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5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8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5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上學路線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2、能運用各種標誌、符號形象地設計上學路線圖,並清楚地進行講述。

活動準備:

繪製上學路線圖、畫紙、筆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提問:

1、你們都上哪所學校?

2、從家到學校都路過哪兒?

3、你們上學的路線一樣嗎?

二、分析上學路線圖,學習畫圖方法

1、出示一張上學路線圖,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路線圖上每一個地方運用的標誌,與幼兒一起講述。

2、提出畫圖要求。

(1) 畫路過的地方、建築物時,不僅自己要知道這是哪兒,而且要設計一些標誌讓別人一看也知道這是哪兒。

(2) 畫路線圖時要畫出路過的'主要地方和建築,而且這些地方要畫得大、清楚,標誌要明顯。

3、啟發幼兒發揮想象設計路線圖上的方向標誌。

三、幼兒畫圖,教師巡視指導幫助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路線圖。

2、具體指導、提示個別幼兒標誌設計要清楚、明顯。

四、幼兒講述自己的上學路線圖

1、小組之間講述,交流上學路線。

2、展示全體幼兒作品, 請標誌設計清楚、畫法新穎的幼兒為全班幼兒講述。

五、幼兒討論上學路上應注意的問題

1、交通安全常識。

上學過馬路時,應該注意點什麼?

2、要遵守公共道德。

有些小朋友上學要坐車,坐車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兒童房裏必要的家庭設施和設備,願意佈置自己的小房間。

2、通過參觀和討論活動,認識兒童房裏的設施和佈置。

3、知道家是最舒適、温馨的地方,感知充滿愛的家庭環境。

活動準備:

1、聯繫一位小朋友的家。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紙筆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參觀小朋友的家。

提出參觀要求:有禮貌的問候小朋友家裏的人,不隨便翻小朋友家裏的東西

幼兒參觀某一個小朋友的家。

(1)在小朋友家門前,輕輕敲門或按電子門鈴,向小朋友以及家裏人問好,換鞋有序的進入房間。

(2)請房子的小主人帶領大家參觀房間,並介紹自己房間裏的陳設。如:兒童牀、衣櫃、玩具櫃、兒童圖書等,知道這是小朋友睡覺和遊戲的地方。

(3)小主人招待小朋友喝水、吃水果等。

2、參觀後的談話。

師:剛才,我們參觀了哪個小朋友的家?你在他的.房間裏看見了什麼?你喜歡哪個小房間裏的什麼呢?為什麼?

3、引導幼兒閲讀幼兒用書,感知可愛的兒童房。

觀察兒童房,説説,你喜歡哪個兒童房?為什麼?

師:你有自己的兒童房嗎?你的房間有什麼?你喜歡你房間裏的什麼?為什麼?

師:有這麼好的生活環境,這是誰為我們提供的?我們應該怎樣感謝我們的父母呢?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環衞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懂得尊重環衞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3、有愛清潔、講衞生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識,能與其他幼兒共同遊戲,樂意與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重點難點:

1、瞭解環衞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懂得尊重環衞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1、課前可與環衞工人聯繫好,約定參觀的時間和地點。(儘可能與幼兒園靠近一些,且能確保安全。)

2、小抹布(與幼兒人手相等)。

幼兒用書:《城市美容師》

活動過程:

1、瞭解環衞工人的工作。

(1)、教師:小朋友,知道我們的城市為什麼清潔、漂亮嗎?(有環衞工人)環衞工人經常做什麼事呢?我們今天去看看環衞工人在幹些什麼。

(2)、教師帶領幼兒在環衞工人工作的馬路對面觀察,引導幼兒注意環衞工人在做什麼、是怎麼做的、用了什麼工具,經過環衞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麼變化。

2、討論環衞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繫。

(1)、教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衞工人,他們在幹什麼?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衞工人會怎樣?

3、尊重、愛惜環衞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教師:環衞工人很辛苦,不管颳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看看書上這些小朋友誰對誰不對呢?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了我們生活的小區、街道等都是有清潔工打掃乾淨的,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平凡,但卻很偉大。懂得尊重環衞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並學會從整理自己周邊的環境衞生開始來養成個人講衞生的好習慣!總的來説,幼兒對環衞工人、保潔工人的工作很瞭解,但對綠化工人的工作不是很瞭解。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幼兒發言的面很廣,興致很高。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時至三月,全國上下掀起了學雷鋒的高潮,我便抓住雷鋒的樂於助人這一教育契機,希望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播下愛的種子,讓整個社會人人互助,更多的理解那些有困難的地人們的艱難和苦惱,教會孩子學會同情,學會關心周圍的人。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雷鋒的樂於助人的故事,感受雷鋒的.高尚的品德。

2、學會關注生活周圍和社會上有困難的人,培養同情心和仁愛之心。

3、樂意向雷鋒學習,主動積極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看過或者聽過雷鋒的有關故事、雷鋒視屏一段、困難中的人圖片若干張音樂《愛的奉獻》。

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進活動室。

二、火車上發生的事情。

説説得到幫助的人和事,感受受助情感體驗。

1、請你們介紹一下,他們碰到了什麼困難?

2、説説誰幫助過你?別人幫助你時心裏怎麼想?

三、做好事學雷鋒,瞭解雷鋒。

簡介雷鋒,讓幼兒認識雷鋒。

1、你知道雷鋒嗎?知道3月5日是學雷鋒日,為什麼學雷鋒。

2、看視頻,知道雷鋒樂於助人。

3、老師也來介紹一下,我所瞭解到的需要幫助的人。

小結:人們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大家互相幫助。

四、講童謠。

有個童謠中講了關於雷鋒的事情。

身邊有關學習雷鋒的事情,怎樣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

五、身邊的雷鋒:

1、社會中、幼兒園裏、生活中學雷鋒的人。

2、老師用幻燈介紹人們幫助別人的辦法。討論幫助的方法,知道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我們能用什麼辦法來幫助他們解決。(讓幼兒先討論,再來説)(出示通道受災圖片)激發幼兒愛心。

3、小結:當人們碰到困難時我們採取各種方法去幫助他們,捐款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募捐捐款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1、每位幼兒一份捐款(零錢1角,5角,1元)

2、放背景音樂(愛的奉獻),幼兒依次捐款。

3、統計:鼓勵幼兒平時存下零錢,將來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我們來統計一下,今天我們一共捐了多少?算出總數。(伴音樂《愛的奉獻》)。

六、播放圖片,結束活動。

小朋友可以看看雷鋒的圖書,聽聽雷鋒的故事,看看雷鋒還有哪些良好在品德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呢?跟着《學習雷鋒好榜樣》的音樂離開活動室。

本活動採取從幼兒調查周圍需要幫助的人入手,知道社會上還存在一些弱勢人羣和困難人羣,萌發他們的同情心。瞭解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應該互相關心和幫助,使大家庭裏的每個人都能感受温暖。從小樹立幼兒的公民意識,培養幼兒的社會公德和責任意識。通過本活動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在他們幼小的心裏播下關愛他人的種子,樂意助人,學會感恩。知道我幫人人,人人幫我的道理。

附童謠:你真是個小雷鋒

老奶奶,看外孫,

下車不認西和東,

背行李,拿信封,

遇見路人細打聽。

小朋友,好熱情,

攙扶奶奶慢慢行,

拐個彎,進衚衕,

照着地址送家中。

老奶奶,問她名,

她説“我是小學生。”

老奶奶,沒聽清,

你真是個小雷鋒。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照顧小班弟弟妹妹,對小班弟弟妹妹有同情心和責任感。

2.掌握與小班弟弟妹妹交往的方法,會恰當地表達關愛的情感。

3.鼓勵幼兒大膽説話和積極應答。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小班時的照片、視頻資料。

2.提前與小班老師協商活動流程,準備活動場地。

3.讓幼兒提前準備為弟弟妹妹親手製作的禮物。

4.共同活動的材料:玩具、圖書等。

活動過程

(一)師幼共同觀看幼兒在小班時的照片、視頻,回憶自己剛入園的情景,體會弟弟妹妹年齡小,能力弱,需要我們的關心與幫助。

(二)交流討論,感受自己的變化,幫助幼兒理解自己長大了。

跟照片中的自己比,你有哪些變化?你都會做哪些事情了?怎樣做才像哥哥姐姐?哥哥姐姐可以為弟弟妹妹做些什麼?

(三)分組協商制定與弟弟妹妹友好交往的方法,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想法。

1.我們一會要去小班與弟弟妹妹交朋友,你有哪些方法認識他們?

2.你想跟弟弟妹妹玩什麼遊戲,教給他做什麼事情?

3.你會怎樣幫助照顧和關心他們?

(四)組織大帶小結對活動,引導幼兒關心、幫助弟弟妹妹。

1.大膽介紹自己,認識弟弟妹妹。

2.給弟弟妹妹送禮物,增進彼此的感情。

3.與弟弟妹妹做遊戲、看圖書、玩玩具,懂得謙讓弟弟妹妹,能與弟弟妹妹愉快交往。

4.弟弟妹妹遇到困難時,耐心幫助他們。

(五)活動後小結,請幼兒分享交流,互相學習交往和照顧弟弟妹妹的方法。

活動反思

在這一主題活動《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中,孩子對自己是大班小朋友非常自豪,通過四周的時間,孩子們適應了新的環境,他們自己動手,從構思、設計到操作,積極地參與了班級環境及活動區的佈置,每一步都認真無比,他們把班級變成了自己的家,真正的成為了集體的主人。喚醒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審美意識。

主題活動中,為了讓幼兒瞭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標誌和規則,為了讓幼兒能走進生活、瞭解標誌,我們開展了“認識標”、“找標誌”、“收集標誌”和“製作標誌”的活動。特別地,通過語言活動《小鼴鼠過生日》,幼兒既發展了語言能力,又進一步感知了標誌在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學會看標誌出行。經過活動的開展,幼兒對它們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懂得了要按標誌進行活動。特別是在製作標誌的過程中,幼兒能根據實際情況,為我們的班級和幼兒園制定了許多的標誌,如:不扔紙屑、不摘花、不亂叫等標誌。可見,幼兒真的走進了生活,懂得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到學習活動中。

在學習性活動上,本學期我們創設了語言區(江南書齋)、美工區(巧手工坊)、科學區(快樂加油站)、益智區(江南棋社)、特色區(印染坊)等活動,美工區是這個主題的重點,為了讓我們班的孩子們學會我們茶樓的操作,在美工區中我們投放了皺紋紙來製作茶葉,在活動中,我們示範了兩種茶葉的製作過程,一種是簡單的'用皺紋紙搓揉成小球,一種向一個方向把皺紋紙條揉成紙條的方法,一開始,我以為成功率會很低,沒有幾個人會成功的,但沒想到,基本上我們每個孩子都成功了,連平時的皮大王也能安安靜靜的坐在一邊認真的操作。在益智區中,我們的重點是讓孩子們瞭解區域的規則,以及讓他們學習一些棋類的遊戲規則。

在這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大班的幼兒思維活躍、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自信心,對於各種事情喜歡參與、創作,幼兒不斷地生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與他們一起共同參與,共同學習,既是活動的觀察者、記錄者,也是活動的支持者、指導者,通過不斷地提供材料,變化空間,傾聽幼兒、關注幼兒,使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願我們有更多的活動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為他們的成長提供有益的經驗,使他們對童年充滿快樂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