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三姐故里尋歌海散文

三姐故里尋歌海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4W 次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一曲壯鄉山歌,將我的思緒帶往美麗的嶺南小城——三姐故里,歌海宜州。

三姐故里尋歌海散文

“三月三”是壯族地區最大的歌圩日,又稱“歌仙節”,是為了紀念歌女劉三姐而設立的。三月三撞上清明節,廣西自治區獨有的七天小長假,跟着宜州舍友遊歌海,欣賞原汁原味的壯族山歌,領略秀美嶺南山水風韻。

漫步在嶺南的雨季裏,踏上被雨水親吻的青石板小路,青青苔痕訴説着這一季的憂傷。兩旁綠蔭葱鬱,瑩瑩露珠,伴着初晴的陽光越來越嬌羞,逐漸消失在視野裏。各種花兒、草兒也在雨後抖擻身姿,盡情綻放,將妖嬈的身姿展示給路人。縱情山水,情迷南國,微風飄逸,靜心遐思,一曲山歌飄揚在耳際,悠哉悠哉。

壯鄉山水入畫來,歌海無處不飛花。最美是那劉三姐,山歌傳了遍天下。到訪歌海宜州,當然得去三姐故里遊玩,一路好奇與期待相隨,車行駛在市區,環視着窗外的一切,三姐故里成了宜州小城的一張靚麗名片,公交站、廣場、公園隨處可見“三姐故里”字樣,三姐精神與傳説,如那經久傳唱的壯鄉山歌般,深深地流淌在這座城市的文化魂中,也浸潤着每一位壯鄉兒女的心田。

“下梘河畔翠竹多,山風吹來響嗦嗦。搬來板凳並排坐,我倆同唱風流歌。”此句便是傳説中劉三姐和阿牛哥對山歌的情景。到了下梘河景區時,此景以“水碧、竹翠、洞怪、峯奇”而聞名,美麗而神祕的三姐故里。更是為景區增添了些許傳奇色彩。風光旖旎,蔚為壯觀,翠峯迭起,近觀青山綠水,彷彿進入了一個綠色的天然帷幔。秀麗的`山水養育了善良聰慧的劉三姐,循着傳説,依依翠竹中似乎還回響着三姐少女時期的天籟之音。竹葉作響,竹影婆娑,穿越千年,依稀間,那個受壯鄉兒女愛戴的三姐划着小竹排踏歌而來。

哪有山歌船載來?山歌又好聲又靚。山歌悠悠,水流潺潺,茂林修竹,清流湍激,撐排泛舟,綠意尋芳。下梘河灣水面寬闊,夾有平坦狹長的沙洲,金黃的鵝卵石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點映着水面的粼粼波光。兩岸有一幢幢古宅,詩意的棲居,出門即是青山綠水,儼然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屏。

山歌好比春江水,三姐文化離不開壯鄉山水的滋養。這裏的每一處風景都是形象立體的山歌文化,青山不老,流水有意。傳聞三姐跌落懸崖時,半截扁擔掉落插在巖縫裏,歷千年而不腐朽,遂山石取意“扁擔山”,還有當年阿牛哥觀山石痴情對望,盼三姐平安歸來,後人便把他站的這塊石頭叫做“望妹石”。

宜州是塊風流地,人愛唱歌鳥愛啼。一路與山歌同行,走過歌仙橋,這裏,一羣陽光活力的遊人們紛紛穿上壯族服飾,合影留念,衣服裝飾有多姿多彩的壯繡壯錦,圖案中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也彰顯着原始的民族圖騰崇拜。出於欣喜,便同友人一起穿上了美麗的壯族服飾,也算入鄉隨俗吧,這樣置身此景更具儀式感,顯得莊重。

走過古壯寨大門,古木葱蘢,放眼望去,裏面大都是木建築,多了一份典雅素淨。一座座小木屋坐落在秀水山澗中,飽經歲月的滄桑而顯得更加古樸凝重。步步攀援,登上小木屋,仰望頂樑,一幅幅劉三姐阿牛哥對歌的壁畫繪於此,半空中懸掛着色彩斑斕的繡球,有的直接是繡球狀木造型,木牆壁隨處可見對歌雕塑及壯錦裝飾。壯錦織日月,銅鼓傳佳話。輕輕觸摸壯鄉人工繡錦,深深地被能工巧匠的壯鄉兒女技藝所折服,廣西深處亞熱帶地區,濕潤的氣候造就了他們精湛嫻熟的織染刺繡藝術。

沉醉歌海的每一處景點,都有一種無比的喜悦,我帶着北方女子的柔情,去感知南國紅土地的細膩,遊三姐故里流連忘返,美景寄情筆尖,願壯鄉山歌永傳唱,願我的第二故鄉——廣西這個山水靈動的西南勝地,在東盟舞台上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