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彙總五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彙總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22W 次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彙總五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複習立定跳遠、學習助跑跨跳的動作技能。

2、提高跑跳的能力,鍛鍊體能,發展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在難度逐步提高的遊戲中,主動參與,大膽嘗試,挑戰自我。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大繩一根、鱷魚胸飾一個、平衡步道、沙包若干、筐一隻。

2、音樂《溜冰圓舞曲》、《乒乓之戀》、打雷聲。

3、活動前佈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小蝌蚪變變變

師:孩子們你們看,這裏有個大池塘,我們來玩“小蝌蚪變變變”的遊戲吧!

師:小蝌蚪是什麼樣?(沒有手沒有腳)

師:“小蝌蚪變變變“就像這樣。(教師示範,幼兒跟着模仿)

1、身體趴在地上,雙手合放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

2、蝌蚪長出兩條後腿,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蹬地並扭動身體前行。

3、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四肢匍匐爬行。

4、蝌蚪變成青蛙起跳;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做全身運動。

二、青蛙跳田埂

1、學習立定跳遠。

師:現在小蝌蚪變成了青蛙。你們知道青蛙有什麼本領嗎?青蛙不僅會唱歌,還會蹦蹦跳,青蛙最喜歡跳田埂了,那怎麼跳才正確呢?(教師示範講解,要求:同一方向進行跳躍,起跳時用力蹬地,向前上擺臂;落地時,屈膝全蹲,保持平衡。)(場地如1)

師:青蛙們一起來跳田埂咯!

2、學習助跑跨跳

師:田埂變得這麼寬,誰敢挑戰(請一位幼兒嘗試跳躍)

師:剛才田埂窄,我們用立定跳遠,現在我們可以用助跑跨跳,我們要先跑一段距離,到了田埂前再跨跳,,注意不要踩到田埂,保護自己的安全,就像這樣(教師示範)

師:現在我們一起試試,這裏有不同的寬度,你可以自己選擇、

教學指導: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變化難度,觀察個別能力較弱幼兒的活動情況,並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幫助

三、青蛙過小河

1、第一次活動

師:青蛙越長越大,本領也越來越大,在不遠的田裏有許多的害蟲,現在青蛙要跳過這條小河去捕捉害蟲,我們先練習一下,這條河有的地方寬,有的地方窄,你們看看能從哪跳過去,用什麼方法跳過去?注意安全,不要撞在一起哦!

2、第二次活動

師:下雨啦!快到我這來避避雨吧!(出示打雷聲)

師:下過了雨後,河水漲了,河面變寬啦!小青蛙們你們有沒有信心跳過去!

教學指導:幼兒分散活動,教師巡迴觀察,注意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嘗試。

3、第三次活動

師:如果游來了鱷魚,你敢不敢從鱷魚身上跳過去!(敢)

師:那好,我們現在就去捕捉害蟲了,你看,這就是鱷魚,我們要跳過鱷魚的身體,到對面的田裏捉一隻害蟲,再從鱷魚身上跳過來,把害蟲放到到這個籮筐裏,注意要等前面的青蛙跳回來之後第二隻青蛙才能出發,別離鱷魚那麼近,它隨時都會張大它的大嘴巴!

教學指導:根據幼兒的能力,通過改變膝蓋的高度來調節幼兒跳躍的高度。

四、青蛙回池塘

師:來,我們把繩子變成池塘咯!青蛙們回池塘啦,今天所有的青蛙都很能幹,學會了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跳田埂,過小河,捉害蟲,掌握了,很多本領,現在我們休息一下,互相按摩,放鬆放鬆!

課後反思:

設計意圖

今年我們的孩子們順利的升上了大班,大班體育達標是單人跳繩,為了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學會跳繩,我們班早早就為孩子們準備了繩子。孩子們剛接觸繩子都很好奇,教他們跳繩時,他們總是對“繩”敢興趣,對“跳”卻似乎提不起精神。索性我就把繩子放在放在操場上,孩子們開心極了,跳來跳去,創造出許多不同的玩法。根據大班孩子活潑好動、樂意接受挑戰的特點,我創設情境,利用繩子設計了體育活動“過河”,讓幼兒在運動和遊戲中愉悦身心,鍛鍊體能。

活動準備

在活動準備上,我做的還是不錯的,唯一欠妥的地方,就是活動場地不夠大,使接下來的活動過程受一定的限制。

活動重難點把握

本活動的重點:學習助跑跨跳的動作技能。

我在活動實施過程中:

1、複習立定跳遠的時間花的太多,在學習助跑跨跳的動作技能是變化過快,導致孩子們練習不夠,沒能完全掌握助跑跨跳這個技能。

2、對技能的要求説明還應該更加清楚,要精細要準確。

3、在幼兒做助跑跨跳動作示範的之後,教師在清楚的將一遍動作要領,會比示範前將效果更好。

師生互動

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非常的積極,在我積極的引導下,每個孩子都進入了角色,興趣十足。在幼兒的練習是我儘量關注每個幼兒,不過由於過度關注活動本身,對個別孩子還是疏忽了;在對孩子的評價上,我吝嗇了點,表現好的孩子,我沒有及時的給予肯定,這兩點是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重點要求自己的地方。

活動提升

在活動的最後,很多孩子都反應玩不夠,所以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可以讓孩子們分組,一半孩子當鱷魚,一半孩子當青蛙,互相配合,然後互換角色,這樣,即消除了消極等待,又增強了孩子們的合作精神,一舉兩得。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教案:勇過鱷魚湖

活動目標:

1、 練習助跑跨跳的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 能夠機智勇敢的跨過“鱷魚湖”,不被吃掉。

活動準備:大地墊(2塊)、小積木(20塊)、大積木(2塊)、按摩球、大沙包(若干)、跳繩若干根、音樂。

活動過程:

1、打招呼:孩子們,往周圍看看,我們中心幼兒園今天來了許多貴客,全街道最優秀的老師都來和我們做遊戲。我知道六一兒童節的時候,我們跟大三班的小朋友做過一種特殊的打招呼的方式,現在就讓我們用這種時尚方式跟所有老師打一聲招呼吧!(老師好,×××,老師老師下午好)

2、每人找個碰不到別人的地方,我們一起運動起來!

頭部運動、擴胸運動(胳膊打開)、體轉運動(腰部扭一扭、胳膊向上舉)、腹背運動、腹背壓腿、我們做一個高抬腿(試試你的腿能夠到手嗎?加快速度、用力點)

好,到老師這邊來,我們調整一下呼吸(吸氣、呼出來、再來一次、吸、呼)

3、(出示地墊) 這是什麼?(地墊)地墊可以怎麼玩? 每人拿一塊,我們試一下怎麼玩?(幼兒探索)

→跳(跳的高一點)、拋(拋的高一點)

現在,2個人合起來玩一玩,看看我們能玩出什麼花樣?(幼兒探索)

→刻意讓孩子搭成/\形,試試能跳過去嗎?

4、集合小結:好,孩子們集合。剛才小朋友玩出了許多花樣。一個人玩的時候有的是夾在腿上跳着玩,有的是把地墊放在地上跳着玩,有的是頂頭上玩。兩個人玩的時候花樣就更多了,我發現:

→我發現有的小朋友…

→我還發現有的小朋友是把地墊搭成/\形,誰是這樣玩的?

剛才這個動作就是“助跑跨跳“,我們做助跑跨跳的時候,助跑一定快,一下子高高跨起。

5、跨小山:看,我們前面草地上有兩座小山,我們變成小山前面的兩支隊伍,然後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跨過去,然後沿着兩邊草地迅速爬着返回來。準備好了嗎?開始跨越!

6、跨高山:

→你們知道劉翔叔叔嗎?你們剛才變成一個個小劉翔,真棒!看!現在我們前面又變成兩座大山,一座稍高,一座稍矮,你可以自己選擇。不過在跨越的時候,你的腿可要高高抬起,來試一試你的腿能抬到多高?(和孩子做高抬腿)

→現在你的腿變的非常有勁了,那就來試你的腿能不能跨過去!

7、勇過鱷魚湖。(放音樂)

孩子們,看着我!剛才你們太棒了,這麼高的山都能跨過去!回頭看,現在前面又一條鱷魚湖,有一條兇猛的鱷魚正在睡覺,我們怎麼過去?(讓孩子自己説)有沒有信心?

→孩子們排成一隊,跳過。

→看,現在鱷魚翻身了,身體高了一點,我們怎麼辦?

那就勇敢的跨過去吧!

→兩次都闖過鱷魚湖了,真棒!我們來擊一下掌。

有一天,下了一場大雨,鱷魚湖衝來了許多石頭,因為下雨,鱷魚找不到東西吃了,餓的肚子咕咕叫。看!他在那邊不停的來回溜達着,我們怎麼跨過去?

那現在,孩子們就勇敢的'跨過去然後在對岸等着老師!

→現在,終於輪到老師了!(和鱷魚周旋)然後過去,和孩子撞屁股,表示勝利!

8、放鬆運動:

三次勇闖鱷魚湖,你們太棒了!我們現在坐在墊子上休息一會吧!然後用按摩球來回給孩子按摩!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和敏捷、迅速的反應能力。

2、引導幼兒練習頭上、胯下傳球。

活動準備

1、音樂:如果感到幸福

2、紅旗一面、皮球4個。

活動進程一、活動開始

1、聽教師口令做跑步熱身活動。

2、隨音樂創編動作(重點做上肢運動)

二、遊戲:玩球

1、自由傳球。

將幼兒分成4組,自由探索多種傳球方法。

2、請一組幼兒示範頭上傳球,集體學習、練習。

動作要求:第一位幼兒雙手抱球,雙臂從頭上向後傳給第二位幼兒,依次後傳。

3、請一組幼兒事發胯下傳球。

動作要求:第一位幼兒雙手抱球,雙臂從胯下向後傳給第二位幼兒,依次後傳。

4、請一組幼兒示範頭上胯下間隔傳球。

要求:第一位幼兒頭上傳給第二位幼兒,第二位幼兒胯下傳球給第三位幼兒,依次後傳。

5、集體做遊戲。

(1)教師講解遊戲玩法及規則。

幼兒分成4隊,前後間隔一臂距離,兩腿分開站立。按要求做遊戲。

規則:要手遞手傳球,不能拋或滾球,傳球失落,由接球者拾起,在失落處重新傳球。

(2)幼兒共同遊戲一次。

(3)教師遊戲,再次強調規則。

(4)第二次集體進行遊戲。

三、活動結束

遊戲活動情況。放鬆,自由玩球。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願意説出自己最近的煩心事。

2.説出煩心事後能在老師的建議下找到發泄或解決的方法。

3.説出煩心事後,能以愉快的心情進餐,放下不開心的事。

活動準備:紅包袋子一個

活動過程:

1、安靜活動。

教師用音樂律動組織幼兒安靜。

2、教師拋出問題。

教師:小朋友們最近在幼兒園有沒有遇到哪些煩心事?可以想一想,舉手説一説。當然也可以説一説對老師不滿意或者覺得老師説的、做的令你不開心的事。

幼兒舉手,暢所欲言。

3、教師針對幼兒説的煩心事,給於疏導和解決措施。

4、 教師可以疏導幼兒和好朋友説一説,可以告訴老師和爸爸媽媽,還可以去遊樂場玩一玩,放鬆放鬆。

5、教師鼓勵幼兒和旁邊的朋友分享自己不開心的事。

6、 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説一説自己不開心的事。

7、教師拿出紅包袋子,請幼兒把不開心的事攥在手裏,塞到紅包袋子裏,收走幼兒所有不開心的事。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中國武術的魅力,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懷。

2、提升幼兒精、氣、神。通過學習武術操培養幼兒的勇敢、自信。

3、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強身健體。

4、幫助幼兒瞭解身體結構,對以後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5、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中國武術》

活動過程:

預備姿勢:雙手握拳,拳心向上置於腰間,雙腳立正,雙眼向前平視。

第一節:側上出掌

第一拍:雙拳同時自腰間向兩側出掌,掌心向外,手臂與肩平。

第二拍:還原。

第三拍:右手貼身向頭頂出掌,掌心向上;同時頭轉向左側,左手保持不動。

第四拍:還原。

第二節:左右劈掌

第一拍:左腳向左側邁步後成馬步,左手自胸前、頭頂劃弧線,向左側劈掌,立掌,掌心向左,右手保持不動。

第二拍:還原。

第三拍:又叫向右側邁步後成馬步,右手自胸前、頭頂劃弧線,向右側劈掌,立掌,掌心向右,左手保持不動。

第四拍:還原。

第三節:劈掌衝拳

第一拍:雙手自頭頂向兩側劈掌,拳心向前,同時左腳向左跨一步,成馬步。

第二拍:右手經腰間向前衝拳,左手還原,放腰間同時成弓步。

第三拍:轉身,成右弓步,左手經腰間向前衝拳,放腰間。

第四拍:還原。

第四節:砸拳展翅

第一拍:雙拳於腰間向兩側出掌,掌心向外,同時左腳向左跨一步成馬步。

第二拍:兩臂經兩側至胸前交叉,掌心向內,同時雙腳併攏成半蹲。

第三拍:雙臂側平舉,立掌,體前屈。右腳後踢,左腳伸直,目視前方。

第四拍:還原。

活動反思:

武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也是小學體育課的一項主要教學內容。這學期要求推廣武術操—————旭日東昇,感覺教學有一定的壓力。六年級的孩子較活躍,尤其是男孩子更是活躍分子。

這一段的教學工作重點是以武術操的教學為主,從前兩個星期的武術操教學來看,應該説武術操教學的速度是所有廣播操中最快的,在教學過程中,我用到了分解教學法,示範採取鏡面示範、以及背面示範,以方便學生觀看模仿,這樣學生更容易上手,但學生的情況是學得很快,學得不實,想要真正的做好這套操,做到精氣神俱在,眼隨手走,意與心動,還有着一定的距離。學了,需要苦練。

我在上課時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宣佈課的內容,引入正題時得講究點藝術,既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要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否則課堂會亂成一鍋粥,上這樣的課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一定要很強。第二次課時,我先提出了要求,再引入課題,同樣的情景,能夠很快收場,進入正常的教學中。

在今後教學內容時,我會讓學生更多的瞭解武術操。對於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引導方面,我要多花心思,讓引導的方式更豐富,使引導的效果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