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半月談》閲讀理解

《半月談》閲讀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1W 次

閲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各題。(共8分)

《半月談》閲讀理解

①每年“世界讀書日”前後,“閲讀”都會成為一個熱門話題。近年來,“閲讀”領域內的一些新變化,如迅速流行開來的“淺閲讀”現象,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②所謂“淺閲讀”,是指一種淺層次的,以簡單輕鬆、實用性甚至娛樂性為最高追求的閲讀形式。“淺閲讀”的出現與社會競爭加劇,人們工作、學習節奏快,壓力大有關;同時也與信息爆炸帶來的多樣選擇有關。近年來,網絡閲讀、手機閲讀並存的多元化閲讀方式,帶來了鋪天蓋地的資訊。這在拓展人們知識面的'同時,也使得以快餐式、跳躍性、碎片化為特徵的“淺閲讀”取代了“深閲讀”。

③對於這一現象,一些專家認為不必視同洪水猛獸。著名文化批評家王曉漁説:“30年前,大家都讀‘走向未來’叢書,都讀李澤厚的書,而發展到後來,特別是近10年,閲讀的分野出現了。‘淺閲讀’時代最大的進步,就是選擇的自由。有人喜歡讀通俗小説,有人熱衷勵志類、財經類的書籍,也有人青睞哲學、文史類的書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閲讀喜好,於是閲讀也就呈現出了多樣性。”

④然而,面對“淺閲讀”迅猛的攻城掠地,“深閲讀”越來越式微,許多專家還是感到憂慮。事實上,近年來,世界各國學者都意識到“淺閲讀”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始強調傳統式“深閲讀”,如西方一些學者倡議“關掉一週電視”,反對閲讀“淺表化”、“快餐化”,呼籲“深閲讀”、“深呼吸”等。

⑤“‘淺閲讀’這種閲讀態度導致了閲讀的工具性質,加深了整個社會的浮躁。”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鄧志偉認為,思想使人進步,思考又往往是沉重的。那些讀來顯得沉重的文字,往往能夠使人更好地瞭解社會,激發起讀者的感悟和思考。不能僅僅因為“淺閲讀”的輕鬆、愉快,而放棄學習積累的機會。

⑥“無論現代人多麼功利,總得給攸關心靈的閲讀留出空間。”接受採訪時,著名文學評論家雷達這樣説,他很懷念這樣的自己:“在書店的一角斜倚着,默默地讀着,不覺天已黃昏;在圖書館坐了一整天,閉館的電鈴聲響了,周圍的人都走了,我滿足地伸了個懶腰;午睡時看書,書掉到地上了,我也沉沉睡去……”

(摘自2010年《半月談》,有改動)

小題1:閲讀全文,給文章擬一個標題。(1分)

小題2:文段⑤中劃線句的論證方法是 ,作用 。(2分)

小題3:你贊成文中哪種閲讀方式?談談你的理由。(2分)

小題4:在文段⑥中,評論家雷達談到了讀書時投入忘我的經歷,請把你的閲讀經歷寫出來,

與我們一起分享。(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示例1:“淺閲讀”時代呼喚“深閲讀”

示例2:“淺閲讀”與“深閲讀”

評分標準:(2分)符合文章內容即可。

小題1:示例:道理論證,論證“深閲讀”的重要性,增強文章説服力。

評分標準:(2分)論證方法1分,作用1分。

小題1:示例1:贊成“淺閲讀”,因為它使人有選擇的自由,使人輕鬆愉快。

示例2:贊成“深閲讀”,因為它能夠使人更好地瞭解社會,激發起讀者的感悟和思考,更好地學習積累。

評分標準:(2分)觀點1分,理由1分。

小題1:示例:我在讀《紅樓夢》的時候,為黛玉的香消玉殞傷心落淚;為晴雯的不屈風骨拍手叫好;為迎春的膽小懦弱憤怒不已……感到書中的這些人物不再是陌生人,而是生命中陪我一路前行的朋友。

評分標準:(3分)經歷2分,語言流暢1分。

小題1:文章的標題是文章內容和主體的概括,它涉及到文章的整體佈局,關係到能否給讀者以新鮮的感覺,吸引讀者,從而自然地引出下文。

小題2:常見的論證方法有:1、舉例論證。用具體事例,真實可信,增強文章説服力。 2、道理論證。引用名言,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3、對比論證。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深刻。4、比喻論證。道理講得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文段⑤中劃線句的論證方法是:道理論證。論證“深閲讀”的重要性,增強文章説服力。

小題3:先表明觀點,再説明理由。贊成哪種閲讀方式都可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小題4:要寫出讀了什麼書,有怎樣的忘我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