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寫母親的愛的散文

寫母親的愛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94W 次

什麼是母愛,大家瞭解過嗎?知道怎麼樣書寫一篇關於母愛的文章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寫母親的愛的散文,歡迎大家閲讀參考,相信可以幫助到大家。

寫母親的愛的散文

  一些人,來不及再見【1】

1。

我不記得外婆和我説的第一句話是什麼了,同樣,也不記得和外婆説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

記事起,每年大年初二總被強制帶到外婆家,無論多麼不情願。

童年,少年,青年,成年,每個時期,無論叛逆,無論安靜,總是討厭這一天,大年初二。一大早就被母親叫醒,吃飯,換乾淨衣服,之後看着母親屋裏屋外,準備好一切,接近中午,急急出發去外婆家,一路上不斷嘮叨。

到外婆家我總是尋找一個沒人的角落,一個人看書,不和所有人説話,為此母親總是當着眾人面説我不懂事。每年如此,竟出奇的相似。

所有孩子們一起,他們跑着,鬧着,叫着,爭搶着糖果,爭搶着玩具,我都沒有興趣,讓我顯得那麼格格不入。見到外婆,她總是笑着拉着我的手,説又長高了,告誡我好好學習,每年如此。

總覺得,這就是形式,心裏討厭卻每年不得不來。

外婆去世後的那年大年初二,母親還是一大早忙來忙去,出發時候,臨近中午。

所有人都到齊,我依然一個人找個角落自己看書,看着看着,突然感覺少了些什麼感覺。

我放下書,走到正屋,一眼看到的就是掛在牆上外婆四方的大照片。

我第一次如此仔細的看着外婆,彷彿為了彌補之前的陌生。

照片裏,外婆頭髮花白,皺紋爬滿額角,順着寫滄桑,笑起來那麼安詳。我感覺她要對我説話,對我説,東東你又長高了,東東你要好好讀書,東東你要經常笑,不要總皺眉頭。

那一刻,我突然淚流不止。

我努力尋找和外婆在一起所有片段,零碎的記憶拼湊起來的也是殘缺的畫面,甚至,我根本找不到任何一張我和外婆的單獨合影。

昨晚竟又夢到外婆,拉着我的手,很温暖,什麼都沒説,只是微笑。

2。

老家抽屜裏,放着一個玩具,一個小青蛙。

發條有些不好用,但用力扭幾圈,鬆手,小青蛙一跳一跳。

第一次見這樣的玩具是在強子家門口,似乎小時候,他總有玩不盡的新玩具。

強子當年八歲,我也八歲。

他永遠都是盛氣凌人,驕傲的走路都是仰着頭,不知道生來如此,還是因為他家裏有那些我們見都沒見過的玩具。

一天中午路過他家,看到一個玩具小青蛙在地上一跳一跳,好奇的我彎下腰,瞪着眼不願意走開。

我想摸一下,強子一把推開我,不讓我碰。

那時莫名火起,就執意要摸一下,強子比我高,攔着就是不讓我碰。

我們倆就廝打起來,混戰中我鼻子中了一拳,熱辣辣的,又酸又疼,一摸,手上都是血,我大哭起來,響徹雲霄。

強子爸爸出來一看,趕緊帶我去診所包紮,並把那個小青蛙送給我。

強子急了,大哭起來,跪在地上死活不起來,他爸爸一把拖着他一路回家。

多年後他家搬走了,我問父親原因,父親説因為他家強子喝酒出了意外,死了。

我一下心裏非常愧疚,在家裏翻箱倒櫃,找出這隻小青蛙,想起我和強子,都為它哭的稀里嘩啦。

很想對他説句對不起,只是,每次只能對着這個小青蛙,心裏默默道歉。

3。

大學轉專業之後,我分到一個新的宿舍。

宿舍空出一個牀位,我就住進來了。

八個人,七台電腦,回到宿舍,看到他們七個人瞪着屏幕,鍵盤噼裏啪啦。

也是這時候才認識趙光。

他是計算機系的,看上去很斯文,在宿舍永遠都是對着電腦,很少説話。其他室友説趙光玩起來昏天暗地,學起來廢寢忘食。因此,遊戲上他稱霸一方,學習上他又名列前茅。

大三我準備考研,經常早上五點起,晚上十點多才回,極少和宿舍人交流。

一天下午,我在手機上收到一條消息,要網上確認報名有關信息。由於心裏着急,不想跑太遠去網吧,就去了宿舍,準備用下他們電腦。

回到宿舍,其他人都不在,看到趙光的電腦屏幕亮着,他人也不在,就準備先用下電腦。

剛打開頁面,電腦卡死沒反應,鼠標也動不了,無奈我就強制重啟了電腦。

這時候宿舍門開了,趙光回來了,看到我把電腦重啟了,一下子異常激動,對着我大吼,怎麼不經過我允許就重啟了,知不知道我有很重要的東西沒保存,這幾天飯都不吃都在弄這個。

我一連道歉,心裏愧疚萬分。

後來他登錄電腦,瞪着我,不再説話。

從那之後,我們倆再沒説過一句話。

只到聽説他在學校外邊發生意外。

太突然,猝不及防。

我是從自習室被人直接叫到輔導員辦公室,進門發現宿舍人都在,唯獨缺了趙光。

後來才知道他在外租房,發生火災,搶救中。

幾天後,得知,搶救無效。

那以後回到宿舍,看着他曾經的空牀位,我五味雜糧。

本來想,考研之後,找個時間,和他好好道歉,好好溝通,不想大家之間冷冰冰,想不到,竟然只能剩下想想。

4。

生命的列車穿梭,到站上車,下車,我們擦肩而過,我們結伴而行,只不過,不知道哪一站錯過,再不相見。

來不及説再見,就像,來不及一切重演。

想用今日一文,愧疚也好,思念也好,告訴你們,儘管沒來得及説再見,此心相通,不會孤單。

也想告訴身邊朋友以及讀文的你,感恩生活,用心對待,和你相關的每一個人。

  鎖不住的目送【2】

我鎖着母親,鎖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髮和叨嘮鎖在了四樓。她趴在陽台邊,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陽光裏呼吸,在風雨裏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歲月的眷顧。

最讓母親不堪的,這座灰舊的小樓還不是我的家。在這個陌生的地方,母親常獨自訴説。那時的母親是孤獨而憂鬱的,她的叨嘮裏,最大的心結是走不回月下的故鄉了。

這是我工作的學校,現在也是母親沒有預計的旅店了。母親常説,無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學堂、廟堂、祠堂。年初,我連哄帶騙、好説歹説,讓母親離開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親便意興蕭索了。我知道,離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無助、冷清和落寞了。

鎖着母親,其實是我最大的心殤。年前,要強的母親、88歲的母親,終於用一根枴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傷的,卧病一年後又奇蹟般地站起來了。只是她邁上幾步,兩腿顫顫巍巍的,讓一邊看的人更加着急。剛開始,母親在我房間裏走走,坐坐。一次,母親居然一個人走下了四樓。我看見她的時候,她坐在一叢石楠樹下,她和一個老婆婆在大聲地閒聊。兩位耳背的老人,大多聽不清對方講的什麼,但這不影響她們交談,她們聊得那麼的開心。

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親不見了。我找遍了整個校園,不見她的枴杖,也沒聽見那熟悉的叨嘮聲。我走出校門,看見母親了。她坐在路邊,正在揉着那條萎縮的腿腳。我很生氣,大聲地兇她:“誰叫你出來的?再摔一次怎麼辦?碰着車了怎麼辦?走丟了怎麼辦?”

母親怯怯地看着我,像個做錯事的孩子:“唉,再不出來了。我就想看看這條路能走到哪裏。”我沒聽她細説,我一把馱起母親。我直起身的一瞬,心裏微微一疼。母親是那麼輕,好像我揹着的是一片葉子,又像是我揹着的小時候的女兒。

我揹着她,輕輕地,走過一片豔陽,走過學生的目光。

這以後,母親不出去而我上班時,我便鎖着母親了。

鎖着母親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燙着了,更怕她年邁的孤獨了。有次,我出門,母親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樓道,偶一回頭,母親趴在陽台上了,她一動不動的看着我。這種情形,小時候母親送我上學、迎我回家是常見的,可這時候她的目光裏多了一份依賴和不捨。

母親是聽不見我的腳步聲的,她一定在心裏默數着我的步履,數着我走下四樓、三樓,再看我走出一樓的那一刻。我想母親是老了,她能看見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親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達不了遠方,但她渾濁的目光總能鎖住兒子的背影。即使人來人往,親情這個座標,母親説什麼也不會丟失的。

陽光滿天時,母親喜歡看雲,喜歡看落在陽台上的麻雀,喜歡看樓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陽台上的母親叨嘮更多了,我想母親此時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每次上班,當我落鎖的那一刻,母親便走向了陽台,她會準時地守候在陽台邊。她目送着我的離去,搜尋着我漸行漸遠的軌跡。

我狠心地,有時是快速地逃離樓外那塊平地。當我走入石楠樹下時,我閉着眼,靜靜地站一會,我輕輕地説:

“母親,我會很快回來的”

  生命是什麼【3】

一滴露珠從荷葉上“咕嚕嚕”的滾落在地上,一下子就馬上鑽入泥土裏不見了。她去了哪裏呢?是永遠的消失了嗎?還是與大地母親融為了一體?

一滴雨水掉在地上,和着一同滴落下來的雨水一起流入小溪,最後匯成江河。

如果生命只是一滴水,就讓我們把自己小小的力量匯成海洋的一份子,給世界一片清涼。

一棵小草,在大地上翠綠的生長,在春天百花爭豔的季節裏,她與眾多的兄弟姐妹們一起裝點着祖國多嬌的河山。

如果只是一棵小草,也要給與世界一片翠綠的希望。

一朵花,在深谷默默開放。沒有觀眾;沒有掌聲。可是,她依然默默的開放在祖國的百花園裏。在她生命的春天裏。

如果只是一朵花,不管是否有人欣賞;不管此時的你,在何方,也要勇敢的開放,給與路人一片鮮豔的嚮往。

一棵樹,慢慢的成長。在生命的每一天。在日出日落的光陰裏。在春夏秋冬的輪迴裏。在祖國的大森林裏。

如果只是一棵樹,也要迎着風雨,沒有悲歡,沒有放棄。在生命存在的日子裏,給與沙漠中的旅人一份生命永遠的渴望。

生命是什麼?

朋友,你曾經問過我:“生命,是什麼?”

捨己救人的美女教師—張麗莉為了救車輪下的兩個學生,而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雙腿;杭州最美的司機—吳斌為了救車上24名乘客而英勇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她們《他們》用健康;用生命很好的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和生存的價值。

無論是張麗莉老師還是司機吳斌,都給與了我們這個世界一片清涼的愛和温暖的關懷。

如今,人們常常説,人性太惡。人與人之間已經沒有了基本的信任和關愛。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持有這樣座右銘的人很多,是因為這些人太冷漠嗎?還是因為這個社會缺乏起碼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相互的關懷呢?

我們沒有權力去責怪任何人的想法和行為。

只是,在風雨中;在災難來臨的時候,讓人感動和無比欣慰的是,我們依然看到了許許多多像張麗莉和吳斌這樣的好人。

謝謝她們《他們》給與我們這個社會的温情和美麗。讓我們每一個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明天的美好。

革命導師馬克思説“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相信,愛是生命的永遠;愛,是我們每一個人心靈的渴望;相信,在愛的世界裏,我們一定可以相互美好的信任。

夏夜,天空繁星點點,抬頭仰望間,似乎看見了那些曾經給與我們關愛,而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的親人和朋友!

是的,我的朋友,生命是什麼?

相信,你和我一樣已經明白了。

生命就像綠葉上掛着的露珠,輕輕的來,匆匆的離開!

生命是什麼?

生命是掛在枝頭的綠。在春夏秋冬的輪迴裏,給與每一個人生活的希望和生存的力量;在我們迷茫和天空陰雨綿綿的時候,帶給我們一種生命的激情和快樂;當我們的心靈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時,給與我們靈性的指引和安慰;當我們心靈疲憊時,給與我們清新的愛和温暖的陪伴……

生命是什麼?

生命是綠葉上的一滴露珠。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用短暫的生命給與這個世界一片清涼。你看,我的朋友,一滴小小的露珠啊,多麼弱小,多麼的晶瑩剔透。看似微小的力量,卻孕含了多麼堅強的信念。你知道的啊,那寬廣的海洋,那掀起濤濤巨浪的汪洋大海不就是由這些小小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露珠所組成的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萬丈高樓平地起,萬里海洋露珠聚”。每一個人弱小的生命都是一次希望的播種;每一次腳步的移動,都是理想的遠航!

生命是什麼?

生命就是一朵四季流轉的繁花。在春去秋來的日子裏,用青春在書寫生命歡快的樂章;用歌聲在詮釋生命快樂的輝煌。“花開花謝花滿天,江楓漁火對情眠”。花兒用美麗,用青春的愛戀;用無怨無悔的追求告訴我們—生命就是一次花團錦簇的'旅行!

生命是什麼?

我的朋友,你看看,那些鬱鬱葱葱的森林,那些正在茁壯成長的小樹苗……

她告訴我們—生命就是一棵樹的成長,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把一份綠蔭帶給世界;把一段樹木留給人間……

生命是什麼?

我的朋友!生命是綠色的希望;是露珠的夢想;是花朵的開放;是小樹的成長;是愛戀的芬芳……

生命是什麼?生命是一首歌,歌中有你的失意;你的歡樂;你的天空;你的夢想;你的路過。

生命是什麼?生命是一支筆,寫出春夏秋冬的美麗和人生酸甜苦辣的經歷。

生命是什麼?生命是一幅畫卷。慢慢展開,輕輕描繪。畫中有你的江南煙雨;有你的小橋流水;有你的夢裏水鄉;有你的詩情畫意。

生命是什麼?生命是一本書,每一頁都是詩行;每一天都是註腳;每一分鐘都是一個標點符號。一本書,很短,可能轉眼之間就會關上。一本書,也可能很長,可能要用我們長長的一生來慢慢寫;慢慢讀;慢慢品;慢慢回味。

人生一輩子,生命一次,好好活。簡單過。

親人,朋友,只能是今生的緣分,下一輩子不一定能夠遇見……

珍惜生命能夠擁有的美好,握住歲月所給與的美麗,簡單,快樂的行走……

  掌心化雪【4】

那個時候,她家裏真窮,父親因病離世,母親下崗,一個家,風雨飄搖。

大冬天裏,雪花飄得緊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絨服,把自己裹在裏面。可是看看母親愁苦的臉,她把這個慾望,壓進肚子裏。她穿着已洗得單薄的舊棉衣去上學,一路上被凍得瑟瑟發抖。

拐過校園那棵粗大的梧桐樹,一樹銀花,映着一個瓊樓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卻鑽肌入骨。突然,年輕的語文老師迎面而來,看到她,微微一愣,問:“這麼冷的天,你怎麼穿得這麼少?瞧,你的嘴脣,都凍得發紫了。”

她慌張地答:“我不冷。”轉身落荒而逃,逃離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個有自尊的孩子,她實在怕人窺見她的貧窮。

語文課,她拿出課本來,準備做筆記。語文老師突然宣佈:“這節課我們來個景物描寫競賽,就寫外面的雪。有豐厚的獎品等着你們哦。”

教室裏炸了鍋,同學們興奮得嘰嘰喳喳,獎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經,私下猜測,會是什麼呢?

很快,同學們都寫好了,每個人都窮盡自己的好詞好語。她也寫了,卻寫得索然,她寫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沒想過得獎,她認為那是很遙遠的事,因為她的成績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貧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閉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發下來,她意外地看到,語文老師在她的作文後面批了一句話:“雪在掌心,會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這話帶着温度,讓她為之一暖。令她更為驚訝的是,競賽中,她竟得了一等獎。一等獎僅僅一個,後面有兩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

獎品搬上講台,一等獎的獎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圍巾,還有一雙厚厚的棉手套。二等獎的獎品是圍巾,三等獎的獎品是手套。

在熱烈的掌聲中,她緋紅着臉,從語文老師手裏領取了她的獎品。她覺得心中某個角落的雪,靜悄悄地融化了,濕潤潤的,暖了心。那個冬天,她戴着那頂帽子,裹着那條大圍巾,戴着那副棉手套,嚴寒再也沒有侵襲過她。她安然地度過了一個冬天,一直到春暖花開。

後來,她讀大學了,她畢業工作了。她有了足夠的錢,可以寬裕地享受生活。朋友們邀她去旅遊,她不去,卻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帶了禮物去。她不像別的人,到了那裏,把禮物丟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們召集起來,温柔地對孩子們説:“來,寶貝們,我們來做個遊戲。”

她的遊戲,花樣百出,有時猜謎語,有時背唐詩,有時算算術,有時捉迷藏。在遊戲中勝出的孩子,會得到她的獎品——衣服、鞋子、書本等,都是孩子們正需要的。她讓他們感到,那不是施捨,而是他們應得的獎勵。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們卑微的心靈。帶了禮物去。她不像別的人,到了那裏,把禮物丟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們召集起來,温柔地對孩子們説:“來,寶貝們,我們來做個遊戲。”

她的遊戲,花樣百出,有時猜謎語,有時背唐詩,有時算算術,有時捉迷藏。在遊戲中勝出的孩子,會得到她的獎品——衣服、鞋子、書本等,都是孩子們正需要的。她讓他們感到,那不是施捨,而是他們應得的獎勵。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們卑微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