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看雨的散文

看雨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29W 次

看雨的散文1

早上八點四十分,我坐在明輝傢俬廠後門保安室,看着外面的天空。

看雨的散文

天空是灰濛濛地一片,看不到天上的雲,只能看到附近的建築物,整座城市都被霧氣籠罩着。越往遠處看越模糊,就連大山的輪廓也看不到。剛開始,毛毛細雨就像煙霧,細得看不見,飄落到行人的身上也難打濕衣服,斷斷續續地下着。微微地暖風,也是吹一陣歇一陣。雖然是早春天氣,畢竟是廣東,風吹到臉上,感覺暖暖地。

十點,北邊的天空很灰暗,其餘的天空是灰黑的。地上升起霧氣,能見度更低。細雨開始轉大了,微風吹來,細雨斜着飄飛,看過去已經有麻線粗。公路上全都濕了,坑坑窪窪的地方有了積水。細雨變成小雨,鐵皮棚上流下了水柱,滴答滴答地響起了節奏。

門口十米外,那顆馬尾松,僅一層樓高,樹杆的腰圍二十公分,長長的枝條密生針狀細葉,極像馬尾。樹冠隨風微微晃動,樹下有一塊不到兩平方的低窪,水最深的地方不到八公分,那密密麻麻的小雨落到松樹上,在細小的樹葉上彙集成大水滴,滴答、滴答地滴到淺水坑裏,水面上濺起了串串漣漪。隨即漣漪中間泛出一個個乒乓球大的水泡。水泡在水面上遊動,有的不足一秒就破滅了,稍長的也不過兩三秒。有的在遊動時和另外一兩個水泡相連,合成一個更大的水泡,剛剛合成就破滅了。

樹上的雨滴,不停地落下來,水泡不停地形成,然後破滅,此起彼伏,水泡沒有放棄那一剎那地湧現。水泡很自豪,雖然沒有長時間停留在人們的視線裏,但也曾經有過驕傲地展示自己的機會。

這也是大自然的傑作,是每個人身邊的美。看到這種美,可以深思一番,決不能因為水泡瞬間逝去而傷感,一定要像水泡一樣,充滿信心地去展現自己。那是希望,也是信念地支撐。人的一生即漫長又有限,堅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展現自己。做足自我,就是完美人生。

看雨的散文2

有人説,冬天是白色的季節,是因為雪把大地鋪上了厚厚的毯子;然而在我的記憶中,冬天是灰色的季節。我沒有去過北國,所以不能感受北國風光,千里冰封。南國的冬天可以説是由雨構成的,長期生活在北方的人事難以忍受南方濕冷的冬,然而我卻在南國的冬度過了一年又一年了。

今年的冬雨依舊那麼的準時,依舊如此的刺骨,不同的是今年我走進了仲園。不知道是什麼力量趨勢我撐着傘在細雨中漫步。每到冬雨的時候我都是在校園,而且我都喜歡撐傘在雨中漫步,看着其他同學撐傘匆匆行走,有的是去上課,有的是趕回宿舍,還有的去打飯......誰也沒有閒情。是什麼讓我們變得如此的匆匆?

在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大城市中,在燈紅酒綠裏,我們變得很很匆忙,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我們也只是拼命往前走,又可曾留心到路邊的小黃花呢?也許你走遍南北,在很多地方駐留過?但你可曾注意到江南的雨跟北方的雨有何不同?可曾感受到江南的雨跟家鄉的雨又有何不一般?人生路上我們行走得太匆匆了,何不停下腳步?也許我們會發現不一樣。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誠然,我們匆匆地趕路,不如停下腳步看。漫步在仲園裏,我停下腳步看雨。南國的雨不像北方來勢洶洶;生活在北方的朋友難以想象撐着傘停下腳步看雨的情形。於是,有的人撐着傘,踱着小碎步還不忘埋怨這雨;有的是兩人慢慢走在雨中,一看就是情侶,這樣不大不小的雨最惹他們喜愛了;還有的人漫步卻低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頭......在我看來停下腳來看雨,讓我看到了不同的人。雨造就了人的性格,有人説南方的雨像少女的愛,羞羞答答,多情、含蓄;而北方的雨則如小夥的情,熾烈如焰,熱情、奔放。確實如此,行走在大道上的人如果是皺着眉頭,埋怨這雨的,大多是北方來的學子,因為在北方,很少或者是幾乎沒有如此纏綿、持久的雨。

南國的雨一年四季都不一樣,不同的季節看雨,自然會有不一般的韻味。冬雨跟春雨在纏綿,持久上十分相似。但仍有很大的不同。詩人僧志安曾用“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來描寫春雨再不為過了。依稀記得往年春雨纏綿時,我呆在老家。春雨密密地斜織着,我總喜歡帶着斗笠出門,感受吹面不寒的楊柳風,杏花雨。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在路上慢慢行走的人,不時還跟路上的打招呼,洋溢着活力。田地裏已有不少的鄉里披着蓑戴着笠在播種插秧了。行走在田埂上,細如牛毛的春雨中,我漸漸體會到“一年之計在於春”。停下腳步看春雨,感受大自然的洗禮;停下腳步看雨,品味慢生活;停下腳步看雨,體會人生哲理。

秋天的雨啊,一如既往的纏綿,卻與春雨一點也不同。俗話説,一場秋雨一場寒,自古以來,秋,都被稱為悲秋,然而在我看來秋雨卻是最美的。還記得那年秋天我踏入高中,迎接我的正是一場秋雨;整理好自己的東西後,我撐傘走回課室的途中,不知道為何停下腳步,我體會到周圍洋溢着喜悦的氣氛。同學們隨着父母一同報到,雖説下着雨,然而他們臉上卻是有着對高中新生活的嚮往與期待。這秋雨卻也不是充滿着淒涼的氣氛,而是如春天般迎接新活力。在我眼中秋雨不是古人説言的悲傷;當我停下腳步看秋雨,感受到的是爽朗天氣下的活力。

至於夏天的雨我卻沒有停下來好好欣賞,但我知道如果停下腳步看自然會有一番領悟。

在匆匆忙忙的時代裏頭,我並不是説提倡大傢什麼都拖拖拉拉,有時候停下腳步來看就會發現很多,體會得更多。生活不是一味地追求快節奏的,而是要我們細細品味。雨雖然很平凡,但是在這雨經常光顧的南國,我曾在雨中停駐,在品味着人生,給心靈帶來細雨。

停下腳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看雨的散文3

孟庭葦的歌唱得好,《冬季到台北來看雨》歌詞也很優美,只是稍嫌憂傷。我喜歡看雨,傻傻地看着雨在下,心裏悠然而生恬靜。

大體上北京是少雨的,不過北京的雨下得卻很任性,扎堆在夏季幾個月,入秋後可以連續半年滴雨不見,而夏天的雨有時會下得很滂沱,20xx年7月21日一場特大的暴雨淹沒了北京城,造成近百人死亡。也許是因為少雨,北京的排水系統做得很差,梁實秋先生説他家的宅子為防水地基墊得很高,周作人先生在北京的院子也因水老排不掉,自嘲為“苦雨齋”,到了現代也沒有多少改觀,20xx年那次大雨幾個不幸的人竟然淹死在首都的大街和自己住處。

江南的雨多,下得還有層次,春夏秋冬各有特色。按照周曆十月才是一年的開始,大約相當於現代公曆的十一月份,在江南正處於深秋。江南的秋雨下得很朦朧,陰沉沉的天辨不清是霧還是雨,出門一趟衣服上密密一層白色的小水珠,像是孩子暗生悶氣,心粗的人感覺不到,孩子終究是陽光的,那秋雨也持續不了幾天。冬天的雨下得有些淒厲,傍晚回來那雨水在傘上、身上、樹上結成冰茬。冬天的雨像是悲慼的村婦,下得柔腸寸斷,感傷一陣悲過一陣,下着下着變成漫天的雪花,大朵大朵打在行人身上,化成雪水順着褲腿裝滿了鞋子。村婦的執拗總也見不到陽光,淅淅瀝瀝連綿不絕,有一年春節回江南,十來天竟然沒有見到一絲陽光。春天的雨則像憂鬱的少女,停不住的哭泣弄得到處是濕漉漉的,牆上、地上滿是水珠,這就是江南的梅雨季節。夏天的雨是大手大腳的男人,稀里嘩啦一陣猛下,往往帶來咆哮的洪水,終於有些入不敷出了,只得電閃雷鳴做足花架子,雨量卻不多,這兒撒點那裏撒點,撒不到的地方只能聽聽雷聲。盛夏正是江南最需要雨的時候,卻用盡了儲備,後來連雷聲都聽不到了,江南的夏天總有大水和乾旱兩個極端。

海南的雨水很是豐沛,接二連三的颱風帶來足夠的雨,狂風助着暴雨一瓢一瓢往下潑,沒完沒了。海南是個沒長大的孩子,總也做不好防雨的準備,海南的省會海口市每年都要被淹幾次。海南人不用關注天氣預報,出門都會帶上雨具,晴好的天霎時來了一陣雨,騎車的人就地停下,穿上雨衣繼續自己的路程。我辦公室往外只能見一片狹小的天地,幾乎被建築工地填滿,一口很小的方塘塞滿了水草和垃圾,很不養眼,不期而來的暴雨常來彌補風景的缺憾,一條線一條線密密地從天上落下,讓我禁不住凝望。一個人遠離家人住在部隊的大院子裏,雨淋漓、濕漉漉的夜難免有些寂寥,一陣鋼琴聲傳來,一個專業美聲的女音唱着,一個男音伴唱,靜心來聽,似乎只有一句歌詞“因為愛情……”反覆在唱。歌聲給雨夜帶來茵藴。

去年在內蒙古的希拉穆仁草原,碧藍的天空飄着夢幻般的白雲,無端來了陣邪風就地捲起沙塵迅速將旅行車和馬圈包圍,藍天被烏雲取代。在這裏我終於體會到了什麼是豆大的雨點,砸在身上明顯感覺到雨的力度,砸在被踏光的地上,驚起一團團小的煙塵。草原上的雨雖然來勢洶洶,卻根本沒有貨,稀稀拉拉的連頭髮都未能打濕。寧夏沙漠裏的雨來得更為兇悍,一陣狂風突然襲來,沙柳慘白的葉子被狂風攪翻看起來瘮人,狂風裹挾着沙土及枯枝碎葉狠狠砸向行人,雨霎時就到了,也霎時消失了,淋到的雨不及砸在身上的沙土多,沙漠的雨如此逞強有點可笑了。

下雨本是自然現象,但孟庭葦在台北看雨帶着憂傷,戴望舒在雨巷裏彷徨,每個人看雨的心境不一樣。人到了中年少了憂傷,也不再彷徨,呆呆地看,不為什麼,只是喜歡。

看雨的散文4

接連下了幾天的雨,到處都是濕漉漉的。

雨天,哪裏也不想去,除了上班,然後就是躲在家裏。唯一喜歡的就是站在窗前,靜靜地看雨,看它自由瀟灑地落在地上,打在水裏,飄在心上。秋天的雨纏綿而舒爽,象有許多言語要傾訴似的。此時,不論近處還是遠處的樓宇或者樹木彷彿都被濃濃的霧水所浸蝕,那熟悉的道路也安靜了許多,偶爾有汽車從低窪的路面上經過,激發出層層跳躍的水花,使這泥濘的陰雨天多了一些生機。靜靜地看雨、聽雨,我的心情象被渲染了許多寂靜,多了幾分肅穆。其實雨的聲音並不大,連綿地在眼前滑過,不由地讓你想到家人、想到朋友,此刻他們都好嗎?

看雨、聽雨,聯想最多的就是雨中的情愫。如果有人沒有帶傘,你能夠及時地出現在他的面前,一把雨傘遞到他的手中,這是多麼令人感動及温馨的一幕,這種無言的關懷會令人難忘。也許你不需要多麼、多麼地在乎他,只要讓他知道你會真誠地惦記和關心,這就是一種最簡單的快樂和幸福。在雨中,會感到給生活及交通帶來一些不便,但也能夠感受到關愛時刻在身邊陪伴及温暖着我們。

下雨了,靜靜地看、靜靜地聽、靜靜地想。

不需要更多的言語,只想回味更多的美好。

我知道:你會想念我,我也會想念你!

看雨的散文5

很慶幸,五一節加班,沒有在野外淋成落湯雞。

有時候,淋雨也是很愜意的事。且看,那天同窗聚會,瓢潑大雨傾刻而至,難道是要把三十五年的風塵洗洗白?卻更像是洗盡鉛華,要眾人素面相見,拋棄那點點世俗虛榮。那會的雨,是觀音淨瓶的甘露,是如來手中的醍醐,任憑怎樣的澆透,母校門口的合影,大夥全然沒有躲避。

有時候的雨,又是一種牽掛。望穿秋水,你在他鄉還好嗎?這會的雨,是慈母的牽腸掛肚,淅淅瀝瀝未曾歇;又如戀人般的兒女情長,春雨綿綿無盡期。

更有時候,雨是一種情懷。能夠是一二知己對酒當歌,卻話巴山夜雨時;也能夠是壯志未酬思報國,夜闌卧聽風吹雨;而現在,全然沒有了好雨知時節的情調,也沒有了春雨貴如油的感歎,來的就是那麼直接:無雨(無語):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隔窗看雨,不應想得太多。歎鏡映華髮,還憐花落知多少?明日莫問帶雨傘,且學湘江垂釣翁:平生一蓑任煙雨 , 也無風雨也無晴。

看雨的散文6

久住的小城被好幾座大鋼廠層層的煙筒林立圍城,日日灰濛濛的霧霾罩天,滿街、樹葉、綠地蒙着一層黑乎乎的塵土。

空調難以驅散室內酷熱的煩躁,下午,一絲涼風從涼意送來,開窗瞭望,才只和風帶來了細雨。到街頭看雨去!急急忙忙登上多年沒穿過的勞保雨靴,挽起長褲腿,從16層高的住宅樓乘電梯,漫步在市中心大街,雨下緊了,我站到一處台階上饒有興趣的看雨。

雨點拍打着樹葉、公交汽車的候車廳、陽台、廣告牌、雨傘,形成多部和聲的交響樂曲。雨點彈起路上、樹葉、樓頂上的塵土,空氣中充滿刺鼻的塵土味,土味很快就消失了。雨點又從樓頂、樹身跌落下來,同地面上的彙集成河流,順着街面進入排水道口。開始小流是泥水裏卷着煙頭、紙片、樹葉,順着下水道一流而下,大些的垃圾品在水道口打旋,企圖進入水道,但很難混過水篦子,清潔工及時將這些清除到垃圾板車。後來河流變成渾水、再變成清水。

雨中街面上沒有塵土飛揚是多麼的愜意,一輛輛被雨水洗過澡明鏡亮光的汽車,像人那樣也喜歡乘着雨天嬉水,穿梭在街中央,在車輪與水摩擦的行進樂曲中,衝擊出扇扇的水花,一道接着一道。街上沒有平時裏熙熙攘攘的人羣,雨中的車流成為一道風景線,讓人目不暇接。

水把街面洗得乾淨如鏡,樹葉、街心隔離帶的花草經雨水的梳粧,呈現出它們美麗的本色。這場雨來得温柔,去得使人難捨。雨下了2個小時,覺得在街頭看雨這場精彩的大自然表演沒有看夠。

太陽從雲中露出笑臉,站在身邊的一位老先生告訴我,如果在在幾十年前,今天的氣候東部的天上一定會掛上彩虹,但這幾十年這個小城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但帶來了大氣污染嚴重,生活在這裏的80後在這座小城再也見過彩虹。

老先生一席話讓我想起那首歌“風雨的街頭,招牌能夠掛多久?愛過的老歌,你能記得的有幾首?交過的朋友,在你生命中,知心的人兒有幾個?”柔和的旋律伴着稍帶憂傷的歌詞,飄進我的耳裏,我的心情一陣激動,彩虹何時能回到這座小城。

看雨的.散文7

一蓑秋雨捻絲飄落於世,寒意中把文字的撇捺撫弄琴絃,沾露濕衣。舉一把粉蝶,舞曲一蓑煙雨,邀約禪音,無關風月,尋找一份清寂,留下一絲秋的真。

無葉不落紅秋。一片楓葉染盡了秋水,一木紅枝吹拂了容顏的紅潤。看山層林盡染,紅葉、紅樹、紅風,紅了封疆;望秋寒凍雨,冷清、冷情、冷意,冷了雲衫。

一片閒葉飄落一首秋天的詩,止若靜心如水。滴水如字,遊戲秋色。翻遍秋天的書,搜盡紅葉的曲。在暖心的秋香裏,一襲紅塵情歌秋雨。水紅、漁火、寫滿三千日月,撇捺一世人生。

遲暮深處,綻放了陣陣秋寒。淡然一笑輕拂落葉的悲哀。紅葉不落,冬雪怎能飛花。季節的更替,年輪的迴轉,是自然的相依相偎,婉轉千回裏愛戀了天意。

追逐風花的闌珊,凋零雪月的冰封。隨陽光正好讀詩,伴夕陽恰到情醉。美麗了一江秋寒,温暖了一條心路。瑰色裏撩撥蘆笛的月下倩影,彎月中揮毫潑墨了懷裏温馨。

清透的飄香,沁園的桂花。心中裝一片藍天,牽着素雲滄海里寫詩桑田,片片紅葉靜謐清雅,抒懷漫山的詩紅,卷秋雲舒的五言。秋色沉香眼前,紅在心間。

輕依窗櫺,吻陣陣秋雨。踏一巷青春,揮手金色年華,隨楓林收穫滿滿果實,迎冬雪播種明天希望。葉美、風美、秋美一程;雪美、冰美、人美一世。

我愛暮秋。菊花熬煮一壺竹葉青,海棠依舊中月正圓。款款深情落進晚秋的醉意中,闌珊瑚絨處會見昨日情人,一盞醉花,一飲皎潔,暗黑了蒼天,明亮了月光。

冷雨讀秋,冷風看霧。秋色的人間如仙境的四月天。飄過三生思念、刻下三世相愛。哪怕再冷的風、再冷的雨,在我心中就是一幅畫、千朵花。還在畫、還在開……

看雨的散文8

好久了,沒有看看我的天空了,今天發現我的天空還是那麼的藍,剛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看了看天,還差點摔倒,就發現了兩顆星,一顆在我的正南方,另一顆還是在我的正南方。

我想我這裏快要下雨了,我喜歡雨,但我不在雨天打傘,好象很瀟灑。即使在雨天的外面走,我也不會在意的,因為雨只能改變我的髮型,還有地上的泥只能髒了我的白鞋,重要的一點是它沒有改變我的性別,還有你要記住,看我在雨裏走的時候不要看我臉上的雨水,要看我不變的笑容。

我的蛀牙被我花錢去醫院堵上了,花了一百多,裏面的神經弄點了,可還是有點疼,也許就是這個樣子的,那天問了一個有經驗的什麼時候好?快了。這口腔牙病,真是那句話啊,“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不過在牙疼的時候我發現了一中好吃的食品,旺仔小饅頭,真的很好吃,當初沒有體會到“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現在能知道了。等好的時候一定好好對待。

不吸煙,卻咳嗽的厲害,那是我感冒了,什麼時候好?快了。沒有吃藥,是因為不喜歡。

看雨的散文9

寒食,春服既成,天卻欲雨,不能作踏青的遠行了。便是那郊外的陌上,若瀟瀟雨落,紛紛花飛,還聽得溪岸的牧笛音,綠蔭深處的杜鵑啼,定定要頹靡的,失魂落魄,又得尋杏花村借酒銷憂了。

是念起,郊外即是我的天涯。

然而,踏青必不可少。既不能天涯,咫尺亦可成行。窗外有東湖,東岸鬧,西岸幽。幽境更宜遊,為我經常盤桓的所在,直奔了去。何況陶母園在,正是清明祭時,便宜陶母祭。

臨水觀東湖最佳處,恰好有亭,斗拱式的宋朝亭,依欄美人靠,格局和氣息,南宋極了,而亭無名。老子曰:“名,可名,非常名。”苟且名為“未名”吧,既無名,又有名,具相宜相彰的疏況味。相傳湖的周遭曾星羅棋佈了諸多的亭台樓閣和廟寺,與湖相諧,皆藴涵人文和風物的景緻,美得驚天動地,幾可媲美杭州西子湖,絕非東施效顰。而今安在哉?亭不見,名無聞,尋些斷井與頹垣作懷古的寄託亦不可得。成住壞空,無名好;而與之盤桓,寄之以情,審之以美,卻又不可無名了。

亭在湖天間,我在亭中。

湖天漫漫延延,至極遙的溟漠了,空空濛濛。天欲低,彷彿浮於亭的頂巔,又浮游在我眼前;天欲近,落到湖的彼岸,又似乎在岸外的遠山;水欲遠,任由雲雨接引上了天。漸漸地,亭與我,亦恍恍惚惚懸浮在空濛中。對岸的樹和高樓已隱約在暗淡的雲天,簡直海市蜃樓。一隻小舟靜泊湖南,看似杳然,舟上披蓑戴笠,垂釣的生姿仍依稀可見。近則亭邊翠柳活色,背面長堤一橫,堤上樹如雲,漸遠漸淡的雲天,宛然水墨圖畫。不知桃花流水鱖魚肥否?傳説東湖鯽魚甘鮮肥美。無奈眼前有景道不出,我想惟永新先生畫筆能潑其墨抒其性靈也。湖之北,九孔橋、吳芮祠尚且清晰,浮在水上,欲雨天色,其輪其廓,橫看側看,散發的皆是宋朝的光陰。如果陌生客至,第一印象應該是西湖斷橋的錯覺了。此時此境,宜民國女生,天青衣,黑裙裾,三兩結伴,懷抱線裝書,端然地輕快其上。若得好色之徒王忠華先生快門,欲雨未雨的枯悶之境,油然而現輕靈的活潑。

似這般時節,寒食東風,便在西岸,盡情御柳斜了。水邊柳翠,裊裊垂絲,搖漾得春如線。情不知所起,招惹得,誘惑得,湖水的波心,一往而深,漣漣的漪瀾,漶漫着的是春的風情,皺了的是這湖春水的動容。我非魚,不知魚之樂,卻見魚兒躍,濺得水花水上飛——春水亦花開。真是春城無處不飛花呀——陶母墓上,亦見人間清明花的招搖。

諾大的一湖景啊,我斜坐美人靠。永勝説我亦在景中。

永勝知我嗜茶,帶來了今年的明前茶,青花瓷杯沖泡。

永勝貌似狡黠,笑問我:“哪裏的茶?”

我看看,聞聞,呷了一小口,甘甜清潤,生津留香,口鼻盡是春山味,齒頰盡是春山息,心生歡喜,淡淡説:“蓮花山茶。”

永勝神色迷離,忽而爽笑言:“昨天朋友送來一小包,讓我嘗新,你與這茶有緣了。”

我再呷茶,輕言道:“陳眉公言‘幽韻如雲,酒不勝茶。’這等幽境,必有是茶,必要是茶。”永勝笑而不答,徑直取眼前景拍照去了,我亦做了他的景。

我與這茶有緣了。蓮花山生芽,東湖畔清芬,一槍一旗,青花瓷裏舒捲沉浮,亦如那春色滿空山,浸透我奼紫嫣紅開遍。這時,風更斜,我的衣服飄起來了。飛柳般的衣袂飄飄,在亭子裏,我亦是湖邊垂柳,經春風春雨,上有黃鸝深樹鳴。

斜風吹來細雨,稀疏如煙,湖天的雨色更濛更鬱了,湖周的青葱更是籠上輕煙的曼裊。湖面不見雨點,近觀惟有澄澈的波紋,顯然風行水上。既然波面風生,那低低的雨腳呢?或許雨腳微步,太輕了,凌虛不着痕,潛入了水。

永勝在亭外,忙拍照,不時嘖嘖稱道:“太美了!太妙了!與你同在美景在!”似乎石破天驚的感慨。美的發現,就是石破天驚。坍塌心的圍牆,過去的觀念土崩瓦解,心靈活絡起來,自由自在,儘性無礙了,靈雲終於見桃花悟道,永勝徹底打開眼耳鼻舌身意,終於臨美境了。

我沒有答理永勝,臨水斜坐美人靠,看雨吃茶。

忽然,南天電光銀蛇閃下來,剎那直射湖底杳然了,緊接着雷聲吼。石破天驚啊,春雷第一鳴。隨即東方亦電閃雷鳴破,斜風緊了,雨點迫了,擊打湖面,濺起無量數水花,香山居士所言“波面風生雨腳低”,此境是也。

我竟不知永勝已回亭避雨,聽他言好雨好茶,方回過神來,看他亦斜坐美人靠,手捧青花瓷,一臉喜色,滿目春光。

我向着湖説:“你看,滿湖具是蟹眼魚眼,極像煮水烹茶,東坡居士言‘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又言‘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我倆亭下看雨品茗,天落水,湖煮茶,豈不妙哉!陳眉公言‘品茗,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乃施茶耳。’之前,我亭下獨品,神在也;你亭外獨拍,野境也。如今,二人的茶趣,既在亭外,又在亭內,既在青花瓷裏,又在湖上。能得此幽境趣事,快哉事也!”

湖南的小舟更是小了,釣者不甚分明,岸柳飛舞着,癲狂着……

風雨的亭內,我們吃茶,一口一口復一口……

不知過了多久,風歇了,雨停了。東望,遠山上,雨雲下,一抹光芒漸漸明亮起來,躍躍欲放。

亭邊垂柳下,一畦韭菜,鬱郁青鮮。

我若有所思看看永勝,自言道:“今夜有雨嗎?我們夜雨剪春韭?”

看雨的散文10

轉眼,冬天已經過了兩個節氣,仍然沒有等到冬天的第一場雪,卻下起了冬季的第二場雨,所以冬季看雨又何必去台北呢?就像去年的冬天一樣,南方人看雪或許以後也大可不必千里迢迢來到北方。

近幾年的天氣,有時會讓我有一種錯亂的感覺。天氣尚且如此變化無常,人事莫測應該更是無可厚非了。好像終於能夠明白世事無常這樣一個道理,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真的可以一成不變的。就像花過了季總要凋謝;夜晚的時候,太陽就會被星星月亮代替;時間會一天一天溜走,每一樣我們都無法挽留。

可能有一時期,我們覺得有些人、有些東西是最好的,好到沒有任何人、任何東西可以代替。為了得到,我們不計後果,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使勁渾身解數,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卻仍然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於是我們悲傷,日日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最終的結果只是失去的越來越多。

為了心中堅守的一點信念,我們往往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原則,失去了底線,讓自己在愛情、友情或是其它一些事情面前變得卑微,甚至沒有了尊嚴,可是又怎樣呢?人家一樣是無動於衷。冷靜下來想一想何苦呢?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平等的,何必為了一些東西太過執着,貶低了自己,任人踐踏,成為他人的腳下泥。

任何事情都該是你情我願的,所謂強擰的瓜不甜,不該屬於自己的,即使我們花盡了心思去得到,可能最後仍然是面臨失去,留給自己的只有傷感和數不盡的傷痕。而這些傷痕即使可以痊癒,可能也難免會留下陰影,這些陰影不知何時可以抹去,它們也會減緩了我們前行的步伐,再也沒有勇氣全身心的投入同一類事情。

其實人生苦短,何必苦苦糾纏。已經失去了,就放開手讓它走,不必挽留。放開了,我們才能騰出手去抓住下一次機會,能抓住的才是屬於自己的,也只有屬於自己的,才是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

夏天早已經過去,我們留不住夏天的雨。可冬天卻帶給我們驚喜,因為冬天的雨更難能可貴,也更值得珍惜,而且大可不必去台北看冬天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