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愛的教育》讀後感【精】

《愛的教育》讀後感【精】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58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的教育》讀後感【精】

《愛的教育》讀後感1

在寒假裏,我讀完了一本《愛的教育》,感受到了安利柯的父母對他的愛,感受到他的老師對他的愛,他是在愛的灌溉下成長的。他有着父母、老師這麼無微不至的關愛,他是如此的幸福啊!其實在現實中我們也是如此。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能夠見到“愛”。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愛,父母、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我們也是在愛的灌溉下成長的,在我們被愛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愛別人。愛是無私的,愛是純潔的,愛是温暖的,愛是感激的,愛在我們身邊,它無處不在。在《愛的教育》這本書裏,一篇是安利柯的父親給他寫的,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親子之間的愛,是人間所有的感情中最神聖的東西,破壞這感情的人,實是世上最不幸的。”這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讓我懂得父母對我的愛是很神聖的,我們還需要去理解父母,爸爸媽媽上班那麼辛苦,我們要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替他們分擔一些小家務,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

《愛的教育》中有一篇故事《感恩》也是安利柯的父親寫給他的,安利柯的父親總是在用一些道理來教育他的孩子怎麼樣學會感恩,懂得感恩,讓他換位思考,讓他懂得尊敬自己的老師。他的父親説了這樣的一些話“意大利全國五萬的小學教師,是你們未來國民精神上的父親,他們立在社會的背後,以輕微的報酬,為國民的進步、發達勞動着。你先生就是其中一人,所以應該敬愛。你無論怎樣愛我,但如果對於你的恩人——特別是對於先生不愛,我絕不歡喜”“無論何時,總須愛先生啊!先生的名字,永遠須用了敬意來稱呼,因為除了父親的名字,先生的名字是世間最尊貴、最可懷慕的名字呢!”父親用這些話來告訴安利柯,要記住對我們有恩的人,要尊敬自己的老師,不論何時都不能忘記!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記住老師,俗話説“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老師是我們成長路上不可缺少的人,一路上有老師的教導,才不會迷失方向;一路上有老師的關注,才更加的自信勇敢。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愛,有一些愛是細膩的,有一些愛是温暖人心的,有一些愛是能讓我們時時刻刻都能觸動我們,有一些愛並不是那麼驚天動地,而是感人肺腑。每一個人都有着自己獨特愛別人的方式,我們要知道,在我們愛別人的同時,也已經被愛包裹着。

愛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它也一直在鼓勵我們在以後的道路上前進!

《愛的教育》讀後感2

一口氣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老師,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文章通過學校和社會上的小事教會我們愛。“愛”是什麼?是愛父母,愛國家,愛身邊所有的人:帕多瓦的愛國少年因為有人母愛了他的國家,寧可捱餓,也不要罵他國家那些人的錢;倫巴帝的小哨兵為了觀察形勢犧牲;《達達的看護人》中的無名少年對醫院裏一個重病人像對自己父親一樣;菲魯其奧為了救自己的外婆,而與世長辭,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

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愛”的存在。記得那時我才上四年級,當時正好要放學了,可天上的神仙們不知因為什麼事,一直哭個不停。這讓我為難了:這麼個“哭”法我啥時能回家呢,雨傘有沒帶,媽媽的車又壞了,爸爸又不在家,怎麼辦,除非奇蹟出現。我邁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能躲雨的地方,希望老天爺不要再哭了。

在那兒我看見許多家長帶着雨具來接孩子回家,不由得問自己:“我媽媽會來嗎?”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雨一點兒都沒有要小一點的意思,然而學校這兒的家長和孩子也越來越少了。我決定不再等下去,直接冒着大雨衝回家。就在這時:“歡歡……”急促的吶喊聲讓我震驚,“會是媽媽嗎?”我半信半疑的問自己。我迅速回過頭,“天哪,果真是媽媽。媽媽竟然騎着自行車來接我而且連雨衣都沒穿。我飛快地衝向媽媽,現在已分不清楚哪些是淚水哪些是雨水。媽媽拿出雨衣讓我穿上,然而我發現袋子裏還有一件。正是媽媽急着來接我,而連自己的身體都不顧了。我望着媽媽,也分不清哪些是汗水哪些是雨水。我讓媽媽趕緊把雨衣穿上,媽媽竟然説穿着雨衣騎不快。我索性也把雨衣脱掉,媽媽居然罵了我,我知道那是充滿“愛”的話語,讓我更清楚的知道媽媽有多麼愛我,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天的情景.

讀完《愛的教育》我才發現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很少有人會去發現。其實愛往往反映在小事上:冬天出門媽媽替我圍上圍巾;從外面回來給父母遞上一杯水;考試沒考好是父母鼓勵我;放學時老師提醒我們路上小心……只有善於發現“愛”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

我想《愛的教育》這本書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3

《愛的教育》讀後感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如果説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脱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

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王芯燁

《愛的教育》讀後感4

這個寒假,我讀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這本經典名著。它就像一泓清泉,滌盪着我成長的心靈。

《愛的教育》是以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的成長故事。書中以安利柯的視角,記錄了他身邊各種感人的小故事,以及他的所想所感等。字裏行間,文思細膩,感情真摯。每讀一篇,讓我彷彿沐浴在愛的陽光裏,在愛的世界裏學會成長。

《愛的教育》每一篇文章都寫的非常感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名叫《煙囱掃除人》的故事。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煙囱掃除少年掃除了好幾處煙囱,得了三十個銅幣,可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那三十個銅幣卻不知不覺地從他口袋的破洞裏掉了出來。當他發現的時候,天已經晚了,他既沒有時間去找丟失的銅幣,更加不知道該去哪裏找。沒有錢,回去是要挨師傅打的少年急得哭了起來。一羣女孩子看見了,就號召大家一起湊齊了三十個銅幣給了那個少年,還有一些沒錢的女孩子就採來鮮花送給他。故事最後,女孩子們紛紛離去,只有少年獨立在街道中間,滿面歡喜地擦着眼淚,他的手中拿着銅幣,身上和腳邊撒滿了美麗的花瓣。這個美麗的感人至深的場景,就像一部電影結束時音樂悄然響起的畫面那樣浮現在我眼前,讓我覺得温暖感動,忍不住微笑。一個人的力量的終究是渺小的,一個小小的困難就可能把他擊倒;但如果人人都相互關心幫助,那麼困難也可以很輕鬆地得到解決。

《愛的教育》裏面,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從生活不經意的細節中,描述無處不在的善良、誠實、勇敢等等這些人類共同的美好品質,教人如何去愛自己的父母、師長、同學以及身邊所有的人。這本書的譯者夏丏尊先生在序言中説:教育上的水是什麼?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想想學校里老師們給我的關心愛護,同學們給我的無私幫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序言中的這句話。

愛真的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愛的教育》讀後感5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閲讀了《愛的教育》一書中十一月的內容,不僅被每一個鮮活的故事所吸引,更被每一個故事的寓意感染着:

“掃煙囱的孩子”、“納利的保護人”向我們展現出一幅同情弱小,保護弱小,人人獻出愛心的動人場面;“我的朋友卡羅納”、“燒炭工和紳士”體現的是人人平等,互相幫助的場景;“我的同學克萊蒂”裏那個邊勞動,愛學習的克萊蒂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萬靈節”、“我弟弟的女老師”啟示我們學會感恩,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老師的諄諄教導……

感恩一切愛我們的人;“士兵”、“倫巴第的小哨兵”很自然地使我們聯想到王二小、潘東子、劉胡蘭等為國獻身的愛國的英雄故事 ,從中瞭解了戰爭的殘酷,軍人的可敬,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嚮往和平……

故事雖小,人物平凡,但讀來倍感親切,孩子們讀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和感染,大人讀後心靈上也會受到一次滌盪。

愛的教育是一本教育意義極其深厚的書。這本小説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體小説,裏面的人物雖然都是平凡人,但是都有着不平凡的思想品質。

我讀了《愛的教育》,其中一篇題目是玩雪球。寫的是幾個孩子在玩雪球時其中一人卡洛斐,把一個很硬,很結實的雪球不小心扔到了一位老人的眼睛上。眼鏡被打碎了,玻璃扎到了眼睛,警察也來了,卡洛斐嚇的臉都白了。

卡隆鼓勵卡洛斐去主動承認錯誤,可卡洛斐不敢,怕他們打我。在卡隆的陪同下卡洛斐主動去承認錯誤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要主動承認,敢於面對現實,承擔應有的責任。不管幹什麼事都要有責任心,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其中少年鼓手的堅強和勇敢更讓我體會深刻。他接受了神聖的任務,六十人的生命等待着救援,敵人幾次的強猛火力,少年鼓手都躲閃了,可是還是被炸斷了腿,他還是找來了援軍,他的堅強和勇敢讓大尉都他誇是英雄。這讓我想到了送雞毛信的王二小,他也是非常的勇敢。

愛是無私的,大愛的品質更讓人刻骨銘心。我孜孜不卷地看完了這本書,似乎更明白了什麼是愛?老師之愛 、朋友之愛 、父母之愛,讓我們對世界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6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 在這繽紛的世界裏, 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 我與一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 去尋找一個為知的答案 。

愛 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 其實它的意意已經融入生命, 就如父母的愛, 不説操勞奔波, 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在看孩子一眼,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我們身邊,晚上不忘叮囑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説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異議,但愛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脱而沉重的活着,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的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的,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因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的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要為祖國拋·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卻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 ------------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愛的教育》讀後感7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説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脱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愛的教育》讀後感8

讀完《愛的`教育》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讓人感動不已。例如,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媽媽寫信説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人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得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孝子的時候,相信他一定能成功。馬可爾籌備好了一切,便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他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體會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年齡,卻顯得那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所產生的師生之間那種長輩的愛、朋友間互相幫助所體現出的友情的愛……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如果你體會到了,你會對人生感到無限的美好!

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好像全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對,甚至抱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愛自己。有的人則更悲觀,會浮現出輕生的念頭,來表示他的消極,真是可悲、可歎!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們、愛我們、幫助我們,我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真正感受身邊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你將愛心獻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讀後感9

《愛的教育》值得父母和孩子一起細細品味。首先要感謝新世紀小學給家長提供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我到現在還只讀了一半,書中有關於孩子、家長、老師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給我和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作為一名家長同時也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看了這些故事深深感到其中的愛!《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角度講述他在讀書期間每天發生的有趣或有意義的事情,真實記錄了他的成長過程。

書中的每一個小故事看似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然而一個“愛”字卻貫穿全文,有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也有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插班進來的格拉勃利亞的小孩,通過老師的介紹不僅讓孩子們感覺到祖國的偉大,還讓代洛西代表孩子們展示同學之情,兄弟之愛。

這本原來我懷着完成任務的心態去讀的書,竟然能夠如此震撼我的心靈!當我看到父親教育兒子的細節,我常常想,生活中的我好象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寬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勵,多了些批評……自己希望孩子在怎樣的環境下成長?又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孩子原本是可愛的,在其成長的路上真的需要愛的精神,愛的教育,教會孩子學習,讓她擁有愛心,讓她懂得做人。

我相信世界上沒有父母不愛自已的孩子的,廣義講社會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後代,《愛的教育》告訴我們,只有愛是不夠的,還得有效地傳遞。《我的媽媽(爸爸的信)》是用信的形式來傳遞媽媽對孩子的愛的,給了孩子心靈上的震撼,加深了母子之情。書中爸爸或媽媽的信均是孩子處於認識的十字路口時所提供的一盞明燈,其實質是在有效地傳遞愛。純粹的説教有時是沒有用的,而應當通過各種途徑有效地傳遞我們的愛,這種愛的力量就會真正成為其正確認識世界的動力。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領悟到了許多的道理,對我們教育孩子是大有禆益的。作者以單純而幼稚的心,充分表達了心中有愛,所有的愛與情感都是人間最神聖的東西。世上有一部永遠寫不完的書,那便是愛。是呀,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擁有愛,人生才有最寶貴的價值觀;擁有愛,在前的道路才能邁出更強勁的一步。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他,是一位鐵匠的兒子,個子不算高,長得很瘦小,他總是穿着破了的襯衣,用針別牢後再穿,褲管總是長長的,需要捲起來,腳上常常拖着一雙太大的破皮鞋,會讓人不自覺地想起賣火柴的小女孩。

他就是《愛的教育》中的主人公之一--波萊克西。他用愛改變了一切,他用自己的勤奮換回了豐碩的成果。

孩子的爸爸是一個酒鬼,對工作不負責任,每天只會拿孩子撒氣。因此,打罵成了孩子的家常便飯,有一天,孩子又帶着傷痕來學校,其他同學都讓他去告訴校長,讓校長找他爸爸談一談,可他為了維護父親的尊嚴,一個勁地説:“沒有的事,爸爸沒有打我!”然後寧願自己暗自垂淚。

當我讀到這裏時,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坐在瓦礫堆上偷偷掉淚的孩子。他沒有埋怨自己出身貧窮,也沒有埋怨父親沒出息,相反是那樣的寬容父親,包容父親,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呀!

在我們身邊,常常可以看到在放學的路口孩子纏着父母要買這買那的情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別的同學也有。“別的同學也有!”似乎成了我們的口頭禪,我們從來沒有想到父母是怎樣賺錢的,我們也從來沒有體會過什麼叫艱辛,我們常常習慣於索取,常常覺得理所當然。

我們也沒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問題,我們常常埋怨:唉,為什麼我們家不如某某家有錢?為什麼這個生日過得這麼簡單?為什麼爸媽沒給我買豪華型的滑板車,為什麼不給我很多的零花錢?……

我們還沒學會體貼父母:通常,我們不會注意到媽媽工作了一天而憔悴的臉,我們也不會注意到操勞過度的父親已增添了幾根白髮,我們還沒學會搶着給媽媽洗一次碗,打掃一次衞生,也沒有學會給進門的父親拿一雙拖鞋……

然而,生活的困苦並沒有將波萊克西打垮,相反,他比別的孩子更熱愛學習。他在逆境中勤奮學習,作業本被撕了,他常常重新摘抄同學的筆記本;書被毀了,他就借同學的讀;沒有寫字的桌子,他就坐在磚瓦堆中靜靜地學習……父親也被感動了。酒鬼父親終於被孩子最真誠的愛感化了,從此,波萊克西真正成了一個快樂的孩子。

波萊克西愛父親,愛夥伴,愛學習……在他身邊,愛像氧氣,充滿在生活的周圍,充滿了他的內心,他用愛贏得了一切,創造了一切!我們缺少的,不正是這些嗎?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伴着清涼的晨風,我一頁一頁貪婪地翻閲着《愛的教育》,翻着翻着,我彷彿聽見書中彈奏出無數旋律,這旋律雖然千變萬化,卻永遠離不開“愛”的主旋律。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他採用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父母子女之間的親情,師生之間的深情,同學朋友的友情,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中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受到愛的教育。

它帶給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

此時此刻,我想到了父母,從小到大,父母用愛哺育着我們,為我們傾其所有;我想到了老師,老師將我們引領到知識的殿堂,循循善誘,無私奉獻;我想到了朋友,友情伴隨着我們一路成長,一路歡笑……

想着想着,我的視線不由漸漸模糊了。淚光中,小時候的點點滴滴又浮現在我眼前:那天,媽媽得了重感冒,臉色蠟黃,不停地咳嗽着。那天,我跟同學們玩耍時把校服外衣勾破了。當我回到家怯生生地脱下外衣時,媽媽並沒有責備我,而是馬上找出針線,縫起了那個破洞。我站在媽媽旁邊,看着媽媽熟練地穿針引線,一針一線密密地縫着,縫進了慈母的摯愛與深情。忽然,媽媽咳了起來,緊跟着身子猛烈地抖動了一下。啊,不好!剛才媽媽咳嗽的時候,針頭刺到手指頭了。一滴殷紅的鮮血冒了出來。我看着媽媽的手,心疼地説:“媽媽,你的手流血了,別再縫了!”可媽媽只是將手指頭放在嘴裏輕輕吮吸一下,又低下頭縫了起來……頓時,一股愛的暖流湧遍了我的全身。

愛,是甜美的,是幸福的。它像冬日裏的一抹暖陽,温暖着人們的心田;它像沙漠裏的一泓清泉,帶給路人生活的希望。讓我們奏響愛的旋律,讓這美妙的旋律在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盡情迴盪!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泰戈爾曾説:“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通過平凡、細微的小事,宣揚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愛。

在讀《愛的教育》時,我常常被書中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愛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所感動。全書雖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驚心動魄,可書中的故事又好像發生在身邊,時刻提醒人們學會用一種温暖的眼光看世界。“成百萬上千萬的孩子以不同的方式正在學習同樣的知識。……他們的運動有多麼龐大,而你正是這其中的一員。……你的書本就是你的武器,你的班級就是你的連隊,你的戰場就是整個世界,人類文明必將勝利。”恩里科的父親曾把學習比喻成一場運動,鼓勵兒子努力成為一名堅強的士兵!《小泥瓦匠》一文中,當“我發現小泥瓦匠坐的那把椅子的靠背被他衣服上得石灰弄白了一塊,我要用手去撣”時,“父親卻拉住了我,父母自己悄悄地把椅子撣乾淨了”;當小泥瓦匠離開以後,父親語重心長地對恩里科説“兒子,你當着同學的面撣灰,就等於責備他把椅子弄髒了。凡事勞動所帶來的,不論是塵土、石灰、油漆,或是其他什麼東西,都不是骯髒的。勞動並不骯髒。當你看到辛勤勞動一天回來後的人們時,千萬不能説:“這個人真髒!”而應該説:“他衣服上的是勞動的痕跡。”恩里科父親的教育方法讓我領略到了教育潤無聲的魔力。《小抄寫員》的小主人公裘里亞為補貼貧困的家庭,半夜偷偷爬起來模仿爸爸的筆跡幫助爸爸抄寫雜誌社的訂户名單,堅持了三個月之久,忍受着爸爸的責備和誤解,後終於被爸爸發現,孩子的愛心和對家庭的責任感是現在獨生子女望塵莫及的。

愛是什麼?

愛就像氧氣,充滿在生活的周圍,充滿了人的內心;愛也是生活的點點滴滴,愛是一種親情,愛更是一種温暖。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對整個社會、整個民族而言永不過時的話題。《愛的教育》一書中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父母的話和每月故事裏一篇篇富有哲理的文章,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也使我受益匪淺。“父親要我在假期裏每天都邀請一位同學到家裏來玩,或者我去看他們……”不失為一種引導孩子社交的有益活動。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是啊,愛在我們之間無所不在:父母親對你的愛。親朋好友對你的關懷……可當我讀了《愛的教育》後,對它又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愛的教育》採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長的故事,詳細地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愛的教育》全書100篇,其中《仁慈的花朵》最讓我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它描述了女子學校的女同學們幫助一個因在掃煙筒時丟了三十個銅板的小少年,並且還瞞着校長——做了一羣“無名英雄”。英國哲學家洛克説得好:“我始終認為人們的行動是他們的思想的最好證明。”這個故事中閃耀着的崇高的品質和道德的光輝,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

而如今的社會上,有些人則非常勢利,他(她)們的行為準則是看是否對自己有利,即使在道義面前也不放棄討價還價。這種人是非常渺小的,他們的處事哲學必然會遭到人們的鄙棄。因為虛偽換不來真情,冷酷換不來熱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義,他們就很難得到別人盡心盡力的幫助,有失道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錯誤,往往在於“自私自利”四個字,私利不去,公道則亡。

反之,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温暖別人的同時,也温暖了自己。一個人心裏有別人,總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並有真情的奉獻,那麼得到的將是內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甘願給社會付出真情和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福總是偏愛那些熱愛生活而樂於奉獻的善良的人。

“人間情,不分天南地北,暖你暖我。獻愛心,莫談貧富‘貴賤’,人人可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獻給他人一份愛心,留給自己一份春天。”真情,讓你我心靈相通。真情,使世界不再孤單。只要你我伸出温暖之手,讓世界充滿愛,真情可以到永遠。

願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完《愛的教育》,這本小説主要通過一件件平凡,細緻的事情,細微的記敍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讚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這本小説沒有任何虛偽的説教,卻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它飽含了作者對普通人純真心靈的熱枕讚頌,也表現了博大的人道精神人性之美。

《愛的教育》中那些感人的情節至今讓我不能忘懷。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它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

從愛的教育中,我覺得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許多人是無法感受到的。我體會了:愛,原來就在身邊縈繞!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購買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拿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擁有的深深的愛。我也體會到:愛中包含着對生活的追求!愛是沒有盡頭的,就像生活,如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從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一直走下去,甚至投入全身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我還體會到: “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愛無止境!“愛是什麼"是永遠不會有明確的答案!

讀完整本書,不僅明白瞭如何去給予愛,更明白,原來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很多人的思想,情感,更注意一言一行。《愛的教育》,不僅描述了安利柯所受的"愛的教育",現實生活中的我更是受益匪淺。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個小孩的日記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愛”,一個多麼閃亮,多麼令人鍾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要完全的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愛。這本書裏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現,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能順利成長。

在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還有《俠義的行為》這兩節。前一節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皮斯的愛,諾皮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皮斯的父親知道後,非要諾皮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皮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皮斯道歉。從這裏能知道,諾皮斯的父親是一個多麼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薰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

後一節寫的是一個墨盒砸到教師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x辱,最後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沒想到扔到了剛從門外進來的教師,最後卡隆要幫他頂罪,但教師知道不是他,並沒給他處罰,而是讓肇事者站起來,克洛西哭着站起來,教師聽他講完事實後把那些人抓了起來,但卡隆跟教師説了些話,教師就不處罰他們了。這裏就表現了卡隆關心他人的一種高尚的精神,並且得饒人過且饒人,是個寬容、心靈美的男孩。 我很欽佩他,也一定要努力向他學習。

我看這本書,體會到同學之間的關愛和照顧,我也從中知道教師對同學的關愛和教導。這讓我想起我的教師們,她們漂亮,對我們很好,就像安利柯的班導師一樣的慈祥、温柔、用心的在教導我們,關心我們!讀到這些,我非常的受感動。讀這些故事真是讓自己受益匪淺,我想我們也應該以身作則,在學校、家庭中學習這種關愛他人,用自己的愛心來薰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