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範文集合5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範文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5W 次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範文集合5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體驗探索的樂趣,成功的喜悦,合作的愉快。

2、通過多次嘗試玩大口袋,結合袋子可以打開,收攏,摺疊等特徵,積極探索各種不同玩法,並大膽設想合作着玩

3、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遊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4、鍛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結合大口袋的特徵探索玩法

2、難點:合作探索玩法

活動準備:

1提供儘量多供幼兒探索的米袋,若干較大的口袋供幼兒鑽。

2 遊戲事先佈置好場地,用米袋罩住椅子作為(碉堡),米袋與鑽的圈相連作為地道

活動流程:

自由探索---合作,組合探索這種玩法—遊戲砸碉堡,綜合大口袋的各種玩法---結束遊戲,放鬆身體。

活動過程:

一 激發幼兒對大口袋的探索興趣

1 教師啟發:今天老師給打擊帶來一樣寶貝,(出示大口袋做的望遠鏡)這是什麼呀?看看是什麼做的?可以用來裝什麼?

二 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表演想出的玩法。

教師啟發:袋子除了可以用來裝很多東西,如果我們用他來玩可以怎麼做?(鬥牛,滾,口袋人,毛毛蟲等)

三 幼兒自由探索大口袋的玩法

1 幼兒多次探索玩法(腳鑽到裏面,張開裝風,摺疊,卷等)教師觀察,適時引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 教師引導幼兒將各種好玩的方法介紹給大家一起玩,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

四 幼兒合作,組合探索各種新的玩法,引導幼兒用更多的袋子探索玩法

1 教師啟發:唐老師看見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玩法,如果幾個一起玩肯定有更多好玩的方法,大家找幾個好朋友去試試看,(鼓勵個別幼兒大膽交往)

2 幼兒結伴組合探索玩法,引導更多幼兒組合玩遊戲或用更多的袋子探索遊戲,體驗合作,交往的快樂。

五 遊戲(砸碉堡)綜合大口袋的各種玩法:跳,滾,鑽,投等

1 教師啟發:你們真能幹,想出了這麼多好玩的方法,想不想跟大口袋再來玩遊戲?

2 將幼兒分成兩大組玩解放軍(炸碉堡)遊戲,要求按照遊戲規則連續跳,鑽過地道,跑過去(炸碉堡)迅速返回,換另一名幼兒一次進行。

(鼓勵幼兒大膽快速前進)

六 放鬆遊戲:布袋魔術

師:好,接下來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變個魔術吧,我們先把他從一個胖子變成瘦子(將布袋豎向對摺)然後再變成一個矮子(將布袋橫向對摺)最後在變得矮一點,變成一個小矮人(再將布袋橫向對摺,此時布袋已經被摺疊好)現在我們一起把這些小矮人送回家去吧。

活動反思:

這節課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年齡特徵,結合多種遊戲,使這節課的氣氛特別活躍,孩子們也能一起探索着新的玩法,玩的特別開心!其中老師説的較多,沒有真正體現出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在以後會多加註意,多觀察,多引導,而不是告訴他們該怎麼樣做!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遊戲目標】

1、發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動作的協調性。

2、能持物走高30釐米、寬20釐米的平衡木。

3、培養幼兒的團隊意識。

【遊戲準備】

佈置場地,在場地兩端畫起跑線,相距50米,中間擺放平衡木。小型餅乾盒兩個。

【遊戲過程】

1、談話:我們要去給小班的小朋友送餅乾吃,大家在路上要走過一座小橋

才能到達目的地。你們敢過小橋嗎?

教師提醒幼兒,人或餅乾不能從平衡木上掉下來,違反規則要重新走。師幼一起練習,教師示範講解平衡木的動作要求,幼兒依次練習,教師指導。

2、遊戲:過小橋,送餅乾。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場地兩端的起跑線上,

遊戲開始,兩隊第一組的排頭手體餅乾盒,跑到小橋前,走過小橋,跑到本隊另一方,將餅乾盒交給第二組的排頭,站到隊尾。第二組排頭按上述方法過小橋送餅乾,依次進行。先完成任務的隊為勝。

規則:一是在小橋上只能走,不許跑。如果人或餅乾盒從平衡木上掉下來,要從掉下之處重走。二是等待跑的幼兒不能跑出起跑線接餅乾盒。

4、遊戲結束。

收拾物品,歸放到原來的地方。帶領幼兒一起走出遊戲場地。

【遊戲反思】

通過此遊戲充分鍛鍊了幼兒身體機能,增強了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體驗到集體合作的快樂和滿足,並能自主參與到遊戲中,體驗遊戲的樂趣,嘗試遊戲合作的技巧,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學習行進衝拳,提高身體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 進一步感知“拳”的要領,對武術活動有參與興趣。

3. 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 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學習“行進衝拳”的動作。

“行進衝拳”的力度和協調性。

活動準備:

1. 紅綠板各一塊;紅綠點、圈標記每人一對。

2. 背景音樂《中國功夫》;起點、中線、終點標記。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調動身心

紅綠小人跟着我一起動動身體:上肢、體側、體轉、踢腿、跳躍。

二、探索練習,師生互動

1.遊戲:紅綠小人聽信號

(1)紅圈出腳/收,綠圈出腳/收。

(2)加上口令:紅腳(紅)/收,綠腳(綠)/收。

(3)口令和信號:舉紅板出紅腳(紅)/收,舉綠板出綠腳(綠)/收。【要求:眼睛儘量看着信號板,做到抬頭挺胸做動作】

(4)提問:武術中的“拳”是怎麼做的?

(5)練習“紅、綠點出拳動作“同(1)-(3)。【要求:出拳、收拳動作到位】

2.集體練習“行進衝拳”。【要求:注意加強衝拳的力度和手腳協調性練習】

3.“大帶小”分散練習動作。

4.遊戲:紅綠小人爭獎勵。

規則:動作協調、有力的獎勵“紅花”,動作有待練習的獎勵“紅星”。

三、整理活動

紅綠小人和我一起放鬆一下身體(體育項目模仿操):游泳(上肢)、舉重(腿部)、乒乓(體轉)、競走(全身)、體操(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基於幼兒園的省十一五規劃課題《多元化武術教育發展幼兒多元智能的實踐研究》,活動中我摒除普通的武術動作單一的、反覆的練習,把“行進衝拳”以遊戲的形式,通過層層遞進的要求,讓幼兒逐步掌握動作要領:首先練習原地踢腿動作,接着練習行進踢腿動作,然後練習出拳動作,最後是完整的“行進衝拳”動作練習和鞏固。活動中孩子手背上的紅綠點和鞋面上的紅綠圈,我手上的紅綠板以及武術口令都成為吸引孩子們注意力和幫助孩子更協調掌握動作的有力教學具,避免了孩子們學習動作的“疲勞期”。

今後活動中應該注意的是,雖然武術是一項枯燥乏味的運動,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往往動作都是一個標準模式。我們武術興趣班的孩子是由中、大班混齡的孩子們組成的,我覺得針對幼兒期的`不同年齡特徵還是需要注重個體差異,有層次的提出要求。我相信持之以恆地堅持武術鍛鍊,對於孩子的身體素質、協調發展、苦恆之心等方面是很有益處的。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與活潑,樂意運用身體動作感受2/4音樂的漸慢與漸快。

2、學習傳帽遊戲,根據漸快的音樂節奏掌握傳帽的方法。

3、會互相合作及配合遊戲,體現集體遊戲的快樂。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識,能與其他幼兒共同遊戲,樂意與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活動準備:

1音樂 帽子若干

2 大鼓

活動過程:

幼兒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

1 向老師問好。

導語: 今天,來了許多老師,都想看到你最棒的一面,那現在請你們想一個最有創意的造型向在座的老師問個好。(老師好)真實無聲勝有聲。

2 玩送帽子的遊戲,用身體動作感受音樂節奏。

導語: 今天我想和你們玩帽子的遊戲,現在帽子在我手裏 ,一會你們就聽音樂的節奏運用學過的動作跳舞,我就看看誰跳的最好最有創意就送他一頂帽子。

3 引導 幼兒欣賞和區分漸快和漸慢的音樂節奏。

導語: 都拿到帽子了嗎?過來戴給我看看,戴上帽子的樣子真漂亮。你們知道剛才跳舞的那段音樂是幾拍子的?(二拍子)喜歡這段音樂嗎?喜歡的小朋友舉手,我也很喜歡。為什麼喜歡呢?這段音樂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歡快,跳躍,激烈`````)現在我們再來聽一次這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在速度方面有些什麼變化?

有些什麼變化呀?看誰長着一雙會聽音樂的耳朵。(前面是越來越慢,後面是越來越快)對拉,越來越慢我們叫漸慢,越來越快叫什麼啊?(漸快)真聰明。

4 聽兒歌玩遊戲, 學習圍親密的小圓圈。

導語: 來來來我要考考你們,我閉上眼睛數五聲請你們圍一個大圓圈,圍好了嗎?現在我又想請小朋友圍一 個小圓圈,對啦,不用太擁擠,很舒服的,這就叫親密的小圓圈。聽兒歌做遊戲:小朋友,跳個舞,真呀真快樂,圍圍圍圍圍圍圍,圍個親密的小圓圈。(反覆做幾次)

5 聽音樂找好朋友跳舞,會聽漸慢的音樂圍圓圈。

導語: 現在我們聽音樂找好朋友跳舞,聽到漸慢的音樂就圍一個親密的小圓圈,會不會啊?

6 學習玩傳帽遊戲

導語:現在我拿三頂帽子,送你一頂,你一頂還有你一頂。我又要考考小朋友啦,請你們舉起右手,摸一摸右邊小朋友的帽子,摸到了嗎?沒有摸到帽子的小朋友也要做假裝摸的動作,然後把他的帽子拿起來,戴在自己的頭上,沒有的又要怎樣啊?(假裝拿假裝戴)對啦,再來拿帽子,戴帽子,拿帽子,戴帽子``````````。好啦,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帽子走到那裏拉?(其他小朋友頭上)哦,不斷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會向順時針方向走,原來我們正在玩傳帽子的遊戲呀,好玩嗎?那一起聽我讀兒歌玩傳帽子的遊戲吧。(傳帽子,戴帽子````````越讀越快)

7 聽漸快的音樂節奏玩傳帽遊戲。

導語:現在我們一起來聽着漸快的音樂節奏玩傳帽遊戲吧,注意要聽準漸快的音樂。

(玩兩次,增加幾頂帽子)

8 完整的做傳帽遊戲。

導語:想不想完整的做遊戲啊?那小朋友就聽音樂找朋友跳舞,聽到漸慢的音樂就圍親密的小圓圈,最後聽漸快的音樂玩傳帽遊戲,會不會玩。我又增加幾頂帽子。

9 邀請老師玩傳帽遊戲。

導語:這麼好玩的遊戲邀請老師一起玩好嗎?注意要聽準漸快的音樂節奏傳帽子啊。

(邀請老師玩兩次,不斷增加帽子)

10 小結:今 今天我們學了一個什麼遊戲啊?回去可以教你的爸媽,弟弟妹妹們玩。我們出去玩遊戲吧,和老師再見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一、設計思路:

小時候我和小夥伴一起經常在地上畫一座大大的房子,最上面是房頂,第二層是兩個並排的格子,最下面是3個相連的單格(或者更復雜一些)。從下面往房頂單腳起跳,到並排的格子時,雙腳同時落在兩個格內,最後雙腳跳入房頂返回,交由下一個夥伴開始。民間遊戲對幼兒來説是一種“快樂有趣的教育”,對教師來説是一種“輕鬆有趣的教育方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多種形態的格子,在格子裏放入數字或動物等。孩子在跳數字十可以分單、雙數字跳。在玩跳動物房子時,要避開野獸格,否則會被野獸吃掉。遊戲發展了幼兒跳躍能力,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鍛鍊了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跳躍能力和平衡能力、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滿足了幼兒喜愛玩民間遊戲的心理,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大班幼兒在與同伴交往、合作方面有積極的願望,教師及時提供這次機會,鼓勵幼兒相互合作,共同解決遇到的困難,共同體驗得到的歡樂。

二、活動目標:

1、輕鬆自然地進行單腳跳與雙腳同時向前跳,發展幼兒腿部肌肉力量,增強幼兒彈跳能力。

2、學習掌握跳房子的方法,提醒幼兒跳房子時不踩線。

3、體驗民間遊戲的快樂,並能積極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

三、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事先在場地上畫好房子。

材料準備:活動房子2——3座(房子由廢舊布料縫製而成)。

四、玩法與規則:

玩法:每組從第一人開始輪流玩,先將沙包扔至第一格,然後單腳跳入第一格,再將沙包扔至第二格,單腳跳至第二格,以此類推,到第九格時,雙腳踩在第九格內,撿起沙包,單腿逐個跳回,完成遊戲。

規則:跳房中,腳和沙包壓到線或沒有將沙包扔準至相應的數格內,算失誤,換另一人繼續遊戲,以先完成的一組為勝。

遊戲形式:

教師示範遊戲;幼兒分組遊戲;

幼兒可自己提出遊戲的玩法:

1、按照格子的安排進行單雙腳跳。

2、躲避野獸(野獸卡片)。

3、單(雙)腳跨越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