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教案

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59W 次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教案

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教案1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着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我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地點:教室

四、活動時間:2015年6月

五、活動前準備:上網查閲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2017年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2017年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

六、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麼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端午文化”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説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1、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關於端午節故事傳説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

2、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嫦娥奔月》、《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説,於是各地有着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麼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粽子

1、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琳琅滿目。(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粽子。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談感受,激發情感

1、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2017年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班會教案作文。)

2、你想對地震災區的小朋友説些什麼?(學生交流)

3、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傳説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2、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感興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4、通過參加端午節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端午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端午節的傳説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活動準備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動前請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3、請部分爺爺奶奶參與活動。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到爺爺奶奶家過節。

1、請爺爺給小朋友講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2、小朋友自由和爺爺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進一步瞭解端午節時人們進行的一些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枝、灑黃酒、掛香囊等。

3、幼兒和爺爺奶奶們一起進行過端午活動。

(1)、我給奶奶學包粽子。

請奶奶向小朋友介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2)、做龍舟、划龍舟。

和爺爺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龍舟進行龍舟大賽,請幼兒四五人一組,套上龍舟,進行划龍舟比賽活動,先取到紅綢一組為勝。旁邊請幾位幼兒為他們搖旗吶喊。

(3)、做香囊活動。

請奶奶示範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縫成校口袋,放進香料和少許艾草,合上袋子,幼兒學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5)和爺爺奶奶再見。

教學反思

1、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的傳説及相關習俗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孩子興趣濃,熱情高漲。

2、這節課通過三個小活動,讓幼兒與爺爺奶奶的心理距離拉近了,孩子親自參與了活動。鍛鍊了孩子動手能力,增進了他們對民族文化的瞭解。

3、從這次活動整個開展情況來看,我覺得孩子們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同時也得到爺爺奶奶的密切配合,但我覺得爺爺奶奶及孩子他們知道的還很欠缺,需要進一步提高。

4、此次活動,自我覺得參與度還不夠,還沒有真正進入角色,還需要我做更深層次的思考,提高對孩子的服務質量。

5、從這節課中,我也有所思,如果讓我在開展同樣的活動,我會採取更豐富的活動形式和內容,積極參與,和孩子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賽龍舟的照片、繪畫手工工具等。

活動過程: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徵,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師:你看到的龍舟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

2、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師:

①龍舟上缺少什麼?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

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麼方法?需要什麼材料?

3、分組協商、分工裝飾龍舟。

(觀察幼兒合作情況,並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

4、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有益的學習經驗:

1. 瞭解端午節的由來,敬重屈原。

2. 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瞭解有關節日的一些風俗活動。

2.準備:

有關端午節的錄像片斷:賽龍舟、吃粽子。實物粽子一串。

活動與指導:

1.出示一串粽子,尋問幼兒這是什麼吃食?你吃過嗎?是什麼節日吃的?要過什麼節了?引起幼兒渴望瞭解的興趣。

2.老師講粽子的由來和屈原的故事。

3.請幼兒觀看錄像片斷:包粽子、划龍舟、瞭解節日的民間慶祝活動。

4.請幼兒品嚐粽子。

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體驗故事角色,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學習看圖創編簡單的故事。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粽子,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故事;包有故事紙的粽子(人手一個,上面寫有幼兒的名字);空白故事書;背景版一塊;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

師:(出示一個粽子)瞧,這是什麼?(粽子)前幾天我們為什麼放假呀?(端午節)你們都吃粽子了嗎?粽子好吃嗎?你都吃了什麼粽子?

師小結:原來,粽子裏可以包許多好吃的東西,包的東西不一樣,吃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

二、傾聽故事

1、故事前大半段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關於粽子的有趣故事,你們想聽嗎?

幼兒完整欣賞PPT配音故事。

提問,體驗角色:

(1)故事裏有誰?

(2)(出示老奶奶)老奶奶有一個什麼大本領?(會講許多故事)

(3)老奶奶不能講故事了,她想了個什麼辦法?

(4)誰先來吃了老奶奶包的故事粽子?

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裏有了故事,可它卻説不出來,它怎麼叫的?小松鼠着急嗎?

(幼兒角色體驗,引發編故事的願望)

(5)後來,又來了誰?

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裏有了故事,可它卻説不出來,它怎麼叫的?小狐狸着急嗎?

(角色體驗)

2、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動物們吃了奶奶的粽子,卻不能講故事,你們能幫小動物想個好辦法嗎?

(幼兒自由想象述説)

師:我們來聽聽,小動物們想的辦法是不是跟你們想的一樣呢?

(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三、創編故事

師:你們想不想像故事裏的小姑娘一樣,吃了粽子會講許多的故事?

1、幼兒分組或個別看圖創編故事。

2、幼兒分享故事。

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品嚐中發現粽子的口味、形狀是多種多樣的,並樂意與同伴交流。

2、初步瞭解粽子的製作過程。

3、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幼兒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葉、棉線等)。

活動過程:

1、展示、介紹“我收集的粽子”,瞭解粽子種類的多樣。

指導語:你帶來的是什麼粽子?它是什麼形狀、什麼口味的?

2、觀看包粽子,瞭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討論、認識包粽子的材料。

指導語: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嗎?(根據幼兒所述,一一出示相應材料並加以認識。)

(2)觀看老師(或家長)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3、品嚐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體驗過端午節的樂趣。

教學反思

通過這樣多種感官的活動,幼兒才得到了收獲。同時,也知道了什麼是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實踐操作。

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幼兒通過參加體驗和端午節相關的知識競賽、趣味遊戲、品嚐美食等活動。

3、幼兒進一步豐富對端午節的理解認識,掌握端午節的相關傳統活動和習俗。

4、引導中班幼兒與小班幼兒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動關心弟弟妹妹,彼此間建立良好的情感,與弟弟妹妹一起感受體驗,快快樂樂過端午節。

5、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6、讓學生了解節日的習俗。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蒐集端午節的資料並佈置環境

2、師幼共同準備端午知識競答題、龍舟拼圖、端午食品頭飾等

3、師幼共同準備才藝展示節目

4、端午美食

活動建議

1、教師將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匯合一起,教師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話題。

(1)大班、小班幼兒混合編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組,交代活動規則和要求。

(2)你們知道什麼是端午節嗎?在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麼?

教學反思

本次幼兒園中班端午節活動,中班的孩子們將去到小班,和弟弟妹妹一起過端午節。本次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小班孩子和中班的孩子一起交流認識端午節、一起學習瞭解端午節傳統、一起感受端午節的氣氛、一起品嚐端午節的美食!對於這次活動的開展,也是幼兒園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之間建立互幫互助的情感!

幼兒園端午節班會教案7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鼓勵幼兒大膽説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教學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麼?(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裏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説一説。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嚐粽子,並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嚐。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

原來粽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