為什麼要這樣比喻?

(明確)是指斯科特在離開世界之前心中回憶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對祖國、親人和朋友的懷念。雖是美好的,卻是無法實現的,所以説是”海市蜃樓”,這樣寫更加突出了悲劇效果,給人心靈的衝擊。

5、一個人雖然在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表達了作者對斯科特崇高品德的讚譽,意思是斯科特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雖然失敗了,他的肉體倒下了,但是他的心靈經受了考驗,變得無比的崇高。有價值的、美的毀滅當然是偉大的悲劇。這句話在全文中可作主旨句,起點題的作用。

八、結語

師:一篇好的文章會影響人的一生,同樣一堂好課也會在學生的心中久久迴盪,我們的課堂應該幫助學生架起通往那些閃爍着人類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橋樑,和學生一起去享受那精神的盛宴,去與那偉大的靈魂碰撞出耀眼的思維火花,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幫他們刻下永不磨滅的印記。這是我這堂課的追求,也是我平時教學過程中矢志不渝的理想。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並説出它的作用。

2、體會、感受作者文中表達的情感。

3.激起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團結合作、勇於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感受作者文中表達的情感。

2.認識人類挑戰自身,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幻燈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南極地圖圖片及南極風光圖,引入探險故事,導入課題。

二、簡單認識作者

三、整體感知全文

1.請用一個詞概括讀完全文後的感受。(如:感動、敬佩……)

2.請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注意點明時間、人物、地點、事件。

1912年,英國探險隊斯科特一行五人在從南極返回途中不不幸遇難。

3.理清故事情節

奔向南極點→帶信返程→一個個犧牲

(充滿希望)

(沮喪)

(悲壯)

四、深入探究

1.分小組分別討論以下問題:

①斯科特探險隊返程之行面臨哪些困難?

②文中的“悲”,體現在那幾個方面?

③文章所渲染的“悲”,是悲哀還是悲壯?請用悲壯的語氣試讀這句話。

他們大家只是懷着敬畏的心情感覺到勞倫斯·奧茨--這個英國皇家禁衞軍的騎兵上尉正像一個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④斯科特一行體現了哪些偉大精神。

2.討論後請各組派代表金明確答案

3.教師明確答案

①線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氣逼人、燃料太少……

②失敗之悲、作證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③死的是他們的肉體,但他們的精神卻是偉大的,所以是悲壯而不是悲哀。

④勇於探索、勇於獻身、誠信守約、集體主義、無私愛心……

4.找出作者對整個事件的評價,全班朗讀課文最後一段話,分析本段的含意及作用。

斯科特雖然失敗了,但他的心靈是高尚的。

一切高尚的毀滅當然是偉大的悲劇。

這句話是主旨句,起點題作用。

5.全班討論:斯科特一行人探險的真正意義在於什麼?

認識自然,挑戰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後人以精神的鼓舞。

五、精彩語句品味

請朗讀你認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或段落,並説説令你感動的原因。

六、思維擴展

1.展示三幅人類歷史上偉大的`悲劇的圖片,並引用美國前總統里根的一段話來評論什麼是真正的英雄。

2.全班朗讀里根的這段話。

3.説説你對英雄的認識。

聯繫實際,説説你所知道的英雄人物及相關事件,這些人或事對你有什麼啟示?

七、總結全文,激發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精神,送學生兩句話,鼓勵學生正確面對失敗。

?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

?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打倒。

八、課外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二

2.寫一篇讀後感,談談你學了本文後的感受。

2.閲讀推薦書目:

《魯賓遜漂流記》--笛福《英》

《老人與海》---海明威《美》

板書(見課件幻燈片)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進一步理解課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層含義,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在細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偉大的悲劇”的深刻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探險隊員身上表現出來的高尚品德,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科學奧祕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偉大的悲劇”的深刻含義;

體會探險隊員身上表現出來的高尚品德,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科學奧祕的精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層含義。

挖掘探險隊員身上表現出來的高尚品德。

教學方法

結合語境、結合中心法

學習方法

質疑、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這裏有雪域冰山,有南極冰川,有深不見底的冰窟,有平均最低 -88.3℃氣温,有過每秒92.5米的風速。

這裏也有過這樣一羣人,曾經在這裏留下過他們的足跡。

這裏是南極。

這裏是故事發生的地方。

上節課我們已經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現在來回顧一下課文內容。

1912年,英國人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精疲力盡卻又滿懷希望奔向南極點,到達時間為1月18日,但卻悲哀地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他們僅僅比 瑞典人阿蒙森遲了一個月,只好沮喪地踏上歸途,在途中與暴風雪搏鬥2個多月後,在惡劣的氣候下一個個悲壯地死去。

二、自主探究 、合作答疑

默讀課文,劃出最使你感動的句子和有疑難的句子

1、文中哪些語句、情節、事件或細節深深地打動了你?並説一説,這些情節為什麼會打動你? 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示例1: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博士,在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仍堅持科學觀察,並拖着16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

(在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仍堅持科學觀察,體現出威爾遜博士對工作的認真、嚴謹,對探險事業的熱愛,對死亡的無懼。)

示例2:“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真正熱烈追求的”。

(斯科特一行:“為他人作證”體現出他們具有誠實守信、高潔的品質。英國人普通講求紳士風度,主張誠信、守信,坦然面對成功和失敗。這種文化傳統薰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這項為他人業績作證的任務。正因為他的這一行為,其人格才顯得無比的高尚,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2、合作答疑

在我們的閲讀中,那些語句理解上有疑難?把你標示出的有疑難的`語句,進行小組討論答疑,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來共同討論交流。

示例1:“對人類來説,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

作者在這裏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你同意這種説法嗎?

(表達斯科特角逐失敗後極度沮喪、痛苦的心情,同時也反襯他追求標準之高。

作者為斯科特這個“失敗者”作傳,本身就説明作者不同意這個觀點。)

示例2:“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衝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國旗為什麼會“耀武揚威”“洋洋得意”?這裏表現出斯科特內心什麼樣的複雜感情?

(作者在這裏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的是斯科特和夥伴的心情。此時,在痛苦萬分的斯科特眼中,風中飄揚的挪威國旗就是他的對手,勝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裏耀武揚威、洋洋得意。這真是“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表現出斯科特內心的沮喪、失落。)

示例3:“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於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同他有過聯繫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聯繫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什麼?作者為什麼要這樣比喻?

(指美好的往事,以及他對祖國、親人和朋友的懷想。

海市蜃樓是美好的,卻是無法實現的。這樣比喻更加突出了悲劇給人心靈的衝擊。)

示例4:“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這話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斯科特雖然失敗了,但他的心靈變得無比高尚,他們的失敗是“偉大的悲劇” 。

這句話是主旨句,起點題作用。)

三、説話練習

作者把斯科特一行的壯舉稱為“偉大的悲劇”,“偉大”體現在那幾個方面?“悲”又體現在在哪幾個方面?

(一)“悲”體現在:

失敗之悲

死亡之悲

作證之悲

世人之悲

(二)“偉大”體現在:

精神品質

1.堅毅,勇敢,執著,坦然面對死亡,熱愛自己的事業並有為事業獻身的英雄氣概。

2.誠實守信,有紳士風度。

3.有強烈的團隊精神。

4.對國家、對人民、對親人的無私的愛。

“偉大”還體現在:

有意義的事業

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何在?

認識自然,挑戰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後人以精神的鼓舞。

四、體驗反思 課後練筆

斯科特等人為人類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學習了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麼啟示?聯繫生活實際寫一篇讀後感。

板書設計

偉 大 的 悲 劇

探險事業的執着追求 死亡之悲

集體主義精神 失敗之悲

誠實、守信、勇敢 作證之悲

對祖國、親人、朋友的愛 世人之悲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作者對英雄的讚頌之情。

2、理清情節,品讀體味重要語句。

3、激發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以及培養團結合作,勇於犧牲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理清故事情節,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2、結合重要語句,體會“悲劇”中藴涵的“偉大”。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1、本文生字詞較多,要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文,對內容的把握同桌互查,並寫一篇小作文《初看斯科特一行五人》。儘量讓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查閲一些資料,拓寬學習空間。

2、教師課前播放關於南極惡劣天氣或人類南極探險的錄像資料,讓學生對南極有進一步的瞭解,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

教學設計:

本文篇幅雖長,但可讀性很強,是訓練學生快速閲讀能力的好材料。同時在快速閲讀全文的基礎上,理清故事情節,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進而把握課文內容。另外,課文中有許多非常感人的細節,茨威格在筆端飽含的深情正是通過這些細節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們要激發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語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並體會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隆重推出《人類的羣星閃耀時》)同學們,這本傳記文學,有人翻過嗎?(如有生讀過,讓他(或她)列一列,作者為哪些人物作傳記)大文豪托爾斯泰、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國總統威爾遜,十月革命列寧等等,都是人類歷史上叱吒風雲的風流人物,茨威格為這些成功者,勝利者盡情作了歌功頌德!(出示PPT1)但是,對其中唯一的一位失敗者,茨威格更是筆端飽含深情地為之樹碑立傳。他是誰?《南極探險的鬥爭》中的斯科特!為什麼作者對失敗者斯科特表達崇高的讚譽?同學們從課文《偉大的悲劇》(PPT)中,可以尋找到震撼人心的答案!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默讀,搶答有關問題(PPT),理清故事情節,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同時勾畫出令你感動的細節兩三處(為合作研讀準備)。

2、搶答後,一句話概括,先小組交流,再抽號(學號)、推舉各一人全班發言,之後PPT。

三、合作研讀

剖題入手,研讀課文。

1、課文題目“偉大的悲劇”。大家知道,悲劇就是以悲慘結局結尾的故事,那麼,文中的“悲劇”之所以“悲”,體現在斯科特一行南極之行的哪些方面呢?

學生小組交流,組長髮言,組員補充。教師歸納(PPT)。

(1)失敗之悲

“對人類來説,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

(2)作證之悲

“他要忠實地去履行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

(3)死亡之悲

A.埃文斯精神失常,死了。

B.奧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C.羸弱的三個人決定驕傲地在帳篷裏等待死神的來臨。而且始終沒向世界哀歎過自己最後遭遇到的種種苦難。

(4)世人之悲

在英國國家主教堂裏,國王跪下來悼念這幾位英雄。

(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極,悼念斯科特他們南極探險90週年。)

2、這四“悲”,你們認為是“悲哀”還是“悲壯”呢?為什麼?

悲壯。因為雖然他們上演了一幕“悲劇”,但作者同樣認為他們是“偉大的”。

3、“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人看。”遭到毀滅的,僅僅是斯科特一行的肉體、生命,而他們的精神卻是“有價值的”,是“偉大的”。所以文章充滿了悲壯的`情感。那麼大家討論一下,從文中找出斯科特一行的“偉大”之處,並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分組討論。組長髮言,組員補充。朗讀,或組長或組員或全員,或全班。教師歸納(PPT)、

A.事業偉大:要第一個到達南極點,這是史無前例的偉大事業。

B.精神偉大:吃苦耐勞、堅忍不拔,有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

C.人格偉大:為對手作證,有令人敬佩紳士風度和偉大胸懷。

D.態度偉大:在離死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還在進行科學觀察。

E.情感偉大:生命的最後一息惦記的是別人:朋友、同伴、妻小,還有祖國和人民。

……

4、從內容和情節的分析中,同學們體會到了“悲劇”何以“偉大”的實質,把握了兩者的之間的內在的聯繫。如果用文中語句來表達,你看可以用哪句?所以,這句話就全文來説,有什麼作用?這句話,如果用自己語言,生動表述一下,可以怎樣表述呢?

“偉大”和“悲劇”並不矛盾。因為斯科特他們雖然在探險中犧牲了,雖然他們有失敗之悲、作證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但這“悲劇”中,他們始終扮演者英雄的角色,在這“悲”中正展示了它們“偉大”的魅力所在。所以,這是一場“偉大的悲劇”!

5、課堂小結,先生後師,再PPT。

作者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來寫這個悲劇,這藴含着一種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他們的精神讓所有的人仰慕,給後人精神上的鼓舞。這就是作者為失敗者樹碑立傳的原因!

四、體驗反思

斯科特等人為人類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了這篇傳記文學,你得到了什麼啟發?請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討論。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其中。教師可以從團結合作、勇於犧牲的精神啟發學生。

五、作業佈置

1、小作文:《再看斯科特一行五人》。

2、推薦閲讀《人類的羣星閃耀時》。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2.品味意味深長的語句。

3.學會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4.培養學生敢於面對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堅強意志。

5.激起探索未知世界興趣,培養團結合作,勇於為所熱愛的事業而獻身的精神。確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度。

6.關注自然,關注人類。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頌揚之情,認識人類挑戰自身,實現生命價值的偉大。

【教學難點】

茨威格為何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斯科特書寫這悲壯的一幕。

【教法學法】

快速默讀,重點朗讀,品味文中的細節;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放視頻錄像導入:

千百年來,南極這個亙古長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自己冰肌玉骨、絕世無雙的美麗,一面以其層層冰嶂、酷冷奇寒的肅殺之氣,凜然回絕了人類無數次好奇的拜訪。近百年來無數探險者在南極留下他們的足跡,他們為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自己貢獻。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英國人斯科特就是值得我們緬懷的一位探險家。南極點科學實驗站的名稱“阿蒙森---斯科特站”就是最好的見證。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據斯科特當年遺留下來的`一些底片、電影膠捲、書信和遺書,發揮他天才的想象,飽含感情地描述了他們的這次失敗之旅。下面,就讓我們跟隨這些英雄再次體驗這悲壯之旅吧。

二、作者簡介

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作家。出生於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工廠主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後去西歐,北非,印度。美洲有遊歷。在法國結識羅曼羅蘭、羅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其間從事反戰活動,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1928年,結識高爾基。1938年,流亡英國,加入英國國籍。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傳記文學和小説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師》等。

三、整體感知文本

1.跳讀課文思考:請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提示學生: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方面來概括)(這時可以給學生出示斯科特等人的行走路線圖)。

學生討論明確:本文講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從南極點返回的途中不幸遇難的事件。

2.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你讀完文章後的感受或心情。比如:震撼、欽佩、崇敬等。

3.關於“悲劇”的理解

師:所有隊員全部遇難,怪不得作者稱這次探險為“悲劇”,那麼這次探險只是因為這樣的結局被稱為悲劇嗎?本文的悲劇之所以悲,體現在斯科特探險隊之行的哪幾個方面?(讓學生默讀課文,並和同桌談論這個問題)

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劇因素,老師稍作啟發:魯迅先生説“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價值的,除了生命,還有什麼是有價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種悲劇因素,老師和學生一起閲讀交流、提醒注意細節。(適時引導假如只死一個人是不是悲劇;假如沒人死但是失敗而歸是不是悲劇;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績作證,而這一事業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世人們對他們的離去表現出什麼樣的情感?)從而引導學生説出:失敗之悲、作證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師:同學們把悲劇之悲挖掘得很好,概括起來就有四悲:(展示)失敗之悲、作證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這裏的悲,你們認為是悲哀還是悲壯?(悲壯)師:對,因為雖然他們上演了一幕悲劇,但作者也認為他們是偉大的。

4.關於“偉大”的理解

師:同學們對“悲劇“的解讀可以説很深刻了,那麼作者為什麼稱這樣的悲劇為“偉大的悲劇”呢?你認為哪些地方體現了“偉大”呢?

學生討論後明確:

歷盡艱辛到達極點,等待他們的卻是佔領者阿蒙森留下的國旗和信件,並要失敗者對他完成的業績作證,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這項任務。(公正無私、誠信,有令人敬佩的紳士風度)

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博士,在死神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仍堅持科學觀察,並拖着16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勇於探索和頑強進取的精神)

奧茨越來越走不動,為了不拖累同伴,選擇了自我犧牲,獨自走向暴風雪迎接死亡(強烈的自我獻身精神和以集體為重的高尚人格)

三個“疲憊、羸弱”之人爬進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來,卻不哀歎自己遭遇的種種困難。(獻身事業)

斯科特海軍上校極其冷靜地將日記記錄到他生命的最後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凍僵,筆從手中滑下來為止。(熱愛事業、執着、拼搏的精神)

師總結:同學們分析得很好,偉大的精神實質在於勇於探索、勇於犧牲、團結友愛和挑戰自由,這也昭示了斯科特一行人探險的真正意義:認識自然,挑戰人類自我,實現生命的價值,給後人以精神的鼓舞。

四、課堂小結

我們應該記住英雄們的名字,讓他們成為我們心裏的一個路標,一盞明燈,引導我們也能夠為人類偉大的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甚至是生命!

這裏,我想再引用美國前總統里根為悼念“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遇難而發表的電視講話裏的一段話,來表達我們對英雄們的敬仰和哀悼:

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並不在於我們頌讚的語言,而在於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心、自尊心和鍥而不捨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我們所能盡力做到的就是記住他們的名字!

茨威格《偉大的悲劇》,在我們的心裏雕刻並矗立起了五位英雄的形象,他們的名字是:斯科特威爾遜奧茨埃文斯鮑爾斯(投影顯示)

師:請大家一起來讀,讓這些英雄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吧!

生:(齊)斯科特,威爾遜,奧茨,埃文斯,鮑爾斯!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每個人都不免要經歷失敗的煎熬和痛苦,但無論什麼情況下,請記住這句話: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打倒。

五、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小組內互相複述最令你感動的情節。

2.讀了這篇文章,或許你對英雄對成敗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在你的心中,到底誰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們怎樣看待成敗?請以《真心英雄》為題寫下你的認識和感受。

【板書設計】

21偉大的悲劇

斯科特、鮑爾斯、威爾遜、埃文斯、奧茨

1、勇於探險、為事業獻身的精神

2、誠信、有令人敬佩的紳士風度

3、堅毅、執着

4、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

5、無私的愛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8

學習目標:

知識能力:能在快速閲讀課文過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

過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細節,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開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情感態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培養團結合作、勇於犧牲的精神,確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度。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

1、為了揭示這一特定事件的深刻內涵,作者在把握事實的基礎上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了生動的描述,突現悲劇的不同凡響的意義,使讀者心靈受到震撼。

2、教學過程中我想以這些震撼人心的細節為重點,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在飽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體會斯科特隊員的偉大高貴的品質,並在閲讀中逐漸實現情感態度的培養和提升。

難點:

1、文章對斯科特五人在失敗和死亡面前所表現出的坦然和勇敢進行了着力的.描寫,

2、品味關鍵詞句,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

一、瞭解作者:

二、瞭解南極:

1、地理位置的南極

2、自然環境下的南極

三、字詞

(你都認識了嗎?)

四、理解“悲劇”的含義(注意概括要素)

1.課文《偉大的悲劇》就記錄了南極探險史上最為悲壯的篇章。請快速閲讀課文,列出課文所寫的主要事件和發生的時間。(儘量用一句話概括每件事)

2.請用一句話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

3.同學講述完之後,請同學們用簡單的話談談看完故事後的感受?

4.斯科特一行南極之行的悲劇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五、理解“偉大”的含義:

1.文中的哪些語言細節描述讓你感受強烈?為什麼?

2、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後寫道:“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這兩句話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3.同學們所選取的語句都能引起人們強烈的情感共鳴,那麼我們怎麼去理解作者所説的“偉大“呢?

4.作者為什麼不給勝利者阿蒙森作傳,而給失敗者斯科特作傳?

六、收穫:

這篇文章有什麼優點值得你學習借鑑的地方?

七、拓展:

聯繫實際,説説你所知道的“偉大的悲劇式”的人物或事件,這些人或事對你有什麼啟示?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9

設計思路

首先,利用學生的閲讀期待通過快速默讀課文(在十分鐘內默讀完)緊抓課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培養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的能力。其次,在閲讀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閲讀,讓學生圍繞選題自由選點品析,並運用合作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究。第三,重點朗讀體現主旨和充滿情感的句段,讓學生直接與作品對話,激發學生主體感受,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第四,發散思維的有效訓練,多側面地探究主旨,培養學生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力求使他們的思維有所拓展和創新。

教學時數

兩課時。

預設目標

1、收取信息,概括要點,梳理故事發生的整個過程。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環境、典型人物。

2、學習積累文中出現的生詞、成語,品味文章中有着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

3、感悟南極探險隊員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極探險的悲劇意義。

教法學法

默讀法、朗讀法、複述法、競賽法、討論法、質疑法、問答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根據需要選有關資料。

2、準備幻燈片。

學生準備:

1、收集有關南極資料。

2、預習課文,使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略讀全文

l、默讀課文,十分鐘內讀完。

2、按時間順序,勾畫關鍵時間詞。

3、按人物故事,勾畫文中關鍵人物。

二、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2段(1912年1月16日至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五人滿懷希望地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了。

第二部分3—13段(1月18日至3月29日)斯科特一行在歸途中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難,最後一個個悲哀地死去。

第三部分14—16段(10月29日至11月12日)基地夥伴尋找英雄的遺體遺物,強調了他們儘管失敗了,但卻是一個時代的偉大悲劇。

三、複述課文

1、他們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難?

明確:惡劣的氣候、沒有食物、沒有熱能、心理壓力、全靠腳行……

2、文章中較詳細地描寫了哪些探險隊員犧牲的情況?你想到了些什麼?

明確:較詳細地記敍了埃文斯、奧茨、其他三人的犧牲情景。學生想到的可能有:人的勇敢和脆弱;探險意味着冒險……

四、積累詞語

1、抄寫詞語

堅持不懈夜不能眠精疲力竭悶悶不樂毛骨悚然

耀武揚威洋洋得意怏怏不樂姍姍來遲憂心忡忡

疲憊不堪畏縮不前魯莽大膽唸唸有詞精打細算

2、用下列的詞語造句:

1、風餐露宿

2、語無倫次

第二課時

一、導語設計

上節課,同學們略讀了課文,瞭解了本文的故事情節,現在老師檢查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情況。

二、回顧課文

我們就課文內容進行閲讀搶答競賽。(收集有價值的信息,體驗文中所描述的特定環境,瞭解特定環境下的人物。)

1、英國探險家斯科特一行是哪一天到達南極點的?

2、誰在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時,還拖着十六公斤重的巖石?

3、他們中間誰最先死去?

4、奧茨是怎樣走向死亡的?

5、誰的日記一直寫到他生命的最後一息?

6、你能説出最後死去的三名探險隊員的姓名嗎?

7、五名探險隊員悲壯覆滅是與南極寒冷天氣的突然到來分不開的,請從文中找出描寫了南極惡劣氣候的句子。[幻燈]

(1)荒無人煙的白色雪原上,……

(2)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們的眼睛,……

(3)這裏的自然界是冷酷無情的,千萬年來積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靈似的召喚來寒冷、冰凍、飛雪、風暴——

(4)氣温達到零下40攝氏度

(5)天氣變得愈來愈惡劣,冬季比平常來得更早。

(6)冰冷的黑夜,周圍是呼嘯不停的暴風雪,……

(7)但暴風雪颳得異常兇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

(8)兇猛的暴風雪像狂人似的襲擊着薄薄的帳篷,……

三、品讀課文,多角度與作品對話

1、請同學們選擇你感受最深的細節,有感情地朗讀,品讀中再現英雄的形象,走入他們的心靈,感受作者的摯情。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簡析這一細節給你帶來怎樣的體會與感受。

3、以班為單位,分細節進行交流。

(1)學生選擇情節。

(2)學生選擇朗讀方式。

(3)小組代表闡述體會與感受,其他同學補充。

(4)老師點撥,歸納。

學生可能選擇的細節有:

(1)斯科特接受為勝利者阿蒙森作證的'任務。

(2)威爾遜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仍拖着十六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

(3)奧茨獨自走向死亡。

(4)斯科特極冷靜地將日記記錄到他生命的最後一息。……

(四個細節的選擇,學生因感受不同,順序是隨機的,應按學生所提供的順序來賞析,不應拘泥。但每個部分的探討應深入。在歸納的過程中對學生所談的環境惡劣、命運悲慘及探險家的精神高尚、偉大進行板書,提升學生對主題的認識。)

四、質疑討論,品味意味深長的語句

1、學生速讀課文。

2、學生提出問題。

3、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

4、以班為單位進行交流。

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有:

(1)“對人類來説,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這句話該怎樣理解?

(2)“於是決定不再邁向厄運走去,而是驕傲地在帳篷裏等待死神的來臨。”這裏為什麼用“驕傲”一詞?

(3)作者為什麼不去給勝利者寫書,卻充滿激情地為失敗者作傳呢?

(4)奧茨走向死亡時其他人為什麼不去阻攔他呢?奧茨為什麼把選擇死亡輕描淡寫為“我到外面走走”呢?

(5)斯科特為什麼要把“妻子”改為遺孀呢?

(6)斯科特他們為什麼要為競爭對手阿蒙森作證呢?

(在品讀的過程中,學生隨時都可能質疑,許多問題可能教師不曾預設,應該隨時解決。兩個環節不應生硬脱節)

5、齊讀最後一段。

6、總結。

五、深入評説,多側面探究主旨

1、根據課文的觀點,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怎樣看待失敗?請分組討論。

2、例證[幻燈]

從高峻的山峯到深邃的海底,從浩瀚的海洋到茫茫的宇宙,哪裏有奧祕,哪裏就有人類的足跡。探索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敗的悲壯。成功者擁有了一切,但這些偉大的失敗者也應有他們的位置。你所知道的偉大悲劇又有哪些呢?

(1)1986年,世界上第一個漂流長江,探索長江的中國探險家堯茂書,在金沙江上游翻船身亡。但萬里長江自古無人漂流的歷史從此結束。

(2)1996年,徒步走中國的上海探險家餘純順,在温度高達70度的戈壁沙漠中一去不返。但他400萬字的日記和一萬餘張照片給後人留下珍貴的資料。

(3)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解體墜毀,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這是1986年的“挑戰者”號的悲劇再次上演。但依然激勵着人類對太空進行探索。

總結:未來的道路並不平坦,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鬥爭的歷史。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稟承他們偉大的精神去探索人類未知領域。

六、作業設計二選一

1、分組整理積累有關名言警句。如:失敗與成功;征服自然與挑戰自我;理解“悲劇”……

2、以組為單位辦一份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手抄報或電子報,報名自擬。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10

一、導入

導入一:

有關南極的視頻導入

師:這是南極,曾是一塊神祕的大陸,吸引着眾多的探險者來到這裏。

1910年6月1日,英國人斯科特帶領探險隊離開英國,前往南極。1911年11月,他們在埃爾斯角附近登陸,準備征服南極點……請同學們設想一下,他們此行結果如何?

生可能的回答:成功、失敗,要求學生簡單陳述理由。

師:那就讓我們帶着這美好的祝願或擔心,隨斯科特他們一起踏上南極探險的旅程。

導入二:

聊天對話

同學們,你喜歡探險嗎?為什麼?

生可能回答喜歡、因為有趣、好玩,也可能説不喜歡,因為有危險等。

師:這是我們想象中的探險,下面請同學們跟隨斯科特經歷一次真正的探險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故事梗概。

三、研讀

承上面學生的概述

1、關於“悲劇”的理解

師:所有隊員全部遇難,怪不得作者稱這次探險為“悲劇”,那麼這次探險只是因為這樣的結局被稱為悲劇嗎?

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劇因素,老師稍做啟發:魯迅先生説“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價值的,除了生命,還有什麼是有價值的呢?

生找文中各種悲劇因素,老師和學生一起閲讀交流、提醒注意細節。(適時引導假如只死一個人是不是悲劇、

假如沒人死但是失敗而歸是不是悲劇)

2、關於“偉大”的理解

師:概括我們所説的內容,這次探險中包含了:死亡悲劇、失望悲劇、見證者悲劇……等,同學們對“悲劇“的解讀可以説很深刻了,那麼作者為什麼成這樣的悲劇為“偉大的悲劇”呢?(或“面對這樣的悲劇,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你認為哪些地方體現了“偉大”呢?(偉大之處究竟是在於何處)

請你找出來,分析一下,並有感情的讀給大家聽。

生分析朗讀、老師參與

師:同學們對課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讓茨威格因為知己了。他不選成功者來讚美,卻滿懷深情禮讚這些失敗的英雄,正是要讚美他們勇於探索、勇於獻身的`精神、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正是這樣一些精神,是人類永恆的動力、精神的源泉。另外老師還讀出了茨威格關注的不是事業的成功者,而是引起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啟迪,這是一個偉大作家的價值取向,關注人物的心靈。

四、悟讀

是啊,這一幕偉大的悲劇令我們深深的震撼,也給我們留下了長長的思考,同學們從中受到了哪些啟迪呢?可以聯繫自己生活來談談嗎?

師生交流(學生説啟發估計太空,一定要提醒他們去尋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

比如借用魯迅的那個“不恥最後”。跑3000米,最後一名,但堅持跑完。這就是偉大的悲劇

師生各用一句話總結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11

一、教學目標:

1.自主閲讀,品味故事的生動性。

2.合作交流,感悟語言的潛在美。

3.探究主題,體驗情感的震撼力。

二、設計思路:

1.預習就是自學,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閲讀,它不僅僅是為了字詞,更主要的是對故事的整體感知。----自主中有方法

2.比較文本的目的就在於讓學生進一步感悟語言,能利用文本外的資源加深理解,填補閲讀文本時的“淺”意識,從而突現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合作中講深度

3.拓展閲讀是為了學生在情感體驗上得到昇華,加強學生思想的深度,達到體驗情感的震撼力。----探究中求完善

三、自主閲讀預習題:

1.找出最容易讀錯的字3----5個,並註上拼音。

找出最難理解的詞2個,查出意思。

2.故事中最精彩的片段、最有含義的句子、最讓你感動的人物各一個,可與同學交流。

3.與原著進行比較,選擇一處加以辨析。

四、教學流程模塊:

(一)在情景中走進文本:音樂渲染、圖片展示(略讀)

在《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樂中,慢慢展現南極景觀圖片,滾動式出現阿蒙森、斯科特的個人資料介紹,以及作者簡介和兩條南極探險線路圖。

(二)在交流中感知文本:交談切入、由淺入深(粗讀)

1.從《人類的羣星閃耀時》中的名言入手:“我之所以這樣稱呼這種時刻,是因為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着光輝,普照着人類暫時的黑夜。”

2.黑夜中出現了哪五顆星辰?特別醒目。

3.感受南極的環境,領略行進的艱難,選擇語段朗讀。

(三)在感悟中解讀文本:講述故事、精讀語段(精讀)

1.講述最感人的故事。

2.邊聽邊思考,用一句話概括故事的內容。

3.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體現環境惡劣的?讀相關段落(第七節)。

理解“銷蝕”----學生動手查詞典,在比較領悟中解讀詞語。

4.分析人物性格特點,體悟人物精神品質。出示文章第十節:

a.齊讀文段。

b.用一句話概括內容。

c.從詞句的`感悟中領會人物的精神境界。“戰慄”、“懷着敬畏的心情感覺到”----為什麼?

5.從文章中找出最讓人感動的語句加以細細體會:結合“研討與練習二”進行,着重討論“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初一課文《偉大的悲劇》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2.品味關鍵語句,感受英雄的高尚品質。

3.激起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高尚品德。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表達的頌揚之情

2.品味關鍵語句,感受英雄們的高尚品質。

課前準備:

教師利用圖書館或網絡查閲有關南極探險的資料,製作課件讓學生對南極有進一步的瞭解。

學生提前預習生字詞並熟讀課文,掌握大體內容。

學生也可以查閲資料拓寬學習空間。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導入:

第四單元主要的話題是“探險”,今天我們要探險的第一站是南極。

南極,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學生自由回答)

極地、寒冷、終年的冰雪、冰山、暴風雪……因為人類無法在那兒生存所以又很神祕(我們先來看幾幅南極的圖片以及對它的氣候介紹)

正因為它的美麗、神祕,所以吸引着許多的探險者去征服它

(介紹人類去南極探險的情況)

人類歷史上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隻科考隊伍是——挪威人阿蒙森率領的隊伍和英國人斯科特率領的隊伍,為了紀念他們設立在南緯90度的科學實驗站取名為阿蒙森-斯科特站。那麼當時是怎樣的情況,為什麼兩支隊伍會一前一後的來到南極呢?(看圖片瞭解背景)

一 、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2.六分鐘快速默讀課文(讀完四人交流)

3.概括文章大意

明確:斯科特一行五人滿懷希望來到南極點卻悲哀的發現阿蒙森已經提前到達了,所以他們只好垂頭喪氣的踏上歸途,結果因為惡劣的天氣,最後一個個悲哀的死去。

(第一個是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裏死去;第二個是奧茨——為了不拖累同伴英雄一樣的走向死亡;最後三個人爬進各自的睡袋等待死亡的到來。)

4.談談讀後的最大感受

5.思考:①為什麼茨威格不給勝利者阿蒙森立傳,卻選擇失敗者悲壯的一幕?

②茨威格在這篇傳記中表現出了什麼感情?

明確:①失敗者他們的悲劇經歷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斯科特他們在失敗的過程中更加表現出了他們高尚的靈魂。魯迅曾説過“悲劇是把人類最美好的願望毀滅給人看”所以悲劇會給人精神上的震撼與啟迪。

教師點撥:茨威格這位偉大的作家,他沒有看到成功者的風光而是關注了歷史事件背後給人的精神啟迪,給斯科特立傳意義更大。

②對英雄的無比的崇敬和讚美。

二 、研讀賞析

文章的感人之處在於一些重點的片斷和細節,學生朗讀課文重點片斷,深入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1.把給你震撼最大、印象最深的地方找出來,説一説是什麼震撼了你?(先讀一讀,四人交流,全班交流)

2.總結一下從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那些崇高的優秀的品質

明確:誠信,體現出他高尚的人格

堅毅、超人的勇氣、英雄氣概

勇於探索的精神、對事業的執著(為了事業獻身)

團結協作、集體主義精神

無私的愛(對祖國、對朋友、同伴、親人……,懷着熱烈的愛而沒有絲毫的恨離開了世界)

3.能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談一談《偉大的悲劇》,“偉大”指什麼?“悲劇”指什麼?

明確:偉大:指斯科特一行人的高貴的品質、高尚的人格

悲劇:他們在歸途中全部遇難

他們在比賽中失敗了,而且要為勝利者作證

三 、拓展延伸

斯科特他們為什麼要去探險呢?這樣做有什麼意義?

明確:認識自然、探索人類未知世界(為科學做出貢獻)、挑戰人類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小結:人人都要找到一種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方式,而斯科特選擇的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事業,這樣一個悲壯的結局。想一想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些什麼?聯繫實際討論。

希望這些英雄的事蹟可以真正震撼大家的心靈,洗滌我們的靈魂。

你有自己心目中所敬佩的英雄嗎?談一談他的`事蹟。

四 、佈置作業

查閲有關斯科特南極探險的資料,寫一篇讀書筆記

課後記:

對於這篇文章的教授我主要抓住的是對文章細節內容的品讀,通過學生的品讀來感受斯科特等五人的高尚人格,體味他們的悲劇色彩,使學生的心靈也受到洗滌和震盪。

我想本節課的教授還應該重點再突出一些,在研讀賞析的時候抓住斯科特等人的誠信、集體主義精神以及自我犧牲的精神來進行聯繫實際的深入思考。

因為現代的學生比較自私,團結的意識比較差,在集體中更不願意進行一點自我犧牲,而且受到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常常失掉誠信這一做人的基本原則。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進行這些思想觀念的滲透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是體現語文人文色彩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