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關於《春節》六年級作文彙總6篇

關於《春節》六年級作文彙總6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75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六年級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春節》六年級作文彙總6篇

《春節》六年級作文 篇1

人們都説:“過年樂,沒災禍。”所以到了春節,人們一般都不會生氣,所以孩子們都會在春節期間歡天喜地地玩呀鬧啊,也不會受到大人們的責罵,因此孩子們盼過年是理所當然的了,我也不例外,每每想到過年心裏就會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之感。

春節,在我們當地俗稱過大年,是我國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人們要穿新衣服,放鞭炮,熱熱鬧鬧,歡歡喜喜,其樂融融。

人們都説:“過年樂,沒災禍。”所以到了春節,人們一般都不會生氣,所以孩子們都會在春節期間歡天喜地地玩呀鬧啊,也不會受到大人們的責罵,因此孩子們盼過年是理所當然的了,我也不例外,每每想到過年心裏就會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之感。

20xx年的春節是我感覺過得最好的春節。

那天,我和父母穿着新衣服來到姥姥家,發現妹妹已經在等我了。見我下了車,她的臉一下就由陰轉晴了,齜着因掉了門牙而略顯幹黃的小牙,天真爛漫地跑來,拉住我的手,笑嘻嘻地説:“姐姐……和我玩會兒好嗎?”聽着她撒嬌般的聲音,我吸了口氣點點了點頭。誰知她“嗖”地一下蹦了起來,象個撒了歡的小羊羔,跑到姥姥家的土院裏。這動作使我忍不住輕歎:唉,這孩子每次到春節這幾天就很興奮,平時也沒見她怎麼喜歡我呀!

“姐,和我玩過家家吧!”這聲音很爽朗,很乾脆。她八歲,我十二歲,我們足足差了四歲。她和我的想法簡直有天壤之別,我想靜靜地看電視,她卻想快快活活地玩過家家。看着她一臉的頑皮,我有點不忍心拒絕她,於是便使勁點了點頭。於是我們便鏟了一些雪,放在瓶瓶罐罐中,開始玩起了過家家。

雖然這個年比很多人過得簡單點兒,卻是最令人愉快的。聽着這個只有八歲的小女孩天真爛漫的笑聲,死纏爛磨的撒嬌聲,我也不由得開懷大笑着……哦,由於我的讓步而換來了妹妹的開心,我也是多麼的快樂啊!

《春節》六年級作文 篇2

我國的風俗文化豐富而又源遠流長,是全國人民的驕傲。雖然我國有着共同的節日,但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民俗傳統。

在我的家鄉有着很多和別的地方不一樣的民俗傳統。不管是從吃的還是其他的都有很大的區別。比如在元宵節或者春節的時候,我們不能説不吉利的話,如果説了便需要用紙巾擦嘴。也不能吵架打罵或者摔碎東西,萬一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便需要將碎的東西收藏起來,口中同時要念歲歲平安。

正月初一子時新年開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稱為“開正”,還要在門前備清茶、糖果,焚香,稱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燒香點燭,祭拜天地祖先。小輩向長輩拜年,長輩隨即賜以紅包。

在“開正”的時候,家人都要吃點紅糖線麪湯。糖,意為甜蜜;線面,意為長壽,即祈求全家幸福長壽。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後出門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財氣外泄”。此外還有不不討債,不打罵孩子等禁忌。

怎麼樣?我們這的春節既講究又別有一番風趣吧!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在網絡、書籍上多多瞭解一些異地的習俗,多豐富自己的見識!

《春節》六年級作文 篇3

“嘭嘭嘭,啪啪啪”隨着這幾聲清脆的鞭炮聲,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過大年是個全家團圓的日子,是個熱鬧的日子,在這一天,人們都會把家打掃的乾乾淨淨,在自家門口貼春聯,穿乾淨的衣服,圍在一起吃團圓飯!而我也不例外。

有很多人在外地打工,常常因為工作繁忙,不能回家陪家人一起過大年,這時候,你孤獨一人,看着別人圍在桌前過年,你心裏最想的是什麼?當然是家,是家人。

我的家庭是一個由父親、媽媽、公公、婆婆和我組成的温馨家庭,我的家算不上很大,但卻充滿了幸福與快樂,也給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如:父親為我包紮傷口、全家人送父親上火車、我們一家人一起過年······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我們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看春節聯歡晚會了。那天我放學回來,街上到處都是一派節日的氣氛,紅燈籠、新年快樂的歌曲,不由的使我加緊腳步,一進家門,就看見家人忙的不亦樂乎,媽媽在掛氣球,公公在貼春聯,父親在擇菜,對了,婆婆呢?哦,原來婆婆當起了指揮員,指揮媽媽掛氣球,我也不甘示弱,把書包往沙發上一扔,就去婆婆那兒報到了,我問婆婆:“婆婆,你看,我該幹什麼呢?”媽媽聽見了,就對我説:“你就過來幫我掛氣球吧!”好嘞,説幹就幹,我捲起袖子,幫着媽媽一起掛起了氣球。

大約20分鐘過去了,全家人的工作才算都幹完了,我累得往沙發上一倒,就什麼也不管了,但是就這樣看一下,家裏好像又漂亮了許多,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掛氣球這項任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只要你用力太大,或是思想不集中,就會把氣球弄破,瞧!我都已經弄破了兩個了。到了晚上8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了,我們全家人都準時地坐在電視機前,一邊吃零食一邊津津有味地看着春節聯歡晚會,我很喜歡這種感覺,一家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

家是我成長的搖籃,是愛的'港灣,我愛我家!

《春節》六年級作文 篇4

盼星星盼月亮,可把喜氣洋洋的春節給盼來了!到處都洋溢在節日的快樂中,是呀,畢竟這對於中國人來説是最重要的節日了!

新年新氣象,得辭舊迎新。去年的春聯漸漸泛黃,是該“退休”啦,而今年的春聯依舊是那麼紅彤彤的,黑色的毛筆字蒼勁大氣,預示着一年好運!而一向膽子小的我卻迷上了放煙花爆竹的聲音,從被點燃的那一刻,向四處濺起,急着給每家每户送去新春祝福。

一陣陣噼裏啪啦鞭炮的響聲伴着我直到除夕那天。

瞧!桌子上悄悄多了一盆兩盆的瓜子花生,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把鮮豔的糖果,心裏想着,過春節真好啊!當然,我最大的嚮往還是香噴噴的年夜飯,和大把大把的…哈哈…壓歲錢!

媽媽早早的鑽進廚房裏開始鼓搗年夜飯了。只見媽媽抄起鏟子,不停地翻炒着我的最愛:玉米蝦仁,粉嫩的蝦仁飄着鮮味,玉米也興奮地吸滿了甘甜的汁水,真是好吃的無與倫比了!

這不過是味蕾之旅的前戲而已。等到年夜飯全部登場後,口水大團大團的被我嚥下去了:有葷素營養搭配的小菜,有色香味俱全、大長脂肪的魚、肉……

“呃、嗝——”響亮的飽嗝聽得全家哈哈大笑,這才想起來還有春晚沒看呢!雖然晚了一步,但大家仍然看得津津有味。媽媽端來餐後水果,我們便歡歡喜喜地一邊看電視,偶爾會心一笑或者饒有興趣的談上兩句。但説好要堅持守歲的我,才沒多久眼皮都千斤重啦!

開開心心地過完寒假,才算真正體驗了20xx的春節! 我也祈禱在新的一年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學業有成!

《春節》六年級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壓歲錢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讓它化兇為吉。壓歲錢牽繫着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餞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為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的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春節》六年級作文 篇6

我們家鄉過春節和別的地方很不一樣,差不多在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結束。

許多孩子都很喜歡過春節,我也不例外。而春節也會按照我們自己的風俗習慣舉行。

春節開始的頭幾天,家家户户都在買東西祭祀祖先。很多孩子因為那些好吃的食物,往往都不睡覺。他們怕食物被別人搶光,只有把東西放到他們手裏。他們才能安靜地睡。

春節時當然一切都得是新的。穿新衣服。把家裏打掃乾淨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論桌子,地板,還是被子,牀單都得洗一遍,這樣才能迎接新的一年。

購買年貨是最重要的。大人們一大清早就出了門,上菜市場購買年貨。海鮮、蔬菜樣樣齊全。年貨裏最常見的是蘋果,象徵着平平安安:火龍果,象徵着紅紅火火:魚象徵着年年有餘。人們個個都是滿載而歸。

轉眼間快到三十了,可在三十的前幾天,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家家都在送年。雖然不是除夕,但是卻別有一番滋味。

這幾天不僅大人忙,而且小孩也不嫌着,把自己偷偷藏的私房錢拿出來,跑到小賣部買煙花爆竹。男孩子特別愛買鞭炮,他們總喜歡做惡作劇,在別人身後偷偷放一個鞭炮,經常有很多人被他們嚇倒,可他們卻“咯咯咯”笑着離開。我們女孩卻和他們不一樣,喜歡玩煙花,所以都會買很多的煙花,等到除夕時再用。

大年三十除夕到了,大人都趕做年菜,我們小孩則穿着新衣服到處亂跑。一會兒到這家看看有什麼年菜,回去和大人們“打小報告”。一會兒又到那家偷幾片香腸,説是幾片,卻塞得滿嘴都是;一會又到另一家,搞惡作劇。

到了晚上,一家人圍着桌子吃團圓飯。在年菜當中,那紅紅的大閘蟹是我們小孩子的最愛,大人們則舉着杯子,喝老酒呢!

吃完飯,我們女孩把買的煙花拿出來,點燃後,煙花如一顆顆璀璨的星星,在深藍的夜空中顯得格外美麗。每年的這個時候,家家都會燃放煙花,一個個小火球竄上天空,只聽見“嘭“的一聲,撞開一朵朵花。

正月初一,許多店鋪都關門了,大家都往親戚、朋友家拜年。大人們一見面就聊開了,而我們只顧着收壓歲錢。

正月十五元宵節,文化廣場都會舉行元宵晚會,現場所有的位置全坐滿了。許多超市裏都掛上了燈謎,我和哥哥常常跑到超市裏猜燈謎,而且還是猜燈謎高手呢!每次我們去找爸爸、媽媽。他們原先那空空的手,總會抱滿許多東西。

元宵節一結束,春節也結束了。大人們又開始上班工作了,我們也開學了。家鄉的春節總是那樣熱鬧、喜慶、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