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一座城池》有感11篇大綱

讀《一座城池》有感11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2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一座城池》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一座城池》有感11篇

讀《一座城池》有感1

晚上有同事請吃飯,但是買單的人得晚點才能到所以我們去逛了趟超市,發現超市裏居然還有幾排書架索性瀏覽一番,竟然有韓寒的兩本新書,《就這麼漂來漂去》和《一座城池》,隨便翻了一下覺得前者比較疑似寫真集,而後者有着極其簡約的封面,於是我拿下了那座城池!

吃飽喝足鳥獸散之後之後看了會兒碟,不得要領,索性連電腦都沒關就矇頭睡去,當時大概還不到八點,一覺醒來之後還不到十點,期間似乎接過一個電話,於是用鍵盤關閉電腦之後開始攻克城池!説一句題外話,我的鼠標已經癱瘓了大約兩個月,其後我一直用鍵盤做着各種有限的操作,如今早已到了人鍵合一的境界了,我懷疑BillGates現在知道的快捷鍵都沒我多,可以無論我知道多少快捷鍵都快捷不出一套簡單實用少耗資源的操作系統來!

一口氣攻下這座城池之後窗外的馬路已經停止了喧囂,偶爾駛過的車輛總是會不合時宜的打破這種難得的平靜,馬路註定就不是用來平靜的,就好像這部小説一樣!首先我得説我非常喜歡書中提到的那幾個夢境,如果這些夢境確有其事的話那麼我會更加高興,至少我不是唯一一個自曝夢境的人!語言的風格仍然是一如既往的調侃,在我的詞典裏調侃就是以調戲的口吻侃大山的意思,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自己的詞典,其中定義因人而異,有的人會認為你講黃色笑話是下流的,有的人會認為你想牽她或他的手是下流的,而有的人認為只要自己沒有去扒你的衣服那就都不能算是下流的,這些又是題外話了!小説中有三個專職無業人員,生活在一座荒唐而又平凡的無名城市,由此可見,如今荒唐已經墮落為一種沒什麼個性的屬性了!三人中總是很殘疾的健叔無疑是其中核心,這是一個單純得也有些荒唐的年輕人,也就是説單純到了一種平凡的地步,跟很多人一樣,只是很多人都不會有像他那樣的齊豫,哦,應該是奇遇。單純的人總是會讓我有由衷的親切感,比如文中的那個“我”回憶裏的同桌和C,該同桌是男的,擅長跳遠,死於自殺;C是女的,擅長單純,死於回憶!關於死亡,我如今的要求已經越來越低了,以前巴不得自己最好能有個國葬或者聯合國降半旗的待遇,但是現在覺得那幾乎可以作為我曾經單純的證明,我現在只希望在我死去的時候不要受到太多的折磨最好是在不知不覺中停止心跳,而且沒有人會因為我的死感到悲傷,這樣顯得比較有始有終首尾呼應!在這座城池裏大多數人和死人也沒有太多區別,今天跟昨天一樣,明天也會跟今天一樣,屍體就是這樣,昨天會比今天新鮮一點,而明天會比今天更腐爛,多麼絕望的論調!絕望就像是“我”時常會去光顧一下的那片意識流般的樹林和圍牆,充滿着若即若離的不確定性,你想了解但是永遠都做不到!越是做不到的事情往往越是讓人嚮往,就好像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可能找一個校花做女朋友,所以絕大多數人會嚮往校花,於是他們的幸運之處是永遠也不會真正的絕望!好了,不想再這樣東拉西扯了,沒完沒了那就成了葛優,我還是省省吧!

最後要説的是書中仍然會有一些能讓我發笑的好玩情節,我感激一切能讓我真正發笑的人和物,而且我仍然要故作清高的把這種小快樂跟所謂的娛樂劃清界限!全民娛樂的社會其實是一個全民SM的社會,不管是S還是M,都是在用一些並非自己想要的東西去表達一些並非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來滿足一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慾望來達到一個並非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但是渾然不覺,這讓我感覺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了,美好得連SM這種事情都這麼有禮有節!

讀《一座城池》有感2

《一座城池》很黑色幽默。之前看過韓寒的書,比較早期的《三重門》。那個時候覺得很有共鳴。而《一座城池》,我看到了更多的對這個社會的無奈,於是只能冷嘲之。

《一座城池》是能讓人看着發笑的書,不過更讓我發笑的是貝塔斯曼書友會在推薦這本書時做的推廣文案——那個文案八成沒看過這本書。這本書裏寫的,並不是韓寒心中嚮往的城池,而是想要逃離的城池。

在書裏我們可以通過很多蛛絲馬跡看到發生在現實生活中那些令人心中不悦甚或憤怒的事件,文章的2個,不或許可以説是三個主人公都是文化素質很低,甚至可説沒有常識的人物:為了測試温度計有沒有壞竟然拿去火上烤,不知道江水不會結冰……

書裏把人們愛看熱鬧的劣根性誇張到了極致:為了近距離的觀看化工廠的爆炸現場,可以不管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往前衝着去湊;或者為了看消防隊員怎麼救活可以圍成一圈看着一家雜貨鋪化為灰燼;誇張的極致是發生了產生蘑菇雲的爆炸、震碎了玻璃,人們除了第一反應的看熱鬧,就是瘋搶別人的東西陷入無政府狀態;最離譜的還有為了看到底有多少車能夠在雪後結冰的橋的另一端掉進為鋪設管道而挖的兩米深的大坑,竟然無數的人拿着相機等着拍照、拖吊公司的人等着在坑旁邊撈車……

對於書裏講述的“我”曾經的兩個夢境與現實的巧合和差異,也許就是韓寒的深意所在,夢裏的我不知所以的在奔跑,現實中的我也在茫然的奔跑,奔跑的時候彷彿有個目標,但是這個目標似乎在奔跑的反方向。夢裏的鐵軌是平行的,但現實中的鐵軌是交叉的。我們的希望和現實總有差異。

一座城池,我想書裏的城池是我們都想逃脱的,而我們夢裏的城池又在哪兒呢?

讀《一座城池》有感3

一直都很喜歡韓寒,他的作品每次都讓我有很多感觸。《一座城池》是他的最新作品,給我感觸最多的一部作品。

韓寒,這個左手開車右手寫字的天才,思想天馬行空,他對這個世界有他獨到的領悟,他會用諷刺的筆法來披露這個世界的黑暗,世人的荒繆。不斷得做他想做的,讓我們這些有着和他相同的叛逆,卻沒有勇氣去背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父母,我們那些堅守着的原則的人對他羨慕不已。可韓寒他有的並不只是這些,他一直在追求,追求他的夢想,在追求他的生活方式。正如他在就這麼漂來漂去寫的,人有喜歡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他寫作,他賽車,他一直在做他喜歡的事。在他這本新書裏,一座城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首先想起的是他一直崇拜的錢鍾書老先生的《圍城》,錢老是韓寒喜歡的一位作家。有時候能在他的文章裏看出一些錢老的影子,錢老號稱過目不忘,是一位思維敏捷的作家。韓寒的思維也很敏捷。一座城池看過來,韓寒所要表達的,我想他個人也不清楚,他只是寫,把他這些年來的感悟寫出來,這些感悟無法用言語來述説,只能把它們穿插在這個有些沉重的故事裏面,人性中醜陋,中國現實社會中不均衡,一些年輕人的盲目,一些官員的腐敗,一些社會的病態,在他的這部新書裏都表露了出來。

看過了,明白了,很沉重,很沉重,像心裏某個一直堅守的東西一下坍塌,那個城堡垮了,像他書裏最後那一聲巨大的爆炸。將人性中所有的醜陋釋放出來的爆炸,只剩 下茫無目的的奔跑,想逃避,逃避生活,逃避這個病態的社會。

宣傳時説這是他寫作的一個里程碑,我想大概也是,這些年來他成熟了不少,他不會再那樣赤露的去批判什麼不好,什麼好,畢竟他已經23歲了,不小的年紀了,更都是感悟,對生命的感悟。

他在書裏描述的愛情,大多都是與金錢掛鈎的,可是他並沒有就這樣認為所有的愛情都是不純潔的。在書中的主人公與c的那段的講述中,他描述了一個單純的小姑娘和一個有點傻的小子,故事是那樣的單純,讀來讓人感動。

韓寒筆下的人物大多是悲哀的,林雨翔,鐵牛,還有那個小和尚,以及這本書裏的建叔,“我”,王超,可以説整本書的人物都是帶悲劇色彩的。人的悲哀在於你處於悲哀之中,你還什麼也不知道。韓寒筆下的人物大多都是這種樣式的,其實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裏,社會中有許多。他筆下的世界可以説就是一個縮影。一座城池,大概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兩個誤認自己犯罪殺了人的“逃竄犯”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始一段生活,然後經歷這個城市裏的人生百態,看到這座城池裏的黑暗。整個故事大概就是這麼簡單的'情節。可是藴涵着的那些是永遠無法言訴的,幽默下的沉重,讓人捧腹大笑的時候,更加多的是沉思。如果看完了也只是一笑而過,那文學的意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也就沒有必要了。我們更多的是要思考,我們自身的問題,我們社會的弊端。我們作為年輕人,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該做什麼,我們要怎樣才不讓這個社會不是病態的。可韓寒卻一直在揭露我們的社會,我們教育,我們的人生追求,我們這個社會上一些自私自利人的醜態,很形象的把它們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讓我們去思考。

韓寒的《一座城市》就如同一個巨大的垃圾桶,這裏面裝着各色各樣的拉圾,灰色的生活,灰色的人生。沒有希望的,卻又讓人常常想入非非的世界。

讀《一座城池》有感4

今早上下了一陣雨,我看天氣不熱,就想出去轉轉,轉到書店買了本書,韓寒的《一座城池》花了19、9元。結果,看到三分之一時開始覺的沒意思,看到一半時,我開始心疼那19、9元人民幣。哎,多好的一名字《一座城池》,只是……不多説了,不過他揭露的一些社會現象還是很真實客觀的。可有一句話我一直沒弄明白,他是這麼寫的:“放心,抑鬱症死不了的,張國榮都抑鬱成那樣了也沒死。”他這本書是什麼時候寫的?好像是20xx年迎春之作吧。張國榮都自殺好幾年了啊。我看完他這句話的時候心裏突然有些發毛。

韓寒、郭敬明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人們會自然而然的做些比較,也是不可避免的,雖説郭敬明的作品被説為是抄襲,但説心裏話他的作品真的很耐看,文學方面的東西我懂得並不多,只是覺得既然是書,那就要讓讀者能夠投入的看。可最近書店擺了很多郭敬明著的近似於看圖説話的書,每一頁上也就三四句話配上一幅很大的圖片,我挺反感的。連翻都不願去翻。但怎麼説呢,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嘛,也許有人會喜歡。

韓寒出版的第一本書《三重門》非常好看,讀者也非常多。後來他又出版的書我都沒有看過,再後來看了《毒》、《長安亂》。可能因為《三重門》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看這兩本的時候覺得寫得不是太好。他又出版的《就這麼漂來漂去》,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很感興趣,可一直都沒仔細看,也就不知內容如何了。再就是《一座城池》了。總之看他的書,情緒上不會有太大浮動。也沒有什麼讓人真正感觸的地方。只是在自己很叛逆或突然憎恨什麼的時候,看他的書會覺得很過癮,像是借了別人的嘴罵人一樣。當然了這只是我的個人感覺,也就只能算得上一個讀者的讀後感而已。

每種工作都不是那麼容易做好的,作家要對他自己出版的書負責,他需要對得起他的每一位讀者。歌手要對他唱的歌負責,他需要對得起他的每一位聽眾。護士也一樣的,她要對她的病人負責。

讀《一座城池》有感5

韓寒是我在心中把他劃為:就算是以後起了衝突,也絕對不要和他吵架的那種類型。他的文字實在是太犀利了,我不知道當面是不是如此?反正,從吵架這一點來説,他能文能武,既可以毫無顧及的罵娘,又可以很文化的引經據典,實在是文戰的奇才。不過就在最近發生的爭端中,我雖然喜歡看他罵人的文字,也覺得他並沒有罵錯人,但還是覺得在此之中最佩服的是高曉鬆,從僅有的一點接觸看來,他實在是講義氣。

和認識的心理學家曾經談起了這個問題,她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韓寒還在青春期,他所有上演的劇本,都是青春的叛逆。從這一點來看一座城池,就不能算是他很成熟的作品。一開始很吸引我,因為我喜歡幽默的東西,而且裏面的幾個人物除了女人之外都塑造的不錯。但裏面有些幽默是專屬上海的,也專屬一些屬於他的文字的人,比如説關於ok的描寫,就未免有點yy的味道,把文字當成了武器。我喜歡一座城池荒誕的調子,但覺得結尾倉促,顯然符合他要趕快寫好一本書好有錢賽車的個性,未免不夠認真。陳村説:韓寒一定沒有談過一場真正的戀愛。應該是大意如此,如此八卦固然不好,不過韓寒在塑造女性上確實不如男性自如。當他把最後那個女人也寫給了自己之後,我覺得就俗了,他本可以不這樣,本可以寫得更好。

全書韓寒個人性格的印記也很明顯,有時候你覺得他就是在寫自己,還挺有點魅力。我記得有一篇韓寒的作品曾經深深的打動了我,叫做《一起沉默》。如果他還是以前的那個他,故事會更好。

當然,現在他也活得自在,是為自己在活。

讀《一座城池》有感6

一座城,有多大?我不知道。但印象中的城,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雖然繁忙,卻又不是混亂,因為有法律。但城究竟為何物,字典上的解釋——城牆以內的地方,而在韓寒的筆下,我卻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城池。

初讀此書,是因許多人看後都覺得莫名其妙,説不出個所以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一頁頁翻來此書。封面是經典的白色,幾縷藤蔓纏繞其上,四個由韓寒親筆所寫的大字——一座城池,甚是醒目。不如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般充滿文化氣息,也不如郭敬明《夢裏花落知多少》一樣溢滿詩詞意藴,它所表達的很簡單,即是一座城,一座活在作者心中的城。

韓寒的文字很有他自己獨特的風格,自成一派,也許這就是“廣遭詬病”的“文學青年”所吸引人的地方。沒有誇張的語言,他曾經説過“我不會寫出‘啊,我偉大的大橋’諸如此類的話,我只想寫我想寫的”,“一座城池”亦是如此。全書開門見山,省去了“引言或楔子”的部分,正文由主人公的回憶開始。

兩個大學校友,由於某些不良的行為,開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活。因為沒有錢而忍飢挨餓,一邊躲避警察,一邊繼續流浪,原因只是想多賺些錢,因此破壞了同學的電腦。當深知自己的行為是違法時,已是追悔莫及。有幸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了一個朋友,三人共住在一幢遠離城市的小樓房中,一邊生活,一邊回憶高中,大學裏的生活。那些曾經美好的記憶如今已然遠去,這難以觸及的遠讓作者陷入了矛盾,但同時,也因回憶而快樂其中。主人公常常會在傍晚時分,沿着筆直的公路走下去,直到看到一片樹林,深知無路,才重又原路返回。他的夢裏常常會有自己穿過樹林,想逃離這黑暗,前方卻只是一堵牆,這一堵牆是心牆亦是難以逾越的鴻溝。當他最後鼓起勇氣返回大學時,才發現一切都是自己的想象,沒有警察,依舊是平靜的校園。他明白了,原來真實的面對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後來他又回到那幢小樓房,沿着那條路走,穿過樹林,翻過這座城池的牆,原來外界是這麼明亮。

故事到最後,是一種每一個少年都想過的事,夕陽的餘輝將這座城市映染的異樣美麗與絢爛,主人公陪着偶然遇見的高中女同學一超散步,隨着一聲巨響,一朵蘑菇雲在空中瀰漫開去,街道兩旁的商店的玻璃全被震碎,所有的路人都蜂擁奔進店內,超市內,彷彿一瞬間,在那個時刻所有的警察全都消失,秩序大亂,沒有了法律,大包的零食被人們搶出,大量的衣物被人們搬空,而主人公似乎已將其看淡,繼續着散步,邊走邊聊……

韓寒的書一向是沒有什麼可以稱為有圓滿結局的,他留給人們的更多的是思考,由讀者去體會其中的真諦抑或是啟發,他的書不是名著,不需要也不期望得到世人的讚詞,他更多想表現的是一種屬於80後的自由心境,正如影片《勇敢的心》中所説的那樣“敵人可以奪去我們的生命,卻不能使我們奪去我們的自由。”也許,韓寒可以不被世人所認同,但卻奪不走他的自由風格。

讀《一座城池》,我不會想的那般深遠,如同于丹研究《論語》那般,我想説的只是看清過去,正視自己,一座城池,亦是一方明鏡,圍得住那種種的過往,圍不住人們的心。

讀《一座城池》有感7

或許剛開始還在搖擺不定是否選這本書,最後還是決定閲讀。《一座城池》承襲了韓寒以往黑色幽默的寫作風格,可似乎,這部作品與他其他作品還是略有不同的。這部作品以其幽默、嘲諷、誇張、荒誕的修辭手法,揭示了社會百態、人們當“看客”成為當時的主流。

本部作品的作者是八零後代表作家韓寒,他不僅是作家這個身份,他同時是賽車手和歌手。其代表作品有《三重門》、《毒》、《零下一度》等。《一座城池》這部作品是他迄今最為滿意的作品,一部代表他文學創作最高水準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一座城池》這部作品描寫“我”、“健叔”和“王超”等一羣不羈青年在大學時光裏的光輝歲月。“我”和健叔因一次打架事件從上海逃到一個小城鎮,我們住在旅館裏,整日在這座城鎮晃盪。後來認識了一個大學生王超。從此,王超和他的桑塔納就和我們混在一起了。“我”和健叔跟着王超去他的學校看姑娘,無意中參與一次行為藝術,這讓“我”回憶起以前的點滴。我們仍然整日在這座小城鎮閒晃,這中間也遇到過許多奇怪迷離的事情。“我”不時做着“我”的奇特的夢,想着“我”曾經的女朋友。

《一座城池》這部作品中,看上去詼諧幽默的語言,其中卻藴含着引人深思的大道理。行文一開頭就寫“我”剛踏入小鎮就遇到電話亭的黑心的老闆;然後“我”與健叔在路上遇到幾百人騎車衝向火災現場圍觀;接着“我”和健叔、王超從銷贓者那裏買來的電器被警察查收,他們需要扣留或罰款,然而,扣留的費用竟然可以打折,其中包括要交食宿費、管理費和教育費等在內的費用;接着因雪天路滑看不到橋前方塌陷,車衝過橋頂掉進一大塊為鋪設不知名管道而挖開的壕溝。然而,許多人歡呼雀躍的數着掉進壕溝的車輛有多少;最後,這座小鎮因爆炸而發生搶劫的恐慌。人們搶劫婚紗店、超市、銀行,連昏迷中年人身上的東西也全部被扒光了。從以上的這些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座小城鎮交通秩序的混亂和人們的瘋狂。在這樣的一座城池裏,赤裸裸的表現了社會的現實與無奈。“我”和朋友在這座小鎮裏經歷了人生百態,看到這座城池的黑暗。“美的反面不是醜惡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異端而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當一輛一輛車輛掉進壕溝,人們所作出的不是及時瞭解當時所發生的事,而是萌生邪惡的念頭,進行瘋狂的搶劫。作者用誇張、荒誕的手法表現出現實社會的扭曲。

《一座城池》這部作品與其他作品相比,小説沒有華麗的外表修飾,而是用最簡單最通俗的語言敍寫了這座城池裏的百態人生。現實社會的扭曲,人們盲目從眾的心理,社會財產的不均衡和官僚的腐敗、司法的不公正。文章的結局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為文章的最後會寫“我”離開小城鎮。然而,文章最後似乎有點小温馨。或許,每個人的理想會有所差異,從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座城池。

讀《一座城池》有感8

我有時候會做夢。醒來之後卻無法記清其中的情節。只是隱約覺得自己經歷了一些東西,留下一些情緒,如氤氲的水汽縈繞心頭,最後也隨時光流逝消失不見。

一座城池,圈住一個夢。

兩個逃亡者。他們不確定是誰殺了那個人。其實他們甚至不確定那人是否真的死了。只是因為看到呼嘯而來的警車。他們的記憶混亂。他們丟失了記憶。他們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

這是一座瘋狂的城市。城市中的人蜂擁般的去觀看化工廠的爆炸。在發現政府癱瘓之後,人們開始互相搶劫。

他在這個城市中一睡兩三天並做各種奇怪的夢。試圖通過夢境重新拼接自己的記憶。他想起了那個女孩。那個即使被扒手扒一百次仍然會相信世界美好的女孩。在這瘋狂的城市。他對她最後的記憶是一場車禍。他對她説那個司機不會死。而那個司機最後卻死了。他相信這個女孩會永遠相信他。他相信這個女孩無比的喜歡他。他相信那三棵電線杆上刻的是我愛你。而事實上電線杆上刻的是大笨蛋。而事實上女孩最後也換了電話而沒如他以為的那樣會一直等他。

但他仍然相信這女孩是喜歡他的。只是在女孩眼中他只是一個想法。就如同女孩在他眼中也只是一個想法。很多時候,他們只是在和一個自己的想法飛奔。

後來,他發現,他從來都是把他想的代替事實,然後用事實代替沒發生的。”

那麼,什麼是事實?什麼是沒發生的?

是我們在做夢,抑或是我們只是一個夢境中的一部分?

有人説,夢境如水中倒影,風一吹就會搖搖欲墜。然而我們這個世界難道也不如倒影一般,一旦被一種情緒籠罩就開始變化顏色嗎?或是五彩繽紛。或是灰黑陰鬱。 我們醒來又沉醉。一切終將過去。只有一些情緒留在心底。

讀《一座城池》有感9

這本韓寒所認為滿意的作品《一座城池》,我到現在才讀到。時間也算有些晚。讀的時候一個人邊看邊笑,實在忍不住了,便大聲笑出來了。幽默幽默幽默,韓式幽默在這本書裏又再一次體現的淋漓致盡,並且俘獲住了我的心!

一座城池的故事脈絡可能不是非常清楚,沒有明確的敍述什麼,他的作品還是這樣,像《長安亂》《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故事從某一個點輕鬆開始,在某一你還沒意識到的時刻他選擇了結束。一點開始和一瞬間的結束卻連接起了非常引入的青春故事。故事的敍述過程中,沒有特別大的邏輯性,由“我”衍生而出的回憶即使與現在毫不搭界,但也是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人公輕易回憶,輕易回到現實。或許有人討厭如此毫無理性的小説,但恰恰我覺得這就是韓寒吸引我的地方。他以自由散漫的結構敍述了幾個人的青春,順便,嘲諷了一些東西。他的自由與勇敢,我欽佩。從他的第一篇文章中,我都為一些氣質被吸引了。

《一座城池》裏的“我”我想一定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他覺得未來是已經安排好的,只是還沒有發生,所以每個人都在無限逼近這個時刻而已/他也相信世界上存在的東西都不可怕,你怕的只是自己的想法/文中還有許多關於時間、空間的敍述。巧的很,雖然現在的教科書上都露出了“唯物主義正確萬分”的斷定端倪,或者很有意的灌輸給我們物質決定意識。但從我的潛意識中分類,我應該是屬於唯心主義的。我想世界之外一定有一個巨大的力量,他營造了這樣一個真實、唯物的世界,一切看起來都是客觀、理性的。但有可能,在人類將所有把戲玩盡後,將地球折磨的不像樣,一個雄厚聲音緩緩説到:該結束了。所有事情然後都結束了嘛。就像一場遊戲一樣。

最後的敍述是講述了外面發生了爆炸,將玻璃都震碎了,人們開始搶劫店鋪。那邊的情節真是幽默,人們的貪婪表現地極限。哦不,或許他想表現的不是貪婪,而是中國人的小市民面貌。文章中很多地方都輕巧地表現出了中國人的面目。“圍觀心態”(就是湊熱鬧)到了很嚴重的地步。“不講理的道理”也出現多次……韓寒説的很輕巧,也説得很幽默。每當我笑完之後,多少還是覺得有些悲涼。雖然誇張好笑,但他所嘲諷的確實存在。

最近小時代也很流行。韓寒與郭敬明的比較自然又是一個話題。我欣賞韓寒,但無意嘲諷郭敬明。我覺得他們兩個都很清醒,他們都很清楚知道這個社會的弊端黑暗在哪裏。韓寒不會選擇沉默,他以另種方式時時刻刻都在做抗爭,但郭敬明是否能理解他為裝糊塗呢。寫的文字是那麼的不真實虛幻,他是一個很好的經商人,我承認,文字風格也是一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法干預。但比起郭敬明,韓寒的這份清醒,清醒下的自由與勇敢是我最欣賞的!

讀《一座城池》有感10

這兩天看完了韓寒的《一座城池》。

韓寒的名字算是童叟皆知,據説《三重門》寫得是如何的好,不過我是一直沒有興趣看這本書,總覺着一個小孩子家家的,再怎麼有才,生活閲歷在那裏擺着,他的思維見解也不過是個小屁孩學大人。後來聽到徐靜蕾對他的誇讚,讓我有些好奇,正好拿到這本書,就來看看。

故事情節簡單,誇張了的生活,有些黑色幽默。通篇的意識流,有時下流行的頹廢的做派,我看不懂他要表達的情感,也許僅僅就是寫小人物的故事,寫一天一天混着的日子。就如同我們自己的生活,平淡無奇的,夾雜着許多的無可奈何、啼笑皆非。

雖然結束得莫名其妙,但我還是興致盎然的看完的,因為語言算是詼諧,常常惹人一笑,畢竟輕鬆。

總結一下:個人以為,《一座城池》算是速食小説,僅供茶餘飯後的消遣,看完了就不用再看了。

讀《一座城池》有感11

初讀《一座城池》,讀不出些什麼,只是笑。

再讀《一座城池》,有點疑惑,還有笑,笑以後,是一陣淒涼。

後讀《一座城池》,嚐到的,是酸味,還有羞愧。

《一座城池》也許我永遠也不能完全讀懂,也許韓寒也不懂。

貫穿着這本書的,是韓寒的幽默,與其説是幽默,不如説是黑色幽默,諷刺。

讓我挑一些出來説説吧:

文章一開始,寫了主人公到達了一個“全新”的城市,主人公在這個城市裏遇到看爆炸的人羣,收費奇高的酒店,毆打顧客卻放着《讓世界充滿愛》的日本料理店,puma等名牌的仿製品,中獎後玩文字遊戲把獎金縮小十倍的工作人員,夢中抓住買了電視的“我”的那些以公謀私的警察,給健叔看病的醫生,樸實單純的同桌最終跳樓,在大榮公寓下的店鋪着火時救火的老太太遭到人的鄙夷以及消防員説的話,呼喚和平友愛的行為藝術家阿雄被人們冷嘲熱諷,“我”曾經在上海交的女友以及工業大學裏的三個妹妹(不含永久妹妹)的拜金愛情觀,路面結冰後在橋下歡欣鼓舞的人們和吊車師傅,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社會的黑暗。但是這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説,已經是習以為常了,可是當事情都發生在作者身邊,發生在同一個城市裏面,便使我們覺得荒唐了,這個城市,也是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的縮影,而這個城市裏面的人性的敗壞,這個社會的病態到了哪個程度,也使我們不得不深思。

一場一盆水就能解決的“火災”,居然引來了羣眾們的圍觀,偏要看消防隊員們的表演,充分誇張地演示出了人情世故。

整本書,都在寫社會,而我們發出的笑聲,也是在笑這個社會,笑這個社會的荒唐,但是我們為什麼不覺得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也很荒誕呢?那是因為我們都習以為常了,這個習以為常也許是最恐怖了,因為我們對這個社會的各種醜惡的現象都接受了,我們對這些東西都麻木了,該是多恐怖的事情。

書裏面有一個片段,寫的是作者住的公寓旁邊的一個森林,都被圍牆圍住了,進不去,到後面,作者發夢,看見自己進去了,而且他本來就在裏面,而且還出不來。其實這個森林,也是社會的縮影,寫的是一個人在社會裏面,看着這個社會,但也永遠逃離不了,作者在森林裏面不斷地跑,不斷地找出口,也寫出了,社會裏面的人,我們所有人的無助和無奈。

文章的結束,由一個爆炸開始,在爆炸裏面,人們想到的不是怎樣解決問題,而是不斷地掠奪錢財,試問,在這個時候,錢財有什麼用,但是貪婪的人性已經使人們想不到這些了,街道阻塞,法治管理癱瘓,道德約束不堪一擊,人們自私的醜態,也跟隨着這個爆炸,爆發了。主人公拉着女友C的手,不斷奔跑,也跑不出困境,説明了人,無論怎樣掙扎,無論怎樣逃離,無論對我們所處的社會多麼的不滿,也是不能擺脱這個社會對我們的束縛的,這使人多無助。

文章的字裏行間都寫出了韓寒對社會的不滿,雖然讀起來的感覺覺得很輕鬆,但輕鬆之後有一種不能言語的沉重,這本書寫出來的東西,我還不能完全弄明白,這個問題太沉重了,韓寒寫出這麼的一本書,批判社會的書,是他的個性所在,而我,作為一個處於這個混沌社會的一員,已經沒有可以清晰地理解整本書的能力。

這本書已經讀了很久了但是讀了後有種想用語言表達卻不知道怎麼説的感覺。所以只能將這篇自己很喜歡的讀後感拿來了用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