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好學生班長家長髮言稿大綱

好學生班長家長髮言稿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3W 次

發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好學生班長家長髮言稿,一起來看一下吧。

好學生班長家長髮言稿

  好學生班長家長髮言稿篇一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好!我是xxx同學的家長。首先感 謝xx老師給予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能讓我站在這裏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我感到十分榮幸。(也很惶恐,惶恐的原因是因為底氣不足吧!)老師們落落大方的舉止、談吐不凡的氣質、生活樸實的作風、勤奮好學的精神,時刻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孩子,使他們既學會了讀書,又學會了做人(總是在實際生活中的小細節強調着孩子要有愛心、孝心。比如3.8節、感恩節老師都會教孩子回家對父母表孝心。還有最近組織的義賣、為殘疾兒童募捐等等,xx老師這方面確實比別的老師更用心)。讓他在這裏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此,我代表與會的家長們對我們老師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和老師們的辛勤努力是分不開的。沒有老師的嚴格要求,是不會取得好成績的。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很慚愧,真的沒有什麼經驗可談,有的經驗也是不太成功的。那麼在這裏只是把自己一點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説出來,目的在於與大家一起交流切磋,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吧。下面我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對於孩子,大人們總是想讓他們成為自己心目中的模樣。注重教育的家庭,希望孩子每門功課滿分。培養興趣的父母,巴不得孩子頭腦靈活,點子多多。中規中矩的家裏,盼着孩子知禮儀,識大體,不要唐突冒險。等等這些吧,總之,孩子是父母的一個希望模式,硬要絲毫不差地吻合理想中的模具。我當然也在這羣父母中,希望孩子懂事,有愛心,會思考,能上進。孩子學習自覺性不高,我覺的現在家長煩惱的是,孩子總是不能養成每天回家後自覺做作業的良好習慣,這一點幾乎是小學孩子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一種“通病”。就是説自覺性不高。下面我就孩子的自覺性説説我的看法:

我覺的自覺性是一種意志品質。它指的是:不需別人督促,自己去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我認為自覺性對孩子的成長和智力發展的作用很大。

孩子的自覺性表現在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比如按時完成作業、自覺複習功課、自己準備學習用具、收拾屋子、自己洗衣服甚至做飯等等。但是,許多孩子都不能做到這些,他們總也玩不夠,既不喜歡學習,也不喜歡幹活,讓家長感到非常頭疼。我就先説我們孩子學習方面的自覺性:因為我上班地點比較遠,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孩子的學習平時基本沒有什麼時間管。孩子放學後就自己回家做作業,複習功課,等我到家後他的家庭作業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可能很多家長會認為這也沒什麼呀,大家不都是這樣過得嗎?哪個不是天天早出晚歸的上班。其實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大家都是天天上班沒錯,可家裏或許都是有家長或爺爺奶奶幫着的,而我們家是在沒有任何家長的,也沒人接送他,放學後他自己回家,餓了就隨便買點吃的先墊補墊補,或回家吃點水果餅乾什麼的。要一直到我回家才能做飯,這中間還不知道要等幾點才能吃上。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我基本上是6.40左右到家,這是在不堵車的情況下,到家後再做飯什麼的。我沒到家的時間裏,也沒有人告訴他該寫作業了,或該幹別的什麼了,一切都是他自己安排,按老師當天佈置的,該讀的讀該寫的寫該做的做。都是自己想着搞。不依賴我們,也依賴不來,我回家就忙我的了,洗菜呀做飯那。我覺得孩子這塊做得好!)

我們再説説生活方面:現在的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孩子的功課分數,是家長最關心、最敏感的話題。"學"而優則"獎",已成為許多家長鼓勵子女學習的常用手段,"學習至上,成績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標。於是,家長包辦代替了孩子的家務勞動,一是心疼孩子,不肯過早地把責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於讓孩子幹"雜活",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倘若孩子考了個好分數,家裏便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長也沒有了笑容。其實孩子不是天生懶惰的,勤勞類似於一個好習慣,勤勞習慣的培養要從小就開始,讓孩子知道自己該做的事情,父母不能代勞。然而,現在許多家長包辦了孩子的一切,父母和孩子基本達成這樣的共識:孩子只負責學習,其他一切都由父母包辦。如果孩子想幫大人乾點什麼,大人便會説:“把你的學習抓好。學習好了比什麼都強。”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成為自己事情的局外人,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有人為他料理,他根本不用動手,也無須動手。對孩子照顧得越周到,孩子越沒有責任心,越不知道怎樣料理自己的事情。有的孩子早晨,家長几次催她起牀,她還在撒嬌:“再睡一會兒再睡一會兒。”在我們家,我很早就告訴他:“上學是你自己的事情。”我每天早晨只告訴他現在是什麼時間,其餘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安排。説實話我其實也沒有時間等他慢慢搞,因為這時我可能喊他後就走了,事實證明他處理的很好,因為5年裏他不但沒有遲到,而且每天到校時間都很早。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家長不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一些能力。在這裏我可以自豪的説:xx在3年級的暑假就已經會做西紅柿雞蛋湯了。他不僅會做而且還做的色香味俱全,這説明只要家長放手,孩子就能給你驚喜。

2、要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孩子對母親有一種本能的信任,是與生俱來的。母親的懷抱是温暖的、安全的。作為母親,一定要讓孩子的這種感覺更持久。有了這種感覺,孩子的內心才會穩定,才會覺得有依靠。我的方法和別的家長不同,我的方法是像孩子示弱:就是在孩子面前暴露一些不聰明的部分,暴露一點無能、弱點,不能老和孩子談上進、學習、上進、注意力集中、成績要提高等等。要讓孩子知道你也有缺點的,你也很笨、很調皮也有不好的一面 。這樣孩子就會認為你和他説了心裏話,就是朋友了,和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也基本建成了。孩子其實很簡單!(我是怎麼像孩子示弱的呢:好像是4年級計算面積問題的時候開始的。想到孩子已經要慢慢進入高年級了,有些事情可以比以前要放開些,於是我就做了個實驗。就是數學作業每天我只是檢查一下他的書寫問題,不管他對錯問題。這樣孩子在連續幾天老師都給A-或B的情況下,就質問我怎麼檢查的,錯了這麼多都沒有查出來!我就裝迷糊説不知道,我認真檢查了啊!然後就告訴他:説我以前這求面積學的很不好,幾何老師很頭疼我,經常找我談話。所有這塊我真幫不上忙了,你自己認真仔細的做題吧,不要指望媽媽了,上課也要更用心聽講才行啊!就這樣過了幾星期,老師考試了。他考了100分!雖然以前也考過100分,但這次很興奮,據他説班裏平時學習特好的學生都沒考好。通過這件事我明白只要信任孩子,孩子就不會讓你失望!現在的孩子都喜歡玩電腦、PSP什麼的。這樣我和孩子也有一個約定,就是週五週六在作業完成的情況下是可以適當玩一下電腦的。前面我講到我回家的時間是6.40左右(這是不堵車的情況下),學校放學後孩子到家時間大約是5.00左右,中間將近2個小時家裏都沒有人,但孩子一直遵守我們的約定,很自覺,並沒有説這個時間家裏沒有家長就偷偷上網玩電腦或遊戲。週五也是在孩子作業完成後玩2小時電腦,如有作文除外。)

3、我還要講一下孩子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孩子當了幾年的勞動委員,説不辛苦還真是假的!他奶奶就説這個勞動委員有什麼好當的,也沒個技術含量,天天比別人走的晚,還要打掃衞生!累死人的!其實這勞動委員還真不是那麼好當的,現在孩子都是小皇帝,沒幹過什麼活,而這個班幹部平時活挺多,還累!可説起來卻沒什麼分量。(連班裏的常委會議都不能參加,他自己都説了,説穿了就是一個幹活的幹部)3年級的時候,那時孩子小也沒有方法,好多時候班裏的值日勞動都是他自己完成的,這其中的辛苦也是不言而喻的。這樣好像是到4年級的時候,他聽説自己連任的消息後,眼神立即黯淡下來,覺得做這個勞動委員就是白白為別人做貢獻,還耽誤自己寫作業的時間,乾的沒勁了!開學後工作也沒有以前積極了,似乎就等老師撤職了。我就做他工作,告訴他勞動委員是要你發揮團隊力量,不是要你一個默默的幹,是要你領着大家一起愉快的幹,你一個人的力量怎麼能有大家的力量大呢!(他就説有時侯讓同學打掃衞生,可同學説有事要培優,也不能耽誤別人培優啊!瞧!多麼善良的`孩子呀!!)接着又做他工作,告訴他小小男子漢要有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怕吃苦沒奉獻精神不好;又告訴他班裏的每一項分工,幹好了都能出成就,我們一直不是都提倡“勞動最光榮”嗎!而且當勞動委員,在培養自己的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方面,一點不比其他崗位差,而在鍛鍊自己動手能力和吃苦耐勞方面還特別有優勢。我就看到過這樣的報道説:培養動手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一個人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成功的重要素質。他也為這個勞動委員放棄了很多,比如休息時間呀,興趣愛好呀等等。有一次學校要搞科技製作興趣班,孩子很喜歡也積極的報名了,要上課時才發現問題,因為興趣班的上課時間安排在每個星期二的放學後,可是放學後他要管清潔,這樣時間上就衝突了,請別的同學幫忙吧,別人也有事情。最後他仔細考慮後告訴我:媽媽,我還是先把本職工作做好吧!沒辦法最後是忍痛放棄了興趣班。就這樣孩子一直堅持到現在。

4、教育孩子均衡發展,要重視所有學科的基礎知識學習,不能偏科。(以前聽文倩爸爸介紹説快考試時孩子在練唱歌,當時我聽了也是很有感觸的,因為家豪也是這樣的。雖然對音樂有無限的嚮往,但是孩子總認為自己聲音不夠美,所有音樂課後練習比別的科目更多。)

5、平時學習勞逸結合。在孩子已經保質保量完成作業和課外學習任務以後,應該適當的給孩子留一些空閒時間培養他自己的興趣愛好,當然這其中也要家長積極地配合引導向有意義的健康的方向發展。比如,我們家孩子平常空閒的時候喜歡下圍棋,我們發現後,就給他報了專門的少兒圍棋班。在得到培訓班老師的指點後,孩子下棋的水平有很大提高,周圍的朋友親戚都誇他,孩子的積極性自然就高了。這樣陶冶孩子情操的同時又讓孩子得到很好的放鬆,學習起來自然事半功倍。孩子現在正長身體也應注意孩子的營養問題,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加強體育鍛煉。

6、平時要多與老師交流溝通。要經常向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瞭解孩子在校情況,並反饋給老師孩子在家的表現,以達到相互瞭解,共同配合教育的目的。

現在看着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不斷的成長,作為家長,我看在眼裏,喜在心上。我知道,他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各位老師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同學們的無私幫助,也離不開家長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他將會是我們的驕傲!

在此,我再次向為了我們的孩子而付出辛勤勞動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祝願所有的老師和家長朋友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美滿!謝謝大家。

  好學生班長家長髮言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

您們好!

首先感謝班主任張老師以及在座各位老師對我女兒xx的關愛和幫助,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了這個平台,讓我們有機會聚在一起探討如何教育、培養好孩子。我站在這裏,不是我教育孩子有多成功,而是各位的抬愛! 我本人是個容易怯場,不夠自信的人,但我想讓我女兒看到我在努力克服我的缺點,我希望能成為讓女兒驕傲的媽媽!以下四點是我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總結出來的一點體會和拙見,和各位家長、老師分享。不妥之處望各位見諒、包涵。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學習習慣

對於孩子來説,習慣決定命運!一個孩子有了好的行為、學習習慣,老師和家長教育起來就會輕鬆很多。家長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儘量與孩子一起看書、學習。久而久之,她們自然而然感覺到父母很注重學習,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學,懂得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為了誰而學的道理。從我女兒上學前班開始我們就有意識的培養她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一開始是有點困難,時間久了她也就習慣了什麼時間段該做生麼事。生活中,她能自己解決的事,我們就儘量不插手。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們就很少過問她的家庭作業,當然不過問並不是不知情,表面上讓她自律,暗地裏我們還是會不時地檢查她的學習情況。總之,好的行為、學習習慣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二、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多表揚,多鼓勵、多賞識孩子。

常言道:每個孩子都是一塊金子,只是她們的閃光點不同而已。在生活中相信孩子、鼓勵孩子、賞識孩子。多給孩子嘗試或鍛鍊的機會。讓孩子學會表現,學會自理。俗話説的好“數落孩子千過,莫若誇子一長”。與其讓孩子在沒完沒了的批評中糾纏做錯的事,還不如適時的

肯定,淡化問題,給孩子每次犯錯後一次改錯和補救的機會! 孫思騎是個懂事乖巧的孩子,在家時常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不管做的好或不好,我都會給予肯定 。有時還會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從中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動手能力。

  三、尊重孩子、融入孩子的生活、多和孩子交流

我們每個週末,都會抽出點時間來和孩子相互交流,讓孩子暢所欲言,給我們提供一些信息,讓我們知道孩子的喜怒哀樂。有意見分歧時,會認真考慮孩子的意見,家長適當的讓步,既尊重了孩子,又讓孩子覺得父母的民主。多和孩子交流才會知道孩子的內心世界,融入到孩子的生活裏,有共同的語言,她才願意和你交流、願意配合你的引導。我家孫思琦很喜歡漫畫和美術,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我們會鼓勵孩子多方面發展,加以適當的引。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在這裏我也談談家長比較困擾的問題,孩子愛玩電腦怎麼辦?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疏比堵重要”,我們所處的是一個高科技、高速度發展的時代。我們的孩子不能生活在真空中。適當的讓孩子接觸電腦,不但可以減弱孩子的好奇心,還會讓孩子明白,電腦除了可以玩遊戲還是我們最得力的助手。每個週末我都會讓孩子玩一會兒電腦,我在邊上陪着,這樣我就可以引導他們什麼可以看、什麼不適合他們。所謂的網癮,其實就是毫無節制地,不加選擇的上網所致。

  四、常和老師溝通

這點是最重要的!孩子的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裏度過的。老師和孩子接觸的時間遠比家長多。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大、變化快,我們應隨時與老師取得聯繫,知道孩子的學習、行為情況。每個孩子在成長中不可能每個環節都一帆風順,隨時都有潮起潮落。只是不知漏在哪一環,雙方取得聯繫及時的糾正和彌補不足之處,配合老師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取得紮實基礎。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在慢慢摸索中。我覺得,我們是和孩子一起成長了.培養、教育孩子是一個艱鉅的任務,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和孩子鬥智鬥勇,需要老師和我們家長持之以恆的督促和指導。細想一下,我們的孩子也不容易,生長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競爭強、壓力大、就業要求高。。。。。但回憶起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都會感到欣慰。孩子是每個父母心中永遠的希望!但願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相信他們一定是我們永遠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