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9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2W 次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錦集9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鳥,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徵,初步形成鳥的概念。

2、知道鳥兒時人類的好朋友。

3、萌發保護鳥類的感情。

活動準備

1、發動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各種關於鳥的資料和圖片。

2、課件: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活動習性和本領的動畫及小鳥表演。

3、佈置"鳥語園"。

活動過程

一、聽歌曲小燕子,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客人,你們想知道客人是誰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播放小燕子音樂

提問:這首歌叫什麼?(小燕子)

你們會唱嗎?(會)

我們一起唱吧(幼兒和教師一起唱歌曲)

二、引導幼兒認識鳥兒

1、教師提問:這首歌裏唱的是誰呀?(小燕子)

老師今天把這隻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姐姐請到我們班上了。

2、教師出示小燕子圖片。

提問:小燕子姐姐長得什麼樣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説出小燕子的外觀。

(堅硬的嘴巴身上長着黑色的羽毛兩隻翅膀兩隻腳尾巴像剪刀)

3、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

提問:它有什麼本領呢?幼兒觀看小燕子課件,激發幼兒把看到的畫面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説一説。

(會飛會捉害蟲等)

4、下一位客人是誰呢?你們猜猜。

面孔像只貓,其實是隻鳥。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領高。(貓頭鷹)

對貓頭鷹大哥也來了。

教師出示貓頭鷹圖片。

提問:貓頭鷹大哥長什麼樣呀?(堅硬的嘴巴面孔像貓棕色的羽毛兩隻腳兩隻翅膀)

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

提問:它有什麼本領呢?幼兒觀看貓頭鷹課件,説一説。(會飛會捉田鼠等)

5、第三位客人也來了,我們一起猜猜它是誰。

一個醫生嘴巴尖,天天出診到林間。

敲敲聽聽真仔細,要動手術把頭點。(啄木鳥)

啄木鳥阿姨也來了。

教師出示啄木鳥圖片。

提問:啄木鳥阿姨長什麼樣呀?

(尖尖的嘴巴頭頂有紅色的羽冠羽毛是黑色、白色、紅色的兩隻腳兩隻翅膀)

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

提問:它有什麼本領呢?幼兒觀看啄木鳥課件,説一説。(會飛會給大樹治病等)

6、教師小結: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它們身上都有羽毛,堅硬的嘴,兩隻腳沒有牙齒會飛。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鳥兒。

三、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幼兒保護鳥類的情感。

1、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鳥兒,你們想不想和它們做朋友呀?

"鳥語園"裏來了很多的小鳥朋友,我們去找它們吧。

開火車到"鳥語園"幼兒自由參觀。幼兒自由取一張自己認識的小鳥圖片回到座位。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小鳥朋友的名稱和本領。幼兒自由相互交流。

2、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現在就請小鳥為我們表演吧。

(觀看視頻小鳥表演)

3、教師提問:小鳥的表演精彩嗎?

你們喜歡小鳥嗎?

教師總結: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幫助人們捉害蟲保護莊稼保護樹木還是森林歌唱家。

鳥兒可以幫助我們做這麼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呀?鼓勵幼兒説説自己的想法。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説的真好,現在我們一起把手中的小鳥朋友送回家吧。聽音樂小燕子把小鳥圖片送回"鳥語園"。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保存蔬果的幾種方法,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2、學習自己動手保存蔬果,嘗試將自己的觀察和實踐記錄下來。

【活動重點】瞭解保存蔬果的小妙方,享受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難點】學習自己動手保存蔬果。

【活動準備】

1、新鮮葡萄、葡萄乾、鹹菜、黃瓜切片、蘋果醬、水果罐頭。

2、鹽、小紙盤若干。

3、PPT課件、學習單。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談話:昨天老師收到一份邀請函,圖圖家裏的水果和蔬菜大豐收了,想邀請我們一起到他家做客。走!我們一起去看看圖圖家裏究竟有什麼好吃的水果!(播放PPT),(幼兒看圖説一説)。

2、圖圖家裏有那麼多的蔬果,可是他卻很不開心,為什麼呢?因為太多的蔬果沒吃完,被壞蛋細菌給知道了,它們都跑到了蔬果上面大肆破壞,把很多的蔬果都弄壞了!這可氣壞了圖圖!圖圖想請我們班小朋友幫忙想個辦法,看看怎麼樣才能把這些蔬果保存起來呢?

二、瞭解保存蔬果的方法。(邊講述邊看PPT)

1、平時爸爸媽媽如果有吃不完的蔬果都是怎樣保存的呢?

引導幼兒回答“放進冰箱。”(冰箱裏面冷冷的`,温度很低!藏在蔬果上面的細菌就會被凍死,但是蔬果本身卻不會受到影響,所以蔬果可以保存下來。)

注意:分門別類地放。

2、圖圖把蔬果分門別類地放進冰箱裏,可是問題又來了,蔬果實在是太多了,冰箱都放滿了,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保存蔬果呢?

(先讓幼兒想一想、説一説、再結合PPT講解)

(幼兒可能會説到:用保鮮袋裝起來、放在窗口通風的地方、包保鮮膜等。)

看圖講解:看看老師找到的好方法吧!

A、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曬乾。出示葡萄乾,請幼兒嚐嚐,它容易保存嗎?

小實驗:請兩名幼兒上前分別捏新鮮葡萄和葡萄乾,比較,你發現了什麼?

(曬乾之後的蔬果極大的減少了水分,細菌沒有水分便不能生存下來。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用曬乾的方法保存的,如:曬白菜、幹辣椒、獼猴桃乾等。

B、除了曬乾外,還有用鹽來醃。鹽是一種很厲害的衞士,它能把蔬果上的細菌都殺死。我們把蔬果洗淨切好,再抹上鹽進行醃製,比如:醃黃瓜、醃豇豆、鹹菜等。

C、另外還有浸泡在糖漿裏的方法。我們這裏用的是果糖。果糖就像一面保護罩,把蔬果包起來,細菌就不能傷害它們了。比如我們可以把蘋果浸泡在糖漿裏來做蘋果罐頭,可以保存很長時間。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水果可以浸泡在糖漿裏來保存,像:櫻桃、杏肉等。(幼兒觀察水果罐頭)

3、總結:好了,我們一共幫圖圖找到了幾種保存蔬果的小妙方呢?一起來看一下,分別是:冷藏、曬乾、用鹽醃和浸在糖漿裏。圖圖讓老師給小朋友説聲謝謝!來,一起誇誇自己吧!

三、實驗探索:一起動手製作醃黃瓜。(課前洗手)

1、找了這麼多好方法,我們就一起來幫圖圖醃黃瓜吧!

2、幼兒分組實驗,在黃瓜片上抹鹽進行醃製,醃好的黃瓜片放在小盤子裏。

(強調:把鹽抹均勻,多抹一些,但不要把鹽撒到桌子上,保持桌面整潔。)

3、用小毛巾擦乾淨手,將小盤子端到指定地方。

4、老師拿出一盤沒抹鹽的新鮮黃瓜片,將它和醃好的黃瓜片一起放到乾燥通風的地方。(盤子顏色區別開來)

5、出示學習單。請幼兒每日觀察,並記錄兩種黃瓜的顏色和形態變化,完成學習單上的記錄表。可以畫圖,也可以請老師幫忙記錄,要堅持記錄一個星期。

四、品嚐老師帶來的保鮮蔬果。

1、葡萄乾:冬天很少吃到新鮮葡萄,但葡萄乾一年四季都有!

2、嚐嚐鹹菜吧!它是用鹽醃的,可以保存很長時間!還很好吃!

3、嘗果醬:它是什麼味的?是用什麼水果做成的?

五、活動延伸:今天我們學到了這麼多保存蔬果的好方法,還動手醃了黃瓜,那我們回家後幫爸爸媽媽保存果蔬,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並發現磁鐵能吸鐵製品的特性。

2、能初步嘗試用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且瞭解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3、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記錄表,道具圖片。

2、操作學具:磁鐵、積木木頭類:積木 塑料類:尺子 紙類:餐巾紙 鐵製品:曲別針、釘子,夾子

活動過程:

1、 導入猜謎語,出示磁鐵,引入活動通過看ppt來了解磁鐵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並具體講解

2. 做實驗 磁鐵寶寶找朋友教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

磁鐵寶寶是來找朋友的,它想與被它吸住的物品做朋友。

通過做實驗來讓小朋友知道磁鐵的用途,完成表格填寫。

3. 總結通過實驗釘子、曲別針,夾子是磁鐵的好朋友。磁鐵有磁性,能吸起像釘子、曲別針這樣的含鐵的物品。不能吸起像積木這樣的木製品、紙巾這樣的紙製品、尺子這樣的塑料製品、玻璃球這樣的玻璃製品。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幼兒從上課伊始就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由於事先準備的.操作材料比較多,所以幼兒一直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發現、比較,整節課情緒高漲。幼兒樂於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事物規律的活動形式。在總結磁鐵特性這一環節,做的還不到位,有點急於求成,要先讓幼兒來講出他發現的規律,教師再進行引導,做最後的總結。在活動過程中仍有不足之處,教師在講述表格填寫規範時語言不夠清晰,目標不夠明確,仍然有些幼兒將猜測和驗證環節混淆起來,不會填寫表格。此外,應將遊戲探索磁鐵特性這一方式延伸到今後的玩磁鐵的活動中。

小百科:磁鐵:磁鐵的成分是鐵、鈷、鎳等原子,其原子的內部結構比較特殊,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鐵能夠產生磁場,具有吸引鐵磁性物質如鐵、鎳、鈷等金屬的特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2、初步知道水的重要性和缺水造成的惡果。

3、有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水,牛奶,醋,玩水的玩具及製作好幻燈片。

2、幼兒經驗:瞭解水從哪裏來及水的用途。

教學過程:

一、探索水的基本特性

1、動用多種感官感知水無味的特性

(1)給每組幼兒桌上提供一杯水,一杯牛奶,一杯醋。師:知道杯子裏面是什麼東西嗎?你是怎麼知道的?醋是什麼味道?牛奶是什麼味道?水是什麼味道?

(2)教師小結:水是沒有味的。

2、感知水無色的特性

(1)引導幼兒觀察三種東西的顏色。師:醋是什麼顏色?牛奶是什麼顏色?水是什麼顏色?

(2)小實驗:透明的水。方法:將三顆鈕釦分別放進三個杯子,讓幼兒分別觀察。師:能看見醋和牛奶杯子裏面的鈕釦嗎?為什麼?能看見水杯裏的扣子嗎?為什麼?

(3)教師小結:因為醋和牛奶有顏色,所以,杯子內的東西看不見,因為,水是沒有顏色的、透明的,所以,能看見杯子裏面的東西。

3、出示水盆和玩具,感知水能流動和具有浮力。師:水還有一些祕密藏在水盆裏,只要小朋友仔細觀察,開動腦筋,就會發現其中的祕密。

(1)幼兒玩水,老師參與幼兒的教學,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玩具浮在水上、用手指把玩具向下按,有什麼感受?水能從這個杯子流進另一個杯子)。

(2)集體交流自己的所見、所感。師:剛才,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3)教師邊演示邊小結:水可以流動,水有浮力。

二、觀看幻燈片,瞭解水的來源

1、談話教學:水是從哪裏來的?(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已知經驗)

2、觀看幻燈片,瞭解水的.來源。

3、教師小結:天山下雨,雨水彙集到河裏、水庫裏,就形成了很多的水。

三、觀看幻燈片,瞭解水的用途

1、談話教學:水有什麼用處?(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已知經驗)

2、觀看幻燈片,瞭解水的廣泛運用。

3、教師小結:(省略)

四、觀看幻燈片,瞭解缺水給人類造成的惡果

1、談話教學:沒有水會怎麼樣?(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已知經驗)

2、觀看幻燈片,瞭解缺水的嚴重後果。

3、教師小結:(省略)

五、延伸教學:環保小衞士

1、談話教學:怎樣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宣傳教學——環保小衞士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2、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根據興趣玩空心紙棒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做了一個玩具,你們拿起來看一看是什麼樣子的?(幼兒發現紙棒是長長的圓圓的,中間是空心的)。

2、幼兒玩紙棒教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麼玩的?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遊戲

1、教師有興趣地對幼兒説:剛才老師看見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對準紙棒在説話呢,你們各人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着紙棒説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聽聽你的好朋友説了些什麼?

2、幼兒兩人一組地玩了起來。

3、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説的話了嗎?

4、教師小結:這個長長的、圓圓的空心紙棒,能把我們説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

三、發現問題,和小問號交朋友

1、提出疑問:教師:剛才小朋友都聽到從傳聲筒傳出的話語和清楚、響亮,但也有小朋友説聽不清楚聲音,(出示幾根聽不清楚的傳聲筒)這是怎麼回事呢?

2、出示小問號(?)引導幼兒觀察這幾根傳聲筒有什麼不同?既然是一樣的,那為什麼傳出來的聲音不清楚呢?這個傳聲筒我要送一個標記給它(出示小問號卡片)知道這是什麼符號嗎?這根傳聲筒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3、幼兒再次玩傳聲筒(傳聲筒換成實心的)幼兒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晰了,這是為什麼呢?幼兒自然產生疑問,這時引導幼兒也給這些傳聲筒貼上問號。

四、觀察比較解決問題

1、引導幼兒對比觀察小問號的傳聲筒和沒有小問號的傳聲筒有什麼不同?讓他們發現有小問號的傳聲筒裏有紙團堵着。

2、教師小結:原來有小問號的傳聲筒為什麼傳的聲音聽不清呢?原來裏面塞滿了紙團,紙團堵住了傳過來的聲音,所以,從這樣的`窗聲同裏傳過來的聲音就不清楚了。

五、延伸:

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小小的傳聲筒,進行連接傳聲筒,使之變成一個長長的傳聲筒。

教學反思:

教師的角色轉變。在以往的活動中,我主要是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來進入活動並開展活動的,感覺與孩子們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着以孩子們的玩伴這一角色進入活動,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發現,讓孩子們感到我是他們的大朋友,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使孩子們能大膽地來提問。在實施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和我走的很近,每個幼兒都願意説、樂於説,而且效果較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從10以內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感知數之間的內在規律。

2.提高對數字的敏感性,體驗數字的重要和有趣。

3.積極參加探索活動,鍛鍊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動畫課件:旅遊車,號牌為12345;開汽車的音樂;紅綠燈倒計時10~1;電梯上行,樓層顯示1~10;電梯下行,樓層顯示10~6、6~1;6樓獎品區;若干輛沒有車牌號的車停在停車場。

2.分別標有1~10數字的紅色和黑色車票,標有1~10數字的山洞、跳圈、梅花樁、草地等,操作板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直接導入,引起幼兒活動興趣師:今天,吳老師帶你們去遊樂城玩,高興嗎?

二、觀察車牌號、車票,感知、學習順數師:這是我們要乘坐的旅遊車,車牌號是多少?

師:坐車要憑票,吳老師早就準備好了車票,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號碼。

出示1~10紅色車票,引導幼兒觀察和數數。

小結:剛才我們是從小的數開始數,後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1,這種從小到大的數數方法叫順數。

出示1~10黑色車票,引導幼兒觀察和數數。提問:這種從小到大的數數方法叫什麼?(順數)幼兒上車,入座。

三、旅途中遇紅燈,感知、學習倒數幼兒隨着開汽車的音樂模仿開汽車。

第一次遇紅燈。

師:前面有紅綠燈,現在是什麼燈亮?紅燈亮了能過去嗎?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亮,停一停。顯示器上還有數字計時,一起來看看、數數(引導幼兒觀察並數數10~1)。

小結:剛才我們從大的數開始數,後面的.數都比前面的數少l,這種從大到小的數數方法叫倒數。

師:綠燈亮了,我們繼續向前行(幼兒隨着開汽車的音樂繼續模仿開汽車)。

第二次遇紅燈。

師:前面又有一個紅綠燈,是什麼燈亮?能過去嗎?還要等多久?我們一起來倒數(引導幼兒觀察並數數1O~1)。

師:綠燈亮了,我們再繼續向前行。

四、玩遊樂城,進一步練習順數和倒數1.乘電梯上樓,練習l~10順數。

師:遊樂城到了。先上10樓的遊樂城玩吧!怎樣才能更快上到10樓呢?

幼兒模仿坐電梯,教師提醒幼兒站穩、扶好,電梯要上行了。同時,引導幼兒觀察電梯的樓層顯示,並數數1~10。

師:10樓到了,我們安全地下電梯去玩嘍!

2.在走走、跳跳、鑽鑽、爬爬中,幼兒練習從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

①引導幼兒完整地觀察場地,練習順數和倒數。

師:遊樂城有這麼多好玩的,都編了號碼,看!這是山洞。上面的號碼是多少?(1~10)這是跳圈,號碼是多少?(10~1)這是……②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玩,進一步感知數之間的內在規律。

師:孩子們!你們可以自由選擇玩,但要注意安全,互相謙讓哦!玩的時候看看你從哪個數開始,經過了哪些數。去選擇你們喜歡的東西玩玩、數數吧!

③交流玩法。

師:遊樂城休息時間到了,請小朋友到休息區休息一會兒。

師:玩得開心嗎?剛才你玩了什麼?從哪個數開始的?經過了哪些數?

④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選擇從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

師:除了從1~10順數和從10~1倒數這兩種玩法,我們還可以從哪個數開始玩?你們自由選擇玩吧,不過請記住,這次玩的要求是從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

幼兒再次到休息區休息,教師小結。

3.乘電梯下樓,練習10-6的倒數。

①播放課件: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是遊樂城10週年慶典,6樓正在進行"有獎問答"活動,歡迎大家積極參加。

師:孩子們,6樓還有"有獎問答"活動呢!我們趕快坐電梯到6樓去。大家扶好、站穩,電梯下行了(倒數10~6)。

②擴展經驗:順數和倒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師:孩子們坐下,"有獎問答"就要開始了。

提問:生活中什麼時候要用到順數或倒數?

幼兒先討論再回答,教師播放相應的課件。回答對了可以得到一份獎品。

提問:生活中還有什麼時候要用到順數或倒數,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

4.乘電梯下樓,練習6~1倒數。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坐電梯下樓回家了(倒數6~1)。

五、設計車牌號,迸一步練習從lO以內任意數開始的順數或倒數師:這裏有很多車,都沒有車牌號,要請小朋友來幫忙設計車牌號,號碼必須是順數的5個數或倒數的5個數。你想設計什麼號碼?自己先想想,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

1.發下操作板,幼兒設計車牌號。

2.請幼兒將自己設計的車牌號説給同伴聽。

3.結束活動。師:車牌號設計好了,我們一起開車回家嘍。(幼兒隨音樂模仿開汽車出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能關注植物的季節變化,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

瞭解幾種常見植物的過冬方式。

瞭解人們幫助植物過冬的方式。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不同的植物”組圖;“植物過冬”組圖;“過冬的植物”組圖。

材料準備:大號塑料袋。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不同的植物”,鼓勵幼兒説説植物過冬的方法。

——春天/冬天的'植物是什麼樣的?

——有什麼變化呢?(花朵和葉子都凋謝了、樹變得光禿禿的)

——植物們沒有棉襖、帽子,它們要怎麼過冬呢?

出示組圖“植物過冬”,引導幼兒瞭解常見植物的過冬方式。

——你們認識這些植物嗎?(月季花、向日葵、柳樹)

——月季花/向日葵/柳樹是怎麼過冬的?還有哪些過冬的方式呢?

小結:冬天到來的時候,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過冬方式。月季花靠掉花瓣過冬,花瓣凋謝可以避免過分消耗養料;向日葵靠種子過冬,冬天花朵雖然枯萎了,但種子在來年春天還能夠生長;柳樹靠留芽過冬,柳樹的芽有一層層的鱗片包裹着,能夠保護幼芽過冬,等來年春天再發芽。除了這三種方式,植物還可以靠留根過冬,比如土豆,地面上的植物枯萎了,但地下的根還活着,等來年春天就會再次生長;還可以靠幼苗過冬,比如菠菜幼苗停止生長就能安全過冬。

出示組圖“過冬的植物”,引導幼兒瞭解人們如何幫助植物安全過冬。

——植物自己會過冬,但人們也可以幫助一些植物度過冬天,你們知道有哪些辦法嗎?

小結:人們會把植物轉移到室內,比如我們愛吃的一些水果,都是在人們搭建的温暖大棚裏過冬;用塑料膜罩住植物,給植物穿上“外套”,讓它們不被凍傷;在樹幹上刷上白乳漆,既可以防止植物凍傷,還可以防蟲;用稻草繩捆紮樹幹,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提供材料塑料袋,帶領幼兒動手實踐,進一步瞭解人們幫助植物過冬的方法。

1.引導幼兒如何使用塑料袋罩住植物。

——我們一起尋找植物,並輕輕地用塑料袋罩住它們有葉子的部分,再慢慢地打一個結,以免塑料袋被風吹走。

2.幼兒動手實踐,教師巡迴指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有關雨的知識,體驗雨中樂趣。

2、傾聽雨聲,模仿雨打在不同物體上發出的聲音。

3、感知雨水與動植物的關係,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荷葉、塑料大蘑菇、小傘、塘瓷臉盆、報紙等。

2、每人一雙雨鞋、一件雨衣。

3、花、草、烏龜、青蛙、小鴨等頭飾若干。

活動重點

傾聽雨聲,模仿雨打在不同物體上發出的聲音。

活動難點

感知雨水與動植物的關係,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過程

1、看!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咱們到雨中去玩吧! (請幼兒穿上雨鞋和雨衣一起走出活動室)

2、體驗雨中樂趣

A、引導幼兒説説雨打在手上、臉上有什麼感覺,嚐嚐雨水是什麼滋味的。

B、請幼兒看看雨是怎樣從天上落下來的,然後用相應的'動作表示出來。

C、鼓勵幼兒想出各種方法(可藉助玩具材料)在雨中玩耍。

D、讓幼兒安靜地傾聽雨打在小傘、蘑菇、塘瓷臉盆、報紙、荷葉等物體上所發出的聲音,並自由模仿。

E、請幼兒分別到大型玩具和屋檐下聽一聽雨滴的聲音,看一看雨打在地上濺起的水花以及雨水流向下水道的景象。

3、初步感知雨水與動植物的關係。

A、提供花、草、烏龜、青蛙、小鴨等頭飾,讓幼兒分別扮演這些動植物,體驗雨水與動植物的關係。教師可示範扮演花姐姐,説:“我是花姐姐,渴了喝雨水(做喝雨水狀)特別舒服,花也開得更大更漂亮。”

B、請幼兒分別以自己扮演的角色口吻説出與雨水的關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樂於探索生活中的現象,體驗操作的樂趣,小球站穩了(中班科學)。

2.探索發現利用一張紙使小球穩定的方法。

3.能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乒乓球和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玩球的經驗,知道球滾動的特性。

環境準備:體育區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發現現象。

1. 幼兒自由玩球.

2.幼兒將球放在櫃子上,引導幼兒發現小球在桌面容易滾落的現象。

二、提出問題,幼兒設想,幼兒教案《小球站穩了(中班科學)》。

1.提出問題:怎樣讓小球站穩 ?

2.鼓勵幼兒大膽設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再次提出問題:能不能想辦法就用一張紙讓小球站穩?

4. 鼓勵幼兒動腦筋.再次大膽設想,並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動手嘗試,實踐想法。

1.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用紙幫助小球站穩 .

2.教師觀察,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將作品陳列在櫃子上,幼兒集體欣賞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