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靈輒報恩詩詞典故

靈輒報恩詩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99W 次

典源出處《左傳·宣公二年》:“初,宣子田於首山,舍於翳(yi) 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寘(zhi) 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靈輒報恩詩詞典故

釋義用法春秋時晉國趙宣子(盾) 在首山打獵,見靈輒倒在大桑樹下,問他,説已三天沒吃飯了,趙盾讓給他吃的,他要留一半給母親,趙盾又送了他些飯和肉帶回去。後靈輒做晉靈公甲士,晉靈公暗伏甲士欲殺趙盾,靈輒卻反過來殺退甲士,救了趙盾。後用此典表示知恩圖報; 也以“桑下餓”等表示人飢餓窮乏。

用典形式

【扶輪】 元·耶律楚材:“王孫蒙饋飯,靈輒未扶輪。”

【一簞犒】 唐·韓愈:“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簞犒。”

【分趙飯】 明 ·徐渭:“翳桑分趙飯,結草夢秦鞮。”

【報一飯】 唐·杜甫:“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懷一飯】 唐·劉長卿:“昔賢懷一飯,茲事已千秋。”

【餓翳桑】 清·王士禛:“靈輒餓 翳桑,倒戟一何力。”

【桑下餓】 宋·范成大:“回骸桑下餓,續命轍巾枯。”

【桑間飯】 宋·蘇軾:“長逢胯下辱,屢乞桑間飯。”

【靈輒困桑下】 南朝梁 ·何遜:“靈輒困桑下,於陵拾李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