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庫木勒散文

庫木勒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29W 次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庫木勒是什麼,也許會認為是一個人的名字,其實庫木勒就是達斡爾語---柳蒿芽。柳蒿芽主要生長在黑龍江的鬆嫩平原和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每年的五月是柳蒿芽生長的最旺時期,而每當這個時候,居住在嫩江兩岸的達斡爾人,就會成羣結隊的到野外去採柳蒿芽。累了,便圍坐在一起邊吃邊唱,還會跳起達斡爾人的民間舞蹈"哈肯麥", 關於庫木勒還有個傳説呢。

庫木勒散文

在古時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達斡爾人部落逃到嫩江邊上,看見原野上長滿了嫩綠的柳蒿芽,飢餓使他們不顧一切的採摘充飢,柳蒿芽使整個部落度過了饑荒,從此以後就世代定居在嫩江兩岸。也因如此,達斡爾人對“庫木勒”情有獨鍾,視為救命草、救命菜。為了表示不忘過去,後來便在每年的五月末最後一個星期天作為庫木勒節,如有特殊情況會事先通知。整個達斡爾地區的民眾還有全國各地應邀來的客人,在這一天裏都會聚集到江邊郊遊慶祝。人們穿着節日的盛裝,跳着傳統的哈肯買舞蹈。有賽馬比賽、摔跤表演、曲棍球表演、鷹抓雞遊戲表演、拉棍球比賽,還有動聽的“扎恩達勒”和悠揚的“烏欽”説唱等節目,是一場民族文化的盛會,充分體現了傳統民族文化的藝術魅力。最後一項活動便是宰殺牛羊,很原始的用木架把大鍋吊起或用土塊石塊支起大鍋,還會拾一些幹牛糞當燃料,以增添原始的情趣。用江水燉起柳蒿芽鯉魚、鮎魚湯,手把牛羊肉,集體圍坐暢飲,場面非常壯觀。

昨天,女友網上和我説,今年的庫木勒節五月28日在嫩江西岸的大草原上舉行,和往屆不同的還有幾千名來自全省各地的徒步健身運動的步行E族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摩托車運動的E族們不遠萬里慕名參加盛會,問我是否會參加,我笑了。我倒是非常想參加呢,和那些慕名前去的人比起來路途雖然不算遙遠,可身邊的一些事情實在不允許我回去。

我從小就生長在達斡爾族比較集中的地區,無論是孩童時的玩伴還是工作、生活中,都少不了和他們接觸,對他們的習俗還是比較熟悉的,簡單的眼前的話也會説幾句。很多時候便融入他們的行列中,以至於很多不熟悉我的人在活動中就會問我是什麼民族,我每次都會微笑着淡定的回答對方,我是不依足(布依族),這自然會引起一些人的竊笑。

嫩江流域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達斡爾人在這裏開始了他們半農半牧的生活。江河裏撒網打魚,草原上放牧成羣的馬匹和牛羊。草原上會開滿鮮花,最多的就是和柳蒿芽和黃花菜,採集也自然成了達斡爾人的習俗。每年的'五月,我也會融入他們採集的隊伍中。

第一次採柳蒿芽還是三哥帶我去的,三哥是我悄然喜歡着的一個愛寫詩的男孩。上初中就有很多詩在報刊上發表了。三哥買了麪包,用塑料瓶灌了兩瓶涼水,拿了小筐、小刀,外加一個絲袋子,每人騎一輛自行車便起了程。我不知道路途有多遠,到了河邊已經累成一灘泥了。三哥教我認識柳蒿芽的樣子,等到太陽偏西要回家的時候,三哥看我筐裏採挖的幾乎都是艾蒿。因為不仔細辨認,柳蒿芽和艾蒿基本是分不清的,於是三哥把他框裏的菜都給了我。回來的路上我哭了,那次的記憶頗深,一路上想了很多很多... ...

今年的庫木勒節尤其盛大,三哥是必須去的。一晃有三十年沒見面了,人到中年,如今三哥要是見到我也不會記得我是誰了。可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三哥在我的記憶裏仍是以前採柳蒿芽時的摸樣,還有那柳蒿芽淡淡的苦澀仍潛伏在心底,像一首舒緩、柔曼的歌,又像草原晨光中的薄霧,在心空迂迴着,久久不能飄散而去。

如今,柳蒿芽不但為達斡爾人提供了充足的綠色食品。也引起了很多人和醫學界人士的興趣和關注,因為柳蒿芽的味道微苦馨香,有着強身健體、清火解毒等功效,於是有人用柳蒿芽製作成了茶,據説賣價很是昂貴。一些漢族人受達斡爾人的影響,也對柳蒿芽情有獨鍾,柳蒿芽燉排骨,燉出的排骨有一股獨特的蒿草香,食之美味極佳。涮鍋子時放進一些柳蒿芽,能解牛羊肉的羶味。柳蒿芽肉末湯也非常好喝,炒食、涼拌味道也不錯。但人們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的江水柳蒿燉鮎魚,那種原始的馨香會讓你食之回味無窮,久久難忘 。

五月的鮮花喲競相的開放,我的思緒已隨着初夏的風,飛回了嫩江平原。藍天、白雲、鮮花、綠草,肥壯的牛羊,打魚人河水裏唱着漁歌撒網,還有夜晚曠野裏圍着篝火那載歌載舞歡樂的場景... ...

我醉了,真真的醉了,醉在了五月家鄉鳥語花香的草原上,醉在了家鄉人對生活充滿熱望的情懷中.醉在了飄着庫木勒芳香的和風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