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必備】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W 次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必備】幼兒園美術教案範文集合七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目標:

1.嘗試通過繪畫形式大膽地表現“六一”活動中的愉快氣氛。

2.學習根據自己的想法作畫,並能合理選色和佈局。

準備:

有參與六一活動的經驗,畫紙、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過程:

1.經驗喚醒。

提問:六月一日到了,你想怎麼過這個節日?你最喜歡的是什麼活動?為什麼?

請幼兒思考回答,教師可給予一些提示。

教師:我們今天就把快樂的六一畫下來吧。

2.交流畫法。

(1)討論:怎樣把“六一”活動中,最高興的事畫下來?並要讓人一看就明白自己最喜歡的是什麼活動。引導幼兒説出自己喜歡的事要畫大,並畫在紙的中間;選用亮點的色彩、豔麗的色彩來裝飾畫面。

(2)個別嘗試: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老師在邊上指導。

(3)其他幼兒評價,並暢談如果我來畫我會這樣畫。

3.幼兒創作。

重點指導先想好畫什麼高興的事情,再畫出高興的氣氛。難點指導通過構圖佈局和色彩來表現獲得的快樂氣氛。老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構圖。

4.作品展示評價。

(1)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相互介紹、欣賞他人的作品。自由結伴欣賞、交流。

(2)幼兒評價。介紹自己喜歡的作品,並講講理由,多給幼兒交流評價的機會。

(3)幼兒參與將自己的作品佈置於環境中。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更深入地認識紅、黃、藍、綠這四種顏色。

2、孩子會聽懂老師的話,在活動中玩玩説説。

3、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

4、培養孩子不怕困難、克服膽怯心理的精神。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的玩具和油畫棒(幼兒人手一套)

2、畫有三角塔的紙若干

3、獨木橋一座

4、紅、黃、藍、綠的紙質百合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基本部分

1、同幼兒聊關於顏色的話題,如:自己穿的衣服是什麼顏色?自己用的書包是什麼顏色?

2、出示玩具:

(1)顏色寶寶也飛到了玩具上,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

(2)引導幼兒説出最上面的是誰?最下面的是誰?中間是誰?

3、請幼兒按教師的樣子搭一次

4、請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搭一次(教師隨機指導),然後説一説自己是怎樣搭的。

5、出示畫有三角塔的紙

(1)講解要求:上邊有幾個三角塔,請你用紅、黃、藍和綠這四種顏色的油畫棒為它們塗上顏色,每一格塗一種顏色。

(2)幼兒塗色(教師巡迴指導)

6、遊戲:送花給天線寶寶

(1)玩法:從河這頭走過獨木橋到河對面將花拿回送給天線寶寶,要求送花時,要説出你送什麼顏色的花給什麼顏色的天線寶寶(如:紅色的天線寶寶波兒紅色的花送給你)

(2)幼兒進行遊戲(教師重點輔導膽小的幼兒)

二、結束部分

1、天線寶寶看見小朋友們又聰明又勇敢,他們託老師送一些花兒給你們,可是你要告訴我你想要哪種顏色的花。

2、教師送花給幼兒,活動結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的產生:

結合主題活動《我喜歡……》,孩子們從喜歡自己,喜歡他人、同伴,喜歡周圍的人、事、物,自然地進入了談論喜歡家的理由之中,孩子們會説自己家裏有些什麼,家裏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於是我設計了教學活動《我愛我家》。

活動目標:

嘗試用線條、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物品的基本特徵。

瞭解家裏的人、事、物,感受家的温馨、家的美。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房子圖樣的紙、水彩筆

欣賞作品:家

活動過程:

一、 談話:我愛我家

説説自己喜歡家的理由。你的家裏有些什麼?

二、 欣賞與討論

1、這是誰的家?家是怎樣的?(這是小雞的家,地板是平平的……)

2、這是誰的家?家裏有什麼?你們的家裏有些什麼?

三、 幼兒創作

這是你們的家,把你們的家也畫下來。

四、 指導重點

家是什麼?(牀、電燈、洗衣機……)

五、 引導評價

家是……,有了它會……(幼兒用語言介紹自己的家)

反思:

活動中,把握教師提問的開放性和針對性。如:在欣賞作品中,教師問幼兒這是誰的家,讓孩子自由地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幼兒在創作的過程中,教師介紹個別幼兒的思路和獨特表現,能對其他孩子的創造起到推動的作用,一個對全班幼兒的提示會緊緊抓住所有幼兒的心,我想如果我把這種介紹交流推遲到幼兒作品完成以後,幼兒再想學習、創造,超越的契機就錯過了其意義也變的很小,這也是我在學習二期課改中認識到的教師角色的轉變,把從教師原來的傳授者、評價者,到現在逐漸成為幼兒活動的觀察者、合作者、支持者。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麗,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通過美術活動讓幼兒發現美,並大膽地表現美、創造美,積極主動地參加到活動中去。

3、通過美術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有關春天的幻燈片。

2、表現春天的圖畫幾張。

3、幼兒用繪畫材料。

4、錄音機,磁帶《春天在哪裏》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看幻燈片,分五組播放,每放完一組請幼兒説説他們都看見了什麼。

(1)師:我是劉老師,今天由我來給小朋友上課,第一次給小朋友上課,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你們想看看是什麼禮物嗎?

(2)師:我給你們帶來的'禮物是一組幻燈片,我們一看吧。

播放第一組幻燈片:春天的花卉。

(3)師:剛才小朋友都看見了什麼?這些花是什麼時候開的?

播放第二組幻燈片:春天的小草和樹木。

(4)師:我們一看春天還有什麼?

(5)師:小朋友看見了春天的花和草,你們覺得春天美嗎?

(6)師:老師學布穀鳥叫,問:誰在叫呀?布穀鳥叫醒了春天,美麗的花兒引來了蜜蜂和蝴蝶,我們一看他們在幹什麼。

播放第三組幻燈片:春天的鳥兒和昆蟲。

(7)師:這麼美的春天孩子們都在做什麼呢?

播放第四組幻燈片:春天裏孩子們的活動。

(8)師:春天裏我們還要做些什麼呢?

播放第五組幻燈片:春天裏人們的勞動。

(9)師:劉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禮物你們喜歡嗎?你們喜歡春天嗎?

2、請幼兒觀看大哥哥大姐姐畫的春天,激發幼兒作畫的慾望。播放音樂磁帶《春天在哪裏》。

(1)師:上小學哥哥姐姐們也很喜歡春天,他們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畫下來了,你們想看看嗎?

(2)師:哥哥姐姐畫的春天我已經貼到牆上了,小朋友可以走到跟前去看看,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副畫。

3、老師提出要求,讓幼兒畫己看見的春天。

(1)師:你們覺得哥哥姐姐畫的春天美嗎?

(2)師:你們想把自己看見的春天畫出來嗎?

4、幼兒作畫,老師巡迴輔導,幼兒邊畫邊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裏》的伴奏磁帶,讓幼兒在輕鬆的環境下畫畫。

5、請幼兒將完成的作品拿起來讓大家欣賞,老師給予鼓勵表揚。

師:小朋友畫的春天真美,我們把這些畫貼到教室裏,讓我們的教室像春天一樣美麗。

7、老師給幼兒發獎品,鼓勵小朋友把最美的春天畫出來了。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橘子的特徵。

2、用橘子皮製作出美麗的花田。

活動準備 橘子皮,圓珠筆蓋,木工膠

活動過程

[導入]

1. 用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橘子。

- 我是一種橘黃色的水果。 我酸甜可口,果皮有點硬邦邦的。

- 果皮裏面都是半月形的果肉,我是誰呢?

[展開]

1、談談橘子。

- 你吃過橘子嗎?

- 橘子是什麼味的?

- 吃橘子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2、説説橘子的特徵。

- 橘子嚐起來怎麼樣?

(橘子有點兒甜又有點兒酸,有淡淡的香氣。)

- 橘子的顏色有什麼變化?

(橘子一開始是綠色的,當成熟之後就變成橘黃色了。)

- 橘子在什麼地方成長?

(橘子在暖和的地方成長。)

- 橘子有什麼用途?

(橘子除了可以當水果食用以外,由於它有清新的香氣還被用來做香水和化粧品的原料。.)

- 像橘子一樣有香氣的水果還有哪些?

(橙子,檸檬,柚子,枸橘 )

3、用橘子皮裝飾出庭院並研究製作材料。

- 用橘子皮怎樣製作出庭院呢?

4、用活動紙中的橘子皮裝飾出庭院。

① 把橘子扒開,準備好橘子皮。

② 用圓形的圓珠筆蓋印在橘子皮上,做出小圓形狀的橘子皮。

③ 用不同大小的圓珠筆蓋可以做出不同的圓形橘子皮。

④ 用做好的橘子皮裝飾出美麗的花朵。

⑤ 把做好的花朵粘在活動紙上。

[結尾]

1、讓孩子們把裝飾完的庭院介紹給朋友們

2、總結活動。

大班美術教案:洞洞變變變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洞洞變變變

【活動目標】

1、能使用正確的方法補洞洞。

2、發揮想象,嘗試根據洞洞的形狀添畫出各種形象。

3、體驗洞洞添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油畫棒、膠棒、記號筆

2、各種服裝雜誌、彩紙、彩色報紙等

3、PPT:教師登山照片;各種形象(動物、車、水果、人物等)

4、 音樂:《撕報紙》、《森林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前幾天放假,你們出去玩了嗎?(去公園了、沒出去)你們猜我去哪了?(打開登山照片)對我去爬山了!爬山很開心。哎!只有一件事讓我特別的鬱悶,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幾個洞,你們瞧!(出示刮出洞的T恤)

你們説我該怎麼辦呀?(縫一縫、補一補)

師:你們真聰明!(出示各種紙)假如這是一塊布,我把它補在洞洞的背面。看洞洞補好了。怎麼讓洞洞看起來更漂亮?(在裏面填上圖案,裝飾上花紋)

二、遊戲—撕洞洞。

師:你們説的很好!今天我把你們請來,就是想讓你們幫我把這些洞洞設計一下。

1、提出設計要求:老師準備了各種T恤紙,但現在上面還沒有洞,我們一起玩個遊戲,把上面撕出各種形狀的洞洞,然後再來設計。(記住:洞洞的形狀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

2、播放音樂《撕報紙》開始遊戲。

三、嘗試想象創作。

1、補洞洞。

師:現在T恤上有許多洞洞,你們把洞洞周圍塗滿膠,選一張喜歡的紙把洞洞補好。

2、添加想象。

師:洞洞補好了,我們看看洞洞能變成什麼?(請個別幼兒示範)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兒開始創作!

四、幼兒對自己的作品設計進行簡單的介紹。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裝飾數葉的活動中,感受不同色彩帶來的美。

2、初步嘗試用深、淺不同的顏色裝飾春天的樹,感知同種色的不同色調。

3、通過遷移生活經驗,知道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來裝飾數葉。

活動準備:

幼兒已觀察過春天的樹。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在幼兒園散步,調動幼兒已有經驗。

教師:春天來了,幼兒園的樹有什麼變化呀?

幼兒邊觀察邊回答。

2、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樹葉,感知樹葉的深淺不同。

教師:這些樹葉有什麼不同呢?

幼兒回答後,教師提問。

教師:剛長出來的葉子是什麼顏色的?以前的老葉子是什麼顏色的呢?

引導幼兒説出嫩綠和深綠色。

3、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那麼好看的樹,我們把它畫下來好嗎?

幼兒繪畫,教師鼓勵幼兒大膽作畫並畫出葉子的深淺不同。

4、幼兒互相觀摩,評價作品。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的樂趣。

2、知道鯊魚、章魚、五彩魚的結構特點,並用繪畫表現出來。

3、初步學習組織畫面。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用藍色的水彩,油畫棒,海底圖CD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去過海底世界嗎?上個星期老師也去了海底世界,看到海洋裏的魚漂亮極了,我把它們的照片拍了下來,你們想看嗎?"

2、播放世界的CD,欣賞。

教師介紹魚的形狀、顏色及海洋裏的景色

3、展示圖畫《海洋裏的魚》,教師講解示範。

教師:這是一張老師畫的海洋裏的魚,上面有哪些魚?(鯊魚、章魚、五彩魚、飛魚等)它們長的什麼樣?(分析魚的結構)今天我們來學畫一張海底世界的圖吧。

①鯊魚。先畫一個長長的橢圓,後面不封口,再畫魚鰭、魚尾,最後畫鯊魚的眼睛、嘴巴、鰓裂。

②章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圓,在圓上畫章魚的眼睛、嘴巴,最後畫章魚的觸手,是長長的橢圓,彎彎曲曲的,可以多畫幾個。

③五彩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橢圓,畫出魚頭,再畫魚的眼睛,開口處畫魚的嘴巴,然後畫魚鰭,有背鰭、胸鰭、腹鰭,最後給五彩魚畫上美麗的花紋,可以是長條、三角,也可以是圓圈。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小朋友的可以用油畫棒來畫海底裏的各種魚,然後用藍色的水彩塗在上代表一塊小小的海洋。畫的魚可以有大有小,有的遊向左邊,有的遊向右邊,有的在上,有的在下,魚的顏色可以塗得鮮豔些,海底還可以畫些什麼呢?想想你在電視或書上看的海底世界,讓我們的海底世界更熱鬧!

(1)教師適當指導能力差的幼兒畫鯊魚、章魚。

(2)提醒幼兒安排好畫面;鼓勵幼兒均勻塗色。

(3)提醒幼兒耐心的塗海水。

(4)海底還可以畫些水草、珊瑚、貝殼,這樣畫面就豐富了。

5、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將幼兒作品拼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海底世界",引導幼兒欣賞,並説説哪些魚畫得好,為什麼。

活動反思:

通過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提供豐富多樣又易於操作的裝飾材料,幼兒在觀察、製作等環節,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法來裝飾魚,不僅體驗到製作的快樂,而且培養了幼兒畫、撕貼、按的技能,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提升了新的經驗,師幼互動良好,達到了預期目標。

小百科:海洋(SEA),地理名詞,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