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5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5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合集5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卷、捏、折、彎曲等不同方法,用紙條卷出不同造型的圖案。

2.在掌握多種捲紙技能的基礎上大膽想象並造型,通過組合拼貼的方式,表現出美麗的花。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範例、彩紙條、卷棒、白膠、雙面膠、廢舊CD盒、抹布等

知識準備:幼兒有變廢為寶手工製作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參觀畫展

“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看一個很特別的畫展,仔細觀察:這些畫和我們平時畫的有什麼不一樣?它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用什麼方法制作的?”

教師小結:這些畫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衍紙畫”。紙條通過卷、捏、彎曲、組合粘貼的方法,就可以變出神奇的藝術品。

二、示範講解

1.捲紙

出示卷棒,將紙條一端卡在開口的卷嘴處,用手指輕輕捏住。另一隻手捏住卷棒的末端往一個方向轉動,卷完後用雙面膠黏住。如果要讓卷大一些,卷完後可以先鬆手,變大後再黏住。

2.百變卷型

這個圓形的紙卷用捏、彎曲等不同方法可以變出不同造型?請你們去試一試。

師請幼兒介紹,並做補充:“我這裏還有這些圖形,請你們來看一看,你覺得哪個圖形有點難?”

心形卷:先對摺,然後兩頭往中心卷就可以了。

螺旋形:卷的時候只要卷一半就可以了。

正反螺旋形:先捲起一頭,把紙翻過去,再從另外一頭開始卷。

3.組合

“我們已經變出了這麼多圖形了,那我們可以把這些圖形組合在一起,變成一朵朵美麗的花”師出示範例,“這些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花瓣和花心)花瓣和花心都是卷好了豎着貼在紙板上的。"

三、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1.要求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美麗的花》,我們用CD盒子做底板,完成之後可以變成相框豎着擺放,所以小朋友製作時要把CD盒開口朝下,衍紙畫製作時花莖花葉都要豎着貼。粘貼部位比較細的地方可以用白膠。

2.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能力強的孩子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捲紙技能進行造型。

能力弱的小朋友幫助他們簡單的造型。

四、評價

請幾個孩子舉着作品走到前面來給大家欣賞他的作品,請孩子們互相説一説,你最喜歡那一朵花?為什麼?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繪畫、剪貼的形式表現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基本特徵。

2.體驗用不同形式表現動物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出示大森林的背景圖,引起幼兒對動物的回憶,並提問:

(1)看,這是在哪啊?在大森裏裏會有哪些動物呢?

(2)你喜歡什麼動物?它是什麼樣子的呢?

2.教師小結:這麼多的動物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

二、用繪畫、剪貼的形式表現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物的基本特徵。

1.師幼談話:一天,森林裏面要開音樂會,讓我們請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來參加吧。

教師引導幼兒談談自己想請誰來參加。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進行交流。

師:先請小朋友想一想你最喜歡哪個動物?然後請你來跟大家説一説。

3.交代作畫材料。

師:現在請你們來製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老師這裏有很多的操作材料,你想用什麼方法和材料來製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呢?

教師引導幼兒自由地説一説。

4.教師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製作,教師巡迴進行指導。

三、講評作品,結束活動。

1.教師幫助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師:看,這些都是我們小朋友自己製作的動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師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請個別幼兒再集體面前進行交流。

2.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和小動物跳舞。

師: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和最喜歡的小動物一起跳舞吧。

活動反思:

動物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所以今天的活動孩子們非常投入,蘇皓陽、吳欣妤、翁馨等他們的作品有創意,表現出色,全班孩子總體的在繪畫的操作方面能力都有所進步,只是到最後的遊戲時間,有些孩子比較着急,所以塗色方面有些粗糙,我也進行了相關的講解指導。從這次的操作中,我發現兩大弱點:一是孩子們對於自主的進行美術創作活動缺乏經驗和能力;二是材料不夠豐富,將在以後日常的區域活動中增加創作的內容,提供給孩子們更多的操作材料,引導他們自由創作,增強這方面的經驗和能力。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瞭解幼兒園的主要建築物和景物的特徵,嘗試以繪畫的形式表現。

2、注意表現畫面的背景,初步學習有層次地表現畫面。

3、發現幼兒園的美,喜愛幼兒園。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重難點:

觀察、瞭解幼兒園的主要建築物和景物的特徵,嘗試以繪畫的形式表現。

活動準備:

1、幼兒園不同場景的照片。

2、畫紙、蠟筆等。

3、幼兒用書:《我愛幼兒園》。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幼兒園不同場景的照片,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你能看出這是那裏嗎?誰願意來介紹我們的幼兒園?幼兒園裏有哪些漂亮的建築?是什麼樣的?我們幼兒園最有特點的建築是什麼?

2、教師與幼兒討論繪畫的內容和方法。

教師:你想畫幼兒園的'什麼地方?怎樣讓畫面表現得更豐富?先畫什麼?然後畫什麼?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

1、在欣賞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上進行創作。

教師:畫的時候要注意有主有次,畫面的背景和主要建築物要由前後層次。

2、交流、評價幼兒作品。

教師:你知道這幅畫表現的是幼兒園的什麼地方?你覺得那幅作品的內容表現得最豐富,層次最分明?是怎麼表現的?用了什麼方法?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我愛幼兒園》是小班上學期的剛開學時的一次音樂活動。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練習了音高、節奏,感受了歌曲的旋律,體驗了歌曲的情感。在探索中學習了用自然地聲音演唱歌曲;在自由舞蹈活動中,幼兒充分發揮了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師幼共舞活動中,孩子通過稚嫩的動作表達了對老師、同伴和幼兒園的愛,使得活動達到了高潮。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蘸顏料在紙上畫披薩餅。

2、在製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製作出各種品位的披薩。

3、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卡紙做的鍋若干、顏料、各色紙彩紙片

2、抹布、披薩餅的圖片、圍裙、廚師帽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律動《開汽車

1、聽説森林公園裏,新開了一家披薩店,那裏的披薩可好吃了,你們想不想去看看?

2、好我們開着汽車出發吧!

二、圖形刺激

1、組織幼兒觀察討論,瞭解披薩的外形和品種。

(1)哇什麼地方到了?(披薩店到了)

(2)你去吃過披薩嗎?披薩好不好吃?你吃過的披薩是什麼樣的?是什麼味道的,餅上面有些什麼?(鼓勵孩子自由説一説)

2、學習製作披薩餅的方法。

(1)聽説森林披薩店的生意可好了,一會兒餅就買玩了,所以他們想請一些小廚師來幫忙,那小朋友想不想來當小廚師?

(2)我們來看看這個披薩餅是怎麼做的?

先拿好一隻鍋,接着在鍋裏放入香噴噴的雞蛋麪粉。用食指蘸一下顏料,然後塗在鍋裏,像繞圓圈一樣,從裏往外繞,越繞越大,把整個鍋底都塗滿。麪粉塗好後,在上面放上你自己喜歡吃的蔬菜、海鮮(彩色的小紙片)等即成。

三、想象創造

1、好小廚師們穿上工作服、戴好工作帽開始工作吧!

2、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做自己喜歡的披薩餅,在製作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製作出各種不同品種的披薩來。

四、作品賞評

你做的是什麼批薩?我們把做好的披薩餅送到森林披薩店去吧!

【活動反思】

皮薩是孩子喜歡的並品嚐過的一樣食品,深受孩子的喜愛。漂亮的顏色,是整個美術創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這種他們喜愛的皮薩。但基於小班幼兒的美術技能較為有限,我將這個活動的目標定位在培養孩子粘貼能力上,並欲通過活動增強幼兒對顏色的感受力,能將味道與顏色聯繫起來。

小班的孩子,有過粘貼美術作品的經驗,旨在培養孩子的結構感知和佈局能力。同時對皮薩顏色和味道的聯繫性產生探索興趣。因此,在第一次試教時我製作了一個皮薩,以其誇張的造型引起幼兒的興趣,給幼兒欣賞、想象的一個平台。幼兒的創作環節是比較順利的。但在第一次試教時碰到過問題,原因出在我的示範上。我在撕貼的時候是這樣示範的“選張你喜歡的紙——蘸點漿糊——塗在紙上——貼在紙盤上——在彩紙上塗膠水——撒上各色彩紙屑,在示範的時候,我感覺貼得很慢可是,讓孩子們操作時有的説不會,這是配課的劉老師説“範老師您可以在示範一遍,這次慢一點。”經過再次示範孩子們基本都能自己來完成作品。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結合主題《有趣的漢字》,將中國的漢字滲透到繪畫教學活動中,利用繪畫極大的自由度,充分挖掘繪畫教學的多種形式,探索繪畫工具的多種用法,使簡單的紙、筆、色和操作過程,變得更加豐富,更加有趣,更加富有創造性,同時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使兒童在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發展。

活動目標:

1、認識“米”字格,學習摺疊長方形紙成“米”字線。

2、引導幼兒學習用簡單的物體或點線作紋樣,用對稱的方法裝飾“米”字格。

3、培養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想象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範例畫一張;“米”字一張;教師操作材料一份;蠟筆、白紙幼兒人手一份;

2、課前讓幼兒初步瞭解對稱的含義。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字?(出示“米”字)

這個“米”字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它把自己藏到了圖畫裏。看看誰的眼睛最亮,能很快地把它找出來。

這裏大大的“米”字把紙分成了一格一格,我們把它叫做“米”字格。

2、教師示範講解。

(1)教師講解“米”字形的折法。

師:那這“米”字格是怎麼畫出來的呢?先把紙的長邊對摺一次,短邊對摺一次打開,用蠟筆沿摺痕畫出來,兩條線交叉有一箇中心,四角向中心畫直直的斜線,這樣紙上就出現了一個“米”字。

(2)教師講解示範“米”字格的裝飾方法。

①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對稱裝飾的方法。

提問:“米”字格都畫了些什麼?(雨傘、太陽……)

它們的圖案都是怎麼樣的?(對稱)

師:魔幻“米”字格的奇特就在於,兩條交叉線形成的兩個格子裏的裝飾圖案和顏色是相同的,這兩格的裝飾就是對稱裝飾。

②教師示範對稱裝飾。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師:首先畫好米字格,然後進行對稱裝飾。塗色時選擇鮮豔的顏色,注意顏色的搭配,可以把紙轉動着進行繪畫裝飾。小朋友可以畫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4、教師講評。

師:小朋友裝飾的“米”字格都很漂亮,每個人都設計的不一樣,並且學會了對稱繪畫的本領。

延伸活動: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粘貼到展示角,相互進行欣賞和交流。

課後反思:

綱要中指出:“要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一個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互相交流、互相欣賞、共同提高。”

此活動是主題活動《有趣的漢字》的一個延伸活動,我利用“米”字的對稱性,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他們已有的經驗和已掌握的技能——繪畫,發動幼兒在漢字的基礎上進行對稱繪畫,使幼兒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活動開始時,我以捉迷藏的遊戲形式導入,遊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可以使幼兒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進入課堂角色中來,然後我又讓幼兒親自動手,通過簡單的摺紙勾勒出“米”字格,使每一位幼兒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在設計過程中,我把重難點放在了裝飾的“對稱性”上,雖然課前就豐富了幼兒對對稱的認識,但在實際繪畫過程中,仍有部分幼兒未能將對稱的意思完全理解,以導致在對稱裝飾時出現錯誤,導致作品的不完整。在活動的結尾,我讓幼兒佈置展示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讓幼兒通過相互欣賞,相互交流,得到發展,同時對於幼兒的每一點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活動中幼兒的積極非常高的,興趣也很濃厚,我自己也在活動中得到了很大的收穫。

通過活動,讓我知道自己在設計活動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如對幼兒的實際能力和水平有所考慮卻沒有很好的得到解決等等,需在今後的工作中多加思考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