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錦集八篇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錦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29W 次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錦集八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製作“心心相印卡”,藉以表達對來自媽媽的關懷的感受以及自己能為媽媽做的事情。

2.感受母子間的親情。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説普通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與幼兒共同商議決定為媽媽製作一張“心心相印卡”(正面是孩子印象最深的一件媽媽關愛自己的事,反面是孩子最想為媽媽做的一件事)。

2.範例“心心相印卡”一張,心形卡片、油畫棒人手一份,彩色穗子若干。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觀察“心心相印卡”。

師:請你們仔細看看,我的卡片上畫的是什麼。

幼:媽媽在為孩子燒飯。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反面是什麼呢?

幼:是孩子在端水給媽媽喝。

師:這時候媽媽臉上的表情是怎麼樣的?

幼:媽媽笑了,笑得很開心。

……

師:你們知道這張卡片為什麼要做成心形而且是雙面的嗎?

幼:因為媽媽很愛孩子,孩子也愛媽媽。

師:這張卡片一面代表媽媽愛孩子的心,另一面代表孩子愛媽媽的心,我們就將它取名為“心心相印卡”,好嗎?

2.幼兒交流各自的構想。

師:等會兒我們也要來做這張卡.請你們先想一想、説一説你會在卡片兩面分別畫上什麼。

(很多幼兒積極地表達了自己的構想,他們有的想畫為媽媽疊衣服.有的想畫幫媽媽擦地,還有的想畫為媽媽捶背捶腿,等等。)

3.幼兒製作賀卡。教師提醒幼兒想好自己要畫什麼,突出主要內容,並注意佈局。

4.繼續為“親親媽媽愛心盒”添加“愛”。

師:我們把賀卡悄悄地藏在盒子裏,先不要告訴媽媽,等到母親節那天再送給媽媽,給媽媽一個驚喜,好嗎?這可是我們的祕密。

【延伸活動】

1.商量並製作母親節活動海報。

2.組織孩子們在舞蹈房佈置活動環境。

3.幼兒分工,準備參加母親節慶祝活動。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學會運用禮貌用語,知道簡單的待人接物。

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禮貌用語以及簡單的待人接物禮儀

難點:如何正確使用禮貌用語,怎樣待人接物

活動過程

1.由教師向幼兒描述活動的情景以及活動要求,準備好道具:桌椅,茶杯;

2.選出兩名小朋友,一個扮演在家的小朋友,一個扮演客人;

3.客人來了,敲門,小朋友開門詢問來者(注意禮貌),把客人迎進來,請客人坐下,倒茶,然後打電話給父母,説明情況,請父母儘快回來。(老師在旁邊進行引導)

教學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的理解還不夠透徹。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進行簡單的禮儀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活動的設計參與面較小,在引導中國語急躁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活動過程中,師幼互動環節太少了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通過活動,基本上幼兒都能掌握簡單的禮儀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讓小朋友當主人,我來當客人,這樣既增加了師幼互動,又使得活動的開展有序。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近些年來,由於人們缺乏最基本的環保意識,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造成生態平衡失調。因此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全球性問題。幼兒期是培養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期,這時對他們進行環保的啟蒙教育,形成最初的環境意識、愛護環境的情感和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在我們周圍的環境中,空氣受工業及運輸業的影響,污染很嚴重,特別是如今助動車、摩托車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它們排放的廢氣都會造成空氣污染。針對這一現狀,我設計了此活動,旨在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二、活動目標:

1、在區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基礎上,知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2、知道機動車以及工廠排放的廢氣會污染空氣,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3、擴展幼兒的想象思維,發展創新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幼兒課前學會區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2、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製作好課件;

3、蠟燭一根、碟子一隻、打火機一個、“禁煙標記”一張;

4、幼兒人手一張紙,一盒水彩筆。

四、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複習鞏固。

師:早上,爸爸媽媽是用什麼送你們上幼兒園的呢?(用自行車、助動車、摩托車等)

師:上次我們知道了摩托車、助動車都是利用燃油式發動機帶動轉動軸使車輪轉動起來的,叫做機動車;而自行車、三輪車是用腳踩腳踏帶動鏈條而轉動的,是非機動車。它們都屬於什麼呢?(交通工具)今天我們就到“菲菲車店”去瞧一瞧,看看那兒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二)聲形並茂,幫助理解。

1、利用多媒體演示動畫故事。

2、逐段看畫面並提問:

①菲菲車店裏賣哪些車呢?菲菲是怎樣叫賣的?(點擊聲音圖標,幼兒跟學,強調助動車的特點)

②有哪些動物來買助動車的?它們為什麼要買助動車?(結合動物的特性和助動車的方便、快捷來説)

③為什麼天空變得灰濛濛的、樹葉不那麼綠了,也有那麼多動物生病了?

3、在電腦圖片上區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找出它們的優點和不足。(答對或答錯,電腦給予表揚和提示)

小結:非機動車費時、費力,但車子後面不排廢氣、無污染;機動車省時、省力、方便快捷但有污染。

(三)演示實驗,啟發思維。

1、看電腦畫面。“其實除了機動車會排放廢氣以外,許多工廠、發電站的煙囱也會排出廢氣,你們看工廠的煙囱冒出滾滾濃煙,這些濃煙又隨風飄散到遠處,漸漸地看不出來了,但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就會被我們吸進身體,影響健康。”

2、做小實驗:點燃蠟燭,把碟子放在火苗上薰一會兒,為什麼碟面變黑?幼兒討論。

小結:我們點燃蠟燭,在碟子靠着火苗的那面蒙上了一層烏黑的炭,這種炭通常進入空氣中所以我們看不到,但這會污染空氣。

(四)遷移經驗,擴展想象。

1、為了減少空氣污染,不少科學家做了研究,他們發明了無污染的電動汽車。(看電腦畫面)

2、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怎樣才能減少空氣污染?(幼兒分組討論)

小結:我們可以讓菲菲在它的車店裏也多賣“綠色交通工具”,把樹林變得更加美麗。

3、在小朋友家裏有哪些空氣污染呢?(煤氣、油煙、成人吸煙等)老師這兒有一個禁煙標記,下課後我們也來畫一個貼在家裏,多種花、多植樹,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五、活動延伸:

1、幼兒繪畫禁煙標記。

2、幼兒為《菲菲車店》續編故事結尾,教師錄音。

3、大家爭做“環保小衞士”。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教育要求:

1、通過觀察實物,圖片,感知香蕉的顏色,形狀,構造,味道,科學食用方法,生長地方,誰栽培。

2、知道吃香蕉有利健康,吃時要適量,培養幼兒不吃獨食,願意與他人分享。

3、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在美術活動中學習製作香蕉。

教學準備:

1、實物:一串香蕉,圖片,結香蕉的樹(香蕉園)

2、彩色油泥和棕色,綠、黃紙。香蕉的故事(課題一)

教學課程:

1、出示香蕉園圖片,引起幼兒注意,這些叫什麼樹?(香蕉樹),提問:香蕉是長在什麼地方的?它和桔子長得一樣嗎?桔子是一個一個長在樹枝上,看看香蕉是怎麼長的?(一串串,一把把地)許多香蕉長在一個把子上。(1和許多)

2、出示香蕉,這是從香蕉樹上摘下來的,數數有幾根?每人發1根香蕉,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提問:香蕉是什麼顏色的?形狀是什麼樣子的?象什麼?(彎彎的象月亮)摸在手裏怎麼樣?知道怎麼吃法嗎?(請一位幼兒剝給大家看,老師示範正確的剝法,再請一位幼兒上來試試)然後請小朋友都練習剝香蕉,吃香蕉。提問:香蕉肉吃到嘴裏感覺怎麼樣?(滑滑的,甜甜的,涼涼的)一次能吃很多根嗎?

3、香蕉皮應該放在哪裏?(在家,在幼兒園和在外)教育幼兒不亂扔亂拋,讓幼兒練習把香蕉皮丟到指定地方。小不點分香蕉(課題二)

教學過程:

1、出示小不點家的場景。老師介紹這是小不點的家,小不點在幹什麼?(在塔積木或看書)這是小不點的奶奶,在幹什麼?(織毛衣)小不點的爸爸媽媽上班去了。

2、音樂門鈴響,小不點趕緊去開門,原來是媽媽回來了。小不點説:“媽媽好!”媽媽説:“小不點好!”媽媽從包裏拿出一把香蕉給小不點説:“這是你最喜歡吃的香蕉。”小不點謝謝媽媽。

3、(分香蕉)小不點一邊擺弄香蕉,一邊在想:數數有四根香蕉,他扳下一個最大的香蕉自言自語地説:這隻香蕉最大,他拿着走到奶奶面前説:“奶奶,你最辛苦,請您吃大香蕉。"奶奶説:“謝謝小不點,你真是乖孩子”,小不點又扳下一個香焦自言自語地説:“這根香焦也大”,他拿着走到正在和麪粉的媽媽面前説:“媽媽您工作很辛苦,請您吃大香蕉。”媽媽笑着説:“謝謝你,你真是一個乖孩子。”還剩下兩根香蕉一大一小,小不點拿着香蕉説“爸爸工作也辛苦,這根大的留給爸爸,小的我自己吃。”

4、提問:小不點拿到最喜歡吃的香蕉是不是一個人吃了?他是怎麼做的?

5、行為訓練:老師:小不點吃到好吃的總是想到大家,真是乖孩子,我們都來學小不點當乖孩子好嗎?小不點帶領小朋友走到奶奶,媽媽面前,用模擬動作比劃請吃香蕉,給爸爸留1根大的自己吃小的。

6、謝謝小哥哥,再見!(小不點請大班小朋友扮演)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卡,初步瞭解卡的用途和我們生活的關係。

2、觀察、區別卡的異同點,提高幼兒比較決定的潛力。

【活動準備】

1、不同種類的卡(散放在兩張長桌上,可供幼兒自由參觀)、做過漢字標記的卡(如:貴賓卡、門卡等,能夠粘貼在黑板上)

2、場景的圖片展示板(醫院、卡拉ok、小區高樓、飛機場、美容院)

3、2人一隻彩筆、一張記錄表(一欄記錄卡的相同點、一欄記錄卡的不同點)

【活動過程】

一、我認識的卡——激發對卡的興趣

1、我們先來參觀一下我們從家裏帶來的卡,和你的朋友説説你認識的卡?

2、提問:

(1)生活中的卡可真不少,哪一張是我們每一天都要用的呢?(接送卡)

(2)我們每一天都有人來接送,那還要接送卡有什麼用?

(和幼兒共同回憶門衞伯伯檢查接送卡的情景,明白接送卡對小朋友的重要性。)

(3)怎樣讓別人明白你這天用過理解卡?老師和小朋友一齊驗證機器上的綠燈是否亮了?一齊數數亮燈的人數。

(4)小結:是啊,有了接收卡,不認識的人就不能隨便進來,還能明白這天一共來了幾個人。

接送卡能夠保護我們的安全,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可別丟失哦。

二、我喜歡的卡——瞭解卡的不同作用

1、除了接送卡,生活中還有許多卡我們也經常在用。

(出示做過漢字標記的各種卡)

2、提問:

(1)哪一張你也很喜歡的,為什麼?

(在幼兒討論後,讓大家明白有了打折卡,付的錢就比原先少。

在和孩子的互動中,要鼓勵幼兒大膽質疑、答疑。)

(2)配對遊戲:出示5個場景圖片:醫院、卡拉ok、小區高樓、飛機場、美容院,

請把這5個地方能夠用的卡找出來,放到圖片中,看看找得對嗎?

(3)幼兒操作,説説理由。

(4)小結:原先我們的身邊有那麼多的卡:銀行卡、交通卡、會員卡、就診卡、手機充值卡、遊戲卡……

這些卡會帶給我們方便、帶給我們優惠、帶給我們安全,還能節約我們的時間。

三、觀看視頻——比較卡的異同

1、提問:

(1)圖片上老師手上拿的是什麼卡?(銀行卡)

她到哪些地方用過這張銀行卡,(百貨、新華書店、華氏大藥房、可的超市、銀行自動取款機)

(2)小結:原先有的卡除了在一個地方用,還能夠在許多的地方使用,

使用的地點越多説明這張卡的作用就越大。

(3)錄像裏的老師是怎樣用卡的?(在刷卡機上刷一下)

所有的卡都是這樣用的嗎?

(有的是插進機器裏、有的是對着機器照一下用的`、有的要輸入密碼。)

(4)小結:原先卡使用的方法不都是一樣的。

2、提問:

(1)找個朋友一齊去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這些卡還有哪些是不一樣的,又有哪些是相似的?用你能看懂的標記把你們找到的祕密記錄在表上。

(2)幼兒兩兩結伴組合,觀察比較,嘗試記錄。

(3)幼兒交流,老師將幼兒發現記錄在大統計表上。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家鄉豐富的本土旅遊資源,體驗乘坐公交車的樂趣。

2瞭解乘坐公交車的方法,知道乘坐公交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3能夠找到合適的出行公交線路。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乘坐公交車出行視頻

2公交車的圖片

3家鄉本土旅遊景點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小朋友,你們坐過公交車嗎?是如何乘坐公交車的?

(小結:剛才大家説的很好,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小朋友是如何乘坐公交車的)

二、瞭解乘坐公交車的方法

1播放視頻,請幼兒觀看小朋友乘坐公交車的內容

提問:①出門前,小朋友的媽媽對他説些什麼?(目的地)

②找到站台後,在站台上媽媽對小朋友又説了些什麼?(合適的出行線路公交車)

③車子進站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麼?(看清公交車上的線路牌)

④上車後,我們要做什麼事情?(投幣、刷卡,找到座位或者站穩扶好)

⑤車子每到一站,都會有語音提示,它的作用是什麼?(幫助乘客瞭解站名,提醒到站的乘客提前做好下車準備)

2小結:剛才大家看的非常仔細,説的也很好。大家遵守乘坐公交車的秩序和規則,才能更方便、更安全的出行。

三、瞭解乘坐公交車到幼兒園的線路,知道家鄉的本土旅遊資源。

1師:現在小朋友都會乘坐公交車了,有哪位小朋友是乘坐公交車上幼兒園的?請你説説看。

2出示本土的旅遊資源圖片

師:你們還坐過公交車去哪裏呢?

(幼兒講述,教師出示圖片)

小結:小朋友們快要上小學了,有許多小學生都是自己乘坐公交車上學、放學回家的。公交車不僅可以帶我們上學、放學回家,還可以帶我們去許多地方,看來乘坐公交車的確非常方便。

四、找到合適的出行公交線路

1師:我們的家鄉有許多美麗的景點,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乘坐公交車遊滁城

2提問你們知道我們滁州市有多少公交線嗎?(21條公交線)(可根據城市公交線路的改變而更換內容)

3和幼兒共同討論去旅遊景點的的線路,並將合適的公交線路車與圖片配對

師:今天我們乘坐公交車玩了這麼多美麗的景色,你們開心嗎?現在馬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如果大家都選擇乘坐公交車出行,就會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這樣就可以保護我們的環境,希望大家都爭當環保小衞士,告訴周圍的人們,減少開車,大家坐公交車,好嗎?

五、結束部分

師:我們滁州的夜景也非常的美麗,有空的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乘坐公交車欣賞我們家鄉的夜景吧!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讓幼兒認識自己的性別,進一步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意識。

教學準備:

1、男孩子、女孩子卡片各一張。

2、裙子、短褲若干(與班的男、女幼兒人數相等)

教學過程:

(一)出示男、女孩子卡片,讓幼兒知道自己的性別。

1、“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客人,他們是誰?”(一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

2、“那麼,你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呢?”(教師幫助幼兒區分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 )

(二)請幼兒選服裝,進一步認識自己。

1、“這兒有許多漂亮的衣服,我們來看看哪些是女孩子穿的哪些是男孩子穿的?”

2、“請小朋友一起選出你愛穿的衣服。”(教師進一步幫助幼兒區分性別)

(三)組織幼兒結合性別,學會自己上廁所。

1、“剛才,小朋友都知道自己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了,那誰知道,男孩子、女孩子是怎樣上廁所的呢?”

2、組織幼兒上廁所,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教學,孩子們能夠知道自己的性別,並會用正確的方法上廁所。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活動説明:

《畢業詩》,描述的是孩子們畢業時的真切想法。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回憶以前的美好時光,感受孩子們那純真而又細膩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動着;而且,我還意外地發現,利用這個活動還能對孩子進行團結友愛的教育。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激發幼兒對老師、幼兒園的留戀之情。

2、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口語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

4、豐富詞彙:畢業。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物質——錄音機、自錄詩歌磁帶;幼兒園園景圖片,電腦、電視

知識——回憶在園生活學習的情景

活動重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朗誦

難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你準備去哪個學校上學?

二、展開

1、 師:你在小學會做些什麼呢?請小朋友聽老師朗誦一首詩歌,名字叫《畢業詩》

教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的第一段

師:再過幾天,小朋友就要進小學,做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坐在明亮的教室裏,讀書、寫字多麼神氣!

2、 回憶在幼兒園的三年中,能説一説對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嗎?打示幼兒園園景的圖片,小朋友遊戲的圖片等 提示幼兒可以説一説A、在上幼兒園時不會做的事上幼兒園以後學會了; B、在幼兒園最快樂的事......

3、 我們一起聽一聽詩歌中是怎麼説的?

欣賞詩歌的第二段

剛才詩歌中説的和你想的一樣嗎?

師:小朋友剛來幼兒園的時候什麼也不會,現在呢學會了自己上廁所、洗手、吃飯、唱歌、畫畫、跳舞、講故事,有的小朋友還參加了美術比賽、故事大王比賽、跳舞……還榮獲到了各種獎勵

4、 你們獲得的成績和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是分不開的,那你想給老師説些什麼呢?

引導

幼兒大膽説自己的心裏話

欣賞詩歌的第三段

5、 我們一起完整地欣賞一遍詩歌《畢業詩》

可讓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之前,我播放了一段“大學生畢業”的錄象。當孩子們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們依依不捨地分離時,他們的表情變得嚴肅了,似乎想到了自己即將面臨的畢業。就在這樣的情感背景下,我示範朗誦《畢業詩》,孩子們若有所思地聽着。

第一遍朗誦結束後,我提出了一個問題:“幼兒園有什麼愉快歡笑的事情讓你特別難忘?”孩子們將小班、中班以及大班的大大小小的活動,都描述得清清楚楚的。我真的好感動,原來以前的一些辛苦真的沒有白費,那些過去的事情都已經成為孩子們腦海中的美好回憶。

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即將離別,你們有什麼話要對老師和同伴説?”孩子們説的最多的就是“捨不得”,雖然顯得有些單一,卻是最真、最深的情感流露。我又一次被感動了,感覺鼻子酸酸的。可我不希望孩子們的記憶裏會有我落淚的樣子,我便開始轉移話題。

我説:“其實,畢業了也還是可以聯繫的。想老師和好朋友的時候,可以打電話。不過,老師有個建議,我們很快就會畢業跟自己的好朋友分開,所以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希望你們能更團結、更友愛,多做一些讓好朋友開心的事情。

畢業以後,大家就會永遠的想着你,還會牢牢地記住你。”聽了我的話之後,孩子們主動地相互擁抱。我彷彿看到了孩子們的情感火花在激烈的碰撞着,真是太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