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

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25W 次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

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1

設計背景

上學期,我班新增了一些幼兒喜歡的管子玩具。有一天,我發現幾個孩子這樣玩管子:一個孩子用嘴透過管子往另一個孩子的頭上吹,另一個孩子的頭髮被吹飄起來了;一個孩子把好幾個管子連接在一起,把一個彈珠放進管子,彈珠從另一頭滾出來了;一個孩子把一塊積木也放進了管子,可是積木落下去一半,卻出不來了……《綱要》強調,要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孩子們的這些行為不正是在進行“哪些東西能穿過彎管”的探索嗎?於是我決定利用管子玩具,讓幼兒在假設猜測、不斷探索中,瞭解事物的相關特性。

活動目標

1.能結合已有經驗提出假設,樂意通過實驗加以驗證,感受科學探索的樂趣。

2.通過實驗獲得物體穿越彎管需要具備的特性,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喜歡操作,大膽交流,懂得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方法之一。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彎管玩具,螺帽(直徑小於彎管的直徑)、毛線、較長的硬鋼絲、沙子、手電筒。

2.教學材料:大記錄表一張(圖一),小記錄表(圖二)人手一張,笑臉、哭臉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彎管拼搭

教師:看,這是小朋友們平時常玩的管子玩具,請你們用兩分鐘的時間趕緊搭一根彎管,比比誰搭得又快又有創意。(幼兒拼搭,教師計時。)

教師:舉出你的彎管讓所有的小朋友看到,説説你搭的是什麼。(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給予迴應。)

2.預測假設

(1)尋找彎管共同點

教師:你們搭的彎管各不相同,真有趣呀,可仔細觀察一下你們的彎管,它們有一個什麼共同的地方?(幼兒仔細觀察,允許和同伴小聲交流。)

小結:彎管的造型無論怎麼變化,中間都是空的。

(2)預測

教師:彎管的中間都是空的,像一條彎彎的隧道,今天來了許多的小東西,它們想鑽到彎管的身體裏去旅行!看看,有哪些小東西?(出示統計表,表上有空氣、沙、毛線、電筒、硬鉛絲的圖片。)

教師:這些東西能穿越彎管隧道嗎,它們想請我們小朋友先來猜一猜!老師給你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些笑臉和一些哭臉,笑臉表示能夠穿越,哭臉呢?(不能夠穿越)

(3)統計

教師:請你們想一想,猜一猜,哪些東西能穿過彎管,哪些東西不能穿過彎管,把笑臉和哭臉貼到相應的表格裏。(幼兒把自己的猜想結果貼到前面的大記錄表上,笑臉表示能穿過,哭臉表示不能穿過。)

教師:我們看一下小朋友的猜測結果,你從表格上看懂了什麼?(點數表格上笑臉和哭臉的數量,把總數寫在最後一欄,初步學習用統計的方法分析表格。)

3.驗證、記錄

(1)教師:小朋友有不同的意見,那它們到底能不能穿越彎管呢?讓我們一起來做個試驗驗證一下。

教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些實驗材料,請你們去做個實驗,然後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到統計圖上,能穿越的打?菁,不能穿越的打?菖。不要忘了每一樣東西都要試一試哦!

(2)教師巡迴觀察、指導,瞭解幼兒的實驗過程及問題,提醒幼兒及時記錄自己的實驗結果。

4.交流實驗結果

(1)空氣:空氣是流動的,所以能在彎管子裏通過。還有哪些東西是流動的,也能穿越彎管呢?(風、水、聲音、氣味等)

(2)沙子:顆粒比較小,能在管子裏滾動、穿過。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東西呢?(米、小豆等)

教師:怎樣可以快速地穿過彎管呢?(個別幼兒試驗後教師小結:放入沙子後,晃動彎管,更容易快速穿過。)

(3)毛線:線在穿越的時候還需要一點技巧呢!要抖一抖才能夠順利穿越。為什麼線能穿越彎管呢?

教師小結:因為線是細細的,軟軟的, 那為什麼老師還要在線上面綁一個螺帽呢?(因為可以增加它的重力,使它能夠更加方便地穿越彎管。)

(4)光:它只能到哪裏啊?

教師:手電筒照出來的光是直射的,所以不能穿越彎管。

(5)鋼絲:因為長鋼絲是直直的、硬硬的,不能拐彎,所以不能穿越彎管。

教師:有什麼辦法讓它穿越彎管嗎?(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人們動了很多腦筋幫助它們穿過彎管。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寶貝(出示鋼絲彈簧),鋼絲變成螺旋形的樣子後,可以伸到長長的彎管裏幫助清理堵塞在彎管裏的垃圾了!

小結:通過實驗,小朋友發現流動的、小顆粒的物體可以比較容易穿過彎管,但是一些不能一下子就穿過彎管的東西,想想辦法,可能也會穿過彎管。感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在科學角試一試,怎樣讓光穿越彎管。

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2

明天中秋,小編祝老師們月餅節快樂。讓我們躺在秋的顏色裏,帶着寶貝們一起欣賞創編詩歌~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所表達的色彩美。

2、能根據詩歌的句式結構進行仿編。

3、幼兒積極大膽地參與到活動中,並得到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秋天的顏色》課件。

2、大風和微風的音樂。

3、利用週六日讓家長帶孩子去撿落葉。

4、實物山楂、香蕉、蘿蔔。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很多顏色寶寶(出示彩紙),這麼多絢麗多彩的顏色放在一起感覺怎麼樣?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如果讓你選一種顏色送給秋天,你會選哪種顏色呢?為什麼?(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有很多水果和農作物都成熟了,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朗讀散文,聽一聽詩歌裏秋天的顏色。

①你聽到詩歌裏秋天是什麼顏色的?

②是誰告訴我們秋天是什麼顏色的?他們是怎麼説的?

③為什麼小草説秋天是黃色的,楓葉是紅色的,白菊説是白色的,松樹説是綠色的,大地説是絢麗多彩的?

三、再次欣賞,放課件

師小結:秋天到了,小草經過秋風的吹拂,變成了了黃色,菊花在秋天的時候開放,松樹是常綠樹,秋天仍是綠色,大地因為有了這麼多的顏色所以變得絢麗多彩。原來他們都是根據自己的顏色來告訴我們秋天的顏色的。

小草輕輕的告訴我,秋天是黃色的,小草為什麼要輕輕的説呢?楓葉是怎麼告訴我的?松樹是怎麼告訴我的?大地又是怎麼説的,它為什麼驕傲的説?

幼兒隨教師朗誦散文。

四、仿編散文詩。

小朋友朗誦的真好聽,剛才散文詩裏告訴了我們許多秋天的顏色,可是我知道還有許多水果,蔬菜,農作物他們也要告訴我們秋天是什麼顏色的。(出示山楂,香蕉,蘿蔔)山楂吃在嘴裏酸酸的。香蕉吃在嘴裏甜甜的,蘿蔔吃起來脆脆的(引導幼兒説出山楂酸酸的告訴我,秋天是紅色的。香蕉甜甜的告訴我,秋天是黃色的。蘿蔔脆脆的告訴我,秋天是白色的)

五、玩遊戲,秋風掃落葉

師:前幾天爸爸媽媽帶着你們去撿了落葉,請把自己拾到的落葉貼在身上。

現在我們來玩一個秋風掃落葉的遊戲,現在老師是風婆婆,你們都是小樹葉,老師説“風兒風兒輕輕吹,你們就原地作小碎步,老師説大風大風猛烈吹,你們就依次穿過這個拱門,回到座位。

活動反思:

活動《秋天的顏色》是我們很少接觸到的詩歌欣賞。小朋友們對身邊的小草、楓葉、菊花、松樹的顏色都很熟悉,所以孩子們對活動比較感興趣。特別是最後的仿編詩歌,我發現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很仔細。小朋友好象對仿編詩歌很感興趣,於是我就把他們編的句子合起來編到詩歌裏,小朋友聽到是自己編的句子,都非常高興。

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3

設計意圖:

《花園裏有什麼》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詩,作者以獨特的視角,將花園裏各種看得見的、看不見得、感受到的、感受不到的事物,以優美的語言、排比的句式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繪本的畫面人物形象突出、色彩柔和美麗,營造出一種和諧動人的意境。這樣的一首散文詩正適合大班幼兒的欣賞與學習,它能夠帶給幼兒美的欣賞,陶冶幼兒的情操,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發展。

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感官感知花園中的動植物特徵。

2、嘗試使用形容詞描述在花園裏的感受。

3、願意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

通過不同感官感知花園中的動植物特徵。

活動難點:

嘗試使用形容詞描述在花園裏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圖畫書《花園裏有什麼》人手一本。

2、配樂散文(配套CD)。

3、小圖片、大色紙兩張。

活動過程:

一、和幼兒討論有關花園的經驗。

--散步的時候,你在花園裏發現了什麼?

--小朋友們有的用眼睛看到了一些東西,有的用耳朵聽到了一些聲音,還發現了小花園的變化。

--今天請大家一起看一本圖書,看看書中的花園裏究竟有什麼。

二、閲讀圖書上的小花園。

--仔細翻閲圖書。

1、提問:花園裏有什麼?

2、根據幼兒的回答,將相應的小圖片呈現在黑板上。

--完整欣賞配樂圖畫書內容。

提問:花園裏有什麼?

--分類遊戲,解讀圖畫書內容。

在黑板上出示兩張色紙,分別呈現文字"看不見的"、"看得見的",暗示兩個不同集合。(操作提示:哪些是看得見的,哪些是看不到的?請大家根據聽到的故事,把圖片放到合適的位置)提問:(出示藏在泥土裏的)這個為什麼沒有被看到呢?

小結:原來花園裏的很多東西藏了起來,有的要翻開表面才能看到,有的要仔細觀察才能看到,有的要耐心等待才能看到。比如藏在泥土裏的,穿了隱身衣的。所以不是看不到,是不容易被看到。

提問:(出示花兒的圖片)那麼,花的香氣看不到,為什麼會被發現呢?

小結:原來"涼涼的微風"是看不見的,"花兒的清香"是看不見的,"蟲兒的'叫聲"是看不見的,要用鼻子才聞得到,用耳朵才聽得到,用皮膚才感受得到。嫩嫩的、淡淡的、涼涼的、癢癢的、香甜的,這些形容詞表達的意思,就是用眼睛也看不到。

提問:這個花園這麼美,在這樣的花園裏玩,寫這個故事的人是什麼心情呢?你看到了嗎?你聞到了嗎?你聽到了嗎?

小結:原來需要用"心"才能感受得到。花園多美呀,大自然多美呀!寫這個故事的人,還有我們讀這個故事的人,心情都變好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在幼兒自主欣賞之後,教師關注幼兒對散文詩意境的感受,創設寬鬆的心理氛圍,引導幼兒運用詞語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而完整欣賞散文詩的環節也顯得十分重要,幼兒前期的自主欣賞會存在不完整性,而完整欣賞的環節能幫助幼兒從整體上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閲讀故事內容,理解野田做哥哥後帶弟妹外出的相關情節。

2.感受野田內心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對人物心理進行合理想象。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升到大班了,我們小朋友成了幼兒園最大的哥哥姐姐了,你覺得做哥哥姐姐的感覺怎樣?(很自豪)

(2)小朋友,你喜歡做哥哥姐姐嗎?請説説你的理由。我們來看看誰跟你們一樣也當哥哥了(出示ppt)看,是誰啊?(小貓)對,它的名字叫野田。

2.播放課件。

(1)觀察圖中的三幅圖,你從哪裏看出野田做哥哥不開心的原因了?

野田覺得,媽媽有了弟弟妹妹,好像不像從前那麼喜歡自己了。野田會做些什麼呢?後來發生了什麼事?

(2)雖然野田不喜歡弟弟妹妹,可是當有一天媽媽要野田帶弟弟妹妹去森林裏玩,野田還是答應了,野田帶着弟弟妹妹一搖一擺的朝森林裏走去

(3)他們來到了一棵大樹下,野田想,就是這些麻煩的弟弟妹妹,讓媽媽不再愛我了,我要把他們扔掉,於是野田“嗖”的一聲很快的爬到樹頂上,弟弟妹妹看見了,開心的説:“哥哥,你好棒耶!”於是他們也學哥哥往樹上爬,弟弟妹妹的力氣太小了,他們往上爬一點往下滑一點

(4)他們好不容易爬到樹枝上,可是眼看樹枝都快斷了,這時弟弟妹妹會怎麼樣?你們覺得野田會去救弟弟妹妹嗎?(野田雖然想把弟弟妹妹扔掉,可是又想誰叫我做哥哥呢,於是野田一手拉起旁邊的弟弟,另一隻手拉着一個妹妹,可是野田的力氣太小了,小朋友説你們是哥哥姐姐了,老師來看看你們的力氣有多大)

遊戲:提供四張桌子,幼兒分成四組,請幼兒選出哥哥或者姐姐(可以用石頭剪刀布的形式選出獲勝者)哥哥或者姐姐站在樹頂上(桌子)將樹下的弟弟妹妹拉上來,而且要保護弟弟妹妹不能摔下來,看看哪組最快,組後採訪獲勝組的小朋友,説説他們的方法,教師小結

(5)野田看到小朋友的力氣那麼大,他也使出渾身的力氣把弟弟妹妹拉到樹頂上,再把他們一個一個的背下來,弟弟妹妹安全了,他們會怎麼對野田説?

(6)野田帶着弟弟妹妹繼續往前走,突然(播放聲音)誰來了?(大灰狼)野田帶着弟弟妹妹拼命地往前跑,前面有座獨木橋,野田很快的跑到橋對面,可是弟弟妹妹不敢過去,怎麼辦?野田會把弟弟妹妹丟掉嗎?如果你是野田怎麼幫助弟弟妹妹過獨木橋?

遊戲:幼兒全體起立(凳子就是獨木橋)分成兩組,選出哥哥或者姐姐,哥哥姐姐在橋的對面想辦法讓弟弟妹妹過獨木橋,而且還不能從橋上掉下來,小朋友比完後,説説他們是怎麼做的,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又快又安全過獨木橋?

(7)野田也想到了一個辦法,看看是不是和小朋友想到的是一樣的,請小朋友觀察野田是怎樣幫助弟弟妹妹過獨木橋的。

(8)野田帶着弟弟妹妹回到家,弟弟妹妹們把他們今天遇到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會怎麼説?野田聽了心情怎樣?

(9)為什麼野田做哥哥了一開始不開心,後面就很開心呢?請幼兒討論

三、教師小結:

當我們幫助了別人,就會很開心!以後我們大班的哥哥姐姐也要經常幫助小中班的弟弟妹妹解決很多的困難

幼兒園大班優質公開課教案5

教學目標:

1、對客家飲食文化產生興趣,樂於交流自己的發現。

2、通過多媒體課件等引導幼兒發現並瞭解一些客家食品的種類、味道和製作過程。

3、體驗客家祖先的勤勞和智慧,培養幼兒作為客家人的自豪感。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1)請家長和孩子一起蒐集各種客家美食圖片(例如:黃元米果、魚絲、荷包肉、燙皮、炒米糖、芋蘭片、炸魚粑等),然後老師將圖片做成多媒體課件。

(2)教師收集一些傳統客家美食製作過程的錄像或圖片。

(3)電腦一台,投影儀、攝像機一台。

2、設計調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並在家填好。如圖:

3、分組操作材料:一組:荷葉、切成片的五花肉及蒸肉粉、八角醬油等調料。二組:已蒸熟的大和糯米飯(注意保温)、大木盆一個、長木棍、做花樣黃元米果的木板模子若干。三組:幼兒及家長到郊外採來的艾葉(已煮熟並和好麪粉),印艾米果花樣的模板模子若干。

4、教師已組織幼兒參觀了“贛縣客家文化城”。

5、實物:幼兒從家裏帶來一些客家美食或特產。

6、音樂《斑鳩調》。

教學重難點:

瞭解客家眾多文化中的——飲食文化,並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大膽向同伴介紹和交流自己的發現;另一個重點是組織幼兒學習一些客家美食的製作過程(如: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打黃元米果)。

難點是讓幼兒直觀地瞭解到一些客家美食的製作過程,使孩子體會到客家祖先的勤勞和聰明智慧。

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欣賞客家美食。

2、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課前準備:收集各種客家美食的實物或圖片。

3、發放調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發現客家美食。

4、操作法: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客家美食。

教學組織形式

集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賞客家美食。

1、師:小朋友去過我們贛縣的客家文化城參觀嗎?我們都知道了自己是客家人的後代,還知道了我們的客家祖先非常地聰明和勤勞,發明了許多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品;還做出了許多別的地方沒有的美食呢!今天,你們知道有什麼客家美食呢?請小朋友來説一説。

2、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圖片。(邊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課前和家長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圖片,一邊由幼兒向同伴介紹美食名稱、味道和製作材料等)

二、交流討論調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

師:剛才,我們看見了許多客家美食,小朋友知道還有很多客家美食沒有在屏幕上展示出來,小朋友們都做過調查了。下面就請小朋友把你調查表裏的小祕密告訴自己的小夥伴吧!

1、教師用投影儀展示幼兒做的《好吃的客家美食》的調查表,同時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説説自己的調查內容。

2、幼兒同伴間互相介紹自己的調查表。

三、品客家美食

1、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實物——客家美食。

2、幼兒互相分享客家美食。

3、幼兒分享結束後進行集體討論:你吃了什麼美食?你最喜歡吃的是什麼客家美食?你知道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四、教師向幼兒展示“客家美食的製作”的多媒體課件。

師:小朋友知道老師愛吃的客家美食是什麼嗎?下面,老師就請全班小朋友來看看吧!

1、幼兒集體欣賞多媒體課件:包艾米果、做燙皮、打黃元米(重點引導幼兒看大家合作打米果的場景)、做荷包肉、炸魚粑。

2、幼兒討論:你們看見了老師喜歡吃的客家美食有哪些?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看見大人做這些美食你想到了什麼?

3、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吃的這些好吃的東西都是我們這裏才有的美食,是客家美食;我們客家人的祖先不僅很勤勞還很聰明,製作了這麼多的美食。小朋友想學會做這些美食嗎?(想)今天,老師就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做客家美食的材料,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吧!

五、延伸活動:製作客家美食。

1、帶領幼兒看各組材料,並向幼兒介紹材料。

2、討論:這些分別是做什麼的材料?(打黃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怎樣做?你想做什麼美食?

3、幼兒自由分成三組製作客家美食:打黃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教師巡迴指導。(放音樂《斑鳩調》)

4、教師利用攝像機把幼兒製作客家美食的過程全部真實自然地進行拍攝。活動結束後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在幼兒園網站的班級頻道觀看“活動掠影”一欄“我們會做客家美食啦”。

教學反思:

幼兒生活在這麼一個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對客家美食有着豐富的感性經驗和濃厚的興趣,這為幼兒在活動中發揮主體性提供了保證。教師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各種電教手段進行教學(如:多媒體播放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的客家美食圖片,演示客家美食的製作過程;投影儀放映幼兒的《好吃的客家美食》調查表;加上播放典型客家風格的音樂);這些多媒體的手段不僅使幼兒更加形象直觀地瞭解了客家美食的豐富多樣,更使幼兒清楚地瞭解了客家美食的製作過程;使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深深地吸引幼兒饒有興致地參與到其中;另外,老師拍攝幼兒製作的全過程並在活動結束後邀請家長一起觀看錄像,不僅讓家長了解了我們的教學內容,同時促進了家園聯繫及親子關係的加深。活動的組織通過收集資料,填寫調查表、欣賞、討論、品嚐、製作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對客家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體驗到了客家祖先的聰明智慧和勤勞的品質,同時激發了幼兒作為客家人的自豪感,這些活動很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活動過程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主動地,較系統地感知了客家美食的美味和豐富多樣性。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積極主動,感知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均得到了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