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明朝那些事兒》回殤有感大綱

讀《明朝那些事兒》回殤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2W 次

回顧《明朝那些事兒》覺得於謙(被凌遲)、夏言、袁崇煥(被凌遲)、楊繼盛(很慘,一言難盡),楊漣,五人墓碑記裏的那五個人都死的太冤,張居正死後墳被刨了,可愛的王守仁同志死後被罵了四十年(這麼好一個人,太不公平),胡宗憲自盡了,戚繼光死後家無餘財。按理説魏忠賢應該被活剮(害死了那麼多人),王振、劉瑾、嚴嵩、石亨、温體仁、徐有貞也該活剮,可惜這幾位老人家沒那麼好德待遇,死的也太舒服,太草率了(失望)。

讀《明朝那些事兒》回殤有感

不管是看電視,看電影,還是看書,每次我都對壞人的`死十分不滿意,唯恐他們死不乾淨,覺的壞人死的太舒服,太痛快了。壞人都應該拉出去凌遲,活剮(這是應得的),要麼就是把命留着,再管吃管喝,然後還不讓他死(壞人十有八九很怕死,不怕死的也有,比如漢奸劉魁勝),又不讓他好好活,慢慢折磨,每天揍一頓,或者割上一刀,辣椒水啊,老虎凳都用上(有點惡毒了),聽他號叫,這才叫報應,才解恨。

可惜世界世唯物的,我們也沒有一直翻舊賬的習慣。只希望這個世界上,壞人啊你別太壞,好人啊你別太迂腐、太寬恕(會被人利用)。因果報應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但多行不義必自斃還可以信一信。

世界其實是很不公平的(事實),但是想到唐伯虎潦倒背後(電影、電視劇裏那個瀟灑的唐伯虎都是假的,不可信),有那麼高地藝術成就,徐文長科舉落第(一輩子就是個秀才),後半輩子孤苦伶仃(瘋,殺妻),渾渾噩噩,許多看到他的成就,佩服的願意做青藤門下的走狗(鄭板橋,還哭着喊着,要……)。再看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王守仁(聖人,和王守義<十三香>沒有關係)有心學傳世,孔尚任(官運不通)有《桃花扇》,連前幾年免除農業税,也要歸功於黃宗羲的一條經濟規律。想象我們還是挺幸福的。這次就到這兒吧,這段歷史也就到這兒吧,好多故事太沉重,卻無法掙脱,現在結局了(暫時),終於可以輕鬆一下子。

有人説懷舊不好,不知道,翻翻與歷史有關的書,算不算懷舊呢。但我還是記住了一句話:有富可敵國的財富,有傾國傾城的容顏,有博覽羣書的智慧,都不算強大,一個人只有內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