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閲讀交流會的發言稿

閲讀交流會的發言稿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04W 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發言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發言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發言稿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閲讀交流會的發言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閲讀交流會的發言稿

閲讀交流會的發言稿1

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與大家一起交流親子閲讀的經歷,我簡單説點體會吧。

首先要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我家寶寶幾個月大時我就給她買了好多掛圖、故事書,帶着他看,到現在她已經能自己找書看,而且邊翻嘴裏還不停的唸叨着。這樣在家裏營造讀書的氛圍,寶寶儘可能的多接觸書,培養她的閲讀興趣。我們大人在家也要多讀書,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使孩子潛移默化,由模仿到融入,從而逐漸形成習慣。

另外我想説的是,多花時間陪孩子閲讀,我想每位家長都知道閲讀能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思維能力、想象力,對孩子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我曾不止一次的下決心,我要每天給季雨欣講一個故事,可有時總給自己找理由,我今天太忙了,就不要講了吧,但現在想想,孩子是自己的,多花些時間在孩子身上,跟孩子多交流。

還有我發現寶寶對同一個故事或同一本書百聽不厭,反覆的要求再講一遍,這時我們也要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的來滿足孩子。其實這時孩子在記住故事情節,加深人物印象,理解詞句的意思。故事講完了我總鼓勵寶寶把書中的故事情節複述出來,哪怕他只能零散的説幾個句子,讓他有個自己動腦的過程。還有的時候我還鼓勵孩子發揮想象把故事繼續編下去。

以前我們家寶寶膽子小,怕開口,通過閲讀,她的話漸漸多了起來,當然這與幾位老師的指導是分不開的,很感謝老師對季雨欣的幫助。

就説這麼多,説得不好,請大家批評指正。

閲讀交流會的發言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參加此次交流會,與大家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

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被各種瑣事充斥着,人們不能夠靜下心來去閲讀,甚至感慨閲讀沒有意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閲讀對於很多人來説,都變得十分陌生,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當代大學生只知道看自己的教材,很少有人會去閲讀,去思考。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需要通過閲讀來接觸到一些不同的觀點,思考這些觀點哪一個更合理,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這樣遇到事情時就能夠自主地去思考,去解決;我們需要通過閲讀來提升自身的修養,與周圍的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我們需要通過閲讀來淨化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身心在這個浮躁的世界中得到一絲的安寧。

我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書是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心理學家,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戴爾〃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點》。20世紀早期,美國經濟陷入蕭條,戰爭和貧困導致人們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而卡耐基獨闢蹊徑地開創了一套融演講、推銷、為人處世和智能開發於一體的教育方式,對人性進行了深

刻的探討和分析。他講述的許多普通人通過奮鬥獲得成功的真實,激勵了無數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幫助他們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大家都説進入大學就等於是進入了一個小型的社會,大學也是進入社會的一個過渡段。在大學裏我們需要不斷地鍛鍊自己的能力,擴大自己的交際範圍等等。然而我們到底該如何去做呢?很多人都處於迷茫中。而《人性的弱點》就像一面鏡子,幫助我們認識自我,瞭解自我,從而完善自我,駕馭自我,成為一個善於經營自己生活的人。正如作者所言:“如果你想從本書中獲益就必須具備一項不可或缺的條件,否則再多的方法也幫不了你的忙。這個神奇的條件就是:迫切改變自己和學習的意願。一旦你具備此條件,不需要其他建議,就能從本書中獲最大利益,並享受快樂的人生。”

在卡耐基看來,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他的人際關係和處事方式,我們更應在細節處注重禮節和。同時,他教會我們處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兩個字:真誠。真誠的對待別人,你就會是擁有最多朋友和最好人際關係的人。正如在平常的社聯工作中,只有真誠地與他人交流,儘量去了解別人,而不要去抱怨別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讀美文如飲醇酒。酒,越釀越純;文,愈久愈香。”世紀老人冰心曾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從閲讀中找尋生活的真諦,從閲讀中發現生活的樂趣,學會閲讀,善於閲讀,不要讓閲讀僅僅是閲讀,要學會思考,發現書中那些對我們生活有益的東西,並認真體會,讓它們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去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祝願在座的老師同學們在閲讀中獲得心靈的啟迪,體悟生活的樂趣。

謝謝大家!

閲讀交流會的發言稿3

各位老師及家長朋友、孩子們下午好!

古人云:好讀書,不求甚解。閲讀,是一種能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並且越早越好。幼兒成長離不不開童話故事,為幼兒大聲朗讀,和幼兒一起讀書,讓小小的生命感受到故事的樂趣,感受到被關愛的温馨,是早期閲讀的出發點,也是早期教育的一個關鍵環節。於是在朗朗很小的時候我就特意擠出時間和他一起讀書,在充滿親情的歡樂氛圍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一起享受讀書帶來的快樂與幸福。以下是我對親子閲讀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 為孩子選擇恰當的圖書

現在的圖書市場又很多精美的圖書,作為家長要知道何選擇好的故事或選擇好的時機。書籍要根據孩子的.興趣來選擇,保護孩子的閲讀興趣。有些家長根據成人的眼光來選擇書籍,這樣的學習是被動的,不利於孩子成長。要選擇故事淺顯而我是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書籍的,我兒子比較喜歡一些科學類的書籍,如十萬個為什麼,太空館,兵器知識,恐龍等等,我就多給他買這樣一些書籍。同時,也鼓勵他閲讀一些其他類的書,讓他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有了興趣孩子就會把閲讀當成一種樂趣而非負擔了。買各種圖圖書,包括認識水果動物交通工具等等,有空的時候我就陪着他一起閲讀,一直堅持到現在。孩子的爺爺奶奶已經退休,所以有較多的時間陪他看書,給他講故事,在家人的引導下,兒子的閲讀習慣也漸漸養成了二、在親子閲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

二、親子閲讀首要的是持之以恆

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等等,但無論多忙每天抽出15至30分鐘的時間還是有的。每天只要陪着他閲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

足夠了,讓着十五分中成為孩子的期待,成為親子的一個渠道。家長可以利用中午、晚上睡覺前和週末和孩子一起閲讀,讓孩子通過書中的故事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學會成長。

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閲讀環境,讓讓孩子愛上閲讀

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家人在家也經常看書,並把看書當作一種樂趣,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孩子。在和孩子親子閲讀時,儘量要用兒童化的語言。有時書上的語言比較深奧,對兒子來説還不能很好的理解,我就儘量用通俗的語言來講給他聽。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會給他講一個故事;等到孩子大了一些我就嘗試讓他續編故事。在講故事的這個過程中既發展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也增強了親子關係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這樣做,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閲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四、多給孩子讀故事,引起孩子看書的願望

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家長在晚上睡覺前可以給孩子讀故事,同時告訴孩子,故事都在書裏面,如果你會自己看書的話就可以知道很多的故事,而且每次讀故事的時候都這樣講,引起孩子看書的願望。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多數寶寶對同一個故事或同一本書“百聽不厭”,反覆要求再講一遍,對此爸爸媽媽一定要給予滿足,此時是她記住故事情節、加深人物印象、理解詞句意思的過程。我兒子就

是這樣喜歡上了看書。晚上從幼兒園回家後經常是自己拿着一本故事書來看,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家長。

五、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閲讀機會和形式。

孩子的閲讀不要限於家裏和學校裏,帶孩子逛書店、逛圖書館也是培養孩子閲讀的重要環節,書店裏有各種各樣的書,在這孩子可以隨意的找自己喜歡的,從沒看過的書,圖書館中手不釋卷的閲讀氛圍也能感染孩子這樣會在不知不覺間增加孩子的知識。

親子閲讀給了我驚喜:我發現孩子的語言上有了很快的提高,上幼兒園時老師們都説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並且認識的字非常多,生活中這樣的點點滴滴很多,我們為此感到欣慰,這可是在平日的閲讀中慢慢積累起來的呀,然後再在生活中自然地運用。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閲讀,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閲讀交流會的發言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與大家交流的是:作家冰“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有感。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確,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閲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説過:“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閲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

作為工作者,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離不開書的滋養,就像花朵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草兒離不開雨露的滋潤。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有效地教書,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久遠”。

讀書能使人收穫知識和智慧,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啊,書中有知識,那是聰慧而勤奮的先人們,在漫長的時間之流中,探尋和打撈出來的閃光的珍珠;書中有情感,那是真誠與多情的人們,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結;書中有精神,那是勇敢而堅韌的人們,在不斷的追求中,將理想上升為行動生長而成的生命之華;書中有思想,那是長久的思考與無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量的永恆之果;書中有智慧,那是用生命的證悟與理性的考問,融會而成的靈魂之光……

讀書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極致。一本好書,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個蒼白的早晨或風雪黃昏。朱自清大師説:“緩緩地咀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滋味從口角流出。”這濃濃的滋味就是書味,讀書之味。真個是:“博覽羣書添雅趣,縷縷書香勝飯香。”人生樂趣在讀書,有書為伴心甘甜。讀好書,能知曉人生之難,體味天地之大,寂寞而不孤,受苦而不悲,受創而不餒,受寵而不驚,如閒雲野鶴,保持着一種雍容雅怡,瀟灑達觀的境界。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人生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書是一個人精神上的朋友,是這個世界能饋贈的最好、最優秀的禮物。

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讓我們以審視的目光閲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鑑,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謝謝大家!

閲讀交流會的發言稿5

各位老師、家長們:

晚上好!今天非常榮幸能參加張店區和平小區小學“家長學校”啟動儀式。首先,非常感謝學校領導、家委會李芸書記給我們創造了這麼好的機會,讓大家可以一起來探討學校和之間的互動話題,我交流的題目是《陪孩子一起讀書成長漫談》。個人經驗是,以海量閲讀為抓手,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暢遊知識海洋。琮鉞所在的二年級是學校主推的海量閲讀實驗年級。20xx年,也就是琮鉞出生的那一年,我曾看過新世界出版社的《陪孩子一起讀書》,是當時的“全國家庭教育主題讀書活動專用資料”,從那時起,就感覺讀書已經成為聯繫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紐帶與精神橋樑。20xx年琮鉞入學以後,班主任高偉老師的大力提倡使海量閲讀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寶藏,家長應該懂得如何挖掘寶藏;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家長應該懂得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所以陪孩子一起快樂地讀書,從而健康地成長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此時此刻,看到電教室後牆上“閲讀滋養底氣,帶來靈氣,造就才氣”和“經典閲讀、精彩人生”的大字,不由想起琮鉞剛上一年級時我也這樣暗暗提醒過自己。“黌門半掩透書香,蘭葩繡蟬窗”,是家庭教育的最佳境界。

一、時代背景

記得我小時候並不是很重視語文,課外書讀得極少,當然那時候畢竟不是如今的信息化時代,不太容易讀到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即使到了大學階段,也只補課似地匆匆讀過金庸全集中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鹿鼎記》3部,很羨慕那些通讀過金庸14部小説兩到三遍甚至更多的同齡人,要知道在20xx年底由25位知名文學評論家參評的“世紀文學60家”中,金庸僅排名第48位,即使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當時也只位居第12位,抽那麼多時間讀那麼多書實在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現在的孩子,早已深處信息密集的網絡時代,從《科學家教》、《Newton科學世界》,到《可怕的科學》、《小屁孩》,乃至《哈利波特》、《指環王》系列,家庭閲讀和指導材料異彩紛呈,不難想象讀書匱乏意味着將來會處於何等尷尬的境地。所以幼年時海量閲讀成為必須,作為家長,不免深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務必倍加重視,做到“庭訓煜兒,温良恭儉,椿堂小築芸香館”。講到這裏,我又不由想起科室的工作格言“精細化管理、感動式服務”,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二、讀書預備

讀書是掌握語言的較高形式,那駕馭語言的初級形式毫無疑問是識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發現他們在不經意之間顯露出的對文字的興趣,並加以引導。這需要細心、耐心和恆心,再好的識字教程都只是工具而已,家長在孩子面前要特意樹立熱愛讀書的良好形象,引導孩子成為一起讀書的夥伴。很難想象,家長忙於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或其他所謂更重要的事,又怎麼能要求孩子靜下心來心甘情願的讀書呢?學校教室黑板上“勤勉持恆、和樂好學”八個大字要求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我們自己。當然能在孩子面前展示一下應用文字的魅力,潛移默化的培養他們的語言感悟能力,就再好不過了。水滿則溢,讀滿亦溢,“學養藴楚材,騏驥經方探”,在堅持不懈的科學、文學、藝術等多方位家教氛圍的薰陶浸染下,或許哪一天孩子就會通權達變,給你意外的驚喜呢,既能在“騫翮遠翥”中做到“自然容與悠遊”,又能在“聆風解語”中做到“夙夜勤思,泛海揚舟”。

三、書籍來源

下面簡單談一下書籍來源。一是學校統一推薦的課外書:如孩子們正在讀的國學啟蒙課本《弟子規》、張秋生、楊紅櫻與羅爾德達爾經典童話和曾經讀過的《好媽媽兒歌400首》等,都比較貼近大多數孩子的羣體興趣;二是家長曾經讀過的課外書:如經久不衰的、《世界五千年》和小時候印象深刻的《動腦筋爺爺》等,可以與孩子共享兒時的閲讀經驗;三是家長代為選擇的課外書:如《開明國語課本》、安徒生、格林經典童話和“可怕的科學”系列叢書等,也非常有針對性且富於時代氣息;四是孩子自己選擇的課外書,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每個孩子從小都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喜歡某個領域的書籍,或汽車,或卡通,或恐龍,或太空,這都是有益的補充,適時放鬆一下控制,讓孩子體會自己做主的樂趣。學校組織的班級圖書角和日益豐富的區文化館少兒圖書館,又成為時下流行的互動閲讀表現形式,有助於孩子們加強交流,在“憑臨瞻眺”中做到“博物匯雅集賢,深思高舉明辨”,並解決家庭單方面的購書經濟負擔。

四、怎樣導讀

個人以為,家長在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初始關鍵時期,最重要的任務是及時排除閲讀過程中隨時碰到的這樣那樣的困難和阻力,因為孩子可能會因此而喪失剛剛建立起來的脆弱的信心。比如説,一開始的時候隨時解答遇到的生字,甚至隨時查閲字典,保持孩子讀書的連續性,鞏固得來不易的閲讀成果。時斷時續的閲讀是很難產生持久的興趣的,要想成為孩子喜歡的祕書夥伴,就必須放下大人的架子,接近孩子,成為孩子心目中真正的大朋友,這都挑戰着家長們的智慧和能力。要把孩子每一次的求助和詢問,看成是溝通思想併成為朋友的最好機會,而不是演變成在孩子面前顯示大人成熟、孩子幼稚,這樣會使孩子覺得你高高在上,而他則失去了主動地位,不願與你做進一步的交流,何苦呢?當孩子可以相對自由地流利閲讀、暢遊書海時,則需及時跟進看圖或筆錄隨想,再選摘其中的優秀文章予以登載、交流,含英咀華,談言微中,“我的自畫像”使性格突出的一個個生動形象躍然紙上,“家長與孩子的通信”甚至還加深了父母與孩子的親情交流。孩子們藉此可以輕鬆找到運用文字的快樂,提高作文的課題性、可控性、觀賞性,向着逐步規範行文穩步提升。網絡博文《美國小學,堪比中國大學生論文》亦為明證。

關於海量閲讀的成功經驗甚至書籍一定很多,網上和書店裏都不難找到,但再好的方法也很難適用於每一個人,最終還是得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這也是儒家和現代教育學的核心理念。“工作流程規範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孕育工作品牌-工作品牌拉動工作提升”,20xx年9月至今的和平小學試點海量閲讀已初顯成效,區域性教育品牌已初具形態,身為孩子家長收益良多。孩子是我們一生最傑出的作品,值得我們不斷精雕細琢。當然學生的本職還是功課,就好像太陽系的中心總是太陽一樣,箇中學校功課和課外讀物的平衡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把握。以上只是本人對於陪孩子一起讀書成長的幾點不太成熟的看法,不太全面,偏頗之處,盡請各位老師和家長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閲讀交流會的發言稿6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既然今天是讀書交流,那麼我想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和大家聊聊讀書。

一、為什麼讀?(讀書的益處)

一個愛讀書的民族,必定是一個素質較高的民族;一個愛讀書的人,也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較高的人。作為一名教師,讀書對於我們成長的意義顯而易見。

首先,讀書可以開拓我們的知識視野,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並且在今天,隨着課堂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已逐漸認識到讀書的好處。身為教師,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們需要教育的“活水”,而“活水”就在書海之間。由此可見,讀書對於我們教師而言,是最基本的素養。修煉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教育智慧;能使獨創的閃耀睿智的光芒,充滿創造的快樂;讀書能實現教師的自我提升和生命的昇華。也許有人説:“我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不可能讀書。”特級教師高萬祥説得好:“書籍是學校的學校,對於一個教師而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至少可以這樣説:讀書與備課,上課同等重要。

讀書能提升心靈脩養;滋養我們的人生底氣。一個有讀書習慣的教師,經過書籍日積月累的浸潤,氣質就會逐漸變得高貴而不媚俗,性情逐漸變得細膩而平靜,內心逐漸變得博愛而不自私。讀書能讓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讀書比做精神的呼吸,工作累了,讀上一段,在浮躁的現實中尋得一份寧靜平淡,這種感覺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難以比擬的。當你對一本書,一篇,甚至一句話產生深深共鳴時,你會覺得讀書竟有如此魅力!竟能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還記得,很早以前讀余光中的《我的四個假想敵》,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同一個人,過街時,討厭汽車;開車時,卻討厭行人。”就是這樣一句樸素的近乎真理的話就可以帶給我們更平和的心境,至少不管自己是行人還是司機都能更平和的對待人世萬物。在劉墉的《知新而温故》一文中這樣説:“今天不是昨天,昨天也不能代表今天。我們常説‘温故而知新’,其實也當‘知新而温故’。因為前者重在發現,後者重在省察。”這可不可以算是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的自我反省所作的最好詮釋呢?

除此以外,我很贊同台灣作家朱天文的那句話:“生活這麼重,而閲讀讓我們變得輕盈。”她還説:“生活原本就很沉重,人也並不自由,但閲讀可以讓人脱離地心引力,盡情飛翔。”打開書,就像機器貓打開任意門,立時就可以置身幾百年幾千年前的現場,詩經時代的山河人世,楚辭日月的香花葯草,荷馬史詩裏神祗們遊蕩割據的地中海,都鮮活在眼前。

是啊,文字,像童話裏會飛的魔毯,帶着我們穿越時空,欣賞世界的光鮮和美麗。在文字的點撥下,雲影鐘聲,都含妙理;溪光山色,自契玄機。文字,給心靈打開一扇神奇有趣的窗。

並且,我們知道人之競爭,初拼技巧,再拼學養,最後拼的還是一眼看不見的人格。而人格魅力的積澱和提升很大程度來自於不斷地學習和閲讀,不斷地反省和體悟,不斷地提純和內化。

不管怎樣,哪怕僅僅為了讓我們的生活和心靈變得輕盈些,我們也需要閲讀,不是嗎?

閲讀交流會的發言稿7

尊敬的領導、專家、學者、同仁們: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首先對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同仁的到來表示熱烈地歡迎!

説到現代文閲讀,功利一點説,直接關係到語文中考的成敗。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平時考試的試卷,就可以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在基礎知識的積累應用和作文方面,優生和劣生區別明顯,可謂“優劣得所”;而中等生在這兩方面的距離不大,他們的距離往往就在閲讀上。在65分的作文上距離是幾分,一個語段的距離有時也是幾分,幾個語段就是十幾分。所以能否作好現代文閲讀直接關係到語文中考的成敗。而現代文閲讀中又以散文閲讀最難把握。那麼如何做好散文閲讀呢?

在探究散文閲讀的重點、難點之前,我們首先要問一下作為老師的我們,如果做和學生相同的試卷,是否一定能考過學生。如果不能,我們一點也不必害羞,因為我們的大作家王蒙、語文專家劉國正做高考試卷都不及格,更何況我們呢。所以我認為做好散文閲讀要有兩個條件,一是學生閲讀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二是所謂“參考答案”的靈活性及評分標準的科學性。第二點不是我們的能力所及,我只能就第一點談談我的幾點拙見。

一、高屋建瓴,有的放矢——明確教學目標及命題趨勢。散文閲讀的要求有哪些呢?我認為要研究兩個東西,一是《大綱》即新課程標準;二是試卷,研究各地區近兩年的中考語文試卷有時比研究教材更具有實用價值。從試卷中找出命題規律及走向,比看評論要具體清晰得多。研究試卷還包括研究答案。包括學生的答題答案和參考答案。要和學生一起研究,要讓學生找出自己的答案和參考答案之間的異同,讓學生在答案中找到答題的規律。明確自己的不足,從而找到努力的方向。

二、題海無邊,回頭是岸——談歸類複習

經濟學家常説,時間就是金錢。對於初三複習階段來説,時間就是分數。中考現代文閲讀已經明確不考課內語段,這為我們所有“以考試為指揮棒”的老師鬆了綁,幾乎可以説是中考語文的一次大革命。但同時也給我們不少人提出了難題,考什麼?怎麼複習?面對書山題海,我們要讓學生做多少習題?所謂“授之以漁”就是要在能力和方法上真正地讓學生學有所獲,必須讓學生扔掉手杖走路。在能力和方法上下工夫,而不是在題海里艱難跋涉。要掌握方法首先必須要歸類掌握,因為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特徵,有不同的答題技巧和要求,要求用不同的關鍵詞。我覺得王雲娟校長主編的《新課標中考總複習》和南通名師編寫組編輯的《語文中考作業本》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分類範例。即文學類(記敍文);科技類(説明文);議論類(議論文)。我把散文分為三類:抒情散文,側重於抒發情懷;敍事散文,以寫人記事為中心;議論散文,評析社會,指點人生。要讓學生自己學會歸類。

三、授之以漁享用終身——技能與方法的掌握

1、尋找規律、把握特徵。文無定法,但凡事皆有規則。一篇文章或者是“總-分”結構,或者是“分-總”結構,或者是“總-分-總”結構,絕沒有“分-總-分”的。所以你找中心句或者論點一般要在文章開頭或者結尾去找。文章的起承轉合一般也會有標誌性的句子。比如反問句、設問句、疑問句往往是過渡的句子。“總之、總而言之、綜上所説”等往往是總結性的句子。把握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表示邏輯關係的詞語,往往就能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層次。我們要把握散文兩個方面的特徵:一是“形散神不散”的特徵。閲讀敍事性散文,必須掌握記敍的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變性質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可以説,對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對文章的“神”——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準。抒情哲理類散文要找準點睛之筆,往往借物抒情、託物言志,或者借事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隱含在文中的警句、篇末的結束語、議論抒情句、象徵物等當中。二是有貫穿全文的線索。線索是情節發展的脈絡,線索的作用在於聯繫事件和場面,貫串情節。敍事散文以敍述和描寫為基本表達方式,閲讀時,應注意研究記敍的順序(順敍、插敍、倒敍),研究文章怎樣過渡和照應,如何開頭和結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篇文章以什麼為線索,是由文章的中心決定的。根據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為線,以事為線;可以以人為線,以情為線;也可以以時間為線,以地點為線。總之,凡能貫串繁多材料,體現材料間內在聯繫,有利於中心、事件、活動的,都可以作為文章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線索,有利於把握文章的內容、結構以及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讀起來整體感更強。

2、精練精講、掌握技巧。我們常説精講精練,我説要精練精講。因為沒有學生的練習,學生就不會產生疑問,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要讓學生在困惑的時候去啟發他,他才能更容易理解、接受。對於典型的語段,要講深講透,可以一節課甚至兩節課去講一個語段,務必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講了以後再把理論方法用到練習中去,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二者要緊密結合。對於只死做不思不總結的同學要堅決糾正。在精講的基礎上精練,在精練後精講。通過強化練習,把握文體的基本特徵與“能力點”,掌握答題技巧,比如答題的一些基本原則:⑴詞不離句,句不離章;⑵要從文中找句子,在句子中提煉答題要點;⑶要根據文體特徵把握關鍵詞;⑷表述閲讀感受題要緊扣主旨來闡述(三結合:結合作品,結合他人評論,結合自身感受);⑸見解儘量有創意,有條理;⑹答題如無字數限制要韓信將兵,多多益善。⑺3-5分分值的主觀題應該打草稿,不可草率。如此等等。

四、爭做主人、習慣是金——養成良好閲讀習慣

A、嚴謹的習慣。在複習過程中,不少人對於閲讀總是疲於應付,認為閲讀上只要隨便做做都是差不多的,答題時內容簡單,書寫馬虎。遇到不理解的字詞不查不問,不懂的文章束之高閣,長期下來,不但閲讀能力沒有提高,反倒養成了敷衍了事的惡習。我要求學生不做則已,一做驚人!要像對待中考一樣的態度完成作業,要像完成作業一樣對待中考。因為良好的書寫習慣,和認真負責的答題態度,直接影響到閲讀能力的提高。漢字的書寫對於主觀題的得分也有直接聯繫。

B、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近幾年語文中考的閲讀走向更多的傾向於開放自由的表達,注重閲讀的拓展延伸。我把他稱之為小作文。很多同學在複習中對主觀題抱以輕心,回答問題時“沉默是金”;完成練習時變抄寫題(老師報答案,學生抄)。長此以往,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受到極大的影響,考試時做這類試題不僅費時,還常常出現疏漏。所以必須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習慣,教給他們方法。如對“開放題”的解答(評價品味、體驗感悟、作用理解等),有些學生經常等待老師講評時抄寫答案,我一直鼓勵他們主動答題,要扣住要點,語言組織合理,層次清晰,這類題其實是不難回答的。

C、積累傳統文化,關注時代熱點。在對文章內容的補充延伸,我讓學生注意歸類積累,比如對古詩詞的積累,對神話傳説的積累,對寓言故事的積累等等。特別是涉及到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涉及到時代熱點問題要特別關注。比如當下涉及到奧運的話題,台灣的話題,中日關係的話題等等,要有一定的瞭解和積累,每週一次的閲讀交流,可以很好的補充個人學習面狹窄所帶來的問題。只有積累關注,才能在答題中做“有米之炊”。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於閲讀我們至少要經過三個步驟:略讀-精讀-研讀。多讀一遍準確率就會提高一個百分點。不少同學因擔心時間問題不能反覆研讀,從而造成因匆忙得出結論的情況。我要求學生學一學“田忌賽馬”,可以先做作文,再做閲讀。先看作文題,什麼時候來了靈感什麼時候寫作文,寫完之後多餘的時間都可以用來閲讀,閲讀的時間增長了,準確率提高了,失誤減少了,而作文只要不比別人低,總分就會比別人高了。

最後,希望各位對我的發言,“擇其善者而研討之,其不善者而指教之”。僅作引玉之磚,貽笑於諸位領導專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