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熱]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76W 次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熱]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內容:

(一)知識分享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欣賞端午節傳説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

(二)學習端午節的兒歌

①五月五,是端陽;龍船雙雙鬧長江;兩邊坐着划船手;中間坐着打鼓郎;咚咚鏘;咚咚鏘;咚咚咚咚鏘。

②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③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

④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

⑤雄黃酒,灑庭户,小孩頭上畫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過端午。

(三)動手操作

各班開展包粽子,製作荷包、編制五彩線等活動。

(四)區角創設:

1、科學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擺放製作荷包、五彩線、和製作粽子的材料;張貼賽龍舟的圖片,屈原的圖片等;

3、閲讀角: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五)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鹹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等活動。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2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嚐嚐,共享節日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由來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嗎?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我們一起來聽聽端午節的由來,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習俗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麼呀?那為什麼要掛艾蒿呢?小朋友們,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有許多人划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卻沒能夠把屈原救上來,後來每年五月初五就用划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後,人們怕河裏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裏餵魚。

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裏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裏拿的粽子像什麼?並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説一説。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幼兒品嚐

師: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麼豐富啊!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3

一、活動目標

1、探索摺紙粽的方法,嘗試用長條紙通過反覆摺疊的方法制作粽子。

2、在共同佈置環境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

二、活動準備

1、各色長條紙若干。

2、已經摺好的大紙粽。

3、摺紙粽步驟圖。

三、活動過程

1、觀察大紙粽,激發摺紙粽的興趣。

2、探索摺紙粽的.方法。

猜測紙粽的製作方法。

展開紙粽,觀察摺痕,討論摺紙粽的方法。

藉助步驟圖,整理摺紙粽的經驗。

3、摺疊紙粽。(引導幼兒在遇到困難時,通過看圖示、觀察小朋友製作等方法來幫助解決問題。)

4、將幼兒製作的紙粽用針、線串在一起,佈置環境,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4

一、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畫龍舟、掛香袋、龍舟水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中班的幼兒來開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着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為此,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於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設:

1、 科學區: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區:放置製作香包和紙粽子的材料。

3、 閲讀區: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4、 表演區:提供扎頭的布條和紙棒,供幼兒表演賽龍舟。

四、家長工作: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 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鹹鴨蛋等過節物品,並帶回幼兒園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3、 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五、活動安排:

★活動一 吃粽子

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傳説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準備: 孩子分組帶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鹹鴨蛋等過節物品回幼兒園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二 製作龍舟(樂高)

目標:

1、 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運用樂高玩具,用建構手段創作龍舟。

2、 增強合作性、創造性、動手能力。

準備:樂高拼插玩具

★活動三 畫龍舟

目標:

1、 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運用捏泥、建構、繪畫等手段創作龍舟。

2、 增強合作性、創造性、動手能力。

準備:樂高拼插玩具

★活動四 龍舟水(打水仗)

目標:

龍舟水,民間把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前後的較大降水過程稱為"龍舟水",端午時節“洗過龍舟水,健康又平安”, 在廣東過端午節洗龍舟水是民間的傳統習俗,按照説法洗完龍舟水寓意身體健康、事事順心。因此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孩子感受一起潑水的狂歡,沐浴龍舟聖水,親身感受傳統節日帶來的歡樂氣氛。

準備:各種玩水的工具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5

活動一:話説端午節 重點領域:(語言領域、社會性領域) 活動要求: 瞭解端午節的傳説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力。 活動準備: 粽子、艾草、蒜頭、等。

一、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鮮肉粽子、鹹肉粽子、 紅棗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 ……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為什麼在這段時間裏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後,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説)2、説説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教師出示艾草、蒜頭,瞭解它們的特徵,討論它們可能有的用途。

拓展談話範圍:為什麼在端午節時家家户户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教師小結: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活動延伸:請幼兒將自己的鴨蛋網帶到園,分組談論自己的鴨蛋網的形狀、來源,欣賞其結構美。

活動二:繪畫"端午節"一、活動要求:

根據幼兒自己已有的經驗,想象並表現端午節的快樂。 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

二、活動準備:

豐富有關端午節的民間習俗。

三、活動過程:

回憶端午節。

提問:端午節你過得快樂嗎? 你覺得端午節中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事? (幼兒討論並講述)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精心構思。

提出要求: 把你在端午節中最快樂的一件事畫出來,注意選擇合適的底色表現節日的歡樂氛圍。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鼓勵幼兒將端午節時印象最深或最快樂的事畫下來。 作品評析及展覽。

引導幼兒相互評價作品,交流過節的感受。

四、自由活動 活動反饋:

幼兒對於端午節的生活經驗還是有的,但有的幼兒經驗較豐富,有的幼兒這方面經驗較少,例如,白塘鎮前兩天舉行了賽龍舟活動,劉曉舟、吳德鵬等幼兒也 參觀了賽龍舟,請他們來講述自己的見聞,他們講得有聲有色,其他的幼兒也聽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見利用同伴資源進行教育也是一種好方法,他們往往説的是自己 的親身體驗,語言又淺顯易懂。

活動三:美麗的龍舟(一)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徵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活動準備:

1.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2.組織幼兒參觀龍舟的畫展。

(三)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的划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説一説龍舟的基本特徵(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麼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3.幼兒分組製作龍舟,採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4.啟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5.將幼兒自己製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並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新。

五.户外體育活動:

見周計劃。

活動反饋:

1、幼兒對建構活動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各種結構材料,尤其是花片、積塑。在拼插物體造型時,在顏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幼兒在拼插龍舟時,特別是龍舟的龍頭拼插的比較難,所以在活動中我重點引導幼兒如何拼插龍頭或是引導幼兒用其它的辦法來解決如:用紙張畫出龍頭來,然後貼在積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兒拼插好龍舟後自己坐在龍舟上划龍舟玩的很開心。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6

一、端午文化介紹

參與形式:利用國旗下講話和宣傳海報形式在門廳展示關於端午節的節日知識,幫助孩子學習和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各班可以開展相關的知識鋪墊和豐富。(屈原的故事、認識艾草和菖蒲等)

二、包粽子比賽

活動形式:邀請會包粽子的爺爺奶奶來園為孩子們包粽子,並開展包粽子比賽。(各年級組開展。)包好的粽子可放在門廳展示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

三、各年齡段開展龍舟系列活動

小班:龍舟塗色活動

中班:龍舟製作活動

大班:雪花片拼插龍舟。

時間:20xx年XX月XX日上午9:10

地點:五樓多功能廳

活動目標: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中國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通過此活動,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節目,從而使幼兒對各地方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認識,以此增強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講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主持人:明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嘛?(端午節)

支持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裏,我們會用各種方式來度過這個快樂的節日。我們會在這一天裏做些什麼?吃些什麼呢?

小結:在這一天裏,中國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

主持人: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短片。

二、幼兒觀看視頻,進一步瞭解“端午節”

1、端午節由來的短片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活動方案。

2、人們裹粽子的短片。

3、人們賽龍舟的短片。

4、學念兒歌《五月五》。

三、活動結束,主持人總結。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7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調查、交流、討論等形式,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豐富相關經驗。

2、能積極、大膽地與同伴進行交流和討論。

3、知道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進一步培養愛國主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進行過端午節的調查。

【活動建議】

1、活動前,根據幼兒的問題設計、製作有關端午節經驗的調查表,鼓勵幼兒廣泛收集資料、積累經驗。

2、活動中,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調查資料,互相交流、分享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3、教師與幼兒共同將所蒐集的資料進行分類展示。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端午節傳説和習俗。

2、瞭解粽子的外形特徵,知道粽子有不同風味。

3、願意動手嘗試,初步瞭解包粽子的方法。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4、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5、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認識粽子

難道:讓幼兒嘗試自己包粽子

活動準備

糯米、粽葉、粽子繩、配料、豆沙、大棗、鹹肉、果脯、五彩線等

活動過程

1、老師講端午節的傳説,然後給小朋友帶上五彩線。

2、老師帶着小朋友進入廚房,認識包粽子的各種材料。

3、請炊事員為幼兒做示範怎樣包粽子,用粽繩紮好,重點示範卷粽葉和取、包、捆、扎的方法。

4、幼兒親自動手嘗試着包粽子,教師及廚房工作人員協助幼兒卷葉、捆紮,也可以讓幼兒兩人一組共同包成,在幼兒需要時,教師或炊事員可手把手的教幼兒包粽子。

結束:粽子煮好後讓幼兒把自己包的粽子,解開系粽子的繩子,打開粽葉,觀察粽子裏面有什麼顏色的。

活動延伸

老師讓幼兒吃粽子,説一説自己吃的是什麼味道的粽子。

教學反思

今天是“端午節”我為了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給幼兒講了屈原的.故事,引出了過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讓幼兒動手包粽子,為孩子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因此,每個幼兒都興致勃勃的動起手來,讓孩子感受辛勤的勞動能換來美食。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端午節的傳説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發幼兒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或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説。

提問:這是什麼?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説説大家在這段時間裏經常看見大人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為了什麼?

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説。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或幼兒用書,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龍舟是什麼樣的?人們在怎樣划龍舟的?一邊划龍舟還做些什麼?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綠色的粽子裏面有什麼?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麼包出來的?

你吃過粽子嗎?你吃過什麼樣的粽子?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小結:端午節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

4、品嚐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