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追鳥散文

追鳥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41W 次

追鳥散文

鳥兒們在廉租房的樹林裏做起了“清洗店”的業務。它們以歌唱的形式開啟新的一天,似乎是在幫助人們揉搓生活中深深淺淺的折皺、槌打日子裏星星點點的污漬。

一大早,麻雀們就閃亮登場。它們嘰嘰喳喳不知疲倦地吟唱着,宛如小兒牙牙學語的呢喃。歌聲不間斷地流水般時而在近處、時而又在遠處;時而在樹叢中跳躍、時而又在空中穿梭。

畫眉、黃鶯與喜鵲唱得婉轉嘹亮。它們彷彿是在表演比賽,錯落有致地,你方唱罷我登場,將鳥兒們"清洗店"的旋律推向一個高點又一個高點。

此起彼伏的歌聲在廉租房內晶瑩着、靚麗着,殷勤地把人們每一天生活的起點都漂刷得乾乾淨淨。

將熨帖整齊的人們送出家門,送出小區,之後,小鳥們又開始忙碌、準備,醖釀着用下一輪的歌唱,繼續為小區人家打磨身邊的時光。

我很奢侈,不僅喜歡聽小區"清洗店"裏鳥兒們高高低低的吟唱,更想親眼目睹這些歌唱家們的身影。

麻雀是常見的,畫眉、黃鶯和喜鵲顯得就有些神祕了。認識及分辨它們頗費了些周折,先是在網上查閲,繼之又在現實中對照,最終才成了"渾相識"。

通常我都會一邊諦聽着鳥兒的歌唱,一邊在門口用看的形式追逐着它們的身影。有時候,我會看見比麻雀大得多的鳥兒在樓棟間的庭院踱步。然而它們的"踱步"顯得並不從容,很小心的樣子,呈直線狀很快就穿過空地,鑽進了樹叢中,以至於我根本來不及看清它們的樣子,就更別説認識它們了。

這就促成了我"追"鳥的願望,想更近距離地欣賞鳥,並瞭解它們。

"追"鳥還是從廉租房院內開始的。

環繞着廉租房的每一棟建築,都種植着銀杏、香樟、萬年青等綠色植物。近十年來,尤其是銀杏,長得越來越高大,差不多都有十多米高,枝繁葉茂,蔚為壯觀。多年以來,這些綠色植物儼然就成了鳥兒們的快樂家園,鳥兒們儼然也成了這片叢林當然的主人。有時候,會有收廢舊物品的人在小區吆喝,吆喝的聲波在寧靜的小區內迴盪來回蕩去,竟然立刻就引起了小鳥們用同聲的方式迴應。那聲調、節奏儼然同收廢舊物品人的吆喝如出一轍,讓人意會到那是鳥兒們在集體俏皮地與吆喝人開玩笑、打招呼。

可見鳥兒們是多麼地有靈性。

一有機會,我都會仰頭在小區內轉,想在每一棵樹的枝葉間尋找到鳥兒們的身影,有時候竟然就真的發現了大鳥的蹤跡。

所謂的"大鳥"一般都有鴿子大小。它比我看見的在小區"踱步"休閒的鳥還要大,它從小區圍牆外的那棵大構樹上翻牆而入,連翅膀也不扇動,一下子就撲進枝葉茂盛的香樟樹的枝柯里,似乎很怕弄出一點聲響的樣子。

我像是撿到了寶貝,立刻追着大鳥的行蹤不放。我先是躡足潛蹤地尾隨跟進,看見了,它也正立在香樟樹的枝柯上掉頭看我。大鳥立身的前前後後都是遒勁的香樟樹枝柯,一根一根交叉、井然有序地從下朝上排列着,好像是在一層層地朝天上升,越往上枝葉就越密,直到連枝葉也無法分辨,只呈現出一片幽深的綠,宛如是讓人步入了一座堅固結實的鳥的宮殿,給人一種無限深遠寬廣的感覺。陽光從香樟樹茂密的枝葉間灑進來,恰似飄浮着的點點音符,一片柔情似水的樣子。

在我和大鳥相互對視的剎那,它一跳,就跳進了枝柯交叉的上一層,很明顯它是在躲避我的追蹤。於是我又跟進一步,又看見了它的身影,它就又朝枝柯交叉的上一層跳進去。我們就這樣我進一步它跳一步,一直到它跳進"天空"、隱身進我連影也無法窺見的宮殿深處。

這次追鳥雖然沒有完全欣賞到"大鳥"的風采,但其追逐的過程就像是心花漸次綻放的過程,令人興奮。就這樣,"追鳥",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種"業餘愛好"。

有些鳥可以不用太費力就能追上,麻雀就屬於這款類型。

麻雀應該是最普通的鳥了。有一句成語叫"驚弓之鳥",我想用在麻雀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小時候在農村,記得有一次搞"消滅"麻雀,有人端着火銃胡亂朝天放了一槍,接着奇蹟就出現了,下冰雹似的,噼裏啪啦,地上就掉下來一大片被嚇破膽而死亡的麻雀。我當時十分驚奇,驚奇放冷槍的人身懷絕技,一槍就撂下這麼多的"敵人"。現在回想起來,麻雀也真是太膽小了,其生命竟然脆弱得到了不堪一"驚"的地步。放槍的人也並非有什麼精湛的射擊本領,而是他擁有着比鳥類多而且多的聰明智慧,他懂得充分利用敵人"膽小"的弱點,一擊致命,幾乎把穩、準、狠的對敵策略發揮到了極致。這一槍,高還高在是從側面攻擊,雖然是從下朝上開槍,卻收穫到了居高臨下的絕對氣勢,其穩操勝算的謀略,與兵法上説的"出其不意"暗相契合。

時代發生了變化,現在,麻雀已經成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被保護對象,已經沒有人再把麻雀當"敵人"看待了。

我們眼裏接觸最多的鳥類,應該就是小巧的麻雀,換句話説,麻雀,就是鳥類派駐人類的信使。人們能夠與麻雀和睦相處,基本也就能與各種鳥類和睦相處。

麻雀是天真可愛的。有時候我站在陽台,就會突然有麻雀從五樓下或五樓上的空間直衝而來,它響亮地啁啾着,彷彿就要奔向我的陽台、投進我的懷中。正當我想着張開雙臂擁抱它的時候,它卻撲楞着小翅膀,一個急速轉彎,俏皮地又奔向了遠方。麻雀們雖然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與我擦肩而過,然而卻也一次又一次地在我平淡的生活中激揚起一朵又一朵晶瑩的浪花。

陽光明媚的日子,麻雀們會開開心心地在小區的庭院裏"覓食"。它們蹦蹦跳跳,不停地在地上啄來啄去,很多時候,就算它們的嘴裏什麼東西也沒有叼着,它們還是會不時地從嘴裏發出短促、愉快的歡叫聲。在它們的思維中,彷彿地上永遠都堆滿了可口可心取之不盡的美食。麻雀們啄一口,跳一步,抬起頭左擺一下又右擺一下,像是在專注地品味美食的滋味。它們就這樣不停地在地上啄着、歡叫着、品味着、享受着,彷彿有着無窮的快樂。然而實際上,它們啄食的又並非什麼可供食用的東西,它們所重複着的,也許只是一系列下意識的本能反應。

它們也會採用同樣的方式去啄食凋敝了的花。比如指甲花瓣掉落在了地上,紅紅的一大片,宛如斑駁在時光河流中的一些繁華碎片。麻雀們以為那些碎片也是一種美食,於是就跳進河裏去啄食。啄一瓣紅花在嘴上,品一品,感覺並非是美味,就輕輕地吐出來,接着又再去啄食另一瓣小紅花,品一品又吐出來,如此反反覆覆,機械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啄食、品味、吐出、歡叫的過程,顯得平靜而又滿足,彷彿那就是它們日子裏所有的快樂和全部的幸福。

我忽然明白,麻雀們反反覆覆近乎機械地在流光裏重複着的啄食、品味的動作,並不是在意啄食、品味的是否是真正的美食,而是在於品味覓食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它們在平淡瑣碎的生活中品味出滿足、快樂的過程。這,就是麻雀們的幸福。

麻雀們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品嚐出屬於自己的小幸福,這一點,很像平凡的人們在經營自己人生。

燕子也是不用怎樣費力"追"就能欣賞到的鳥類。成語"鶯歌燕舞",説明鶯的歌聲、燕的舞姿是一對絕配。

一隻燕子一個季節可以捕食近五十萬只蝗、蚊、蠅等農田、生活害蟲。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從古到今,燕子都是喜慶、幸福的象徵,它的物語代表着春天、代表着蓬勃向上的正能量。

《詩經?燕燕》裏描寫燕子飛翔的形態分別有"差池其羽"、"頡之頏之"、"上下其音"三種,也就是扇動翅膀地飛、忽上忽下地飛、忽高忽低地鳴叫。第一種形態翅膀有張馳,令人感到燕子飛翔時的瀟灑和從容;第二種形態角度有落差,令人感到燕子飛翔時的跌宕和力度;第三種形態有情緒上的起伏,令人感到燕子飛翔時澎湃着的激情。

飛翔的燕子十分美麗。張開黑色的翅膀,讓人能看見它下面另一半身體的潔白,黑色代表陽剛、堅定,白色代表陰柔、親和,上天賜予的黑白色,在燕子身上被巧妙地描繪成一個古老的太極圖標。從線性角度觀賞,飛翔起來的燕子宛如一道輕盈的閃電。

燕子颳起的閃電是綠色的,好比一把鋒利、斬妖除魔的劍,劍鋒所指,盪滌蟲患,澄清寰宇。

閃電在地面劃過、在人羣劃過、在天空劃過。閃電劃過的地方浩氣長存、風調雨順、莊稼茁壯、果實掛滿枝頭,萬物呈現出一片祥和、欣欣向榮的壯麗景觀。

就象燕子身上黑白陰陽的兩個方面,燕子不光寓意着澄清寰宇、斬妖除魔的閃電,它同時還擔當着另一重寓意。如果它飛翔在天地間宛如一道道昭示力量和果敢的閃電,那麼這樣的閃電也等同於一條條飛舞着的温和的彩虹。彩虹黑白相間,同樣也藴含着綠色的寓意,與閃電不同的是,這樣的彩虹專司傳播人間的喜慶和幸福。

在鄉鎮集日,飛翔的燕子與人同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燕子會不聲不響地從一個又一個人的肩頭悄悄掠過,就像是從水面上輕輕地抄過,甚至不願驚起一絲漣漪。

在人頭攢動的街口,燕子也能找到飛舞彩虹的路線。它從高空滑下,輕盈地貼着地面,從人流之間並不太寬的縫隙中優美地穿過。這種近乎高難度的動作,被燕子當成了它們向人們展示飛行技巧、表演捕蟲技能的機會。它們一次又一次地從人們的腳下掠過,然後拽起一條弧線,從容地地將其拋向天空……就這樣,燕子在鄉鎮集日的上空,上上下下,不斷地以各種各樣弧線的形式飛翔、表演。此時的鄉鎮天空就像是被一條又一條黑白相間的彩虹緊緊地圍繞着、擁抱着,充盈起一片祥瑞、和諧的温流。

飛翔的燕子又恰似在天與地廣闊的空間彈撥令人賞心悦目的樂曲。專注、執著、親和是這首曲子的主旋律。當燕子從高高的天空俯衝而下,悠揚地掠過地面,把一道道美麗的彩虹輕盈地拋向天空的時候,樂曲進入高潮,響亮地向世人展示出燕子的力量、勇敢和智慧!

據説燕子古稱"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燕子在天地間彈拔起的奮發昂揚的勵志樂曲,早在幾千年前就被人充分理解併發揚光大,於是,就有了殷商時代的人們奉燕子為圖騰的'歷史事實。

當我騎着三輪車馳騁在鄉村大地,燕子就在三輪車的上下左右飛舞、旋轉,於是我被輕盈的閃電包圍、我被祥瑞的彩虹包圍。那一道道輕盈嫵媚的閃電、那一道道翩躚美麗的彩虹,宛如是張懸在天地間的一根根綠色的琴絃,琴絃不停地在我的身邊彈奏起輕快、優雅、和諧的旋律。於是,我感到幸福也感到温暖;於是,我看見大地長滿綠色長滿希望;於是,我變成了彩虹也變成了閃電,我飛舞着,我旋轉着,從大地上劃過、從天空劃過。

這時候,我的內心升騰起一股豪邁、勵志的激情。

我的後窗懸掛着一片遼闊的天地。

從窗口望出去,就是綠樹葱蘢的鄉村,鄉村在綠樹掩映下起起伏伏,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在這一幅海闊天高的圖畫中,飛翔的鳥兒們,自然也是其中最為生動的一個部分。

圖畫中有牛背鷺、有家鴿、有大花喜鵲、還有麻雀等等。當麥子最後的金黃也替換成碧綠的稻苗,那時候,布穀鳥沉厚、音域寬廣的歌聲還響徹在圖畫的雲霄裏。

"布穀、布穀。"

像是深情地在給躺在鄉村搖籃裏的那些五穀催眠,悉心地地關注着豐收成長的每一個環節。

牛背鷺就是我圖畫天地裏一道十分生動、靚麗的風景。

麥子收割翻耕田地的時候,牛背鷺們會全身心地圍繞着耕地轉。那樣一方面可以助耕,給鄉村田園呈現一個祥和的氣氛,另一個方面,牛背鷺們自己也可以尾隨耕耘機飛翔、在田地裏獲得捕捉昆蟲的大豐收。那樣的豐收,牛背鷺們前前後後會持續一兩個月,緊接着又將迎來更為輝煌的秋收。

因為各種因素,稻田插秧的時間安排各地是不完全一樣。這樣一來,廣闊的鄉村大地就成就了牛背鷺飛來飛去"捕獲"豐收的舞台。

我眼前的這一羣牛背鷺,大約有近一百來只。多年以來,它們都是棲息在距離我不足一公里遠的那一片欒樹林。每年深秋,萬木已經蕭條,牛背鷺們才踩踏着一路霜痕,戀戀不捨地離開故土去別的地方越冬。春節剛過,牛背鷺們迫不及待地就回到了還沒有被春風完全喚醒的故鄉——它們的聚居地。它們痴情痴心地在故鄉的土地上守候着、等待着,就是為了能有獲得豐收的這一天。

天公作美,我圖畫中的鄉村大地年年都沒有辜負牛背鷺們的初心所望、年年都在上演着五穀豐登的磅礴畫卷。

通過多年的觀察瞭解,我發現,方圓近十公里地方頻頻現身的牛背鷺,差不多也就是我眼前的這麼一羣。能夠親眼目睹它們的丰采、目睹它們在我的眼前從容自在地守望豐收、等待豐收、享受豐收,我是幸運的。

遠遠地看上去,牛背鷺也就只有一隻家鴿那麼大小,往往"不入法眼",難免有被人小瞧的嫌疑。可是牛背鷺兩翼展開,有近兩尺左右寬,當它們凌空而起的時候,就擁有了《詩經》裏所描寫的"振鷺于飛,於彼西雍"的強大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