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集合4篇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集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5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集合4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科學意圖:

科學實驗不僅增長幼兒的知識,而且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鼓勵大膽地嘗試,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相信幼兒將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適合班級:

小、中班

  材料準備:

氣球兩個、乾燥的絨布(或絨毛衣)、細線。

  製作方法與步驟:

把兩隻氣球吹滿氣,綁好以防止漏氣,並用細線連在一起。

  實驗操作:

(1)讓幼兒手提細線的中間,會發現兩隻氣球是相互靠在一起的。(見“互不理睬的氣球圖1”)

(2)讓幼兒用乾燥的絨布(絨毛衣)分別在兩隻氣球上充分摩擦,然後再

提起線,會兩隻氣球分開了。(見“互不理睬的氣球圖2”)

  教師指導建議:

提醒幼兒摩擦時用力要適度,不要把氣球弄破。

  拓展與替代:

把塑料繩紮成把,自上而下用手不斷地捋,就會看到塑料繩像花朵一樣展開。(見“互不理睬的氣球圖4”)

  小知識:

科學實驗表明,物體因摩擦而帶的電,不是正電就是負電。與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相同的,叫做正電;與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相同的,叫做負電。相同的電荷有相互排斥的特性,而不同的電荷會互相吸引。由於兩個氣球被絨布摩擦後帶上了同種電荷,所以會互相排斥,自然就分開了。

  活動反思:

幼兒的科學探究活動是通過問題來開展的。讓幼兒帶着問題去操作,才會在實驗結果中解決問題。在幼兒科學實驗活動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途徑與事物親密接觸,感知物體的特性及事物之間的關係。教師是幼兒探索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有效引導能幫助幼兒感受學習科學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同時激發起學科學的熱情。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布口袋裝有實物——白菜

2、牆上貼有幾個壓摸白菜輪廓圖形,圖形上塗有膠水。

3、剪好的綠色皺紋紙分別裝在幾個小筐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隨意坐在地毯上,伴隨音樂律動做拍手動作,活動手腕小關節。

二、集體活動:

1、出示裝有白菜的口袋,請幼兒猜猜裏邊裝的是什麼?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猜猜這口袋裏面裝的什麼?請幾個小朋友摸一摸,並説説什麼。

2、出示白菜,請幼兒齊説是白菜。

師:白菜是做什麼用的?

幼:吃的。

師:可以怎麼吃呢,可以炒、做菜、做包子、做餃子、白菜有豐富的營養小朋友要多吃白菜。

師:白菜葉子是什麼顏色?

幼:綠色

師:白菜是什麼顏色?

幼:白色

三、教師示範粘貼白菜的方法

師:請幼兒看一看牆上的白菜葉子是白色,我們把它貼上綠色的好嗎?

幼:好

師:拿一張綠色的紙團成小紙團,隨意粘貼到白菜輪廓上。

四、分散活動:

1、幼兒可自由地走到小筐前拿紙團紙,團好後可隨意粘貼到白菜輪廓上。

2、教師巡視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粘貼。

五、結束部分:

1、師生共同欣賞粘貼好的白菜。

2、鼓勵表揚幼兒能愉快地參與到粘貼活動中的幼兒。

活動自評:

幼兒通過本次活動,知道了白菜的顏色,瞭解了白菜的好處,培養了幼兒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以幼兒隨意活動為主體,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鍛鍊了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增強了手腕動作的力量。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設計的提出:

某日在進行户外體育遊戲時,有小朋友注意到地上的落葉,很感興趣,我們一起把葉子撿起來,還仔細地觀察了葉子的形狀、顏色,瞭解到秋天來了樹葉變黃了,落下來了。由此引發思考,延伸出該活動《小樹的新衣》。

目標:

1、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訓練塗抹、粘貼等小肌肉動作;

3、鍛鍊手眼協調性。

準備:

1、紅、黃、綠等顏色的碎卡紙(樹葉);

2、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畫紙(每張上畫有一棵數,供小朋友貼樹葉)

3、小籃子(裝碎卡紙用)

4、漿糊

5、小碟子(裝漿糊用)

6、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墊板

7、範畫一張(已貼好樹葉)

8、錄音機和磁帶(含有兒歌《大風與樹葉》)

9、毛巾三條(擦手用)

活動過程:(20分鐘)

1、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名字。

2、通過遊戲,使幼兒能進一步熟悉班級的同伴。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我是誰

2、玩具指偶一個、屏風、照片

活動過程

一、請問你是誰?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當兒歌唸到“請問你是誰?”

指偶指向XX孩子時,這個孩子必須大聲地説“我是XXX”

二、遊戲:誰不見了?

遊戲規則:能迅速猜出站在前面的哪個孩子不見了

三、看照片

提問:照片上的孩子是誰?他是我們班級的孩子嗎?

(引導幼兒關心這幾天沒來幼兒園的孩子,並熟悉他的名字)

四、趣味練習:我是誰

根據謎語的內容選出正確的圖片粘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