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十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9.99K 次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愛護森林。

2、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知道小朋友不能玩火。

3、知道幾種發生火災時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物質準備:防火圖片和視頻、玩具、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誌。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幾種容易起火的物品,知道這些物品不能玩,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危險的,容易引起火災嗎?

教師引導幼兒從一些物品中找出不能玩、易引起火災的東西。

2、觀看視頻,引導幼兒説出火災的危害。

師:你們看,圖畫中怎麼了?

師:發生火災可能會造成哪些危害?

小結:火不僅能燒燬房子,燒傷人,還會燒燬森林,污染空氣。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説出預防火災的方法,認識"防火"標誌。

師: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師:你看蚊香放在這裏坑你發生什麼危險?

師: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小結:小朋友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

教師出示"嚴禁煙火"的標誌,引導幼兒認識。

4、讓幼兒知道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師:萬一着小火了怎麼辦?着大火了呢?

師:困在房間裏?公共場所着火怎麼辦?

小結:小朋友遇到到火災時,不要慌張,跟着大人跑向室外空曠的地方走,找一個布或者毛巾,把毛巾打濕捂住口鼻逃出來。如果被火困住了,出不去,馬上大聲呼喊求助。

活動反思:

活動中,就幼兒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讓幼兒主動探索、尋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説的易引發火災的物品,並讓幼兒自主地説出不能玩的原因。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安全意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尺子,瞭解其用途,發現其區別,進而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並感受到和同伴一起探索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尺子,並瞭解尺的名稱,特點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長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捲尺等。)2、幼兒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種長度:10釐米、20釐米、30釐米。)3、操場上畫一條寬為120釐米的“小河”。

三、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各樣的尺子。

(1)分組討論交流。

請幼兒將自己收集到的尺子在小組介紹。要求説出是誰幫助收集的,在什麼地方收集的,叫什麼尺子,有什麼特點和用途。

(2)集中交流。

請小組推薦,介紹比較有趣、特殊的尺子。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麼樣的尺子,各有什麼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點。

(1)分組討論。

提問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這麼多的尺子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麼不同?

(2)集中討論。

個別幼兒發言,其他幼兒補充。

(3)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3、找出尺子的共同點。

(1)提問引發思考:尺子有這麼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2)引導幼兒歸納提升: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4、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①請幼兒拿出自己的尺子,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以各自的尺為單位測量。)②請幼兒説説是怎樣測量的。

③引導幼兒小結測量長度的方法:測量時尺子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接着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也不能多計,最後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測量操場上“小河”的寬度(120釐米寬)。

①幼兒用自己的尺子測量,老師將幼兒測量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可讓幼兒反覆測量,確認後再記錄。)②集中觀察記錄表,看看小河有多寬,讓幼兒思考,提出問題。

③集中討論:為什麼小河的寬度會出現三種不同的數字?

④引導幼兒小結:尺子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⑤分別請量出三種不同結果的幼兒説出自己的尺子上刻度最大的數字(表示尺子的長度),教師幫助測算出小河的寬度(120釐米)。

四、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感受到數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五、活動延伸:

在活動中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名稱:玩沙包

活動目標:

1、運動參與:激發幼兒學習民間傳統體育遊戲的興趣,使幼兒積極地參加到各項活動中來;

2、運動技能:使100%的幼兒能學會沙包的傳統玩法,80%的幼兒能做到動作連接順暢,用力協調;

3、身體健康:發展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和速度、力量素質;

4、社會適應: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活動準備:與幼兒數量相同的沙包

適合年齡:大班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老師小時侯非常喜歡的玩具,想不想玩?

二、出示沙包,介紹玩法師:(出示沙包)這是沙包,它有很多種玩法,現在小朋友可以自己選一個沙包,試一試它可以怎樣玩。

1、幼兒嘗試自己玩(5分鐘左右)

2、分小組彙報自己的玩法。

3、教師整理小朋友的玩法。

三、玩沙包

1、抓沙包目的:鍛鍊手臂的靈活性和上肢肌肉的力量。

玩法:幼兒把沙包放在一手背上,用手背把沙包拋起來,迅速翻手抓住沙包。

接着把沙包向上拋起,迅速翻手用手背接住沙包,依次方法反覆進行。看誰的抓包的次數多。

2、拋接沙包目的:練習臂力,發展靈敏性。

玩法:幼兒單手持沙包,向上拋出後,自己拍手一二次,然後用原來的手接住。依次方法反覆進行。熟練後可以增加拍手的次數。

3、頂沙包目的: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玩法:幼兒把沙包平放在頭頂上,向前走動,使沙包不掉下來。

4、踢沙包目的:練習單腳站立、提高協調能力。

玩法:幼兒右臂屈肘,手拿沙包,鬆手,當沙包落下時,用右腳內側將沙包向上踢起。

四、遊戲結束,整理場地

活動二:沙包的創新玩法

活動名稱:沙包的創新玩法

活動目標:

1、在掌握沙包傳統玩法的基礎上學習沙包的創新玩法。

2、提高幼兒的身體運動能力,發展幼兒創新思維。

3、發揚幼兒團結合作精神,培養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沙包若干活動場地

適合年齡:大班

活動過程:

一、練習傳統玩法,幼兒自由練習

二、創新玩法

玩法一:夾包跳目的:練習雙腳跳發展下肢動作的靈活、協調性。

玩法:幼兒用雙腿夾住沙包向前跳,直至跳到規定地點。

玩法二:送禮物目的:發展幼兒的奔跑的速度。

玩法:把幼兒分成兩對,沙包放在一旁,由每隊的第一名幼兒開始,背沙包跑到指定位置放下,跑着回來拍同隊第二人的手。反覆進行看哪對先進行完,哪隊送的"禮物"多為勝者。

玩法三:螃蟹走目的: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合作性。

玩法:兩人一組,背靠背夾住大沙包,手臂挽住手臂,橫着身體像螃蟹一樣側着走,先到者為勝者。

玩法四:誰呀?

目的:提高幼兒的快速反應能力。

玩法:在大沙包的六個面貼1-6的數字。幼兒每6人分為一組,每人確定自己的數字,石頭、剪子、布決定由誰開始,先拿到包的幼兒雙手向上拋包,沙包落地後向上的一面是數字幾,與之對應的學生則上前來拋包,反應慢的、錯的停玩一次,遊戲反覆進行。

玩法五:螞蟻搬豆目的:鍛鍊幼兒的身體協調性。

玩法:將全體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面前放海棉墊幼兒手、腿着地背上放沙包,爬着走到指定位置,把沙包放下,在爬回來。依次進行,先進行完的為勝者。

玩法六:巧運地雷目的:訓練幼兒的身體的靈活性。

玩法:地上畫兩個圈,兩圈相距1-2米,第一圈裏放三個沙包(地雷)第一幼兒將近端的三個"地雷"搬運至第二個圈內,然後跑回擊第二個幼兒的手,第二個幼兒把遠端圈內的"地雷"搬到近處的圈裏。遊戲依次進行。

三、結課整理場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大膽猜想故事內容,學習用"……突然……"的句式表達畫面……

2、理解"突然"的意思,體驗"突然"的趣味,嘗試進行故事續編。

重點

學習用重複的句式表達畫面的內容,並能大膽猜想故事發展

難點

理解"突然"的意思,嘗試討論續編故事

活動準備

《突然》ppt

活動過程

一、拋出問題,激發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們,朱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助老師嗎?你們知道"突然"是什麼意思?

2、"突然"是不是這意思呢?老師找了一個故事,我們去故事裏找答案吧。

二、閲讀猜測,理解故事

1、出示圖片1:你看到了什麼?哦!看到了一隻蜘蛛,那它在幹什麼呢?蜘蛛蕩着鞦韆,它的心情怎麼樣?我們也來和小蜘蛛一起盪鞦韆吧。

2、一隻小蜘蛛正吊在樹枝上盪鞦韆,蕩呀蕩呀,突然——咦,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請小朋友來猜一猜。引導幼兒猜測,教師做適當的迴應。

3、出示圖片2:看,這隻蜘蛛到底怎麼樣啦?那公雞是怎麼吃到它的呢?嗯,一隻公雞跳起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4、現在公雞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麼?它帶着快樂的心情會去幹什麼呢?

5、出示圖片3:公雞在幹什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請一小朋友學公雞唱歌)公雞高興的站在草垛上唱歌,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出示圖片4)怎麼啦?對,一隻狐狸撲過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6、出示圖片5、6:狐狸啊,吃的飽飽的,覺得口渴了,然後去幹什麼啦?去了湖邊喝水。我們來學學狐狸喝水的樣子。(教師講述:狐狸正在湖邊喝水)突然——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請誰來説説?突然——一隻獅子竄了出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7、出示圖片7:後來,獅子吃了狐狸之後在幹什麼?

8、一隻獅子在灌木叢中撒尿,突然——(出示圖片8)誰能用突然説一説發生了什麼事情:突然,一隻霸王龍衝了出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9、完整欣賞講述故事圖片1——810、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三、續編故事,激發想象

1、出示圖片10:這隻霸王龍吃了一隻大獅子,霸王龍會去幹什麼呢?吃飽了的霸王龍正躺在太陽底下休息呢……突然——會發生什麼事情?(出示圖片11)

2、幼兒自由討論,續編故事

四、欣賞原創,自然結束

1、出示圖片12:咦?發生了什麼事?

2、一條毛毛蟲鑽進了它的鼻孔,接下來會怎麼樣呢?

3、突然——啊……嚏……(教師演示課件13),誰來説一説?

4、集體表述畫面,好,我們大家一起來説一説:霸王龍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把蜘蛛、公雞、狐狸、獅子全部都噴出來了。

五、聯繫生活,説説"突然"

1、這個故事的題目叫《突然》。小朋友們你們現在知道"突然"什麼意思了嗎?

2、故事中發生了很多突然的事,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

3、出示圖片13、14、15:圖片中小女孩在幹什麼突然會發生什麼事情?之後兩幅幼兒看圖講述。

4、你能用突然説説"生活中的事情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自由落體現象,探索不同物體下落時所呈現的不同狀態。

2.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並能用恰當的詞彙進行描述。

3.體驗觀察帶來的不同發現及下落的樂趣。

活動重點:

用恰當的詞彙説出不同物體下落的不同狀態,如:直直的,飄下來的等

活動難點:

用線條記錄實驗的結果,如:直線、曲線、繞圈等

活動準備:

1.紙條、羽毛、樹葉、小降落傘,雪花插片和小木珠。

2.在秋天裏,幼兒觀察過樹上的樹葉落下的樣子。

3.幼兒實驗記錄表(記錄表的表頭上已事先根據所提供的材料畫好了各種物體的圖標),人手1支筆。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發幼兒對物體下落形態的猜想。

1.教師:我們已看過大樹媽媽的樹葉寶寶掉下來時是搖搖擺擺的,那麼其他東西下落時,是什麼樣子的呢?

2.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描述其他物體從高處下落的樣子。

二、通過實驗,初步感受物體下落時的不同現象。

1.教師出示紙條、羽毛、樹葉等實驗材料。

2.教師:這裏有許多東西,我們一起玩一玩,看一看,它們下落時是什麼樣子的,那麼其他東西落下來是,是什麼樣子的呢?

3.教師交代實驗和觀察的方法:自選一樣物品,將它舉過頭頂,手鬆開,眼睛一直盯着物體,觀察它從上往下落的狀態。

4.,幼兒自由選擇2~3種不同的物體進行實驗,觀察物體的自由下落現象。(教師注意觀察幼兒選擇的實驗物體和實驗方法,幫助幼兒克服影響實驗干擾因素)

5.教師:為什麼有的小朋友的小降落傘是直直地掉下來,有的卻是飄着下來的呢?我們試一試吧!(幼兒和教師一人抓住一個小降落傘)看看,抓在小降落傘的什麼部位它就可以飄下來了。

三、師幼談論、交流,發現物體從高處下落的狀態是不同的。

1.師:剛才我們都去玩了這些東西,請你説説,你選的是什麼東西,它是怎樣落下來的?(幼兒示範操作並講述自己的發現,教師引導全體幼兒仔細觀察,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並用恰當的語言描述物體落下來的現象,如“我發現羽毛是搖搖擺擺落下來的,木珠是直直地落下來的”等)

2.教師小結:我們發現有的物體是搖搖擺擺落下來的,有的是轉着圈落下來的,還有的是……每個物體落下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

四、幼兒再次實驗,並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

1.教師:如果將小降落傘飄飄蕩蕩落下來的樣子畫出來應該怎樣畫?請你用手試着比畫。木珠又是怎樣落下來的呢?(引導幼兒用繞圈、左右折線、直線、曲線來表現)

2.請幼兒介紹自己記錄的方法。

教師:請你先選一樣東西試一試,然後再去選擇畫有這樣東西的記錄表,吧你看到的現象用線條畫下來!

幼兒再次實驗,鼓勵幼兒選擇第一次實驗中沒有嘗試過的物體進行實驗,教師與幼兒商量記錄的方法,並與幼兒完成實驗記錄。

活動延伸:讓幼兒繼續收集各種 ,觀察和記錄它們下落的不同狀態,並進一步豐富幼兒的詞彙,提高其用身體動作和線條大膽進行表徵能力。

活動反思:

在此次的科學活動中,以幼兒的操作記錄為主,幼兒對於能夠子互操作的活動都躍躍欲試,在操作的過程中,都十分的積極但是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有的幼兒佔住一件是實驗用的降落傘來玩,其他幼兒無法進行實驗,有的幼兒操作過程中江石子往上拋,容易傷到其他幼兒,因此在操作活動的時候,教師尤應注意強調操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項,讓幼兒能夠正確操作,看到真實的實驗現象。

而幼兒在做操作記錄表的時候,發現幼兒的個體差異加大,有的幼兒很快地畫好了實驗記錄表,而有的幼兒則不知道要畫什麼,在記錄表上隨意地塗、畫。因而針對該類幼兒,應在平時積極鼓舞他們參加美術是的活動,鍛鍊他們用勾線筆畫畫的能力,使各個領域的教育相互滲透有機結合,使幼兒獲得全方面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的特徵分解畫面,並能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徵學習編減法應用題,列減法算式。

2、 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積極思維能力。

3、 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 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 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實物圖(一棵大樹,樹上有7只鳥,一隻大的、六隻小的;兩隻白色的、五隻黃色的;三隻停在樹上、四隻剛起飛);算式題卡、粉筆、人手一套1-7的數字卡片,運算符號若干、毛毛蟲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小鳥來做客出示圖片,今天鳥媽媽帶着小鳥飛到我們班來做客,小朋友們為它們表演一個節目吧!

二、為鳥兒們表演節目

1、 教師出示算式題卡(如5+2),幼兒快速從1-7的數字卡片中找出正確答案並舉起。

2、 遊戲進行若干次。

三、鳥媽媽出難題小朋友真能幹,現在鳥媽媽出難題要考考你們。

1、 引導幼兒仔細看圖,分解畫面。

問:圖上有誰?有幾隻?它們一樣嗎?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説出顏色、動態不一樣)

2、 引導幼兒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徵編減法應用題。

⑴、幼兒相互討論小朋友都看見了樹上有1只大鳥、6只小鳥;有2只白色的鳥、5只黃色的鳥;有3只停在樹上、4只剛起飛;你能根據這些特徵編出減法應用題嗎?(幼兒討論)

⑵、 集中討論。

①、教師根據鳥大小不同編減法應用題:樹上有7只鳥,有1只是大的,幾隻是小的呢?然後請幼兒列式計算,並説説各數表示什麼。

②、 誰能根據鳥顏色不同編減法應用題呢?(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編應用題,幼兒編出應用題後,集體列出算式,然後一起説説算式中各數及各符號所表示的實際意義。)

③、 用同樣方法根據鳥的動態編減法應用題,為什麼要問還剩下多少隻?

幼兒講述,教師在黑板上寫出算式。

3、 帶領幼兒讀7的6種減法算式。

四、與鳥兒們玩捉迷藏鳥媽媽對我們小朋友的表現很滿意,它們想跟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你們願意嗎?

1、 教師遮住若干只小鳥,讓幼兒看圖並列出減法算式。

2、 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列的算式題中各數所表示的含義。

活動反思: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我首先通過遊戲複習7組成。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課件圖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動手擺一擺、議一議、説一説中體驗學習帶來的快樂與收穫。雖然大班的小朋友已經有了1-6的分成與計算初步感知,但要經歷觀察、質疑、自己解決問題這一系列過程對於他們來説還是有一定的困難。6、7歲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一節課呈現內容、形式太多,學生注意力就會被分散,所以我設計了課件演示、花片、闖關遊戲等形式,幼兒園的孩子比較沒接觸過用課件上的數學課,所以會更吸引孩子。

幼兒園與小學是相鄰的兩個階段,大班為小學一年級做準備。小學一年級是學校教育的開始,是幼兒園大班學前教育的發展與提高,他們二者既有區別又有緊密的聯繫,幼兒園的課堂主要以育為主,以教為輔,注重的是玩中學,教學的形式是以遊戲為主,靈活、自由、趣味性強,沒有嚴格的約束力和規範性。而小學的課堂,是以教為主,以育為輔,有較強的學習目的性,知識的密度相應增大,課堂的規則也比較多,行為上存在一定的約束力。這種教學形式上的“動”—“靜”,教師教法上的差異,許多孩子存在着不適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不同動物奇特的用餐方式,和探索動物祕密的興趣。

2、嘗試用誇張、詼諧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各種動物用餐的樣子。

活動準備:

1、課件 2、請小朋友事先去了解一些動物們進餐的方式活動準備:

一、教師表演吃東西的樣子,請幼兒猜測,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師:今天張老師帶來幾樣好吃的,你們來猜猜看我在吃什麼?用什麼方式吃的?

1、教師做舔冰淇淋、咬漢堡、吸麪條的動作。根據幼兒猜出來的答案,一一出示圖片。

2、幼兒自由表達所瞭解的.各種動物用餐的相關信息。

師:原來我們吃東西有這麼多的方式,那動物們有哪些方式呢?

 二、語言表達與肢體表現。

1、看動物們"享用美餐"的圖片,引導幼兒用語言説出牛在咀嚼草、啄木鳥啄蟲子、蟒蛇吞吃老鼠、獅子撕咬獵物。

師:我們小朋友真棒,説了這麼多動物的用餐方式,張老師今天要給你們介紹幾種動物吃東西的方式,先來看看牛,你仔細看看它的嘴巴,猜猜它是用什麼方式在吃?

2、鼓勵幼兒模仿動物的樣子,用誇張詼諧的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你們來學一學它吃動西的方式。

你還知道那些動物也是用這個方式吃的?

:原來動物有這麼多的方式,有咀嚼的、啄的、吞的、撕咬的,其實還有些動物特別的聰明,會利用工具享受美食,我們一看。

三、遷移、想像。

1、繼續看圖片,觀察黑猩猩利用樹枝掏螞蟻、海獺用石塊敲開貝殼等情景。

黑猩猩利用了什麼工具,怎樣享受美食?

:黑猩猩利用樹枝掏螞蟻來享受美食。

這是誰?你認識嗎?它是怎麼吃的?

:海獺利用石頭敲碎貝殼用餐的。

2、討論,我們人類利用哪些工具來吃東西呢?

師:動物們真聰明,會利用工具來吃東西,那我們人有利用那些工具來吃東西呢?你知道哪些工具?(筷子、刀叉、吸管、勺子等)師:動物們的用餐方式真有意思,不同的動物他們有不同的用餐方式,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一一看。

四、觀看動物用餐視頻,拓展視野

:動物世界是在太有意思了,其實動物們除了奇特的用餐方式外,還有許許多多的祕密呢,等着我們去發現,我們回到教室後進一步探索他們的祕密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聯繫"盆"、"瓶"、"碰"的普通話發音,引發幼兒對繞口令的興趣。

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盆和玻璃瓶兩個,裝水的瓷碗七隻。

指導要點:

1、教幼兒練習時,先從單音節"盆"(pen)、"瓶"(ping)、"碰"(peng)入手,再由練習句子擴展到整首兒歌,由少到多,由慢到快地進行。

2、讓幼兒用筷子輕輕敲擊幾中盆和玻璃瓶,聆聽各種器皿發出的不同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敲出的聲音不同。

3、教師念繞口令,讓幼兒辨析哪些字的讀音很象"盆"、"瓶"、"碰",練習幼兒的聽力。

4、由句子到整首兒歌練習繞口令,評比哪個小組哪個幼兒唸的好。

教學反思:

在第一次上繞口令的時候,我認為這首繞口令很簡單。學習練習盆、瓶、碰的普通發音,並學會繞口令就行了。我只用了示範朗誦的方法教幼兒,在示範過程中,我用了緩慢的速度進行,一遍幼兒容易理解和聽清楚繞口令的含義。接着,我讓幼兒進行跟讀,可是我發現幼兒的發音不準,總是會記不住,或者是詞語混淆了。最後學了好就才學會,有些吃力。

小百科:盆與碗的本質區別在於,盆的邊緣比內壁要厚,而碗的邊緣較內壁要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反覆感受,使幼兒知道名稱,理解內容,對錶演有一個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學習的興趣和願望。

2、掌握各角色的對話及動作。

3、知道各角色的出場順序,能集體分大組表演。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佈置遊戲場景,小熊、小貓、小狗、小雞、狐狸的頭飾。

2、活動前讓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及排練好《小熊請客》的表演。

活動過程:

一、出示字卡“小熊請客”進行認讀,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第一遍觀看錶演,並提問。

1、提醒幼兒看時要做文明的觀眾。

2、剛才表演的叫什麼?

3、小熊請了誰到它家做客?

三、第二遍觀看錶演。

1、表演中講了一件什麼事呢?

2、各種小動物都是怎麼説的?(引導幼兒説説各只動物的對話)

四、第三次觀看錶演,並學習角色間的對話及動作。

1、當小動物們來小熊家時,它是怎麼説?怎麼做的?

鼓勵幼兒用動作、語言表現各種動物。

2、當狐狸來時,小熊是怎麼説?怎麼做的?

請全體幼兒一起學習小熊的語言和動作。

五、幼兒分大組表演,教師指導。

1、提醒扮演小動物們的幼兒按照順序出場。

2、鼓勵能力弱的孩子大膽表現各角色。 六、結束。

師:今天,我們觀看了表演《小熊請客》,也表演了一會兒,下次,我們也來表演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對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已比較熟悉,也比較喜歡,能比較安靜的觀看幼兒表演,但幼兒對角色之間的語氣不夠生動,動作不夠大膽,協商能力還得有所加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一、活動設計依據: 《綱要》細則在大班語言領域的內容與要求中指出:"引導幼兒……學會仿編、創編詩歌。"由於大班幼兒的語言發展處於詞彙量迅速增加的時期,利用flash的形式仿編詩歌的這一教學形式有益於幼兒感受到詩歌的温馨、和諧、美好畫面感染幼兒的童心,並促進幼兒大膽表達,能使其在表達中嘗試使用各種詞彙,在模仿中掌握句子的句式,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按照"……是……的梳子,梳着……的頭髮"的句式仿編詩歌。

2.感受仿編詩歌的樂趣。

三、活動重難點: (一)重點:按照句式"……是……的梳子,梳着……的頭髮",仿編詩歌。

(二)難點:理解詩句結構,合理仿編。

四、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課前聽本詩歌,熟悉詩歌內容。

(二)物質材料準備:反映詩歌內容的flash。

五、活動過程: (一)學習並理解詩歌

1.媽媽為你梳頭髮的時候,你喜歡嗎?有什麼感覺?

2.欣賞flash邊帶領幼兒看,邊示範朗誦詩歌梳子媽媽用梳子梳着我的頭髮我也用梳子梳着媽媽的頭髮風是樹的梳子梳着樹的頭髮船是海的梳子梳着海的頭髮風為什麼是樹的梳子?它是怎樣給樹梳頭髮的?

船為什麼是海的梳子?它是怎樣給海梳頭髮的?

重點:理解梳子與頭髮的關係3.學習詩歌,引導幼兒有感情、有語氣地朗誦。

(二)分析詩歌句式,為仿編做準備1.提問:你發現這首詩歌句子裏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與幼兒共同小結:如果我們把詩歌裏不一樣的地方繼續變一變,把他們做的事情繼續變一變,再把那些一樣的地方照着詩歌的樣子説出來,那麼我們小朋友也可以編出詩歌來,我們來試一試好不好?

(三)仿編詩歌

1.想一想,生活中還有沒有這樣親密的好朋友?一個是"梳子"一個是"頭髮"?

2.這些事情如果用詩歌裏的話説出來,可以怎樣説?

3.幼兒仿編,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仿編內容。

教師引導幼兒想象出與他人不同的"梳子和頭髮"。重點突出"梳子"與"頭髮"親密及內在的關係。

4.請幼兒將自己最獨特、與他人不同的想象與大家分享,教師展示

5.集體共同選擇幾個有趣的內容創編詩歌:

引導幼兒把仿編的詩句組合起來,形成一首新詩歌,有感情、有語氣地朗誦。

例:媽媽用梳子梳着我的頭髮我也用梳子梳着媽媽的頭髮小鳥是天空的梳子梳着天空的頭髮小魚是大海的梳子梳着大海的頭髮

六、活動延伸:

(一)鼓勵幼兒將自己創編成的詩歌並與同伴和家長分享。

(二)鼓勵幼兒用連環畫的方式表現自己創編的詩歌。

七、教師反思:

幼兒喜歡的詩歌不僅要朗朗上口,還要有語言美、藝術美、童真情趣,因此我選擇了《梳子》這一首短小精悍、想象新穎奇特的詩歌。詩歌從媽媽和孩子互相梳頭談起,用比擬的手法,將風比作樹的梳子,把船比作海的梳子,在幼兒面前展現了一幅生動有趣、想象奇妙的美麗畫面。

在活動中,我把句中的詩句用分解圖示的形式,讓幼兒直觀理解詩歌畫面的內容,再通過一個個具有引導性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表達的意境,掌握詩歌句式"……是……的梳子,梳着……的頭髮",詩歌的結構工整,語言具有韻律感,也便於幼兒的創編活動。在創編過程中,我運用啟發的語言鼓勵幼兒通過對生活經驗的觀察積累、想象,創編出自己的詩歌,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幼兒在活動中一直情緒很高漲、講述語言比較流暢、想象十分豐富,滿足了孩子自我表現的發展需求,體現了以孩子為主體的教育觀念。

八、園長點評:

王斌詩歌仿編的精髓分四個層次。第一是學習詩歌;第二是理解體驗作品;第三是遷移作品經驗;第四是進行創造性想象創編。教師在組織活動中,較好地把握了這四個層次。

仿編詩歌的過程清晰。首先分析句式,教師通過啟發性的提問幫助幼兒分析、理解作品,使幼兒對詩歌的句式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其次,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拓展幼兒的知識經驗,為幼兒的仿編詩歌做好了鋪墊,確保幼兒在仿編時"言之有物",使仿編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第三,提出仿編詩歌的要求,幫助幼兒明確仿編的規則;第四,引導幼兒仿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注重運用啟發性的語言幫助引導幼兒,為幼兒在仿編詩歌中能夠大膽、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起到了支架的作用。此外,在突破難點時,教師採用了"圖譜法"來幫助幼兒分析句式,使幼兒在充分了解句子結構的基礎上,進行詩歌仿編活動。

幼兒在整個活動中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仿編過程中,教師給孩子們提供了動手操作的機會,全班幼兒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仿編的內容,並積極踴躍地把自己仿編的詩歌朗誦給全體小朋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