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8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1

合上書,心裏有一種驚訝一種疑惑,茫然,或者説的更好一點一種衝擊書裏談論了一些之前從未想過的問題。或許之前我又有思考過快樂是什麼,但卻從未想過讓一部分人長生不死的後果是什麼?人類的科技又將走向何處?科技的盡頭是滅亡嗎?或是什麼別的東西?往前看,1.3萬年前的智人的到來毀滅了最後一個人類土着部落。往後看,那真是隻能仰觀宇宙之大了。

結尾的部分與其説是一種歷史,倒不如説是一種預言。作者給我們描繪了未來的一種可能性。科技走向巔峯,人類在進行自我改造的過程中滅亡。

那真的是滅亡嗎?抑或是鳳凰涅磐,浴火重生?當今的人類在思考科技進步,帶來了什麼,是否會造成人類自身的毀滅。當回首過去,我們已經改變,並且製造了那麼多的東西,我們的思想改變也是那麼巨大。曾經的我們,習慣性的形成聚落,聚集在一起生活。我們穿衣服不是為了遮羞,而是為了禦寒,我們對於自己聚落的人,公開透明。而今天社會我們卻不斷強調自由,個人空間,這些概念。曾經的我們,腦海中只有眼前的一碗飯,只有捕殺獵物獲取生存,道德之類的東西,在當時我們的腦海中可能還不如一碗大米來的實在。

我們是變了的,和原來的人類完全不一樣,但不是説原來的人類已經滅絕了。

我們不一樣,不過是傳承和改進。

未來的人類呢,可能已經擁有我們無法理解的思考方式,生活習慣,社會規則,道德規範,倫理教條。儘管安尼得特人無法理解莎士比亞的戲劇,我們也無法理解未來人類的思想。

但他們同樣會是我們的傳承和改進,那或許是下一次軸心時代的來臨,賦予他們新的精神世界。我們和他們站在兩個不同的時代上,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第一次對未來有了模糊的預判。而且這些未來的第一代還將從我們手中誕生。

有動盪又不安,才能於烈火之中有蜕變。假如冬天將要來臨,那麼春天還會遠嗎?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2

開篇即精彩,好書不容錯過。作者真是腦洞大開,竟然發現了早已融入我們現代人生活中稀鬆平常的驚天祕密——國家、宗教、企業之類的東西其實都是虛幻的、人們想象出來的東西,只要藉助於一定的前提條件,這些虛擬的現實就能控制着人類的生活,就能讓一大批互不相識的人共同協作、共同奮鬥,從而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價值,這一發現真的讓多少人驚奇不已、大跌眼鏡!

通過閲讀本書,個人認為人類進步的源動力是慾望在驅使,人類的每一步文明的發展前進,都是為了更好的享受——掌握了火的使用,除了能夠驅趕野獸之外,最重要的是獲得熱量、獲得更容易消化且美味的食物;發明了語言和文字,除了能夠更便捷的交流與合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了精神層面的享受,諸如此類,發明車、船、飛機,甚至美食、電影等等,説白了都是為了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享受慾望和精神需求慾望。因此,個人認為人類的慾望是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源動力。

作者不愧是來自以色列的青年才俊,通篇讀過來,無不時刻被其博聞強識、博古通今所深深折服。全書涉獵面甚廣,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天文地理、飛禽走獸無所不包,讓人看了大漲知識的同時,不禁拍案叫絕,絕對是本好書。

不過作者在書中闡述的個別觀點有點不能接受,作為一名傳統的中國人,覺得作者有時候有點過分的宣揚自由平等了,過猶不及,謹慎接受。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3

看完《人類簡史》最後一個標點符號後,大呼一聲:“哈哈,愚蠢的人類,不,智人!”

合上書之後,該寫作業寫作業,該吃飯吃飯,回到現實中,繼續在想象構建的秩序中生活。

從認知革命到農業革命再到科學革命,從自由人文主義到社會人文主義再到演化人文主義,智人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滅掉了他們看似強大的對手,卻受制於不起眼的小麥;為了更好地生活下去,想盡辦法擴大人口數量和人口規模,但和遠古時代相比,幸福指數卻並沒有明顯的`上升。我不禁開始思考:智人從動物到上帝,究竟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呢?

失去了滿足與快樂,得到的是慾望與才智。遠古時期的智人,吃飽了能睡個好覺,就滿足了;而現在的智人,吃飽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了,還要有車子,有房子,有妻子,有了車子房子和妻子,會眼紅於鄰居的別墅和跑車,“看看人家看看你,看看隔壁大老李”是妻子每天看着對門,揪着你的耳朵喋喋不休的話。智人發展到現在,幸福指數並沒有增大——當一個物種整體的能力大大增加,慾望、慾望不被滿足的痛苦、慾望滿足後更大的慾望也會隨之增加。正是吃飽之後多出來的那些糧食,培養了智人更多的慾望。

失去了絕對的現實,得到的是想象中的秩序。在認知革命前,部落裏的智人看到老虎會逃跑,看到果實會摘掉;認知革命後,智人會認為:老虎是我們的守護神,是圖騰,我們應該敬畏他;果實是我們部落的精靈,不能只知道索取。廣泛的相信存在於想象中的事物,算是智人的一大特性,由此產生了宗教、國家、公司、金錢等等或大或小的由想象構建的體系。現在,為什麼兩個原本互不相識的智人會因為同一個理由而並肩合作,是因為他們相信同一個想象出來的秩序,或者説,故事。

其實,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耶穌和釋迦牟尼,沒有美國和中國,沒有比特幣和人民幣,沒有憲法和法律。——説到這裏,是不是已經無法接受了?但這還沒有結束,世界上沒有正義與邪惡,沒有人權與歧視,都只是人類賦予的意義罷了,而只有老虎和果實,才是世界上真正的存在。

當然,以上這一切,只是作者對於智人,獨特視角的深邃思考中的很小的一部分罷了。一個建議:要帶着批判性思維來讀這本書——否則你會懷疑人生的。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4

一開始是被這個書名吸引住了,從動物到上帝,人類如何一步步征服自然主宰整個世界的過程?雖然在學校歷史課本上有介紹人類如何從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最後經歷無數硝煙戰火走向現代文明;但並沒有對演變的原由進行深究。於是帶着探求的慾望讀起了本書。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全書一共分為四部分,分別是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科學革命。尤瓦爾。赫拉利通過這四部分的敍述,告訴讀者人類是怎樣由一種普通的動物走向生物鏈的頂端,並闡述了自己對人類進程的相關見解。認知革命,人類通過對神的虛構,讓人類從單一個體走向團結合作,不斷地劣汰競爭形成大的部落,開始採集文明的生活。農業革命,為了滿足對食物的需求,開始馴化家畜,種植農作物,從採集文明生活模式開始向農耕文明模式過渡。農耕文明時代的食物變得剩餘,開始出現貨物交換,催生了貨幣的出現。資金的積累,帶來了貧富差距,也為以後的階級等級埋下伏筆。人類的融合統一,人類通過想象,幻想出神靈、祖國的故事;並建立起必要的社會連接。隨着社會規模的擴大,信息量增加,人們又發明了文字,逐漸人類有了自己記錄的文明、宗教、信仰;從而幫助人們找到心靈的認同感,並解決人生意義的問題。科技革命,就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不斷打破以往的舊理論,探索新的理論。發現新大陸,推動工業革命電氣時代的出現。科學技術幫助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原始資本積累;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繼續維持技術壟斷必須發展科學技術;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這本書有太多有趣的`信息點,不僅僅從整體分析,更是對某個特定的過程進行解析。例如,當人類進入農業革命,作者的觀點,不是人類社會的進步,反而覺得這是一個史上最大的騙局,農業革命讓人類的糧食總量增加了,並不代表人類過得更好更悠閒,反而帶來了人口的爆炸,也產生一羣養尊處優的精英分子。使得農民的工作比採集者更辛苦。回頭看看我們如今生活的時代,交通工具的迅猛發展,高鐵、飛機從南到北都不再是問題,可是我們的時間並沒有變多,反而越來越少了。主要是因為我們為了高昂的生活成本,被工作無情綁架。這是否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呢?

讀完這本書,完全被作者的觀點折服了。各種腦洞大開的想法卻又不失邏輯。就單單從資本主義的產生,就讓我開始變得懷疑,許多生活的進步,最開始並不是因為對美好的嚮往,僅僅是利益的驅使,讓自己瞭解了歷史的殘酷,並接受事實的本來面目。最後作者投出一個世紀難題,人類將走向何方?毀滅?成為智神?作者在他的另一本書《未來簡史》給出了他的見解,甚是期待!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後感5

開篇先簡單的介紹一下《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這本書的作者。作者名叫尤瓦爾·赫拉利,1976年生人,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可見其為青年怪才,目前是全球矚目的新鋭歷史學家。此書雖説叫簡史,卻不是一本史書,作者通過將自己世界觀的線索連接起來,以獨特視角,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當代人的價值體系。另外,此書內容豐富、語言生動,不如一般的史書枯燥乏味,而書中很多內容分析之精妙、觀點之大膽、角度之奇特令人拍案叫絕,本書最大的意義和價值不是給我們簡單介紹人類的歷史,而是作者從各類事件中得出的自己的觀念和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對哲學和人類的基本思考。作為知識比較零碎的我們,讀此書再合適不過了。

此書告訴我們,我們從動物到上帝的轉變過程中有三個革命,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技革命,而貫穿始終的是不可缺少的三個能力,分別是虛構故事的能力、思辨推理的能力以及認知自我的能力。這三個能力中最令我感覺腦洞大開、新穎獨特而思考後又產生非常強烈共鳴的是虛構故事的能力,我也將着重與大家分享對於這個內容的思考和體會。

人類的起源智人原本也屬於動物的某個科,為什麼和黑猩猩、巨猿從此走上不同的演化道路?原因在於認知革命的影響,所謂認知革命是智人的認知能力有了革命性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認知革命之後,人類有了靈活運用語言和八卦周圍事情的能力。社會學研究指出:藉由八卦來維持的最大“自然”團隊大約是150人,只要超過了這個數字,大多數人就無法真正深入瞭解。即便是今天,人類團體還是繼續受到這個神奇數字的影響,社羣超過150人後,連接的緊密度下降,許多成功的家族企業也是因為規模越來越大,開始僱傭更多人時遇到危機。八卦是最原始的合作基礎,現在的新聞頭條最多的莫過於某某明星又出軌了,於是人們羣起而攻之,一時間大家同仇敵愾,宛如親密無間的朋友。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學校裏,你總會發現有那麼一羣親密的小羣體,他們掌握着周邊所有的八卦信息,風吹草動,草木皆兵。即使是兩個核物理學家坐在咖啡館裏,他們也更願意討論哪個人想當上系主任或院長,而不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什麼人人都喜歡八卦?因為八卦傳遞了羣體的社會關係信息,這種信息讓我們更加了解彼此,讓大家知道誰可靠,誰不可靠,討論八卦本身也增進了成員間的親密程度,從而有利於組織社會活動。合作的基礎在於瞭解與信任。黑猩猩通常幾十只生活在一起,形成一個小族羣,這些猩猩之間十分親密,會一起打獵,一起抵抗外敵。族羣之間的猩猩每天都得花上大量時間親密接觸,像是擁抱、撫摸、接吻、理毛、相互幫助。“如果都沒碰過面、沒打過架、沒相互理過毛,兩隻黑猩猩就不知道能不能相互信賴,對方值不值得幫助,也不知道誰的階層比較高”。黑猩猩之間就是靠這種高親密的接觸,從而構建起的熟人社會。由於它的'社交成本太高了,因此族羣成員數量不可能過大,一般維持在20~50只之間。

八卦本身除了傳遞事實本身,還傳達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當隨着時間的推演,八卦便上升成一種虛構的故事。尤瓦爾·赫拉利認為:人類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祕訣在於人類能創造並且相信某些“虛構的故事”,虛構故事是大規模合作的號角。眾所周知,智人的語言並不是世界上的第一種語言。每個動物都有着某種語言,比如螞蟻通過觸角説話傳達食物位置,青猴能夠準確喊叫警告獅子的靠近,鸚鵡也能夠學舌。但這些語言功能,包括螞蟻與蜜蜂的,都僅停留在描述性語言,用於傳達身邊環境的信息,沒有八卦能力,更不可能討論與相信不存在的東西。而“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如果你跟一隻猴子説,如果你把手上香蕉給我,我將帶你去香蕉天堂,那裏有吃不完的香蕉,它還是不會放手。對於它們而言,時間是寶貴的,拿來向不存在的守護神禱告豈不是一種浪費?何不把握時間吃飯、睡覺、親親抱抱?但是智人相信了虛構故事,就像是吃了《聖經》裏那顆知善惡樹的果實一樣,它讓人類能夠擁有想象,更重要的是“一起”想象,編織出種種共同的虛構故事,不僅是部落的守護神、《聖經》的《創世紀》、龐大的帝國夢、現代的國家等等。因為我們共同相信這種虛構故事,於是合作的基礎不再僅僅存在於熟人之間,相互不認識的陌生人也可以彼此信任,一起合作。一個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弱小的,但成百上千、成千上萬的人團結在一起,便能削山填海、改變世界。法律是虛構的故事,它支撐起帝國的構建。公元前1776年的《漢謨拉比法典》是幾十萬古巴比倫人的合作手冊;公元1776年的《獨立宣言》是現代數億美國人的合作手冊。無論是《漢謨拉比法典》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還是《獨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都是虛構出來的人類秩序。古巴比倫人對階層社會深信不疑,於是有了巴比倫空中花園的奇蹟;美國人對生而平等的深信不疑,於是創造了繁榮的現代文明。虛構故事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得以突破人數的限制,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農業革命讓人能夠開創出擁擠的城市、強大的帝國,接着人類開始幻想出關於神靈、祖國、有限公司的故事,建立起必要的社會鏈接。國家、法律、宗教、金錢、公司、商業市場本質上都是一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虛構故事。這一切都是黑猩猩、巨猿所做不到,而他們至今都保持着較小規模的合作方式,始終無法得到突破。

我認為從古至今,“虛構”故事的能力都是極為重要的。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在這裏給虛構打了雙引號,我理解此虛構的含義並不是我們理解的一般含義。首先,你得有“虛構”的故事內容,再者你得使用各種宣傳方式去讓人信服你的故事,按照你設計的故事路線去行動,這些説起來簡單,但是能做到卻是相當困難的。這可以擴展到一個人的敍述能力、演講能力、感染力、影響力……而這些能力的提升,都和一個人的人生經歷、人品修養、知識技能等各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盡力去提升貫穿我們人生生涯的“虛構“故事的能力是刻不容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