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

【推薦】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1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周圍環境的排列順序,並能用語言表達。

2、在理解規律的基礎上,設計有規律的圖案。

3、培養幼兒對規律美的感受和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材料:彩色圖形針、幾何圖形片、彩色小花朵等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發現規律

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生日蠟燭的排列規律

二、尋找規律,學習記錄

1.幼兒觀察、比較環境中的排列規律

2.學習記錄所發現的規律

3.相互交流

三、應用規律,設計創作。

1.幼兒分組進行創作

(1)花環組:按規律接着排

(2)項鍊組:看標誌用彩色回形針製作

(3)服裝組:找規律按意願設計花邊,並記錄

2.幼兒相互欣賞、交流作品

四、遊戲“表演秀”

讓幼兒表演有規律的動作或聲音。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哪塊木板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哪塊木板厚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物體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對性。

準備:

1.長寬相同,厚薄明顯不同的木板3塊。

2.長寬相同,厚薄不同的積塑每個幼兒3塊。

活動與指導:

1.同時出示兩塊較薄的木塊,讓幼兒各種角度觀察木板尺寸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最後把兩塊木板並放在講台上,請幼兒説出它們的不同。在他們説出一塊木板“高些”,一塊木板“矮些”後,告訴幼兒:小朋友的眼光不錯,已經把它們的區別找出來了。不過,由於它們都太矮,所以我們不用高矮,而用厚薄來區分它們。分別在板子上作標記1和2讓幼兒説出2號板子厚些,1號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塊板子標記為3號,與2號板子比較,啟發幼兒説出:3號木板厚些,2號木板薄些;把3塊木板兩兩相比後,引導幼兒説出3號木板最厚,2號板子薄些,1號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從薄到厚的規律排序。

4.發積塑給幼兒,讓幼兒區分它們的厚薄並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師指令,舉出相應的積塑。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鈴鼓響幾下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鈴鼓響幾下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8的形成,進一步瞭解7添上1是8,7比8少1,8比7多1。

準備:

貼絨卡片:小圓片7個,三角形8個。

活動與指導:

1.出示小圓片7個,貼成一行讓幼兒點數後説出總數,再出示三角形7個,一一對應地貼在小圓片下面,讓幼兒目測後説出總數,啟發幼兒比較兩組圖形的多少,説出圓片和三角形片一樣多,都是7個。

2.出示1個三角形片,添在7個三角形後面,讓幼兒點數,三角形有幾個,説出7添上1是8。將8個三角形和7個圓形比較,引導幼兒説出三角形比圓形多1,圓形比三角形少1,8比7多1,7比8少1。

3.教師敲鈴鼓,第一次敲7下,第2次敲8下,問幼兒兩次各敲了多少下,哪一次敲得多些?多幾?哪一次少些?少幾?

4.讓幼兒根據數字8,畫出自己熟悉的8個物體。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給圓圈塗色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給圓圈塗色

有益的學習經驗:

熟練地掌握7以內數字的順序,理解相鄰的兩個數,前面的一個數比後面的一個數小1,後面的一個數比前面的一個數多1。

準備:

1.每個幼兒一張畫有圓點和數字的卡片,卡片上每行的左邊是1―7中間的一個數字,右邊是7個圓圈,數字1―7從上往下按序排列。

2.數字1―7的卡片每個幼兒一套。

活動與指導:

1.給幼兒髮卡片,讓幼兒按每行左邊的數字將右邊的小圓圈塗上顏色,塗完後,與幼兒一起小結:按順序排列的數,每一個數都比它前面的數大1,比它後面的數小1。

2.讓幼兒把數卡擺在桌子上,找到最小的數,把它放在最前面,然後按數的大小從小到大排列數卡。

仔細觀察數卡的排列順序是否正確,如果不對,應該怎樣改正。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送信的遊戲活動,樂意幫助他人。

2、掌握6以內的序數,能按順序給信箱正確編號。

3、有初步的排序能力,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小動物的新房子6棟、6棟房子相對應的信箱、每人有住址標誌的信(其中小兔子的信裏面有兔奶奶生病吊點滴、小鳥的信裏面畫一個生日蛋糕)。

2、幼兒知識經驗準備:學習6以內的序數,知道小動物新家住在第幾棟第幾層,會辨別上下方位。

活動過程:

一、出示"樓房",用遊戲口吻導入送信話題。

1、教師提問。

(1)請小朋友們來看看上次我們幫小動物們搬的新家,請小朋友告訴大家你最喜歡的`小動物是誰?它住在哪裏?

(2)請大家猜猜住在"第幾棟第幾層的小動物是誰?"

重點:幫助幼兒複習用第幾棟第幾層表述小動物的新家。

2、提出任務:出示一封信,請問該往哪裏送?

教師交代送信要求。

(1)請大家仔細看看上面的地址:2、5,教師幫助幼兒理解這表示第2棟第五層,併到信箱中找到對應的信箱。

(2)提問:怎樣更方便郵遞員送信?按住址,用數字在信箱上做標誌。

二、指導幼兒給小動物新家的信箱編號,掌握6以內的序數。

1、練習6以內的序數。

(1)數樓層:練習從下往上排序的方法,學説"第幾層"。教師用數字卡貼上表示。

(2)數門棟:練習從左往右的方法,學説"第幾棟"。

2、出示信封,理解前面的數字表示第幾棟,"-"後面的數字表示第幾層,如"4-3"(第四棟第三層)。

3、教師請幼兒分組合作,為每棟信箱編號。

三、遊戲"送信":幼兒按信封上的地址,將信送到小動物的信箱裏。

每人一封信,請小朋友按住址編號送到信箱裏。

四、遊戲結束,。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通過對實際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實際含義。

2、運用目測、動手操作材料,感知數量8、體會數學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8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8’的數字卡片,邀請8位大班幼兒,設置小超市—內置書、盒子、牙刷、筆、(物品圖片),幼兒練習本,教師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複習7以內的任意數

1、為幼兒介紹超市,他們是來邀請大家去超市參加活動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數量’,把數數結果展示在展板。獎勵一個星!

二、分享自己的發現,感知‘8’

1、幼兒相續説説自己的發現—例3把勺子、4見衣服、5個小鈴———請幼兒來説説自己是怎麼發現數量的

2、在超市裏發現那麼多的數量為的’8’物品,請問幼兒有誰認識’8’的?

出示數字卡片8,一起説説8像什麼?

3、小結:8除了可表示超市裏的那些物品外,請孩子來説説還可以表示其他物品?(還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上找)

4、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目測圖片上的原形—分別依顏色將圖形分類,出數量是8的圖形。

三、運用自己的認識,作業’8’

1、感知,瞭解了8的含義後,請幼兒完成相關作業練習;

2、教師講評,提醒幼兒:凡是數數合起來有8樣(種)的物品,飾件都可用’8’表示;

3、活動結束後可找找在幼兒園裏,有哪些東西是可用8來表示的;

活動延伸:

1、依班級幼兒能力表現,設置相關作業投置益智區,供幼兒練習;

2、家園配合:利用生活,遊戲等,幫助幼兒充分理解8

活動反思:

幼兒其實有自己的很多經驗,只是這些經驗是零碎的,缺乏系統性的,教師最大的任務是幫幼兒把這些零散的經驗總結概括出來並進行提升。而我在上課一開始就犯了這方面的錯誤,沒有把幼兒對“8”的認識經驗進行總結提升,仍舊使幼兒的這一經驗處於零散狀態。另外,這個提問本身能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卻因為我語言上缺乏引導性,使它丟失了應有的價值,這就説明我沒有做好幼兒的引導者,違背了《新綱要》宗旨和要求。但是不管怎樣,我相信通過自己不斷的反思和改進,這些問題都會一個個被解決,並且努力做到防患於未然。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不受物體大小、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複習鞏固目測接數的方法。

3、能用自己的語言較清楚的回答問題。

活動準備:

幼兒認識過數字10,感受過10以內的數量、螃蟹頭飾、卡紙製作的各種顏色的泡泡每人一個、教具:圖片一張(上面有三隻螃蟹在吐泡泡,每隻螃蟹吐的泡泡數量分別為:8、8、10、兩朵小紅花、幼兒操作材料、數字卡活動過程:

一、 出示圖片,激發幼兒學習興趣1、瞧,螃蟹正在進行吐泡泡比賽呢,看看哪些螃蟹吐的泡泡一樣多?給泡泡一樣多的螃蟹身上貼上小紅花。

2、你是怎麼知道這兩隻螃蟹吐的'泡泡是一樣多的?它們都吐了幾個泡泡?

3、引導幼兒用目測接數的方法數出每隻螃蟹吐餓泡泡,驗證結果是否正確。

二、遊戲《螃蟹吹泡泡》

1、老師扮演螃蟹吹泡泡,當説到:吹出一個綠泡泡時,扮演綠泡泡的幼兒走到前面,集體數一數有幾個綠泡泡。

2、到老師説:吹出一個黃泡泡時,扮演黃泡泡的幼兒走上前,請各別幼兒數一數有幾個黃泡泡,集體驗證對不對。

3、請一幼兒扮演螃蟹吹泡泡,並數一數有幾個紅色的、藍色的泡泡。

三、幼兒操作活動現在老師要來看看誰的小腦袋最聰明瞭,看這張圖告訴我們做什麼呢?

1、給螃蟹發紅花。請幼兒判斷哪些螃蟹吐的泡泡一樣多,然後給它們身上的小紅花塗上紅色。

2、變成一樣多。想辦法使兩邊實物的數量一樣多。

活動:

1、幼兒的操作情況。

2、表揚活動中能動腦筋把自己想法説清楚的幼兒。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區分比較10以內數字的不同,並能熟練認讀。

2、學習描寫數字。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比較數字的不同,能熟練認讀。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1-10的數字卡片,鏤空的數字卡片1-10。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區分數字

1、認讀、區分數字。

問題:

(1)讓我們一起來認一下,地面上的數字都是幾?

(2)請你來説一説6和9有什麼區分?

2、練習。分發幼兒數學操作材料,引導幼兒完成第一部分練習,教師指導。

3、聽指令找數字。(1)請你聽一聽,老師説的是哪一個數字?找到後站到上面。(2)請你跳到數字7上。請女生跳到數字4上;請男生跳到數字5上;看一看還有那個數字我們沒有跳到他的身邊呢?請你找一找。

二、描寫數字。

1、認讀鏤空的'數字。

2描數字。

3練習。

教學反思

在備課時能認真 瞭解幼兒的認知能力,在教學中幼兒能按教師的要求去找數字。幼兒能在愉快的數字中,邊學邊玩。效果很好。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讓幼兒邊玩邊學。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區分圓形和橢圓形,感知它們的特點。

2.聯繫圓形,橢圓形的相似物品。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橢圓形

2.圓形、橢圓形若干,圖形印章。

塗色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給圖形描邊。

1.使用幼兒操作材料,看看圓形和橢圓形,教説橢圓形名稱。

然後用色筆描兩個圖形的邊,提示幼兒一邊描一邊比較兩個圖形有什麼不一樣?

2.操作後説一説:圓形和橢圓形有什麼不一樣?

結合操作體驗,進行感知經驗的比較。

二、橢圓形像什麼?

1.課件:橢圓形

讓幼兒説説圓形添畫成了什麼?説説還有什麼像圓形,像橢圓形?

空白的`圓形,橢圓形能添畫成什麼?

三、分組活動。

1.給圖形塗色。

讓幼兒描一描,塗一塗。

指導幼兒數數圓形有多少?橢圓形有多少?把圓形凃一樣的顏色,把橢圓形凃一樣的顏色。

2.摸圖形。

幼兒從摸箱中摸圖形塊,按標記分放。

一邊放一邊説是什麼圖形?

3.圖形添畫。

讓幼兒給圖形添畫,把空白的圓形、橢圓形添畫成物品,鼓勵畫的不一樣。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10以內的序數。

2、能積極參與遊戲。

活動準備:《病菌拜拜》電子書;1-10數字卡;玩具布偶病菌,10個貼有魔術貼的乒乓球。

活動過程:

一、複述故事,引出主題。

1、出示電子書,複述故事。

2、請幼兒數數病菌大王派了多少支病菌隊伍到地球來。每支隊伍又多少個病菌?

3、師小結。

二、師幼交流,瞭解序數。

1、那隻隊伍的`病菌多?

2、比較第2支和第4支隊伍,哪支隊伍的病菌多?

3、比較第6支和第7支隊伍,哪支隊伍的病菌少?

4、哪幾支隊伍的病菌數量一樣多?

5、師小結。

三、遊戲活動,加深認識。

1、幼兒分成4組,每組有10個貼有魔術貼的乒乓球。

2、請幼兒輪流把乒乓球投向玩具病菌。

3、投擲活動完成,請幼兒數一數每組共有多少個乒乓球貼在玩具病菌上,並且看看是幾號乒乓球被貼上了。

4、繼續遊戲。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遊戲和動手操作,讓幼兒學會計算得數是5的加法。

2.進一步理解+,=的含義。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卡片

2.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複習5的組成)

教師:動物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願意嗎?不過我們要保密碼解開才能去,5可以分解成2和幾呢?

二、情境感知----做客:看圖學習5的加法。

1.教師:小朋友們動物王國到了,我們一起去小動物家看看吧,小心別被動物咬着,看圖算5以內的加法,算對動物送禮物給小朋友,算錯動物要把小朋友扣住了。速度快的可以多去幾個小動物家。把你的答案記清出點。

2.提問

(1)教師:你剛剛碰到了什麼問題?(用4句話表達4幅圖)你是怎麼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

(2)教師: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祕密,看誰能先找出來?3.總結

教師: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5,而且都是加法,那麼這4道算式就是5的加法算式。像1+4=5,4+1=5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4=5馬上就想到4+1=5,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3=5就會想到什麼呢?

三、鞏固加深

1.教師:小動物們都誇我們很聰明 ,我們手裏都有動物送給我們的玩具票票, 出示價格。你手裏有5元,你能買那兩樣玩具,你會買什麼,為什麼?還可以買那兩樣?

2.幼兒操作

3.總結:

(1)有幾種方法,買的是什麼?

(2)如果5元買三樣呢?

四、總結

我們學習了得數等於5得算式板書:1+4=5,4+1=5,2+3=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