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教育的日誌

教育的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8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日誌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誌了。還苦於找不到好的日誌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的日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的日誌

教育的日誌1

已經是見習第四周了,這周我和我的同學已經開始寫教案,上課了,説真的,我們真得不能小瞧寫教案,其中的組織過程十分重要,並不能面面俱到,上課的時候自己也很緊張。我記得老師説過,你也許以為自己的教案萬無一失但等到上課時卻會有意想不到的麻煩,所以備課的時候要想到一切可能出現的麻煩,首先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這樣才能上好課。

我上的是美術課,教具也準備的很齊全,上課時由於沒有考慮周全,沒有跟他們講情楚該怎麼畫就把作業發給他們了,後來幸好有主班老師的提醒。老師説如果先發作業紙,他們就不會認真聽講了,上課時他們一直嘰嘰喳喳的,我真得不知道該怎麼辦,腦子裏都是空白,還好有老師的幫助,才把課上好。

一堂課下來我覺的自己上得很失敗,因為並沒有教好他們,想一想,幼兒園的課也沒那麼簡單,雖然只有短短的15分鐘,但想要上好還需要能力,也得考慮周全,要考慮一切可能出現的因素,要做到面面俱到還真是有點難。所以小課堂卻是大智慧。

教育的日誌2

最近在一本《經典閲讀》中看到一篇文章,詳細地介紹了美國孩子們的書包都裝了些啥?這篇文章很吸引我的注意。文章一開頭就這樣寫道:“我早聽説過,美國的中小學生沒有家庭作業,不排名次,學生的課本用完留給下一年級使用。我想,美國孩子的書包一定會很癟的!”,但當作者走進了美國的中小學的課堂時候,他發現孩子們的書包也很大很沉,有的學生一個書包還不夠用,還得背兩個!

作者從美國孩子們的書包中發現了一個大祕密,他們的書包裝了不少與他們個人的興趣相關的東西。比如有這麼一位學生,他的書包裝了不少的“毛毛蟲”,有些同學反對他的做法,但是他卻能説出一大堆的道理來:“毛毛蟲有一種醜陋之美,它現在還醜,但是當它破繭化蝶之時便成了一隻飄亮的蝴蝶,難道這還不美嗎?”接着這學生還説在日本有位攝影家還專門拍了一個描述非洲蟑螂在夕陽下飛翔的《醜陋之美》。還有些體育愛好者書包裏帶的都是關於體育方面器村的東西;有一位愛好化學的學生,經常帶着的是五花八門的東西,他上學時迷念上了元素週期表,他將各種化學元素創造性地設計在背心上、運動鞋上、糖盒上,成為一件件藝術品。這些作品曾是斯坦福市青少年藝術展上獲獎。最後作者是文中感歎道:“我終於明白了,美國孩子們的書包裏,裝着的是各自的興趣和愛好。”

看到這篇文章,讓我感到中國在基礎教育方面的欠缺。反觀我們國內的學校,我平時注意觀察到,一些小學生的書包已經變成十分地沉重。有些孩子們的書包因為太沉了,還買了那種用於出外旅遊的小拖車來運書包了。現在全國有個流行語叫做:“不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這種話在許多的家長頭腦中已是根深蒂固了。君不見,許多的家長給孩子報了些課外補習班,有補樂器的、有補英語的、有補舞蹈的、有補作文的等等,每當看到休息天時一些孩子揹着書包奔走在上補習班的路上。我的內心就生出無限的感歎!“這種以犧牲孩子們的快樂的補習活動真能讓他們從小健康地成長嗎?”現在的不少家長自己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而當孩子們出現像父母一樣的陋習時候,他們作為父母沒有檢討自身的缺陷,反而將板子打在孩子們的身上,真是荒謬之極!古人就説過這樣的話:“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個家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能奢望孩子們能做到呢?現在的許多家長只看孩子們的考試成績,用成績來説明一切,考得好就獎勵,考得不好就懲罰,還加上“冷嘲熱諷”的心靈懲罰。而很大程度上地忽視了對孩子們的心靈上的鼓舞和激勵,忽視了對孩子們的人格修養上的提升和培訓。一個人的成長最終起到決定作用是孩子們的個性意志品質方面的情商因素,而現在的許多家長都忽略了。當前有一個笑話,一位在美國從事研究學習的中國博士後國為精神方面的疾病被遣送回國內,她自己稱自己這一輩子只會讀書,別的事都不會幹!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我也曾翻看了身邊孩子們的學生的書包,他們的書包裏裝的多是教材和大量的課程基礎訓練,還有大量的測試卷,當然也少有什麼學霸類的模擬試卷。我知道這些東西不助於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對於孩子們的人格健全和發展卻沒多大用。經常沉浸於標準化試題中孩子還能在多少創新性和發明能力?成天將頭顱埋在沒完沒了學習中的孩子還能有多少屬於自己的夢想呢?當然這種現狀原因有兩個:一是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以成績來衡量一個學校的辦學質量。二是家長們因為要求孩子要上好的大學,逼着孩子們要多學習,要好的考試成績。這是國內的教育大環境決定的。全中國的教育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因為國內的什麼考試都需要成績來説話的。所謂的“過五關斬六將”,説的就是這個事情。而美國的教育強調是“合作、探究和情感需求”方面的教育,以培養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為目標,他們看得是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由的發揮和成長,他們看重是學生的內心品質和力量,還有學生對於實現自己理想那份執着和熱情!最近也看到一篇寫美國哈佛大學招生的文章,想來哈佛唸書的學生很多,但哈佛的招生原則很奇特,他們看重不是學生髮表了多少文章,有多高的分數,他們看重是學生今後在科研上發展的潛在的能力,也就是學生的潛能有多大?為什麼美國能培養那麼多的諾獎獲得者,而我們國內這麼多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卻很難出一個諾獎的獲得者,原因就不難知道了。

孩子們的書包能窺測到一個國家的視界有多大,我從中美兩國的書包裏看到一些影響中美教育的因素,期待更多的教育家們也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要不中國的下一代真的會毀在我們自己挖的陷阱裏!

教育的日誌3

談到教師,很多人會想起魯迅先生的那句“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對教師無私精神的讚美。不同於其他職業,教師被稱為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但是,近幾年出現的毆打教師,辱罵教師,將教師告上法庭的事件屢見不鮮。這似乎在提醒我們,這光輝的職業正被黑暗一點點吞噬。這也時刻體現我們,教師必須明白自身的權利和義務,也要懂得為人師表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尤其是在人民教師這一崗位上,要去思考如何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經過本次的學習,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教師崗位的認識,更是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教書育人的地位,也認識到了作為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應盡的責任,應履行的義務。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範:在工作中,要嚴格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社會認可,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諷刺,挖苦,不威脅、責難家長;時刻以教師的道德行為規範來要求自己,不穿奇裝異服,處處“身正為範”;對於後進生,不拔苗助長,不諷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作為一名班主任,也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成長曆程,以及學生的未來目標理想,這樣才能真正的幫助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有句話説的好:“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新時期的教師應該具有創新精神。教育還應該出其不意的情況下開展,讓説教潤物細無聲,真正感化到學生的內心。

總之,以德立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並緊緊圍繞新時期師德素質要求和師德行為規範,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做一名為人民服務的教師。

教育的日誌4

從這周開始已經是教育見習的第一週了,雖然上兩週對幼兒課堂有涉獵,內容雖然很簡單,但要想讓幼兒理解並有所學還得下一番功夫。第一堂課上的是科學小實驗,回形電路,本課目標是:科學實驗活動,體驗生活樂趣,初步探究木棒,鐵棒,塑料棒的導電性能,區分導體,絕緣體,在上課之前小朋友們先回憶什麼是環形電路然後再跟據環形電路認識導體,絕緣體等。

其中大概包括猜想實驗,結論三個步驟,其中小朋友們積極回答問題,積極思考,將枯燥的課變得活躍,受歡迎。第二堂課是舞稻課,首先小朋友們回憶之前學得秧歌舞手步動作,然後看視頻引出課堂主題,在這個過程中包括小朋友們學舞,跳舞,然後在教實習老師一起跳,從中讓孩子們體會到了舞稻的樂趣。

幼兒年齡小,所以上課的導入性十分重要,內容應當由淺入深,結合孩子的學習特點,因材施教,這才能讓幼兒學有所獲。

教育的日誌5

3月18日,星期六,學校的全體班子成員冒着細雨來到路口鎮路口村,分成兩組走訪貧困家庭,確定精準幫扶貧困户的措施。

走進村民劉敏的家,我們看見了患有重病的劉敏夫妻倆及因傷致殘的劉敏兒子,也知道了劉敏還有一位在讀高中的女兒。劉敏家庭除了政府的補貼幾乎沒有收入,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我們鼓勵劉敏夫妻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病痛,並當即聯繫縣醫保局和民政局,諮詢如何為劉敏夫婦辦理慢性病醫療卡和申請重大疾病醫療救助的相關事宜,想盡量幫他們解決因病致貧的關鍵問題,也為這個貧困家庭接下來發展生產吃下一顆定心丸。

我們還現場確定了學校負責的具體扶持辦法:一是養殖扶貧,由學校出資投入5000元幫他發展養牛或養羊;二是教育扶貧,為劉敏在蓮花中學讀書的女兒解決食宿費用,安排科任教師利用晚自習時間側重性地進行文化輔導,提高她的學習成績,爭取考上好一點的學校,另外再聯繫愛心團體和愛心人士對孩子進行助學。

來到村民羅海生家,我們感受到了這個家庭所面臨的困境:年過花甲的羅海生已經沒有了務工賺取收入的能力,妻子外出打零工貼補家用,家中還有一個正讀高中的女兒。原先羅海生一家三口就擠在兩間一貧如洗的老房子裏。在黨組織和政府部門的幫扶下,這個家庭現在已經建起了70平米的一層毛坯房。雖然只進行了粗粉刷,但已經風雨無憂。根據他家實際情況,學校班子成員商議,計劃由學校投入資金扶助羅海生養牛,如果加上獲得的各種補貼和妻子打零工賺的錢,羅海生一家的人均收入應該能夠達到貧困線以上。今年全縣高中學生免了學費,因為是貧困家庭的孩子,羅海生女兒每學期又能得到1000元的政府助學金。説到這時,羅海生連説了幾個好,他説黨和政府現在真是實實在在地替羣眾解決困難,不然自己的.女兒也許就不能讀書了。聽了羅海生的話,我們都覺得,每個家庭都沒什麼區別,孩子永遠是父母考慮得最多的。

回來的路上,我們又想着,等羅海生女兒考上大學後,我們該如何幫扶她讀完大學學業。

教育的日誌6

國慶這幾天孩子放假,在他究竟讀哪個班的問題上我也想了很多。兒子倒是依然喜歡大班,但袁袁老師的擔心卻越來越多。一是大班現在增加了上課的時間,每堂課要接近20分鐘,為為通常不能堅持坐那麼久,導致他在課時後半段悄悄溜走或開小差,或自由離座。二是有些課程對為為來説難度太大,他聽不懂就離座玩其他的去了,長此下去,容易養成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習慣。三是大班的小朋友都喜歡為為,但把他當小朋友看待,對他有些特殊待遇,擔心他形成習慣,真的認為自己很特殊(這條是我擔心的)。綜合老師和我的意見,又和中班的莉莉老師作了溝通,都覺得還是讓為為讀中班好一些。於是,國慶後,為為開始到了中班。

起初擔心為為一時不願離開大班,再加上這樣頻繁的調班會對他剛剛改變的性格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決定先試讀,,每天在中班待一會兒,等他完全適應後再調過去。誰知為為的表現讓我大跌眼鏡,他第一天過去就很適應,當天就在那兒上課、玩耍,中午午覺還主動跑到牀上去。於是,就此為為正式成為了中班的一員。

為為很快發現了讀中班的樂趣,不需要坐那麼久,每天有很多活動,學習形式上也更有趣,一點都不反感上幼兒園,性格方面好像沒什麼改變,還是很活潑好動。很多時候還主動把幼兒園教的故事講給我聽。中班的班主任莉莉老師性格很活潑,也很內秀,是個多才多藝、能力很強的姑娘,其實對這個幼兒園早期的幾個老師我都有過接觸,也很喜歡,覺得她們素質很不錯。為為最早上的就是莉莉的班,可惜只上了一星期就遭遇了汶川大地震,再復學時就只能上嬰班了。現在轉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莉莉班上,可能兒子跟莉莉真的有緣吧。有這樣的好老師,有年齡相差不大的孩子作伴,希望為為就此安定下來,好好享受他的幼兒園生活,為自己的童年書寫最美麗的華章。

今天是為為班的家長開放日,我做好了為為可能要黏住我的準備。心情很放鬆地走進她們的教室,找了個為為不容易發現的位置坐下。誰知剛坐下小傢伙就發現了我,我只得給他打了個招呼,他一下興奮起來,我趕快示意他跟莉莉一起唱歌(莉莉正在帶孩子們唱歌)。還好他馬上明白,只是一邊唱,一邊瞟着我笑。整堂課內容很多,可能是老師為了展示孩子學到的東西吧,前半段為為都很積極,後半段就坐不住了,看到有幾個小朋友因為家人來了跑到家人面前,有的還哭了,為為也溜到我旁邊。不過他情緒很好,坐到我旁邊的椅子上很幸福的樣子,嘴裏還不是念叨“媽媽來了。媽媽和我一起上幼兒園”。我走的時候為為不出所料的要跟我一起走,我只能告訴他媽媽下午來接他,然後快速閃開了。後來在監控室裏看到他跟沒事人一樣在那兒看動畫片,我知道,我的為為真的成長了。

教育的日誌7

自我教育是一種人生的修養,學校只能提供你一個學習的空間和環境,而真正的學習是隨時隨地的攝取,對於強於我的人,我不知的事,都可以去學習,學習之後的思考則是為了化為我用。劉老表揚我説,説我是食古能化,這是一種本領。

堅持學習是一種境界,恩師劉老年過九十,仍然思接千載,常能妙語連珠,幽默而豁達,這都得益於他的勤奮和堅持學習,只是他的眼睛不好了,年齡大了,看不清東西了,不然的話的,他還是堅持每天看書學習,比如書法報,比如文史知識,他還都堅持每天看一下。

而一些科班的學習方法,當然好,可以對於我這樣公務纏身的人來説,去大學課堂學習簡直就是一種奢侈的夢。那我只能回到日常的起居生活之中,去擠時間學習,還是擠出能擠的一切時間來學習,學習的理由當然最根本的還是其中的快樂。我説快樂有很多種,可是隨着時光的流逝,隨着年齡的增長,快樂的方式越來越樸素了,比如原來願意吃一些山珍海味,香膩的東西,那是為了嘴上的舒服,而現在則更喜歡用粗茶淡飯,這是為了肚子舒服,而真正的舒服還是之後的通體自在,物外歸心的統一性。我與我同在,才是最舒服的狀態。再説到學習,如果睡前能閲上一段美詞或者好詩,則是美美的感覺,舒服之至!

學習的充實感,是其他快樂所不能比的。

説回到自我教育,這是所有有所大成的人共有的一個美德,學樣只給一個基礎和學習方法,真正的終身成就,都來自於平日的孜孜以求。把快樂根植於學習之中,則養生而毓德!

教育的日誌8

通過這次的系統培訓後,在我的學習和運用過程中,讓我的教育教學理念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視野逐漸開闊,技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更新。

遠程教育資源的運用,使得信息技術的使用已成為實現現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最佳途徑。信息技術的使用符合了中學教學過程有效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實現信息化教學、媒體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使教學方式方法更精益求精,豐富多彩,聲色具備。在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之後,我感到自我需求的不滿足和對傳統教學方式方法的不滿意,便開始大膽的對原有資源重新編輯、改造、昇華,從而更有效的組織利用資源,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方法,製作出更符合實際教學的多媒體課件。用於課堂,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慾。

通過我對遠程教育學習和應用,使我感受到這是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教育對傳統教育的挑戰,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技術,開始消除地區性的教育差距,改變了課堂教學以教師的語言講授為主要形式,一直沿襲單一的口耳相授的教學模式,使我們的教學方式變得豐富多彩,讓課堂更形象、具體、生動,更直觀,更逼真。使用教學光盤、教育網絡去採集和利用各種教學媒體資料使學生的視野更開闊了、教育信息更靈通了,不再限制學生的發展空間,更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學習和使用,如我在講課時,利用課件動畫素材製作課件,創設了情景,引起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有時我把有關教學資源應用於實際教學中,利用圖片、背景音樂等素材創設出符合課程要求的情境,渲染了課堂氣氛。我發現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既學到了知識,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更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教育的日誌9

如果你的孩子任性,那麼孩子已經抓住了你的弱點。辦法很簡單,學會堅決地對孩子説:“不”。

(1)讓孩子沒有空子可鑽。媽媽可事先跟孩子訂立私下協議,讓他沒有反悔的餘地。

(2)告訴孩子做人必須守信用。媽媽可以清楚地告訴孩子:“我們兩個人都要説到做到。誰反悔了,誰就是一個不守信用的人。”

(3)孩子必須清楚地答應他同意這個協議。孩子堅持要違反協議時,你必須告訴他一個不守信用的人誰都不喜歡。

(4)眼睛看着孩子,表情嚴肅、平靜,不要笑,讓孩子覺得有可趁之機。

(5)拒絕孩子時,説話要簡潔:“不行,我們已經説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你必須……”如果孩子繼續堅持他的無理要求,你要更簡潔地拒絕他:“不行。”如果孩子更加執拗,哭鬧、喊叫,弄得你很難堪,你可以不説任何話,直接抱起孩子回家。

如果遇到入園的時候,你正趕着上班,這時可以二話不説,直接送孩子到班裏,跟老師説明情況,然後離開幼兒園。如果孩子堅持不吃飯,或吃零食,你必須堅持不給他零食,同時讓他不吃飯。

(6)拒絕孩子的當時,不要跟孩子爭辯太多,事後等孩子和你都平靜下來的時候,再講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須以尊重、平等的態度跟孩子説話,這樣孩子才會接受你的意見。

媽媽屈服於孩子的無理要求,總有不可辯駁的理由:為了上班不遲到:為了擺脱自己在公眾場合的難堪;為了孩子更高興;為了孩子不餓着……這些飽含“母愛”的理由,會讓孩子更任性.讓媽媽付出母親的自尊和權利,而且付出換來的只是孩子暫時的快樂和媽媽暫時的輕鬆。

殊不知一味的妥協,一次次的忍讓,只會把問題擱置下來,“腐蝕”了孩子成長的根基,為孩子將來的生活埋下了無數隱患。

教育的日誌10

大學新生經歷過緊張的高考之後,有輕鬆、有不甘、有無奈、有喜悦、有好奇之心,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來到同一所大學。他們面對的是一種全新的學習和生活,是人生的一個新轉折點。每個學生因為入學的心態、環境、適應能力有所不同,適應大學的時間週期有長有短,也會有小部分新生一時間很難適應大學生活。在這一時期,由於心理的不完全成熟,學生遇到的問題和矛盾處理的不好,很可能對未來幾年大學學業造成不良影響。學校和老師有義務幫助大學新生儘快的融入大學的學習和生活,更好的在大學裏求知深造,成才成長。一般形式上的新生入學教育通常持續一週左右,從學校的機構功能,學科建設,安全教育,到日常衣食住行的準備等都作出了詳盡的課程安排。在運用新生入學教育課程以及大學軍訓這種方式初步培養大學新生的集體生活能力和集體意識後,通過班級日誌這樣一種溝通手段,建立起師生間的長期聯繫,這在新生適應性教育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一、大學新生的不適應現狀

1.生活上的不適應。

大部分學生是第一次離家住校,第一次開始集體生活,這些學生在學習之餘不知道如何和室友相處,如何更好的開展生活。大部分學生在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意識上都較為薄弱。另外有一部分學生,因為生活習慣和地域差異,不能很好的適應新的環境,思鄉心切,也對未來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學生個體的性格差異也可能導致宿舍的摩擦,不及時處理容易引發更大的矛盾。大學是集體生活,學習和社交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每個新生都渴望儘快的融入開放自主的大學生活,大學新生在人際交往不順利的時候,最容易產生孤獨、空虛的負面情緒,陷入自我封閉的狀態。

2.學習上的不適應。

大學的教學突然從中學的填鴨式教學改為自主性學習,老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學習的方法。課程上的設置沒有中學時期的密度大,學生有大量的時間在課外消化知識,這對大學新生在時間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分配課餘時間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是每個大學新生都必須面對的難題。大學的教學是開放式的,來自五湖四海的佼佼者選擇了同一個專業,有很多課程是一兩百人的大課堂,所獲得的教學資源是平等的。還有些大學新生因為大學的學習不在是”以自我為中心”而產生心理落差,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與承受力,導致學習效果的下降。

二、班級日誌對新生適應性的影響

1.學習溝通的橋樑。

大學首先是一個傳授知識和創造知識的地方,班級日誌中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學生談到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通過班級日誌這個平台,能夠最直接的把握班級整體和個體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並及時應對。例如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大學會學習到一門課程《線性代數》,是高等數學中的入門課程之一,這門課涉及到向量空間、行列式、相似矩陣等專業知識。這對於大一就要學習的新生來説,是全新的知識領域,學習起來難度頗大,不少學生在日誌裏表達出畏難情緒。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就班級日誌反映的問題和學生及任課老師做進一步的溝通。首先,需要和學生説明《線性代數》這門課程對於本專業的基礎性和重要性,讓學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其次聯繫該門課程任課老師,在課堂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摸底,看學生是具體因為何種原因跟不上學習進度,並利用晚自習時間進行答疑。

2.縮短入學適應期的有效平台。

在新生入校之初就設立班級日誌,一個重要的目的是為了學生之間通過文字互相交流,增進了解。比起傳統的站在講台上進行自我介紹,不限字數的班級日誌,更能展示出學生的自我個性,更能激發出他們的表現欲。以一個三十個人班級為例,頭一個月的班級日誌,雖然沒有規定內容,但大體上學生都在努力的讓大家認識自己。從家鄉的風土人情,到自己的愛好特長,到表達成為集體一員的驕傲都娓娓道來。一個月的日誌寫下來,藉助班級日誌分享了個人信息,也增加了同學之間的親密度和凝聚力。此時,老師在月末對日誌加以點評,挑出每個學生自我介紹裏的亮點總結一番,再進行到第二輪班級日誌裏,效果尤其好。

3.開展班級文化建設的好推手。

大學裏的學生文化建設是大學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在大學新生入校之初,通常會舉行新老生見面交流會、新老生籃球賽、迎新晚會等一系列旨在讓新生儘快融入校園的文化活動。在班級日誌裏,常常會有很多好的活動想法由學生提出。比如有一個學生在日誌裏寫到觀看了電影《桃姐》,這個關注敬老院老人的電影讓他想到人們應該怎樣對待老人,人和人應該如何相處,而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參與進來陪伴老人。接着這篇日誌在全年級十幾個班級分享,因為這篇日誌,學院組織起了志願者敬老服務隊,以班級為單位,每週末去學校附近一個敬老院裏的陪老人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由班級發起的志願活動就不會是流於形式的一陣風,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生活和人,受到了心靈的洗禮。

總之,大學的班級建設不同於中學時期,班級管理的主體大都是成年人,有更成熟的心智和自主管理能力。班級日誌可以幫助老師和班幹更及時的瞭解班級動態,溝通交流,互動調整,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引導學生更好的度過轉型期適應大學生活起到了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温雅.大學新生班級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吉林教育.20xx.(4)

教育的日誌11

首先是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政治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其次是每一節課注意新課導入新穎。都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狀況。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再次是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教學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思想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教育的日誌12

並且,聽話哲學深入無數國人內心,在我的記憶中,中國家長誇孩子時,“聽話和“乖這兩個詞簡直是不可避免。

聽話哲學,有不合理之處:一直被要求聽話的孩子,他的精神生命正逐漸被扼殺。

聽話哲學,也有其合理之處:若孩子不聽話,很多中國家長就會覺得生不如死。

4月4日,四川廣元發生悲劇,一位媽媽將16歲的正讀中學的兒子從酒吧中拉到附近江邊,對孩子説“你上網我管不好你了,那我就去死。隨即,她跳入嘉陵江。

接着,爸爸趕過來,踢打孩子,他是覺得孩子該為妻子的死負責吧。可在這個時候將媽媽的死怪罪到本已內疚至極的孩子身上,是極為不該的,這會造成孩子的不能承受之重。果然,孩子隨即也跳嘉陵江,和媽媽一起溺死。悲痛到極點的父親也要自殺,所幸被攔住。

這位媽媽為何要自殺?會有其他原因嗎?比如説太貧窮,過不下去了;或夫妻感情不好;或其他更重大理由?難道,她會僅僅因為管不了孩子上網,而自殺嗎?

看了媒體的報道,她的生活還算不錯,夫妻感情尚好。並且,以心理學的理論,和我的經驗來看,僅僅因為孩子不聽話,就足以構成一些家長活不下去的理由。

在我的新浪微博上,我點評過多起父母虐待孩子事件,如一位媽媽在七樓上將孩子倒掛在樓外,威脅扔下去。這種用死亡威脅孩子的事,在我看來,簡直是太極端了,可看網友評論才知道,這種事在中國,竟是尋常事!並且,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多數就是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

關於這類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估計這輩子都忘不掉了,是剛在廣州日報寫心理專欄不久時遇到的。那時,收到一個女孩的來信,她説她愛上了一個很好的男人,但父母誓死反對,母親因而患心臟病,父親則宣稱,你們要想結婚,得踩着我的屍體才能過去。

這封信震驚到我,我約他們一家三口聊天,發現,是母親反對女兒婚姻,其實父親無所謂,女兒和這個男人結婚不結婚他都可以接受。他之所以反對,是因為要和妻子站在一條陣線上,或者説,妻子可怕的情緒綁架了他,讓他不得不反對女兒嫁給這個男人。

那位母親的態度無比堅定,為了不讓女兒和這個“糟糕男人結婚,她簡直是可以付出一切代價。

我問她,為什麼反對?她講了很多理由。

一,我女兒長這麼漂亮,那個男人不配。但公平説,她女兒端莊,但絕對稱不上很漂亮。

二,我女兒學歷好,那個男人不配。的確,她女兒本科,但那個男人也是大專,並且,男人收入高她女兒很多。

聽話哲學,是中國式教育的核心。

並且,聽話哲學深入無數國人內心,在我的記憶中,中國家長誇孩子時,“聽話和“乖這兩個詞簡直是不可避免。

聽話哲學,有不合理之處:一直被要求聽話的孩子,他的精神生命正逐漸被扼殺。

聽話哲學,也有其合理之處:若孩子不聽話,很多中國家長就會覺得生不如死。

4月4日,四川廣元發生悲劇,一位媽媽將16歲的正讀中學的兒子從酒吧中拉到附近江邊,對孩子説“你上網我管不好你了,那我就去死。隨即,她跳入嘉陵江。

接着,爸爸趕過來,踢打孩子,他是覺得孩子該為妻子的死負責吧。可在這個時候將媽媽的死怪罪到本已內疚至極的孩子身上,是極為不該的,這會造成孩子的不能承受之重。果然,孩子隨即也跳嘉陵江,和媽媽一起溺死。悲痛到極點的父親也要自殺,所幸被攔住。

這位媽媽為何要自殺?會有其他原因嗎?比如説太貧窮,過不下去了;或夫妻感情不好;或其他更重大理由?難道,她會僅僅因為管不了孩子上網,而自殺嗎?

看了媒體的報道,她的生活還算不錯,夫妻感情尚好。並且,以心理學的理論,和我的經驗來看,僅僅因為孩子不聽話,就足以構成一些家長活不下去的理由。

在我的新浪微博上,我點評過多起父母虐待孩子事件,如一位媽媽在七樓上將孩子倒掛在樓外,威脅扔下去。這種用死亡威脅孩子的事,在我看來,簡直是太極端了,可看網友評論才知道,這種事在中國,竟是尋常事!並且,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多數就是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

關於這類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估計這輩子都忘不掉了,是剛在廣州日報寫心理專欄不久時遇到的。那時,收到一個女孩的來信,她説她愛上了一個很好的男人,但父母誓死反對,母親因而患心臟病,父親則宣稱,你們要想結婚,得踩着我的屍體才能過去。

這封信震驚到我,我約他們一家三口聊天,發現,是母親反對女兒婚姻,其實父親無所謂,女兒和這個男人結婚不結婚他都可以接受。他之所以反對,是因為要和妻子站在一條陣線上,或者説,妻子可怕的情緒綁架了他,讓他不得不反對女兒嫁給這個男人。

那位母親的態度無比堅定,為了不讓女兒和這個“糟糕男人結婚,她簡直是可以付出一切代價。

我問她,為什麼反對?她講了很多理由。

一,我女兒長這麼漂亮,那個男人不配。但公平説,她女兒端莊,但絕對稱不上很漂亮。

二,我女兒學歷好,那個男人不配。的確,她女兒本科,但那個男人也是大專,並且,男人收入高她女兒很多。

這是具體理由,還有抽象理由,譬如我是為了女兒幸福,可女兒無比愛那個男人,而且他們是彼此相愛。

……

這樣談下去,這位母親的理由一一呈現出來,但它們一眼可知,都不是真實的理由。

最後,她説出了真實的理由,帶着狂暴的憤怒。她説:女兒原來什麼都聽我的,並且她向我承諾,戀愛前,一定會帶那個男人給我看,我答應,她才繼續發展,可是她背叛了我,她竟然是戀愛半年後我才知道!!!!!!

她説這番話時,那份痛苦,和她的憤怒一樣可怕。痛苦的級別,到了生生死死的地步,而憤怒的級別,也到了要死要活的地步。

可以説,女兒什麼都聽她的,對她而言,是無比甜蜜的事情,而女兒竟然瞞着她談戀愛,這件事,徹底摧毀了這種甜蜜,這導致了她的痛苦與憤怒。

依照心理學理論,這位母親,與女兒構建了病態共生的關係,女兒徹底順媽媽的意,這讓母親在這個共生關係裏有了一種無所不能感,這份感覺成了她的自我的核心感,而當女兒突然不聽話時,她的這份無所不能感就被顛覆了,她的自我也破碎了,這都會讓她有死亡感。

她轉而控制女兒,用各種極端手段,不惜你死我活,就是為了恢復她發號施令而女兒聽話的病態共生關係,好讓這個共生自我重新復活。

但如此一來,女兒的自我就被摧毀了。所以,最終,這位女兒的選擇是兩敗俱傷,她與心愛的男人分手,讓媽媽的這一意願實現,但此後她遠走高飛,以這種方式,徹底脱離了與媽媽的共生關係。

有些人就沒這麼幸運,譬如上海海事大學女研究生楊元元,她的自殺,就是因為她的自我,被媽媽構建的共生關係而殺死了。

四川廣元的這個家庭慘劇,直接邏輯是:兒子違背媽媽意志上網,讓媽媽的脆弱自我崩潰了,她的自殺,並非脅迫,而是反映了她真的就是這麼痛苦。可更深一層的邏輯是:兒子之所以違背媽媽意志上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逃離媽媽與他共生的願望,而在網絡中尋找一個他的意志説了算的空間。

病態共生的親子關係,的確常有這種味:太聽話,孩子就被殺死了;但若不聽話,父母就想死。

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發明了“不含敵意的堅決一詞,他是在講父母如何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的,也包括孩子想與父母共生的動力,其意思是,父母堅決地拒絕孩子,但並無敵意。敵意即,我不會説,你是錯的;更不會説,我因此就不要了;更更不會説,因此我恨不得殺了你!

想脱離聽話哲學的中國孩子,也可用此策略對抗父母:我不聽話,並不意味着我恨你;也不意味着我不愛你;只是,我是我,你是你。即,一方面堅決地對父母的意志説不,同時又對父母傳遞愛意。

但這個策略,估計只有很成熟的大孩子才能做到吧,對十幾歲的少年,這要求太高。所以,若想真正消除病態共生帶來的家庭悲劇,父母必須覺醒。

教育的日誌13

人們在未受外界自然、刑事犯罪分子侵害,沒有面臨生與死的威脅時,似乎感受不到生命與保護生命的重要性;但當一個人真正遇到危險,意識到需要自我保護的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培養孩子從小學會自我保護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個十分繁華的商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有三個十四五歲的學生放學後到商場裏閒逛,遇到了幾個不三不四的成年人,其中有一個人上來對走在後面的一個學生進行勒索,並用刀子相威脅。

走在前面的學生回頭看見了就返回來,周圍也圍了幾個人。勒索者見人多了就説:“算了,算了,走吧。”學生也把拿刀子的人放了。

勒索者見學生們還不緊不慢地往前走,就又返了回來。兩個學生跟他理論,暫時穩住他,另一個學生跑去報了警,警察及時趕到,才未釀成大禍。

事後,有人稱讚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到底如何呢?

記者問:“歹徒威脅你們時,你們是被動的,是受欺負的,你們為什麼不呼救?”

學生們答:“沒想起來。”

記者:“歹徒第二次返回來再次威脅你們,你們為什麼還不呼救?”

學生們答:“周圍有那麼多人在看着我們都不管,喊也沒用。”

其實,這是錯誤的。只要喊一聲“救命”,問題的性質就不一樣了。

不喊,人們還以為是兩幫流氓在鬥毆,人們在看熱鬧。

喊了,人們就會明白,流氓在欺負赤手空拳的孩子,就會引起巡邏警察的注意,畢竟是繁華的地方,歹徒也膽怯,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

有的學校有一節自我保護課,就是專門練習遇到危險時呼喊“救命”的,開始90%的人喊不出來。為什麼?怕別人笑話,在虛擬的環境中尚可以這麼解釋。

那麼上述三個學生都遇到生命危險了,為什麼也喊不出來呢?第一他們根本就沒有想起來,第二他們沒有受過這種訓練。

有一位老師問學生們:“陌生人敲門開不開?”學生們都説:“決不開門!”但在實際生活中,這些孩子又是怎樣的呢?第二天老師派人隨訪了幾個學生,結果是敲一家,開一家。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中也處處存在着危險。研究人員有項調查發現,60%的事故是發生在家裏,或者在家的周圍,家是人過日子放鬆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問題。

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們覺得自己大了,不再需要父母帶着外出了,能獨立到商場、活動場所了。

別看他們的身體發育已接近成年人,但父母還應教給他們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

教育的日誌14

今年暑假我省開展了初中政治老師遠程教育培訓,天氣雖然很熱,但是感覺很充實,收穫很大,因為教育遠程研修改變了我的生活,每天打開電腦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陸我們的班級,在新的作業、日誌、話題中汲取我需要的營養。從網上的專家學者那裏學到了很多。學習的過程是短暫的,但學習的效果是實在的,令人回味無窮。

通過培訓,我加強了自身科學素養和教育素養的提高。既重新認識到了學生的學習不僅僅侷限於課堂,還應該走出課堂,走向生活,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又開闊了視野,進一步更新了觀念,並將所學習的知識應用於自己的實際工作,使我的個人修養和個人業務水平都得提高。

通過培訓,通過專家的講解和指導,我在理論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了我對新課標的認識,對“三貼近”教育原則的認識,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拓寬了思路,對新課程的認識和實踐都有了質的飛躍。對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通過培訓,通過和其他老師的交流、研討,我在課堂教學方面獲得了很多的經驗,開闊了視野,學習積累了很多教學的好方法,好途徑。如;在導入方面怎麼樣更科學合理;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方面,學生應該怎樣做,老師怎樣起引導作用;在課堂設問方面有那些技巧;在板書方面怎樣更清晰,更全面等等。

通過培訓,很好地解決了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疑問和困惑,原來在教學中一些束手無策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鑑和啟迪。讓我能重新的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

教育的日誌15

已經是見習第四周了,這周我和我的同學已經開始寫教案,上課了,説真的,我們真得不能小瞧寫教案,其中的組織過程十分重要,並不能面面俱到,上

課的時候自己也很緊張。我記得老師説過,你也許以為自己的教案萬無一失但等到上課時卻會有意想不到的麻煩,所以備課的時候要想到一切可能出現的

麻煩,首先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這樣才能上好課。

我上的是美術課,教具也準備的很齊全,上課時由於沒有考慮周全,沒有跟他們講情楚該怎麼畫就把作業發給他們了,後來幸好有主班老師的提醒。老師

説如果先發作業紙,他們就不會認真聽講了,上課時他們一直嘰嘰喳喳的,我真得不知道該怎麼辦,腦子裏都是空白,還好有老師的幫助,才把課上好。

一堂課下來我覺的自己上得很失敗,因為並沒有教好他們,想一想,幼兒園的課也沒那麼簡單,雖然只有短短的15分鐘,但想要上好還需要能力,也得考慮周全,要考慮一切可能出現的因素,要做到面面俱到還真是有點難。所以小課堂卻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