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精選21篇)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83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精選21篇)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1

寒假中有幸閲讀孩子給我一本書籍——《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我被作者書中列舉的在教育過程及生活當中的不同實例,解讀孩子內心世界的聲音,以及客觀地評價教育者的各種狀態,深深地吸引進去。其中,李躍兒説"要是不懂什麼是兒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許會更好。

書中,李躍兒説,“中國的家長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人才;第三類家長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類家長,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佔據絕大多數,失敗的孩子大都由這類家長制造。”從我們教師的角度來看,是不是教師也可以分成這3類呢?雖然,教師上崗前都進行了教育學、心理學的考試,但捫心自問,你真的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嗎?我有點惴惴不安了。李躍兒説:給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不要阻礙孩子的成長,要順應孩子的生長規律。我們老師和家長常常打着“為了你好”的幌子,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當我們將孩子喜歡的漫畫書撕得粉碎的時候;當我們將興致盎然地玩着電腦的孩子從電腦前拉開的時候;

此書有些事例,使我覺得,教師和家長都太功利了。家長希望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教師希望按自己的意願塑造孩子獲得成功感,可是,我們都忘記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個性,每個孩子的成功之路也是不可複製的,為什麼老師家長想像複印機那樣複印孩子的未來呢?現在這樣做的結果是:老師和家長感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孩子也很無奈:老師家長怎麼就不懂我的心?雙方的關係有的甚至緊張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有些地區甚至有弒父、弒母的悲劇發生。可是這能完全怪我們的孩子嗎?異化的教育,異化的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形成了惡性循環。

孩子和成人是平等的,不尊重孩子等於不尊重自己,試想一個孩子不再用童貞、純潔的語言和思維來思考和解決問題,這還是一個孩子嗎?作為孩子的家長、老師,在不知不覺中做了摧殘純美的童年生活的劊子手。我們在以愛的名義做着傷害愛的事情。我們把自己以為重要的喜歡的強加給孩子,從來沒有平等地蹲下來問孩子真的需要嘛?這樣合適嗎?我們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孩子的生活被我們一雙雙無形的手控制着,這樣的孩子,自身會產生一種自然流露,如清泉般湧動而出的幸福感嗎?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就俯下身子,温柔親切地問他,他需要怎樣的幫助和關愛。無論哪個孩子,都具有優良的品質。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為人師的要早早發現這些品質,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好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因為孩子們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

孩子的世界是那麼的空靈,那麼的純淨,如果我們自己不能夠保護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少年,擁有幸福的每一堂課,擁有幸福的每一天,不真正躬身乃至蹲下來和孩子們交流,孩子們的幸福人生又從何談起呢?雖然,巴學園只有一所,但如果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能像李躍兒老師那樣俯下身子,給孩子他真正需要的關愛。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時就像在一面光潔的鏡子前觀照自己,渺小而卑微。她使我的心靈受到震撼,使我的靈魂受到洗禮。雖然距她的教育觀點還差得很遠很遠,但是,我會向着“愛自己的班級的幼兒,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的方向去努力,幹好自己的工作。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2

假期讀了《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這是由酷愛藝術的女畫家李躍兒撰寫的一部關於教育的專著,她在經歷了太多傳統教育的失敗後,大徹大悟:終於從高於孩子的“教育寶座”回到了以平等的生命來看待孩子的成長,開始享受欣賞孩子們創造的多彩世界。這是一部愛育的宣言,居高臨下的教育會壓抑、束縛甚至扼殺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長,而平等的愛育卻能大大發揮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創潛能。作者在書中通過具體的`事例深入闡述了成人、教育者、老師、父母——不當的教育對孩子身心造成的影響與傷害。

通過讀這本書,也讓既身為教師也身為母親的我有了重新的思考,讓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我們應該尊重、理解、支持孩子,而不應該灌輸與強制,現在的孩子不缺吃穿,不缺玩具,絕大多數孩子也都能上起學,那麼現在的孩子幸福嗎?我以前給孩子上課時也經常説:“看你們多幸福,有吃有穿,有父母愛,我們小時候——”可孩子們好像不大認同我的觀點,有的默不作聲,有的直接就低聲説:“幸福什麼呀,一點也不幸福——”我簡直有些震驚,非常意外。後來我問他們嚮往的幸福是什麼,他們七嘴八舌的告訴我:有的説想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不起牀,躺在牀上睡懶覺;有的説想真真正正的放個長假去海邊玩;有的説可以買很多好吃的在牀上吃,不要聽到父母的嘮叨;有的説老師能不能少留點作業,給我們點自己的時間做些我們自己喜歡的事情——

孩子們嚮往的幸福豐富多彩、五花八門。但深入的想想,他們説的只不過是自己的真實感受,有些事情確實讓他們感覺不自在、不舒服,甚至不幸福了,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社會、教育者、老師、家長——-太多因素導致孩子沒有幸福感。

現在社會獨生子女居多,競爭壓力大,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便不惜重金、不遺餘力地給孩子開小灶,送入各種補課班“深造”,就拿我朋友的妹妹家的孩子來説吧,家在義烏,今年十歲,四年級,除了正常上學外,要學習書法、乒乓球、大橋外語、電子琴,偶爾還要學習游泳。為了孩子學習方便,特意買輛車,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而每個月花在孩子身上的費用一大筆。我以為這孩子各方面都應該是非常出色的,可就在前幾天去他家時我才發現,我的想法是錯誤的,晚上八點時,他的父母開始互相讓對方輔導孩子一篇寫人的作文(學校留的作業),後來任務落到了媽媽的身上,媽媽開始埋怨:“讓孩子學作文你不讓,一寫作文就不會,我也不會呀。哎呀,正好阿姨是老師,讓阿姨教教你吧。”任務又落到了我身上。其實我已經很累很困了,沒辦法硬着頭皮接受吧,這孩子,我給他輔導他不聽,一會吹兩下笛子,一會擺弄手裏吃零食積攢的積分卡,一會又滑兩下滑板車(就在地板上),一會又看一眼電視。我又不好意思聲嚴厲色地説他,寫的字很毛草,還有很多錯字。我讓他好好寫字,他理直氣壯地説:“這又不是在學書法,寫那麼好有什麼用?”後來,幾乎是我説一句,他寫一句,完全是我的作文他代筆。一直到十點多才完成這篇作文。躺在牀上,我已全無睡意,社會的競爭、家長的望子成龍、老師及學校的追求升學率——這一切都強加在了孩子的身上。其實孩子一點都不幸福,甚至有的孩子説爸爸媽媽把他們生下來就是為了折磨他們的。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各種補課班裏,孩子們學到了什麼,補課老師為了能留住孩子,長期在自己的班裏補課,絞盡腦汁、想盡了一切辦法:凡事哄着孩子,上課時可以吃零食、可以嬉笑打鬧、甚至給發點糖和獎品取悦孩子們。結果孩子在學習上沒有一點好習慣,學的越多孩子越煩。我們所説的平等自由的愛育,絕不是縱容。今年義烏要求嚴,假期不許補課,很多家長認為別人都不補我們補,效果會更好,於是補習又轉到了“地下”,打起了游擊戰。就這樣大家看你也補、他也補,多數都在補,也就跟着補。

真不知道這樣的惡性循環何時是個頭?我們的教育何時能走出誤區?孩子的幸福何時能還給他們?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3

曾經,我對聽報告有一種逆反應,報告精英們據典引證,滔滔不絕,而我卻哈欠連天,為了尊重老師的辛苦成果,為每次都強迫自己,勤記筆記,哪怕一言半辭我都不放棄。但是,今天我卻例外,我深深地被李躍兒的文章感動,與其説文奪其心,而不如説,小巫和蓮子的兩篇序言的解説更聲勢奪人,扣人心絃,我摒棄雜音,致知閲讀之。

李躍兒的思想超越前衞,她把用靈魂感受孩子的靈魂,作為自己的開場白,大氣,母愛共存。而把愛和智慧喚醒孩子懵懂的世界,用天使之愛引領感化孩子作為自己思想的先導,把棍捧教育視為一種殘暴的開始,一種內心不調和的見證,嚴教是家長沒有智慧,思想單純的顯現。把貌似愛深的母愛,做了一個剖開分析,這樣,把家庭教育的誤處直抵每一個母親的心底的隱私區,讓家長們無以逃遁自己教育失敗的殘酷現實。

作者從孩子的角度慢慢地深化,把心中的千千愛付諸真摯的家庭教育引導,她從為愛搭起平台,引領孩子發現愛,讓孩子感悟愛三個方面出發,以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讓家長細細的回味箇中的寓意,從而反思自己的行動準則,理解孩子,愛護孩子,教育孩子,讓孩子成為理想中的人。

李躍兒的第二部分,她就單刀直入於我們培養孩子的目的上,先提出了我們教育孩子的價值觀,是人才重要,還是為人重要;孩子的好時光在哪裏,為什麼中國孩子現在面臨的是四面楚歌;我們的道德教育是否形式化;反思教育讓我們體會到了什麼?孩子的想象力誰把他們扼殺了;學習和道德是否衝突。問題一個個擺出來,一個個加以解決,一個個貌似完整的教育,被她肢解得體無完膚,直逼生命的底線,然後一個回馬槍,推出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主要矛盾,讓我們的心靈為之顫動。在事實面前,我們看到了我們的失敗,因此我們更需要的是反思和改變,理解和突破。

我們靜默着,我們聆聽着遙遠的孩子的吶喊,老師也許在某個環節,為着不值得名和利,也起着幫兇的作用,讓孩子看不到曙光的燦爛;家長也許在整個過程中,披着愛孩子的鮮紅外衣,在錯誤中剝奪着孩子的幸福;天才們在困難中艱難的爬行着,天才在寒夜裏,不停地顫抖着,雖然他們展示的是榮耀和魅力,但是,他們吃的卻是人間的苦果。他們掙扎着,他們奮鬥着,希望通過努力擺脱烏雲的纏繞,獲得心與靈的'完全自由和快樂,讓幸福的種子裝滿小籃子,讓風景中沒有陌生和陰影。

第三部分的展開,讓我的心也隨之打開,教育的真實含義浮出水面,孩子的幸福來自與家長走出誤處,孩子的快樂是教師走出職業的慣性,成人必須為孩子構建快樂平台,教育的綻放異彩來自於教育者素養的提高。她把問題拋向使力者,這樣,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孩子有孩子的天空,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把他們的天空還給他們,讓他們自由地去搏擊,自由地去規劃,未來總是屬於他們的,我們無權給他們畫圈圈。

最後一節,作者信心滿懷,她通過各種例子,凸顯幸福能使孩子煥發精神的動力,幸福會使孩子永遠精力旺盛,幸福使孩子更有興趣去探究人世界的奧祕的理念。讓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展開想象的翅膀,愉悦的使用邏輯思維能力,發揮創造的天賦,提升理性高度,展示情感的魅力,超越感覺的虛空,達到生命的快樂之巔。

幸福不是一味的放縱,是成功的前奏,讓孩子有學習的動力,讓孩子產生學習技術的動力,這才是教師和家長們必須考慮的教育方法。給孩子自信,孩子會在不斷地研究、探索中,發現許多生命中的祕密,生活中的小訣竅,才會在自然的情況下,產生原動力,獲得事業和人生的進步。

作者的四部劇,好像孩子的生活小節的展現,細碎,但不雜亂,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過程和結果,我們會時時努力,做好教育者的本分工作,讓孩子不固守成規,讓孩快樂、平和,更讓孩子生命力旺盛,事業精彩有望。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4

李躍兒這個人一開始我並不熟悉,認識她來自於她的這本書《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裏面生活、真摯的言語所吸引,她的字裏行間流露出淡淡的温馨,沒有華麗文藻,沒有專業的術語。她站在一個敍事者的角度,詳盡卻不繁複的講述一個一個她所遇到、看到、聽到的故事。不講為什麼,應該怎樣去做。她用一條條平凡的字句,領導你不由自主得去領悟、去思考,讓人慾罷不能,越讀越深入,完全地沉浸其中……

在李老師的書中有對孩子至高的愛,就算一個殺人犯、惡魔,她也未置一句惡語。在她的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純淨的種子,種子如何發芽、如何成長來源於澆灌者。所以,孩子犯得一切錯誤都是父母無知、不重視而造成的。首先應受到教育的應該是父母,只有父母擁有了健康、科學的教育觀,幼兒的教育質量才能提高。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記憶猶新:孩子是通過自己生活的經歷來建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當他發現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愛他時,講來他就會認為自己是被歡迎被接納的;當他發現他的父母不愛他時,他就會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會輕易愛他,也不會接納他。

我很認同這段話,在現今這個高速發咋還能的社會,我們更多關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法。教育者被要求高學歷、高素質,各種技能的比賽、書面的文章……而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教育者被評定能不能勝任幼兒教育這一職業時,是不是要再次評定他是否懷有一顆有愛的心?幼兒工作之瑣碎、繁複不同於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與教育兩者間,我們更趨向於保育。剛剛脱離父母的孩子有着獨自面對社會的恐懼,用蹣跚的小腿走向遠方,離開他們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這種環境下,我想再強大的技能知識都是無力的,如果這時的教育者沒有一顆愛的心,面對孩子的'哭鬧,他煩了;面對孩子的調皮,他惱了;面對孩子的彷徨與無知,他厭了。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如果我們心中都有愛,是不是就不會出現許多幼兒園教育者虐傷孩子的事件了呢?

李老師的書中貫穿全文的就是一個愛字,父母的愛、老師的愛、同伴的愛,缺一不可!教育者的愛尤為重要,他引導孩子幼小的心,讓他們鍛鍊敢於面對困難的意志;他呵護孩子受傷的心,以愛撫平破碎使其強韌;他保護孩子懵懂的心,使他們有一個温暖的臂彎……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也許我們都要反思,看完全書我才覺得這句話是如何的刺目,如何的驚心。沒有幸福的孩子,如同失去寶劍的騎士,這樣的他將如何面對在以後道路上所遇到的荊棘?他的人生還能完整嗎?請還給孩子幸福之劍,請守護孩子美好童年!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5

4月份,工作室的共讀書目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在微信讀書上找到這本書,每天閲讀幾十頁,10天閲讀完此書,這是我第一次閲讀李躍兒的書,讀完了第一遍,我覺得有必要再讀一遍,正所謂“好書不厭百回讀”,目前正在閲讀第二遍,我想,讀完了這本,我要把李躍兒的其他書籍也讀一讀,我想,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對此書,對此書作者最好的肯定吧。

這本書有11章,作者李躍兒用一個個人性教育的個案分析,向我們詮釋了孩子的幸福是如何被家長和教育者一步步拿走的,我們又該如何讓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長。

第五章“棍棒之下出逆子”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個家中有三個男孩兒,主犯楊傑和大弟,二弟以及他們的父親都被判刑,這是一個悲劇的家庭。原本楊傑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但由於父親爆烈的脾氣,所有的問題都用“打罵”來解決,打罵等於在孩子心中製造了一座能量極大的火山,只等着有一天爆發。可以説,三個孩子生活在暴力和地獄之中,所以他們成為了“魔鬼”,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楊傑的父親不愛他們三個麼?答案是“愛”,而且“很愛”,但錯誤的愛會產生驚人的摧毀力。正是那些扭曲的教育觀念,錯誤的教育方法,使得我們的孩子開始變得不再幸福,這絕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狀態,這是一個慘痛的案例,告訴我們孩子的幸福是如何被一步步的改變。在痛惜的同時,我更深切地體會到:只有愛是不夠的,父母的愛必須是智慧的,智慧的愛才能使孩子優秀,愚昧的愛只能毀滅孩子。當父母放下架子,能和孩子平等溝通時,就是孩子幸福的開始。

第六章“用愛佔領靈魂”對做老師的我們很有啟發:我們的愛應該有一個更崇高的目的,那就是要孩子學會愛,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所有人,愛所有美好的東西,這就是愛的交互,也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常説,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今天和一個老師聊天時,她曾對家長説:“孩子是你們的,但孩子今年跟着我學習,我也把他們看作自己的孩子,那個孩子有問題,老師和家長的心情是一樣的。”我聽了很感動,真的,當老師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那是真的負責任,愛孩子的人才能教好孩子,才能讓孩子學會愛。作為老師的我們,是種植孩子美好感覺的土壤,是照亮孩子心靈的.明燈,成為好老師的先決條件是愛,光有愛還是不夠的,做一個優秀的老師,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一種手段,一種具體的操作方式,要使孩子能把知識轉化為智慧,把品格滲透進心靈才行,要使孩子幸福,我們不僅要對孩子有愛心,有責任感,更要使這份愛心充滿智慧。智慧從何而來,從學習中,從實踐中,更重要的是,愛能成就智慧。

家長朋友們,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我們應該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去教育孩子,孩子只有沉浸在幸福之中,才會獲得足夠強大的內在驅力。

人是否幸福不取決於他有多少財富,是否過着奢侈的生活,而在於內心有沒有釀造幸福的工廠,有沒有對幸福這個概念的準確理解和把握,有沒有獲得幸福的智慧。

作為教育者和家長,“孩子是腳,教育是鞋”,只有瞭解孩子腳的大小形狀特點,找出合適的鞋,孩子才會感到幸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6

李躍兒老師認為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礎。“孩子是腳,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腳的大小、形狀,腳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夠製造出合腳的鞋子;同樣,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長機制的前提下,才能設計出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還給孩子本應有的幸福,呵護與珍愛幸福童年,我們也知道是教育的根本職責,但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缺乏嘗試的教育方法帶給我們觀念與現實強烈的衝擊。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分數成績,而忽視孩子們的心靈成長。片面的應試教育,使我們不願給孩子犯錯的機會。要深知,孩子就是在錯誤中成長啊!我們卻總是在斥責聲中磨盡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翻閲時,我不禁萌生了絲絲酸楚和歉意,因為正是孩子的'父母,以及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在剝奪着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觀念、錯誤的教育方法使得我們的孩子開始變得不再幸福,取而代之的是無助、恐懼、孤獨、憤怒。這絕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狀態!

那麼,家長也好,老師也罷,我們似乎都應該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教育觀念和行為。給予孩子幸福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但必須要清楚“幸福的根源”,這絕非是孩子要什麼就滿足什麼。引用周弘老師的一句話,我們只有“用心賞識孩子,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給予孩子幸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7

李躍兒老師提到教育與愛育的區別,其實是也就是“上帝之愛”與“天使之愛”的區別,你是要居高臨下地從成人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出發來愛孩子呢,還是從孩子的需求來愛孩子?這也是愚昧之愛與智慧之愛的區別。然而智慧之愛絕非易事——它不僅應有高屋建瓴的理論,也應有潛移默化的實踐。李躍兒的可貴也在於她不僅能從自己失敗的教育經驗中借鑑反思,還能以宏大的目光和心胸,向歷史的先行者學習,面對社會問題,切實構建和實施針對中國現行教育弊端和適於中國教育現狀的`方式方法。

李躍兒老師感歎在她的教育中心培訓合格的教師成功比率僅為60:1。是的,當我們從孩子的幸福“非予即奪”的角度來考查教師是否“合格”,無疑不是一張教師資格證就能通過的。李躍兒説,“做一個合格的教師,光有愛心是不夠的,光有熱情是不夠的,能夠寓教於樂也不夠,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很高的悟性、平等的觀念以及對於教育有非常到位的理解還是不夠。最重要的是掌握一種手段,一種具體的操作方式,要使孩子能把知識化為智慧、把品格滲進心靈才行。否則,你只是喊口號。古人講,説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就是這個道理。”也許教改之難也就難在這裏。李躍兒敢講這個話,也在不斷尋找和切實運用着這種“手段”,這種“具體的操作方式”……當你手握此書,細聽她講故事,你就有機會了解她是如何理事圓融地把幸福與快樂、知識與能力同時賦予孩子們的,不僅是當下,或許還將延續到他們的未來……。

教育之路永無止境,於每個人,於教育事業本身都是如此;而中國教育尤其需要這樣有益的探索,不僅需要一大批有愛心有智慧的踐行者,還需要在社會上營造這樣一種氛圍:教育絕不單單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師的事,也是家長和每一個成人的事;不單單是兒童需要教育,成年人也需要或這樣或那樣的教育;因為教育是愛,是智慧,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8

李躍兒的名字我在上學的時候就已經聽説,因為那時候《小人國》在國內掀起了一陣浪潮,人們紛紛注視到了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一個小小的人,她就是北京巴學園裏的大李老師,是《小人國》裏那個一直耐心告訴孩子“武力永遠無法征服世界”的李躍兒。

偶然的機會得到了《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通過一點點翻閲,一點點的品味,深深感到內心的一種觸動,這是一本愛的書,真正詮釋了一種愛的教育,對於我們這些從事幼兒教育的人而言有着許多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為人師、為人父母要有一顆赤誠的愛心。“愛對於教育的意義就像光,始終教育着整個教育的過程。”“愛不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是教育的前提。”李躍兒是這樣説的,更是在教育工作中這樣實踐的。老師與父母對於孩子要懷有一顆赤誠的愛心,並且這種愛是意識不到存在的.一種自覺狀態。只有愛孩子,才會真正的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孩子,做孩子的天使,而不是上帝;只有愛孩子,才會用愛和智慧來喚醒孩子,在孩子的心靈裏播種下愛的種子。

其次,要抓住教機,智慧施教。在李躍兒的這部著作中,她多次提到“教機”的問題,要想真正的幫助孩子成長,就像李躍兒説的“需要教師智慧的教學,智慧的教學的關鍵,就是尋找、製造、把握與深化教機。”當我讀到這裏的時候,我有想起前面李躍兒老師舉到的給孩子們講《天職》這個故事的情節,她尋找和製造了三次教機,前兩次教機的把握與處理,讓孩子很好的理解了醫生的天職和海爾曼偉大的人格,而第三次教機的處理則很好的教給了孩子明辨大是大非的道理。這篇文章我們很多語文老師都曾教過學生,卻不曾想到過去找尋和製造教機。可見,許許多多的美文裏面藴含了多少可以用來教育孩子的教機,關鍵看施教者如何靈活機動的去找尋和把握。教機存在於我們的課堂上,存在於我們教學素材中,關鍵看教育者的靈活機動的處理。

教育者要不斷提升自己。“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永遠處在自我提升的狀態。”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在書中表現出豐厚的學養和淵博的專業知識,然而,這位在兒童教育領域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大師還是那樣的謙遜,認為自己需要不斷提升自己,我們普通的教育者有什麼理由不去讀書和繼續學習呢?只有終生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才可能跟上教育的時代步伐,做一個合格的教師。

書中李躍兒獨特的人性光輝,智慧的課堂,以及她用藝術眼光來看待教學的方式,激發了孩子們探索創造的熱情,知識與智慧在這不知不覺中根植到孩子們的心中了。讀《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如同浸潤在蘭花開放的幽谷,只感到幽香陣陣,如絲如縷,使我的心靈受到震撼,使我的靈魂受到洗禮,我要向着那方“愛育”的天空進發。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9

讀書,是人生的一個樂趣,讀一本好書,更是樂趣中的幸福。《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是一本能讓人產生幸福的好書。

這本書的作者李躍兒是有着一顆真愛之心的人,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生活、用愛去昇華生活的一個人,在她的書裏處處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顫的實例,每一個在她筆下的受傳統教育毒害的孩子,都能清晰得讓人勾勒出來,這些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當方法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可憐或可悲的命運沉重的令人窒息,要麼精神不正常、要麼自閉、要麼自虐,他們本是像花朵一樣的孩子,本來應該都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是,可憐的孩子,為了成為爸爸媽媽心中想要得“人才”,不僅搭上了自己本應快樂的童年,還要承受心靈扭曲而成人後的種種苦惱。

我看了《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一章,當我看完幾篇以後,給我的感悟很深,我被書中的'故事感動着,我被書中的情感感染着,我被書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書中那濃得不能化解的愛融化着。例如:當一位老師上課的題目是“我的幸福”。

她説:“同學們,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被家人當寶貝,每個人周圍都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愛着我們;再物質上,我們要什麼就有什麼;星期天可以游泳,放假了還可以旅遊——那麼,在這樣的生活狀態裏,我們一定感到很幸福了。

話音未落,孩子們呢齊聲回答:老師——我們不幸福。這麼一問全班一下子活了,全都舉起手來,其中一個10歲的男孩,在文化課學習方面是年級第一,他站起來説:“老師,我的幸福是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躺在牀上睡覺。”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們是在真真切切地渴望着幸福,他們説的全是真話。孩子的幸福其實就像能夠調出所有顏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給了他們一種或者兩種,他們挑不出幸福的顏色,他們的幸福被人拿走了。

孩子們在小學已經減負,老師佈置的作業不多,孩子們應該有足夠的業餘時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但是孩子的家長為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孩子無限制地報興趣班,無限制地為孩子購買複習資料,讓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樣孩子們當然感覺不到幸福。

李躍兒老師歸納的三類做好一個好媽媽:第一類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人才;第三類家長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類家長,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佔據絕大多數,失敗的孩子大都由這類家長制造。

當我看到這樣的案例:一位母親給10歲的兒子洗腳,兒子把腳盆打翻了,母親大發雷霆罵了一番;一個10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洗腳,有很好的平衡能力,他把盆子打翻,可能是他心煩意亂的結果。

這樣媽媽在孩子眼中,幾分鐘前是慈母,給兒子洗腳;而幾分鐘後就變成了凶神,愛與恨的轉瞬轉換肯定會使孩子心理扭曲,孩子的心理怎麼能承受得了呢?

究竟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答案顯而易見了!我們大人們往往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考慮的更多的是如何給孩子灌輸更多的知識,讓孩子處處“優秀”,至於這樣做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孩子幸不幸福,他們卻很少考慮。

最後,我只想説,教育與愛育的差別就在於:教育往往是居高臨下的,而愛育則是平等自由的。居高臨下通常會壓抑、甚至會扼殺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長,而平等自由卻能大大發揮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創潛能。

朋友們,《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快還給孩子吧!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10

我是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沒有讀到這本書之前,我總是自滿地認為自己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老師。可是,讀了這本書後,我汗顏呀!我離一個好老師的標準太遠了。

李躍兒老師認為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礎。“孩子是腳,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腳的大小、形狀,腳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夠製造出合腳的鞋子;同樣,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長機制的前提下,才能設計出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還給孩子本應有的幸福,呵護與珍愛幸福童年,我們也知道是教育的根本職責,但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缺乏嘗試的教育方法帶給我們觀念與現實強烈的衝擊。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分數成績,而忽視孩子們的心靈成長。片面的應試教育,使我們不願給孩子犯錯的機會。要深知,孩子就是在錯誤中成長啊!我們卻總是在斥責聲中磨盡孩子們的學習熱情。

李躍兒老師認為“素質教育是愛的教育。教育者應是天使,而不是上帝!以教育者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愛來愛孩子,同時要孩子學會愛,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所有美好的東西,這就是愛的交互,也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將人的素質比做一棵樹的.話,心靈是根,精神是幹,能力是枝,知識是葉。老師是什麼?是種植美好感覺的土壤,是照亮孩子心靈的明燈。成為老師的先決條件是愛,但只有愛心遠遠不夠,還得具備很高的文化素養,這樣才能做到智慧的愛而不是愚昧的愛。老師對兒童教育的價值觀應該給他們發展的自由,獲得了這個自由,他的敏感期就會發展得很充分,他的成長是快樂幸福的。書中所説的正面賞識教育、示弱賞識方法是我們可以經常運用到工作中的最有效的教育智慧。可是,實際教學中我們又做到了多少呢?

雖然距她的教育觀點還差得很遠很遠,但是,自從讀了這本書後,我就向着“愛——無私的愛自己的學生,愛——對教育事業發自內心的熱愛”的方向努力了。她的愛育觀就像教育界裏的航燈,給了我們前進的方向。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11

假期裏,受朋友的推薦,讀了一本《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給我感觸頗深的不僅是書中的內容,本書作者李躍也從不同層面講述了自己的轉型。

李躍的糊塗,傻氣,可愛向我們展示了一種不同與年齡階層的人性本面,更詮釋了教育與愛育的本質區別,以平等自由的心態來享受欣賞孩子用生命巨章締造的童話樂土。而在這其中孩子是幸福的,我們也是幸福的。

這讓我不由的想起了另一位著名作家盧勤的著作,盧勤專著中提倡的賞識教育,從解讀孩子內心,關注孩子外在的健康成長,到放權讓孩子自由支配,樹立主人翁的責任與意識,倡導了一種教育的新型理念,而在這種漫長的教育與實踐中走的也並不順暢,大到家長,老師,小到青少年,在經歷了太多失敗教育後,理解了教育不是支配,居高臨下的威嚴施教者,而是如何將教育昇華成愛,來激勵促進自身的成長,我想李躍與盧勤在教育方面應該都有很多共性的'東西值得我們借鑑和深思。

在李躍的書中,每一篇都可以堪稱經典。例如《雞毛撣子》一文,就給我很多的啟發。

最近,我班剛轉學來的小朋友,生性活潑好動,總喜歡招惹小朋友,一次,我讓小朋友去排隊喝水,小傢伙一把就把排在他前面的鞏翰林推倒了,其他的小夥伴趕忙扶起鞏翰林並要求他道歉,小傢伙卻噘起嘴一臉不悦道:"我沒錯。"一邊拿起水杯向指責他的小朋友潑去。站在旁邊的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便伸手打了他的屁股兩下,沒想到小傢伙一臉不服氣委屈的大哭起來,大叫道:"你們人多欺負人少,我再也不上幼兒園了。"

小傢伙的一句話立刻讓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無形中我給孩子們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

於是我把兩個小傢伙叫到了一起,給他們講道理,聽孩子解釋,並讓他們當着大家的面握手言和,一個短短的小插曲讓我明白了,在嚴格管教孩子以後,一定要用温暖真誠的心接納他們,讓他們知道嚴厲是更深沉的愛。其實在李躍的書中會有很多的故事及相關事例值得我們深思,而恰恰是生活中想當然的小事,讓我們在無意識中傷害了兒童的幼小心靈,埋沒了孩子的潛力,而教育就想當然的成了孩子和老師之間的隔閡,教師走不過去,孩子不願走進來,使兩者成為對立面。

曾有人這樣説:現在的孩子都很個性,現在的教育不象教育。我要説的是這恰恰是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指向標,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一套觀念,他們可以是獨立存在的一個個體,作為施教者怎麼樣才能很好的保護好孩子個性的一面,又要剔除孩子不盡完善的一面,我想在李躍的書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李躍不是聖人,算不上是教育的專家,但她卻是一個個性十足,及具影響力的施教者。

她對自己不偏不倚,教育敗筆,優秀案例都在書中一一展示,與其説這是李躍的財富,不如説它是我們每個人或缺的教育寶藏,而我相信,每一個人不一定是天才,但每個人卻都有一樣別人或缺的?是什麼?它在哪?大概只有自己知道,相信自己,終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也是一個平凡中的天才!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12

讀書,是人生的一個樂趣,讀一本好書,更是樂趣中的幸福。《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是一本能讓人產生幸福的好書。

讀着這本書,我被書中的故事感動着,我被書中的情感感染着,我被書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書中那濃得不能化解的愛融化着。李躍兒是一個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生活、用愛去昇華生活的人,所以她的書裏處處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顫的實例。我是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沒有讀到這本書之前,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盡職盡責的老師。可是,讀完這本書後,我汗顏了!我離一個好老師的標準太遠了。

回想我的教育生涯,我感到深深的自責和不安。在我剛當老師的時候,我對教育的理解和投入只是空有熱情。曾經為了讓學生完成作業而留學生不回家吃午飯,雖然我去給他們買來包子,但是,並沒有得到家長和學生的理解。現在想起來,其實就是缺乏真愛。如果一個真愛學生的老師,不僅僅關心孩子的身體,更應關心他們的心靈,僅僅為了完成作業,就剝奪孩子吃飯的權利,僅僅為了讓孩子填飽肚子,只買來包子充飢,這些都是不妥的。因為孩子在沒有完成作業以後,肯定已經非常害怕,而我又不讓他們回家,回去後肯定沒法向父母交代。忍飢挨餓不説,還要擔心父母的責罵,還要戰戰兢兢地寫作業,這些,對於一個7、8歲的孩子來説,是怎樣的一種折磨啊?而我卻全然不顧孩子的苦苦哀求,還咬牙切齒地説“今天就是不讓你們回家,我陪着你們餓肚子,反正,少吃一頓飯,也餓不死!”現在回想起來,自己是何等的殘忍呀?後來,逐漸在教育裏找到一些樂趣,才又慢慢重新喜歡上了這份工作,恢復了最初的熱情,少了過去的任性,多了一份責任,少了過去的焦躁,多了一份為人母后的愛心。原以為現在的自己成熟了,可以勝任這份工作了,因而沉浸在驕傲自滿中。

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啟示:孩子的心境仿如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一開始是沒有稜角的,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這張白紙上按照自己的意願畫上一個方框後,從此它就成了一個永恆的矩形,這時,除了在方框中發揮定格的形態外,再也沒有其他發揮的餘地了。這是教育的失敗!只有當孩子心境未定格時,才是教育的最好時機。我們應該將心比心,使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拉成平行線,只有這樣才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洞悉孩子真正要什麼、想什麼,也只有在這個前提下,孩子才能獲得有益的發展,才能感受到幸福!

我們與孩子都是生活在同一個環境,同一個空間,就如盒子裏的兩個肥皂泡,當一方壓力大時,另一方就會不攻而破,只要我們能夠細心琢磨孩子的心態,順着孩子的意願,善意引導,用心去賞識孩子的對與錯,走進孩子的心靈,正確引導孩子逐步走向成熟,才能使孩子能夠在複雜的社會中以不變應萬變,茁壯幸福地成長!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13

利用寒假時間讀了《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收穫頗豐,作者李躍兒有着二十多年的摸索經驗,用一個個人性教育的個案分析,充分向我們詮釋了孩子的幸福是如何被家長和教育者一步步拿走的,我們又該如何使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長。

幸福是什麼?孩子的幸福又是什麼?到底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過李躍兒的這本《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相信我們會找到答案的。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這是李躍兒提出的教育觀點。教育者(教師、家長)是造鞋人,只有他們瞭解了孩子腳的大小、形狀、特點,造出合適的鞋,孩子才會感到幸福。

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強的時期。而大多數家長此時逼着孩子認字、計算,完全違背了人的`自然屬性。人的生理生長機制不但是預先設置好的,精神的機制也是預先設置好的。它就像一棵樹,何時發芽、何時出土、何時抽葉、何時開花都由其內在預先設置好了的機制所決定的。這個階段的孩子是處於感性認知階段,還沒有發展起邏輯思維的能力,如果逼着他們算算術,無疑於趕着鴨子上架,結果只能徒勞無功。不尊從孩子成長機制的行為是愚蠢的。

在李老師的故事中,有一個“棍棒之下出逆子”家中有三個男孩,主犯楊傑和大弟、二弟以及他們的父親都被判刑,這是一個悲劇的家庭,原本楊傑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但由於父親暴烈的脾氣,致使孩子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正是因為孩子的父母,以及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在剝奪着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觀念、錯誤的教育方法使得我們的孩子開始變得不再幸福,但這絕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狀態!這是一個慘痛的案例,告訴我們孩子的幸福是如何被一步一步的改變。

作者李躍兒在書中還提到的“教育,首先是讓人成為人的,是提升人的,拯救人的,其次是增長智慧、傳達知識的。”而現實當中,尤其是在中國,成人對於孩子,大都是隻注意孩子的身體和學習,卻很少注意背後的那個心靈。

我們作為家長也好,老師也罷,似乎都應該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教育觀念和行為。給予孩子幸福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望,但我們要重新定義幸福的概念:人是否幸福,並不取決於他有多少財富,是否過着奢侈的生活,而在於人的內心有沒有釀造幸福的工廠,有沒有對於“幸福”這個概念的準確理解和把握,有沒有獲得幸福的智慧。作為教育者和家長,我們首先要清楚孩子“幸福的根源”,這絕非是孩子要什麼就滿足什麼。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14

在週一的例會上,我們最敬愛的程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的書名深深的吸引了我,於是我變在我家附近的報亭裏找到了這本書,買下來,讀一讀。

李躍兒《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作為教師很值得我去讀,多少次我被書中的故事所感動着、教育着、融化着。有着一顆真愛知心的作者,他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生活,永愛去生化生活。

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在讓孩子們學習各種文化課、特長班,不讓自己的孩子在社會中淘汰,所以經常要求孩子必須是聽話學好,然而大多數的孩子都無法實現家長的.超值期待,這令他們很失望。其實家長過於要求孩子的學習東西是素質教育,而忽視了孩子的個性培養,禁錮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在他們看來,孩子是介於植物和寵物之間,為自己的私有財產;高興了寵着,生氣了一腳踢開。在愛與恨之間會給孩子帶來心靈的扭曲,孩子的心裏怎麼能夠承受得住呢!

究竟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誰讓我們的孩子變得冷漠?很值得我們深思……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15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愛是不言而喻的,父母都想給他或她最好的生活。長大後又想給他最好的教育。期望孩子成人後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和成功的人。

學習是達成這一目的的最直、最平坦的大道。但是在進入大學校門前的十二年學習中,絕不會是隻有快樂的,學習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所以我對市場一些心靈雞湯式的教育書籍是持懷疑態度的。

我認為父母能做的是:在陪伴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如何採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孩子克服一些學習困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相對輕鬆一些的學習。

讀了《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後有以下一些想法。

一、對孩子的'要求不要不切實際的高。目前我們對陳浩涵的要求是比較寬鬆的,但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應逐漸嚴格。相對於一些孩子上了數個課外班,浩涵是幸福的。他只上了繪畫和書法兩個班,如果有必要可以只上一個書法班,因為浩涵性格急躁不耐性,希望書法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的性格,哪怕是一丁點。以前浩涵還上過樂器班,但是他不喜歡,於是就退了。

二、浩涵已經上四年級了,但是學習習慣仍未養成,痴迷於電視和遊戲。我已下定決心要扭轉浩涵的這一習慣。每天除了完成作業外,要養成預習的習慣。希望通過一個和數月的堅持,能改變浩涵的這一頑疾。當然這一過程不可能全部是快樂的。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將以我最大的耐性協助浩涵作出轉變。如果浩涵能完成這一轉變,那麼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注意我只要求浩涵有良好的成績,而不要求第一。

孩子的人生已經開始,人生中除了快樂和幸福,也有痛苦和挫折。父母將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通過自己的教育技巧、經驗和愛,使孩子的一生中不缺乏幸福和快樂。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16

“人的幸福不幸福,並不是取決於他有多少財富,過着多麼奢侈的生活,而在於他的內心有沒有釀造幸福的工廠。”

“家長如果不懂教育又沒有時間學習,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干涉孩子,給孩子發展的自由。”

“你內心的慈愛要是一條河,別人拿走一缸甚至十缸,你會感覺不到給了別人,所以也不會計較別人回報你什麼。”

“如果把家庭的愛比作花園的話,愚昧的愛就是有毒的花了。”

“對於成人來説,最要命的是,每個人都緊緊抱着自己的痛苦不放。”

這本書是著名的兒童教育學家李躍兒經典著作。她用最明確最生動的語言來解讀孩子的幸福觀,通過190多個生活和教學中的故事,演繹了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為父母、老師和孩子快樂交流建立了一個合乎人性和理性的平台,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願意與教育者配合。閲讀這本書就是教育者學習愛的智慧的過程,不僅對教育孩子有用,對於提高家長和教育者自身的修養也有深刻的意義。

李躍兒從一個畫家,到一個美術教育家,再到兒童教育家,現在更是創辦了自己的幼兒園和小學,以獨特教育思想支撐的“巴學園”,給無數茫然失措的家長帶來了希望。一些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的人們追隨者、探索着、發展着她的教育理念。不同於傳統教育的嚴苛和教條,也不同於西方教育的開放和自由,她給在中國社會背景下成長的孩子一條全新的發展嘗試,更是給千千萬萬為教育發愁的家長們一條走向幸福的路徑。

給你一個每個家庭都會發生的場景,孩子要吃零食,使盡各種招數,哭鬧、打滾、甚至摔東西。家長就是一句話:不行。越不行,孩子哭鬧越厲害,家長越覺得不能縱容,矛盾越來越大,衝突不斷升級。可是,仔細想想,孩子真的是那麼想吃零食嗎?他需要的是物質,還是物質背後的'東西?

李躍兒教育實踐的總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孩子這麼強烈的慾望實際是在家長不斷的限制中激發出來的。缺少時間陪伴孩子的家庭中尤其突出,精神層面的缺失,只能從物質世界尋找補償,而這時家長的限制就會將情緒逼到死衚衕。不讓玩就偏向玩,不讓吃零食就更想吃零食,不讓看手機就總想看手機。在許多家庭裏,好像這個現象無解,進入了死循環。

突破口到底在哪裏呢?我想應該就在對孩子的理解和心靈的陪伴中找答案。就如書中提到的“在現實當中,成人對於孩子,大都只注意他們的身體和學習,卻很少注意背後的那個心靈。他們這樣做就會像一個無情的割草人一樣把把美好的東西割掉了,把孩子天生的、美好的品質給扼殺了。這樣下去,隨着孩子的成長,他們的心理問題就會越來越多,人格、品質也會出現問題。”當孩子再吵鬧着要零食時,在排除孩子餓了這種情況後,想想是不是好長時間沒和他玩了,是不是對孩子很想和你分享的新發現置若罔聞了,是不是沒有注意到孩子受了小委屈無人訴説了。是不是該和孩子交交心了。

作為一個孩子的母親,伴隨着孩子的降臨,焦慮就從此不曾停止過。小寶寶的時候要焦慮吃奶吐不吐、睡覺總是睡不沉、長不長體重,會不會生病。慢慢的孩子長大了,焦慮也漸漸地變成了怎麼還不説話,怎麼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怎麼不愛看書,怎麼畫畫都是亂七八糟的塗鴉。總之,她怎麼總會和我想象的不一樣。我是不是也會像很多媽媽一樣,無形的逼迫孩子向着我給她設定的路線前行,卻不知不覺的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即使我沒有説,即使我沒有做,就是一個簡單的眼神、一次皺眉,就讓孩子縮回了探索的手,變得不敢嘗試、不敢犯錯。

我開始找各種育兒書籍,當我發現了李躍兒的書時,真是如獲至寶,《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把幸福還給孩子》、《幼兒園那些事兒》,一口氣讀了三四本,也開始接觸胡萍、尹建莉等兒童教育學者的著作。慢慢的我知道了孩子是有他自己的成長軌跡的,有共性、有個性。孩子心智發展參差不齊,有的語言發展早些快些,有的大運動發展的快,有的精細活動更好,但所有孩子共同的一點就是需要家長的關注和愛。而這個愛是孩子需要的愛,不是家長認為應該給予的愛。

現在倡導的素質教育,主要以培養人的個體自主、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為目的,學習要有樂趣,思維要有創造性,精神上愉悦、心理上健康。但有些家長孩子兩歲多就逼着孩子認字、計算,以為這樣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這樣完全違背了人的自然屬性,結果只能是徒勞無功。瞭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愛的基礎上給予幫助。家長要放下自己的虛榮心,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和空間,或許他能飛的更高。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17

現實生活中,人們一談到教育,總是與一系列矛盾和悖論聯繫在一起,比如管教與自由、慈愛與溺愛、幸福與痛若、希望與失望……人們在不斷地探尋以期得到答案,養育者和教育者也在不斷地反思: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嗎?問題在哪兒,怎麼解決呢?正是這些疑問,讓《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具有了無比現實的意義。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著名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所著,李躍兒從自己創辦的中國第一所“巴學園”的教育實踐,和自己育兒實踐的切膚之痛中領悟到教育的真諦,然後用流暢的故事語言表達出來,出版了這本書,深受讀者喜愛。在北京召開的一次這本書的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與其説這是一部關於教育的專著,不如説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關於愛育的宣言。

著名育兒專家小巫把李躍兒稱為“上天送給孩子和家長的福音”,認為她不僅精通教育,而且是個講故事的高手,能讓我們入迷地讀着故事的同時,學習着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家長;願天下父母都來讀一讀她的故事,學一學其中的道理,把幸福還給我們的孩子,並在為這本書寫的序言中把它推崇為“一定要看的一本書”。她寫道:

“對讀者,我想説,如果你想博覽教育羣書,我推薦你先看這本《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如果你懶得多看書,只想看一本,那我建議你別的書都可以不看,卻一定要看這一本《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分為四部,分別是“用靈魂感受孩子的靈魂”“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把孩子臉上的笑容找回來”“幸福使孩子產生學習的動機”。書中,李躍兒用她那愛與真誠的語言講述着關於愛育的故事,通過一個個性格鮮亮的小精靈,告訴人們孩童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要人們去理解那個色彩斑斕而鮮活跳亮的心靈。用她自己的話説:“研究孩子和懂得孩子是教育的根本。抓住了,所有的方法都是對的;抓不住,所有方法都是錯的。”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封面語上赫然寫着“不懂得孩子,就不懂得教育”一行字。這是李躍兒的教育觀,她的教育座右銘是:“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這意味着做鞋的.人一定要讓穿鞋的人感到舒適;舒適的先決條件就是鞋子適合於腳。對教育來説,只要適合於孩子,孩子就不再感到困惑。她在書中表明,孩子總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孩子從出生到學會走路、説話、吃飯、寫字,一切從無開始,就像生命之樹,只要你種下種子,什麼時候發芽,什麼時候出土,什麼時候抽葉,什麼時候開花結果那是按預先設定好了的機制在起作用。嬰兒實際上就是一顆準備長成精神大樹的種子。

李躍兒告訴人們,一定要懂得孩子自身的成長規律,並尊重和理解這些規律。在一次家長會上,她苦口婆心地勸説一位家長:孩子6歲之前是屬於大自然的,他們天生就具有自己的發展方式和學習方式,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都不是由養育他們的成人所決定的。正因為他們能夠固執地按照自己先天所帶來的方式去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東西和學習的方法,才使他們成為他們自己。閲讀本書,我們就能明白什麼叫“愛育的宣言”。她大聲疾呼,要為孩子營造愛的平台,用愛佔有孩子的靈魂。

很多時候,成人並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由於不理解而帶給孩子許多痛苦,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被解決就會成為他們人格的一部分,成為將來他們性格中的一部分,為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困難,影響他們的發展。故事中的楊一凡,起初她的身體裏像沒有靈魂一樣。她並不是天生就是這樣麻木的,也不是不能改變的,我們成人完全可以避免孩子變成這樣沉睡的狀態。如果由於不懂使孩子成了這樣,我們也可以引領她走出麻木和沉睡的狀態。

讀完《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我感覺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彷彿就站在眼前,感動着我。這本書的作者李躍兒是有着一顆真愛之心的人,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生活、用愛去昇華生活的一個人。李躍兒在書中所提到的教育,説白了就是“愛”的教育。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18

在園裏經常聽到"李躍兒"的名字,兩年了可能我才僅僅知道ta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大師",趁着放假,靜下心來,百度了一下,頁面展現了八個大字——"孩子是腳,教育是鞋"。

看到介紹中李躍兒的代表著作,我被《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吸引,也許是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十分好奇吧,開始閲讀尋找答案。

某一年掀起了一股熱潮"你幸福嗎?"我也關注了許多報道,多數人會笑着給予肯定回答,而什麼是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點"。那麼孩子的幸福又是什麼呢?

我已經是成年人了,讓我再去回想孩童時的幸福,記憶大概就是關於父母和學校了。而作為老師的身份,在書中寫道:在書中,作者説到:作為老師,首先要有看見一個孩子,就愛得眼睛都拔不出來的愛心。

作為一位教育者,應該是天使而不是上帝,要與孩子平等的相處。對方是農民,我就以農民的方式與他交往;對方是大師,我就以大師的心態與他交往;對方是孩子,我就用童心跟他交往。老師要放下架子,與孩子形成一種朋友式的平等關係,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老師能夠這樣做的話,孩子就會被愛包裹起來。當他提着書包跟着媽媽往回走的時候,渾身都會充滿着幸福。

對於"愛與尊重"我自認為可以做到,可偶爾在孩子們面前也會突然忘了"平等",這也是反省後深知自己需要"修行"的地方。孩子充滿幸福感的時候,老師們也會被感染到,會有不一樣的幸福感。

剛剛有了小小的自信,當我閲讀到"做一個合格的教師,光有愛心是不夠的,光有熱情是不夠的,能夠寓教於樂也不夠,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很高的悟性、平等的觀念以及對於教育有非常到位的理解還是不夠。

做一個合格的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一種手段,一種具體的操作方式,要使孩子能把知識化為智慧、把品格滲進心靈才行。否則,只是喊口號。

古人講,説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就是這個道理。"這樣一段話,讓我開始犯愁,怎麼都覺得我還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世上事就是這樣:越深奧的`看起來越淺顯,越複雜的看起來越簡單,越困難的看起來越容易。

"也許就像書裏寫的,中國的教育改革不可能在一二十年的短期內成功,它必定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傳統的勢力太強大了。

教育不像工業產品,引進一條生產線就能很快出產品。教育是改造人的事情,尤其是改造已經定型了的人,絕不會一蹴而就。而我希望在時間的沉澱下突破層層"傳統"的枷鎖,做一名給孩子們帶來幸福的老師。

書中看到家庭教育很多"失誤"的案例,我並沒有過於驚訝,因為我們生活中就有令人思考的案例。那些"望子成龍""恨鐵不成鋼""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不能去斷定那些父母是否愛孩子,但是我們可以十分肯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有多麼重要!而愛的名義之下,很多父母可能會迷失了"自己",也忘記了愛是讓孩子感受"幸福"。

很多時候,我們成人並不能真正正確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由於不理解而帶給孩子許多痛苦,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被解決就會成為他們人格的一部分,成為將來他們性格中的一部分,為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困難,影響他們的發展。"

這些問題普遍存在於家長和老師之中,通常,家長是先入為主,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孩子的思維,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

他們認為作為父母,比孩子更有經驗,更有正確思考的能力,判斷是非的能力,但是,雖然父母都是從孩子的階段慢慢成長起來的,卻早已忘記了當時的自己是用何種眼光看待周圍世界的,是用怎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所以,常常會誤解了孩子的本意,錯誤理解孩子的想法,造成孩子的痛苦。

李躍兒告訴我們:由於不懂孩子,本應給予孩子的幸福的成人卻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而沒有幸福感,人就很難成材,因為只有沉浸在幸福之中才會獲得足夠強大的內在驅動。

孩子是腳,教育是鞋。這句話意味着,做鞋的人一定要讓穿鞋的人感到舒適。舒適的先決條件就是鞋子適合於腳。

對於教育來説,只要適合於孩子,孩子就不再感到困惑。教育的本質是協助人類的生活。教育像是鞋子,幫助孩子更好地走人生的道路。教育者,無論教師還是父母,就像是給孩子造鞋的人。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19

拿到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封底的一段話:“中國的家長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人才;第三類家長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類家長,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佔絕大多數,失敗的孩子都由這類家長制造。”

觸目驚心的一段文字,就這樣肆無忌憚地印在封底。我不知道多少家長會讀到它,讀到的人中,又有多少會把自己對號入座,然後捫心自問:“我懂教育嗎?我是不是也在製造失敗的孩子?”

作為一個新手家長,我曾被五花八門的早教理念迷了眼。馮德全、王財貴、杜曼……似乎所有的人,都在為孩子尋找最優的教育方案。可是,這些早教法,真的對兒童有益嗎?他們尊重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嗎?每次看到那些“神童”、“小天才”的故事,我的心裏總是有一些不安。我常常想,那些孩子,他們真的會擁有成功的人生嗎?他們幸福嗎?我無從得知。我所看到的是,現在我們那些普普通通的孩子,也都很不幸福。他們的幸福,似乎被人拿走了。

我不想把我的兒子培養成所謂的“天才”,只要他快樂幸福的長大。可是,我也深知,在一個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如果不用心“培養”孩子,也許他將來真的不能適應這個社會。就像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裏所説的:“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那麼到底該怎樣教育我們的孩子,接觸了蒙氏,我才感覺找到了真理。在李躍兒的教育方法裏,處處可見蒙氏的影子。尊重、自由、愛,缺少了這些,教育生產的,真的只能是“失敗者”吧。可悲哀的是:在這麼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有多少家長會去讀皮亞傑、蒙特梭利和盧梭;相信馮德全的人倒很多吧,可惜只是一場騙局;而李躍兒的畫室,不僅僅是學畫的地方,儼然成了一個心靈治療的診所……

作為一個家長,不懂教育,製造的還只是一個“失敗者”;作為老師,如果我不懂教育,製造的就是一批又一批的“失敗者”,想到這兒,我不寒而慄。我真怕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兢兢業業誤人子弟”的那一類教師,就像李躍兒所説的當初的自己。

在現在的教育體制下,作為教師,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20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是一本關於教育方法的書,介紹了作者的一套不同於現有的新型的教育方式,是作者李躍兒老師經過近二十年的摸索的經驗結晶。

作者是一個用真心對待孩子的老師,她能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去理解,感化,昇華那一個個稚嫩卻澄澈的心靈。她的書裏列舉的是生活中那些受傳統教育毒害的孩子,那些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當方法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可憐或可悲的命運沉重的'另人歎息,他們本是像花朵一樣的孩子,本來應該都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是,可憐的孩子,因為父母和社會不恰當的教育體制和價值觀承受了太多太多,葬送了自己的童年甚至一生。

看完李躍兒老師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後,我陷入了深思:試問,我的孩子幸福嗎?我用在他身上的教育方法正確嗎?

如果從物質滿足的角度來説,他是比以往的我們的時代富足。要吃有吃,要穿有穿,零食呈大堆,玩具滿天飛,音樂,動畫,遊戲更是玩不累,可是他真正從心理上幸福嗎?

李躍兒老師説過“要是不懂什麼是兒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許會更好。”孩子也不是得到更多物質他就幸福,如果一些家長以為平常辛苦工作,賺更多的錢,補償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孩子就是幸福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要知道孩子的認知狀況與心理特徵。就是兒童還不能理解自然的規律,社會的秩序,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既要理解又要有耐心,放手讓孩子依照自己的努力認知,“經驗”到“規律是不能由人的意志所轉移的”。如果我們用“教”的方式告訴了她,就會切斷她進一步思考的可能,久而久之他就會喪失獨立思維能力;成人如果過於干預,不但會使孩子失去探索精神,還會給他們造成心理問題。

李躍兒還説過“教育只能分為兩種,一種是好的教育,一種是不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成熟的、建設性的,不好的教育是不成熟的、掠奪性的;建設性教育促進孩子成長,幫助孩子進行內在建構,掠奪性教育阻礙孩子成長,破壞孩子的內在建構。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讓孩子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強的時期。

大多數家長和個別私立幼兒園在孩子兩歲左右就開始逼着孩子認字、計算,以為這樣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這樣完全違背了人的自然屬性。結果只能徒勞無功。不尊從孩子成長機制的行為是愚蠢的。

素質教育,主要以培養人的個體自主、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為目的,突出學習的樂趣性,思維的創造性,精神的愉悦性和心理的健康性。

李躍兒老師認為中國的家長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人才;第二類,不懂教育,卻有責任心。第三類家長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類家長,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佔據絕大多數,失敗的孩子大都由這類家長制造。李躍兒老師在書中講述了現代教育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對於如何改進現代家庭教育具有指導意義。

讀完這本書我還有一個感悟:教育,既不是像應試教育裏的強制灌輸知識,也不是像一些淺薄的人理解的素質教育那樣給孩子報舞蹈班。鋼琴班……而是瞭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愛的基礎上給予幫助。請家長放下一些自己的虛榮心,不要在成績,分數,以及其他方面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和空間,或許他能飛得更高!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後感 21

書是一個世界。 李躍兒老師《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將看似平白的故事,為教育工作者樹立了一個又一個教育思想的燈塔,一本書的精彩與否,我想,就在於是否平直的文字能激發一個引人深思的過程。貫徹於整個書中,我所思考的,是一個看似無為卻而為的愛的世界。

在《用靈魂去感受孩子的靈魂》章節中,對於教師的教育心理上,感悟童心的《天使之愛》作者提及到“成人想成為天使就得首先放下上帝的架子,懷着一顆無怨無悔真誠樸實的心去觀察孩子感受孩子,然後去正確地幫助孩子。”我們常常説是孩子的朋友,可教師想成為孩子的朋友,首先就要與孩子平視,由孩子的'角度去觀察瞭解事物,才會更深刻的感受孩子的心。李躍兒老師講述了很多真實的教育範例,在她的教育理念下,我能感受到孩子的幸福,感受到她所給予孩子看似“平常”的教育,一點一滴,都在孩子們的心裏,寫在孩子們的臉上。

隨着讀書的逐步加深, “有多少教育者在施教時鼓勵孩子大膽的出錯?”這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教育者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鼓勵孩子大膽的出錯。出錯的過程即同時也是孩子一個探索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發現能力就是從出錯開始。教師應正確的對待這種“出錯”,出錯既可以培養學生堅毅的品質,促進學生良好的情緒情感發展,同時也為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做良好的鋪墊。鼓勵孩子大膽出錯不單單只是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我認為家庭教育中也應做好教育工作,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這些給了我重要的啟示,我必須將書中這些好的、先進的、重要的理念轉達給家長,促進家校合作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把孩子臉上的笑容找回來》矇昧製造不良後果中,提及到“賞識教育”,這不由讓我聯想到我們教師所給予孩子的鼓勵性語言應該掌握一個度的概念。賞識必須成為孩子繼續往下走的道路座標,其內容要有具體所致,避免籠統的誇獎,幫助孩子發現做得好的地方,或將孩子沒有信心的地方提出進行恰當的賞識。讓孩子在賞識和明確自己不足的區間內,找到讚賞所朝的方向,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從本我和自我的狀態中,找到方向點,使其得到廣泛化的運用。

大衞、梭羅斷言:愛是一種永遠無法消除的飢渴。醫生與精神病學家早就認識到溺愛與缺愛都將對身心疾病產生重大影響。李聖珍老師説:真正的教育者,如同藝術家哲學家殉道者,他與別人相比,更接近於上帝,更接近於人性中美好彼岸。教育是什麼呢?教育自古以來肩負着兩個偉大的使命,就是培養人的高尚靈魂和智慧的腦袋。要實現這樣的目標,不光要把釀造高尚靈魂的“道理”與生成智慧腦袋的“知識”告訴孩子,更重要的是要使這樣的道理與只是有個“實體化”的過程。實體化就是落實,而不僅僅停留在”口頭””知道”的層面,要深入到人的心中血液裏靈魂裏,成為他們生命的一個組成部分。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她讓我重新認識了教育、愛和教師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