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大班美術《我們的幼兒園》教案

大班美術《我們的幼兒園》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9W 次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美術《我們的幼兒園》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美術《我們的幼兒園》教案

大班美術《我們的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所喜歡或參加過的運動項目。

2、藉助圖片和人物動作的表演,用簡單的線條表現不同人物的動態。

3、體驗將美術作品編成小故事的成功感。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幼兒晨練錄象、體育項目圖片(正面和側面形態)、黑色勾線筆、繪畫紙人手一份,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錄象,並進行自由討論。

教師:你看到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在做哪些運動?

2、觀察運動圖片,感知人物的動態。

----教師: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運動?他的四肢是怎樣的?

----請個別幼兒上來模仿圖片中的運動,做一個身體動作給大家看(正面或側面的形象),引導幼兒觀察四肢的姿態。

----教師簡筆畫的方式在黑板上描繪出小朋友鍛鍊的身姿。

3、幼兒嘗試畫出自己所喜愛或參加過的運動項目,教師巡視。

鼓勵幼兒自由選擇,畫出一種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教師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在畫紙上畫出自己和同伴一起參加運動的情景。

4、遷移幼兒已有經驗,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運動場上,小朋友積極參與運動鍛鍊身體的情景。

觀看錄像有點吵鬧,所以我在放錄像之前提了要求。讓孩子帶着問題去觀看,去尋找。

活動反思:

在美術活動的講評時,我嘗試改變策略,讓評價活動不再以老師為主角,而是注重體現幼兒的主體性,用信任的眼光尊重他們的看法,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體驗,變換採用幼兒個體的、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以及師生間的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通過這些積極互動的方法,鼓勵他們在美術作品中大膽的展開想象,自由的展現自我,釋放出各自的與眾不同,在欣賞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快樂中,激發幼兒和老師、和同伴之間的共同交流與分享,在輕鬆、友善、鼓勵、肯定的氛圍中,互相學習,相互發現,在共享成功的喜悦中共同成長。

大班美術《我們的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正確表現人體各部分的結構關係和髮型、服裝的細節特點,鞏固畫正面人的技能。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3、加深幼兒對老師的熱愛之情。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請配班老師配合上課。

2、帶花邊的紙或一次性紙餐盤若干、彩筆。

活動過程:

1、引出教師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我們班上有幾位老師?你們怎樣稱呼她們?明天就是教師節了,今天我們給老師畫張像,畫好後,送給老師好不好?

2、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特徵。

教師:現在我們看看王老師的頭髮是什麼樣的?(長髮、短髮、直髮、捲髮、辮子等)衣服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式?衣服上有什麼特點?

幼兒觀察、回答。

教師:我們看看王老師的胳膊在身體的什麼部位?腿在身體的什麼部位?胳膊和腿是怎麼動的?再看臉上眼睛的位置等。

幼兒回答。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我們可以畫一位老師,也可以畫兩位老師。要把老師的頭髮和服裝的詳細的特點畫出來,先畫頭,再畫身體,最後畫胳膊和腿,大家都很喜歡王老師,要把老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掌握人體的結構關係和各部分的比例。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可以畫老師的側面。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教師:我們來找一找,哪幾張畫畫的是王老師?哪幾張畫畫的是耿老師?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老師非常喜歡,這是我們教師節收到的最好的禮物,謝謝小朋友們。

活動延伸:開展照相館遊戲,為顧客照像(畫像)。

小百科:老師又作教師、師長、導師等,是一種職業,古已有之,指傳授學生知識的人員,有各種教育類型(如語文、數學等),班主任也為老師之一;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和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正確知識和指導,有能力的人。

大班美術《我們的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幼兒園的主要建築和景物,用繪畫表現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以及花草樹木。

2、根據幼兒園建築結構和景物位置,學習合理佈置畫面。

3、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在幼兒園裏散步,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周圍景物等。

2、組織幼兒進行建築遊戲“我們的幼兒園“,初步掌握幼兒園的佈局。

3、彩色筆蠟筆、畫紙(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美不美,你們想不想把這麼美的幼兒園畫下來,今天就畫“我們的幼兒園“好不好?

2、引導幼兒回憶觀察過的幼兒園的佈局

教師:你們在園裏看到了什麼?幼兒園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門窗在哪裏,是什麼形狀的?園內還有些什麼東西,這些東西放在什麼地方?樹和花長在什麼地方?它們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先仔細想好,然後再動筆。在紙上先畫樓房,再畫運動器具和花草樹木,將房子畫大一些,畫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兒畫面較空,適當啟發幼兒補充內容。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找一找哪張畫上的房子畫得很平穩;哪張畫上畫的幼兒園裏的東西最多等。

小結:我們的幼兒園真美,今天大家把我們的幼兒園畫下來了,我們要愛護幼兒園的一切東西,使幼兒園永遠都那麼美麗。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新《綱要》“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理念,以“我們的幼兒園” 為主線,讓孩子主動探索、發現並説説我們的幼兒園美麗的地方,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和思維進行思考,幼兒能從圖片和自己的觀察積累中把自己對幼兒園的.新變化通過簡單的語言進行表達,在表述的過程中因為詞彙量的欠缺,顯得比較單一,經過老師提示和引導,基本能把自己的思想表達清楚。

小百科:幼兒園,原稱勘兒園,是幾百年前從普魯士引進的體制。舊稱蒙養園、幼稚園,為一種學前教育機構,用於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至五週歲的幼兒。

大班美術《我們的幼兒園》教案4

活動來源:

春天是一個多風的季節,聰明的孩子們很快便發現了這一祕密,於是我們便生成了《風》的主題活動,在風的探密中,孩子們發現不同的風會吹動不同材質的東西,如:頭髮、衣服、國旗、黃土等,而且在這過程中他們有了表現風中事物的願望。

活動準備:

1、帶幼兒連續觀察風中人物、事物的一些變化。

2、教具:若干有頭髮、穿着衣服的娃娃;國旗;柳樹等。

3、油畫棒、畫紙、毛筆、水粉。

活動目標:

1、能表現出風中人物和簡單景物的動態的一致性。

2、能用多種形式表現出風起時的天氣狀況(發黃、有塵埃)

3、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4、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乾淨,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到操場進行户外遊戲,並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頭髮、衣服以及周邊事物的變化。

二、回到教室,進行談話活動

1、我們在做遊戲時你有什麼感覺?

2、你都看見風中什麼發生了哪些變化?(土地、樹、衣服等)

三、幼兒分組擺弄教具,感受風中不同事物的變化。

1、請各組的小朋友用手裏的這些事物擺出風中場景

2、引導幼兒發現風中事物的一致性。

四、幼兒進行繪畫,教師個別指導。

1、提示:可以用多種材料來表現當時的空中是什麼樣的。

2、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來解決繪畫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求助於同伴、老師;擺弄自己手中的教具等)

五、遊戲:大風吹

1、選取個別幼兒作品,進行分析:風是從哪裏吹來的?吹動了哪些物體?你喜歡畫面中的哪些物體?為什麼?

2、選出一名幼兒做大風,其他幼兒自己來選擇畫面中的事物,音樂響起,大風吹,根據音樂的強弱幼兒自動調節風吹彎度以及風的大小。

活動評價:

1、始終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當中。

2、可操作的教具使幼兒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風吹時事物的變化。

大班美術《我們的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複習側面人及背面人的畫法,能畫出升旗時人物的簡單動態。

2、注意畫面整體佈局及人物比例。

活動準備

1、彩筆、剪刀、白紙、紅紙、黃色小方紙、膠水。

2、活動前有過參加升國旗的經驗,教師進行過有意識的觀察引導。

活動過程

1、回憶講述升國旗的經歷。

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我們應該怎樣熱愛紅旗?升國旗時怎樣做?(立正,行注目禮,在一起舉行升旗儀式,對着國旗敬禮,等等。)

2、學習側面人、背面人的畫法表現升旗的情景。

(1) 教師講解示範如何用側面人、背面人的畫法表現小朋友熱愛國旗的特徵。

(2) 鼓勵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嘗試畫簡單的人物動態,為大家做示範。

(3) 幼兒繪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體佈局及保持畫面整潔。

3、展覽、欣賞各自的作品。

引導幼兒從作品的動作、構圖、佈局等方面評價、欣賞同伴的作品。

大班美術《我們的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幼兒園的主要建築和景物,用繪畫表現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以及花草樹木。

2、根據幼兒園建築結構和景物位置,學習合理佈置畫面。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在幼兒園裏散步,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樓房、運動器具、周圍景物等。

2、組織幼兒進行建築遊戲“我們的幼兒園“,初步掌握幼兒園的佈局。

3、彩色筆蠟筆、畫紙(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美不美,你們想不想把這麼美的幼兒園畫下來,今天就畫“我們的幼兒園“好不好?

2、引導幼兒回憶觀察過的幼兒園的佈局

教師:你們在園裏看到了什麼?幼兒園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門窗在哪裏,是什麼形狀的?園內還有些什麼東西,這些東西放在什麼地方?樹和花長在什麼地方?它們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

3、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先仔細想好,然後再動筆。在紙上先畫樓房,再畫運動器具和花草樹木,將房子畫大一些,畫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兒畫面較空,適當啟發幼兒補充內容。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找一找哪張畫上的房子畫得很平穩;哪張畫上畫的幼兒園裏的東西最多等。

小結:我們的幼兒園真美,今天大家把我們的幼兒園畫下來了,我們要愛護幼兒園的一切東西,使幼兒園永遠都那麼美麗。

教學反思:

《我們的幼兒園》是大班一個繪畫活動,要求幼兒應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表現自己對幼兒園的印象。通過回憶和討論,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觀看錄象、圖片,創設與主題有關的情景,有效地激發幼兒的聯想,喚起幼兒以往的生活積累。通過創作活動的過程,讓幼兒獲得了一種愉快的體驗。通過作品的展示與評價,幼兒感受到自我的被認可,在訓練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樹立了自信心,激發了學習的熱情。

由於幼兒剛上大班,在繪畫技法上,運色技巧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和侷限性。幼兒畫出的幼兒園想象不夠豐富,互相模仿。畫面不夠大氣。

大班美術《我們的幼兒園》教案7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集體的計劃,開展討論,分工合作,進行節日佈置。

2、有一定的任務意識和堅持性。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彩色用紙,膠水,剪刀等材料和工具。

2、《幼兒畫冊》(第二冊P34)

活動過程:

1、與幼兒共同討論:如何美化我們的活動室?

2、根據幼兒討論的意見和方案,師生共同佈置活動室。

幼兒自由結伴,確定由誰負責,共同準備製作材料,討論小組分工。

幼兒分組進行製作活動:拉彩鏈、剪貼慶"六一"主題牆、做掛飾等,利用幼兒已有的製作經驗,同時教師教授和採納幼兒昕的製作方法。

3、師生共同將裝飾物佈置上牆,集體評價各組分工合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