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錦集8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38W 次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門】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錦集8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説説、做做,讓幼兒瞭解標誌有不同的含義。知道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離不開它,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2、培養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常見的標誌。家長有意識的帶領幼兒觀察過各種標誌。

2、背景圖二幅。

3、紙、記號筆、蠟筆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瞭解各種標誌的不同含義。

活動難點:能嘗試製作生活中所需的標誌。

活動流程:理解各種標誌――學會運用標誌――嘗試製作標誌――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理解各種標誌

1、出示標誌背景圖,觀察:

1)、這裏有什麼?從哪裏看出來的?(重點讓幼兒描述醫院、麥當勞二個標誌)

2)、小結:看到了這些標誌,就知道這是哪裏了,標誌是各種各樣的,各種不同的標誌代表不同的意思。

二、學會運用標誌

1、認識常見標誌,知道它代表什麼,哪些地方適用這些標誌。

1)我們平時生活中遇到各種標誌,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標誌,看看哪些是你們認識的,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告訴了我們什麼?

(幼兒自由選擇、討論、講述)

2)幼兒分

別講述,老師進一步幫助其理解並歸類。

重點講述:殘疾人專用通道標誌、公共廁所學會運用標誌

3)歸類:

A、不準做什麼事情的標誌

B、告訴人們這是什麼地方的標誌

C、表示一些危險信號的標誌。

2、幼兒張貼標誌

(在合適的場所貼上相應的標誌)

老師選擇有價值的內容,啟發性地引導幼兒思考:這張標誌貼在這裏合適嗎?

三、嘗試製作標誌

1、幼兒園需要標誌嗎?

2、那些地方需要標誌呢?

3、幼兒嘗試製作標誌。

4、幼兒講述:我設計了什麼標誌?代表什麼意思?

四、延伸活動

幼兒張貼自己製作的標誌。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與人合作時,應傾聽別人的意見,學習協商解決問題的策略。

2、培養幼兒敏鋭的觀察能力。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地墊,體現合作的圖片,幼兒繪畫、手工、書寫工具。

2、經驗準備:瞭解生活中的一些合作現象。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知道合作可以解決問題。

教師以小海龜救媽媽的故事提出問題:“有一天,海龜媽媽帶小海龜去學游泳,遊着遊着,小海龜們餓了,媽媽去幫它們找海藻吃,一不小心,媽媽的身體被卡在了礁石縫裏。”請幼兒猜猜小海龜是用什麼方法救媽媽的?

幼兒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師講小海龜們合作救媽媽的結局,讓幼兒體會合作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

【簡單的小故事,直接導入合作的主題,幫助幼兒理解合作的重要,突出了活動目標。】

二、遊戲,體驗合作的樂趣,學習合作的方法。

1、瞭解遊戲規則,激發合作的願望。

佈置場景:教師在場地分散放置大塊地墊(平均每4名幼兒用一塊),並調動幼兒:“我來當海龜媽媽,你們願意當小海龜來和我做一個合作的遊戲嗎?”

交待遊戲規則:以地墊當作大海裏的安全島,教師説兒歌“小海龜,本領高,潮水來了趕緊躲,牢牢站在安全島,兇猛的潮水衝不到。”幼兒學小海龜隨兒歌圍着安全島游泳,當教師説完:“兇猛的潮水衝不到” 時,幼兒快速跑上地墊,保持身體的平衡,不能掉入“潮水”中。

【簡單的遊戲材料很容易讓幼兒進入情景,幼兒一定會急於遊戲,教師此時交待規則的過程要中注重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

2、遊戲“安全島”,體驗合作的快樂。 組織幼兒遊戲,初步嘗試合作。

討論:“怎樣可以站得又快又穩?”“為什麼有的小海龜動作快卻掉進了水裏?”

小結:只有互相合作才會讓大家都安全。

【有了速度與“安全”的要求,幼兒一定會有爭先的意識,所以在快速跑上墊子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相互的影響,當幼兒出現不穩定或有合作的現象時,教師一定要關注,並通過對比啟發幼兒對合作的思考。】

3、增加遊戲難度,學習合作的方法。

教師逐次減少地墊的數量,讓更多的幼兒嘗試合作。 請幼兒互相觀察,説説自己或同伴是怎樣保證自己安全的?讓幼兒通過自己表述和與同伴交流,理解互相幫助、協商才能更好地合作。

【這是遊戲的高潮部分,也是最能體現教育價值的部分。墊子的數量可有效地控制幼兒之間的合作需求,當幼兒產生衝突時,正是幼兒需要互相協商的過程,教師要關注幼兒的遊戲情況,適當做出引導,可用方法:互相觀察、討論、協商等。】

三、知道合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願意與人分工合作。

1、觀察生活中人們合作的圖片,發現合作的多種方式。 拔河 、抬花轎、划龍舟、搬東西

2、觀察分工合作的圖片,感受分工合作的重要。 籃球比賽、做手術。

3、觀察疊羅漢表演與解放軍救災的圖片,讓幼兒知道在合作時要堅持、忍耐。

【利用圖片拓展幼兒的經驗,體現社會教育是生活教育的特點。既能瞭解合作的多種方式,又能引導幼兒知道良好的合作品質,使幼兒的經驗從遊戲提升到生活中的社會行為。】

四、延伸活動:學習用合作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1、以為解放軍獻愛心、做禮物為內容,組織幼兒討論、協商分工。

2、請幼兒小組協商並選擇製作材料。

3、幼兒合作製作禮物,體驗分工合作的樂趣。

【利用多種合作方式提升幼兒經驗,使幼兒能在生活中使用傾聽、協商、合作的策略,體現教育的現實意義以及社會教育的一貫性及反覆性原則。】

活動反思

1、大班幼兒對事物已經有了較穩定的態度,看問題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獨立性,能堅持自己的想法。由於受這種年齡特徵的影響,幼兒普遍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在其合作時還存在合作機會缺乏,合作意識淡薄,合作要求不明確等幾方面的問題。當與同伴產生矛盾時,他們大多時候會從自己的角度去對待問題而且互不退讓,使合作出現矛盾無法協商而失敗。因此,提高幼兒合作的技能,豐富他們的合作策略是提高幼兒社會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本目標的制定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也符合幼兒發展的需要。

2、對於幼兒來説,在遊戲、學習、生活中,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協商解決問題,協調關係,從而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同時每個人都從相互配合中實現了目標,這就是合作。幼兒社會領域的核心能力是交往能力,培養幼兒主動交往的能力尤其重要。大班幼兒有一定的合作經驗,但解決合作問題的主動性與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本目標指向幼兒的學習內容是合作策略,完成合作的方法是傾聽與協商。目標的重點是學習用傾聽、協商的方法解決合作中的問題,難點是在合作中能主動協調與同伴的矛盾。在設計活動時,教師要把握好社會教育的實踐性特點,讓幼兒有合作的體驗,並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產生的“矛盾”,進行適當引導,幫助幼兒體會同伴語言、肢體動作、表情等傳遞的信息,學習用協商的辦法來達到目的的統一。

3、活動選材適合幼兒,遊戲“安全島”規則簡單,但能有效促進幼兒主動合作,教師能通過材料的調整來調節遊戲難度,逐步讓幼兒加強合作,促進協商技巧的掌握。在組織過程中,通過遊戲任務讓幼兒有合作的意識與行為,並通過不斷減少材料提高合作的難度,從而讓幼兒產生分享、爭執、求助、協商、合作、幫助等行為,在這些過程中引導幼兒通過語言交流等方式來解決問題,提高合作的技能,最後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4、活動過程輕鬆愉快,只有合作才能完成任務這一主線,貫穿在整個活動的每個環節中。活動過程以幼兒參與體驗為主,避免了老師的單調説教,孩子們在與同伴的共同遊戲中去學習協商、體驗,習得有益的社會交往技能,充分體現了社會教育潛移默化的特點。

5、活動對教師的隨機教育能力要求較高,但在活動中,我關注幼兒的成功現象較多,沒有及時關注幼兒在合作不成功後的表現,缺少及時的鼓勵,影響了個別幼兒繼續參與合作活動的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內容,理解好朋友的含義。

2、感受好朋友之間互助友愛的情感,體驗好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幸福和快樂。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説普通話。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故事中人物。

1.出示小企鵝。師:它是誰?你覺得它的朋友會是誰?幼兒猜測。

2.出示小企鵝的朋友,引導幼兒認識。

二、感知好朋友之間的友誼。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提問:小朋友,小企鵝有一個什麼樣的願望呢?你覺得它能夠實現這個歌願望嗎?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故事情節。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

提問:聽到這裏,小企鵝的願望實現了嗎?如果你是小企鵝的朋友,你會支持它實現這個願望嗎?為什麼?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段。

提問:小企鵝的願望最終實現了嗎?怎麼實現的?這個過程容易嗎?

4.既然這個過程這麼難,為什麼它的好朋友還要支持他,幫他實現呢?

5.當小企鵝實現願望了,他的心情怎麼樣?

教師小結:小企鵝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它的一堆好朋友想了很多的辦法,經歷了很多的困難,但還是堅持不懈地幫助小企鵝達到了願望,達到願望的小企鵝最後變成一隻幸福、快樂的小企鵝。

三、説説自己的好朋友。

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你的好朋友會像小企鵝的朋友一樣支持你、幫助你嗎?引導幼兒回憶並討論。

教師小結:好朋友就是喜歡在一起,平時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會互相關心,互

相幫助、團結友愛,有好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四、遊戲:搶佔冰山。

通過不斷地實踐孩子們一個個地累積站在輪胎,體現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師小結:今天這個遊戲,通過小朋友的團結一致,我們取得了一次次的突破,後來那麼多的小朋友站在了輪胎沒有掉下來。這説明了,好朋友之間要不怕困難、團結一致,堅持不懈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實現自己的願望,得到幸福和快樂。

活動反思:

《一堆好朋友》這個故事講述了好朋友之間應該團結互助、相親相愛。在此基礎上我們進行了討論,同組老師給的建議是我們要以“愛”做引線,帶領幼兒走進故事,理解好朋友的含義,並感受好朋友之間互助友愛的情感。

其次大家覺得社會活動一定要突出體驗的環節,不然的話很容易上成語言領域的課。因此我們來討論在環節中的遊戲如何開展,遊戲要層層遞進,增加難度,讓幼兒有興趣去參與挑戰。同時在體驗中感受小企鵝的朋友那種“辛苦”和“累”,但是卻沒有放棄的精神。通過活動折射到生活中孩子們對待好朋友的態度,他們會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些許,並把這種體驗延伸到生活。

在經過大家的討論,整個活動的環節更清晰,環環緊扣,每個環節的注意細節也分析到位,因此老師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會得心應手。每一次的集體備課我們都會互相討論、互相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才會有所提升。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分享中瞭解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2、感受少數民族的風情,激發幼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前期經驗、調查表、PPT等。

【活動過程】

一、講講知道的少數民族。

價值取向:回憶已有的經驗,引出內容。

1、師:最近我們正在研究一些少數民族,誰知道什麼叫少數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請你們用好聽的、有節奏的聲音説説你知道的少數民族的名字。(這裏你的要求是用好聽的節奏説,那麼用什麼樣的節奏呢,最好你先預設一個節奏,比如老師先有節奏的説一説?)

2、出示地圖(地圖上標有代表56個民族標誌):剛才小朋友説了好多少數民族,看,它們就分佈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説道到,你們看,還有(讓幼兒簡單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數民族。

3、這麼多的少數民族,你們知道一共有多少個嗎?(用數字表示出來)

總結:哇!祖國真大啊,原來我們一共有56個民族了,每個民族都有它們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祕密。

二、幼兒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價值取向:通過相互學習初步瞭解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三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師:前幾天,老師讓你們自由組隊重點調查了幾個少數民族,今天請你們來説説你們的發現,輕輕的商量下派個代表上來介紹。(把幼兒的調查貼在黑板上,每個隊從少數民族的吃,穿,住,運動四方面介紹)。

1、第一組幼兒代表介紹:維吾爾族。

①幼兒介紹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師:你今天介紹的是什麼族?(維吾爾族)你可以從這個地圖上找出它的位置嗎?(在地圖上維吾爾族的旁邊插上小紅旗,幼兒介紹)

②幼兒提問,幼兒解答。

師:剛才這個隊的小朋友介紹了許多關於維吾爾族的知識,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或者有什麼還想要了解的?(幼兒之間互相提問,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驗。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些維吾爾族的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PPT)

服裝:式樣寬鬆、灑脱,色彩對比強烈。

維吾爾族的姑娘:維吾爾族姑娘以長髮為美,婚前梳十幾條細髮辮,婚後一般改梳兩條長辮。

維吾爾族的花帽:是維吾爾族美麗的標誌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綾,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動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紋是四邊對稱的。

舞蹈:他們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長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單膝着地,會聳肩膀,女孩子會圍着男孩子跳舞。

這裏老師要引導幼兒邊看邊觀察,老師可以通過講解和提問穿插的方法和幼兒產生互動

師:讓我們帶上四楞帽子,一起來跳一段維吾爾族舞蹈吧。(播放音樂背景,教師領舞,幼兒學一些基本的動作)

特產:維吾爾族不僅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還被成為“水果之鄉”呢,知道為什麼叫它水果之鄉嗎?(產葡萄)維吾爾族是我們中國的最大面積的葡萄生產基地,除了葡萄你們還知道有那些嗎?(哈密瓜,巴丹木,無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組幼兒代表介紹:蒙古族(找一找地圖上在哪裏插上紅旗)

①幼兒代表介紹他們的風俗習慣及特色。

②幼兒提問,幼兒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兒的經驗(PPT)

師:來看看老師準備的蒙古族的資料。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書包的結構和作用,區別書包的異同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認識,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及認真傾聽的習慣。

3、敢於想象,大膽表現,發展幼兒創造力。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書包每人一個。

2、智、彩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課題。

小朋友們馬上要上小學了,小學生每天上學必須帶什麼?

2、發現書包的不同特點。

(1)提問引發思考: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書包,你們的書包都是一樣的嗎?有什麼不同?

(2)分組討論:互相觀察、議論,發現書包的不同之處。

(3)集中交流:首先請一名幼兒代表小組發言,説説本組發現的書包不同之處,再請小朋友補充自己的發現。

(4)引導幼兒歸納書包在形狀、結構、顏色、圖案等方面的不同點。

3、發現書包的共同特點。

(1)提問引發思考:你們的書包有這麼多不同的地方,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2)分組討論:互相觀察、思考、議論,發現書包的共同特點。

4、收拾整理書包讓幼兒學習整理書包。

活動反思:

捕捉到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小學生的書包,並以此為出發點,讓學生了解小學生書包內的物品,從而為小學生活做好準備。

本次活動環節,將每個問題設計更加嚴謹,先讓幼兒猜謎語導入活動的主題,進而引入:“小學生要背書包上學?書包裏應該裝些什麼呢?”從而自然過渡過第二個環節(對各種學習用品經驗交流分享),在兒歌的學習中緊扣活動內容的問題,讓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學習,避免了一問一答的單調提問。

活動動靜搭配,調動積極性與主動性:活動中,老師提供給每個學生相應的操作機會,從談話(表達對學習用品的認識)——與同伴分享自己所帶來的學習用品——學習兒歌——表演兒歌——畫書包,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能夠與兒歌進行完整全方位的接觸。

存在不足之處:

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朗誦兒歌時,能夠注重提醒學生對兒歌的情感處理,但是對於兒歌、詩歌類的朗誦方式還需提高,完整但過於平淡。

調整策略:

對於詩歌朗誦的情感處理,應在日後的每個語言教學中,首先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老師有了朗誦的激情,才能更好地帶動參與到活動中。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環衞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懂得尊重環衞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3、有愛清潔、講衞生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識,能與其他幼兒共同遊戲,樂意與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重點難點:

1、瞭解環衞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懂得尊重環衞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1、課前可與環衞工人聯繫好,約定參觀的時間和地點。(儘可能與幼兒園靠近一些,且能確保安全。)

2、小抹布(與幼兒人手相等)。

幼兒用書:《城市美容師》

活動過程:

1、瞭解環衞工人的工作。

(1)、教師:小朋友,知道我們的城市為什麼清潔、漂亮嗎?(有環衞工人)環衞工人經常做什麼事呢?我們今天去看看環衞工人在幹些什麼。

(2)、教師帶領幼兒在環衞工人工作的馬路對面觀察,引導幼兒注意環衞工人在做什麼、是怎麼做的、用了什麼工具,經過環衞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麼變化。

2、討論環衞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繫。

(1)、教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衞工人,他們在幹什麼?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衞工人會怎樣?

3、尊重、愛惜環衞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教師:環衞工人很辛苦,不管颳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看看書上這些小朋友誰對誰不對呢?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了我們生活的小區、街道等都是有清潔工打掃乾淨的,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平凡,但卻很偉大。懂得尊重環衞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並學會從整理自己周邊的環境衞生開始來養成個人講衞生的好習慣!總的來説,幼兒對環衞工人、保潔工人的工作很瞭解,但對綠化工人的工作不是很瞭解。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幼兒發言的面很廣,興致很高。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找男孩,找女孩

科學研究表明,男、女孩在智力方面並無明顯差異,但男、女孩在興趣、愛好等方面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如果你仔細地觀察大班幼兒的遊戲,就可以發現,無論是遊戲的內容還是遊戲的方式,都有明

顯的不同和性別的傾向性。這説明,幼兒在社會環境中成長,潛移默化中形成不同的性別意識和性別傾向性,幼兒階段,幼兒的性別意識在萌芽和成長之中。為了讓幼兒瞭解並認識自己,形成健康的性別意識,培養幼兒的分析比較能力和創新能力,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自我認識、自我發現。

活動目標:

1、瞭解男孩、女孩在動作、聲音、愛好等方面的'差異,嘗試主動用各種方式找出區別。

2、願意向異性同伴學習,彌補自身的性別弱勢。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人物頭飾(塑料的、紙的、橡塑板的),各色紗巾和各花布,木棍、紙棍、項圈、塑料圈,插塑兩筐、寶高玩具一筐,水彩在、白紙、墊紙板等。

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給自己化粧。

(1)激發幼兒化粧的興趣。

教師:“啊!這兒有這麼多美麗的頭飾、紗巾和玩具,我們來開化粧舞會好不好?”

(2)教師:“請你想一想,你想把自己打扮成什麼角色?…前面有一面鏡子,請小朋友打扮好以後,到鏡子跟前照一照,看看你化好粧的樣子。”

(3)幼兒按自己的意願打扮自己。(杜鵑圓舞曲響起)

(4)教師給予一定的啟發和幫助,觀察幼兒的喜好和表現。提醒幼兒:“你想化粧成什麼角色呀?”“去前面照照鏡子,看看你現在像誰了?”

2、化粧舞會。

(1)請化粧好的幼兒坐下來。(音樂漸輕)

(2)談話、展示和啟發引導。

①請幼兒上台展示自己化粧的角色形象。

教師提問:“你化粧成誰了?你為什麼要化粧成他?你能給我表演一下嗎?”

②教師結合幼兒的化粧和表演給予評價:“我發現你的動作很有力!”“你的動作很優美!”“你很細心。“‘你希望自己像××一樣;勇敢、鍵壯。”“你希望自己像××一樣美麗、漂亮”等等。通過教師評價隱性地歸納出男孩和女孩的化粧和表演時不同的喜好和風。

③比較和討論一下男孩和女孩在化粧和表演上的不同。

請全體男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

請全體女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角色;

請幼兒談談男孩、女孩在化粧活動中的不同之處。

④教師和幼兒共同分析小結:“平時我就發現男孩、女孩在髮型、服裝上不太一樣。今天,從小朋友化粧中,我還發現你們的興趣愛好不同,表演時的動作、風格也有許多不同。”“男孩、女孩都有自己

的優點。男孩子們勇敢、大方,表演的時候動作有力。女孩子們做事認真、仔細,表演的時候動作優美,表情很好。但是有的女孩子膽子太小,該向男孩學習,有的男孩動作很快,但是粗心大意不夠細緻,你們就要多向女孩子們學習。”

(3)開始進行化粧舞會。(舞曲響起)教師和孩子一同快樂地跳舞,盡情地展示自己的風采。

3、遊戲《找男孩,找女孩》。

(1)教師請小朋友坐下休息一會兒,引出嘉賓——小猴子(其他班幼兒扮演)。

“今天,聽説我們小朋友在這裏開化粧舞會,幾隻小猴子也來參加我們的化粧舞會啦!我們歡迎他們!”(鼓掌歡迎)

(2)小猴進場。(伴隨猴操音樂)

(3)遊戲《找男孩,找女孩》。

①教師:“下面就玩一個《找男孩,找女孩》的遊戲。這幾隻小猴子中間有的是女孩子扮演的,有的是男孩子扮演的。請你猜猜看,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②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

③教師引導幼兒從動作、聲音,興趣、愛好等方面區分,鼓勵幼兒採用多種方法來比較和判斷。

(4)請小朋友在紙上寫出男孩的號碼。

教師:“通過一系列測試,我們小朋友好像已經知道誰是男孩,誰是女孩了。請你把男孩的號碼寫在紙上。”

(5)公佈正確答案。

教師:“小朋友的答案都寫出來了。究竟誰是對的呢?請小朋友們脱下你們的帽子,讓我們看看。”“看出來了嗎?請男孩子向前一步走。”“原來×號、×號是男孩子表演的,×號,×號是女孩子表

演的,看看你手中的答案,你答對了嗎?”

(6)教師小結。(鼓勵幼兒的創新精神、主動精神,小結幾種別方法,鼓勵男孩、女孩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4、小朋友和小猴一同聯歡。(舞曲再次響起)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

1、幼兒對化粧活動、《找男孩、找女孩》的遊戲都很感興趣,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情緒高漲,主動參與的願望很強。

2、在化粧過程中,男孩和女孩的化粧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小孩化粧的角色有:孫悟空、豬八戒、老虎大王、白馬、沙和尚、黑貓警長等。女孩化粧的角色有:公主、蝴蝶、仙女、小蜜蜂等。化粧過程中,男孩的速度快,有主見,喜歡配置各種武器(刀、槍、寶劍),粧好就很威風地舞起來;女孩的速度相對較慢,認真細緻,選擇,色時易受同伴影響,喜模仿,喜歡佩戴首飾(耳環、手鐲),披紗巾表演時男孩動作有力、威武,女孩舞姿婀娜、柔美。

3、《找男孩,找女孩》的遊戲中,幼兒充分地調動了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而且有許多創新的表現。如讓小猴子扔沙包、打拳、舞、説話等,説明幼兒注意到了男孩、女孩在力量、聲音、舞姿、動作上的不同。

二、專家點評

伴隨着成長,幼兒的自我意識逐漸形成,認識自我、接受自我與認識別人、接納別人同樣重要。本活動通過服飾掩飾,以“猜”遊戲幫助幼兒分析、思考,從而對男、女性別角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其活動的層面挖掘較深,看出此活動前已有較多的自我意識方面活動。

三、反思與討論

表演遊戲引進了社會活動,你能想出其他更好的活動形式嗎?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設計】

林畲是茶的故鄉,產量大,栽培。生產歷史悠久,具有下火。明目。降脂等的特點,很適合現代人的生活要求,在福建省享有盛名。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瞭解家鄉特產的用處,從而激發幼兒愛家鄉,愛家鄉人民的情感,併為自己是清流人而感到驕傲。自豪。

【活動目標】

1、瞭解茶在生活中的用處,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粗淺的茶文化。

2、知道林畲是茶的故鄉,激發幼兒愛家鄉,愛家鄉人民的情感。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説完整話的好習慣。

4、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以圓桌布置成小茶室。各色茶葉,杯子,碟子,水,林畲茶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交談,生活中父母的愛好,許多幼兒表示父母愛喝茶。

二、幼兒分組進行情感感知:

聽音樂進入小茶室:“這是什麼地方?有些什麼?”

三、體驗瞭解:

1、觀看了解各種茶葉:“聞聞桌上各種茶葉的香味,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數一數桌上有幾種茶?”

2、教師與幼兒共同小結茶葉的種類,形狀。

3、觀看林畲茶場的圖片,讓幼兒知道我們林畲鄉是茶的故鄉,激發幼兒愛家鄉,愛家鄉人民的情感。

四、泡茶-聞茶-觀茶:

1、教師泡茶,幼兒觀察各種茶葉的變化。(顏色。形狀)

2、請幼兒品嚐茶:“茶的味道怎樣?”

3、瞭解各種茶葉的功用。

4、教師與幼兒共同小結茶葉的功用。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

小百科:茶,植物學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鋭,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無毛或初時有柔毛,邊緣有鋸齒,葉柄無毛。花白色,花柄有時稍長;萼片闊卵形至圓形,無毛,宿存;花瓣闊卵形,基部略連合,背面無毛,有時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無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釐米,每球有種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