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走的或許從未走過散文

走的或許從未走過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57W 次

陽春三月,陌上花開,誰在人海里追尋着遠去的腳步,看着夕陽,聽着落日,一點點的回憶變遷,如雲的歲月,永遠不會再來,曾經努力奔跑的少年,如今真的已經扛起了身前的一片天。夜深人靜,四寂無人,在牀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望着指尖上那斑駁的印痕,聽着窗外嘶嘶風鳴,此心無眠,在深夜孤寂裏難安。我們都曾渴望着成長,如今卻懼怕着成長,時間太快,快到不曾發現,我們昨天的日子已經過了這麼遠,天明天暗,晨去昏來,日子就像在軌道上飛馳的火車,不斷的跑向身後,又不斷的迎接着明天,此心難安。

走的或許從未走過散文

人們都説,孤獨是高尚的,寂寞是空虛的,孤獨者在自己的世界裏找到自我對話的方式,於是實現了內心空虛的填充,形成了自我的精神世界。而寂寞者,百無聊賴,於是尋找熱鬧的人海,喧譁的吵鬧處,盡情忘我的發泄心中的寂寞,可是曲終人散,各自歸家,依舊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存在。我們都渴望着被理解,被接納,被推崇,可被理解,接納,推崇前,那一段無人問津,無人打擾,無人知曉的時間,該如何的度過。

看過許多的文章,聽過很多人的傳説,知曉了很多的道理,卻依舊過得不好,成功不可以複製,粘貼,生活的歷程不可能存在雷同,相似而生的經歷才可以長久吧,誰知道呢?有的人活得簡單,因為生活對他而言,本身就是極其簡單的存在。有的人活得濃重,因為生活對他而言,不僅僅是自己的,也是他人的,快樂不僅僅是自己的,也是他人的。痛苦不是他人的,而僅僅是自己的。容器再大,

終有盛滿的一天,人心也是這樣。有人説,這世上和自己有聯繫的人,不過也就是兩三百人,多了,刪去,少了,添加。就像是萬物存在的規律,過猶不及,不及則過。於三百人間,若在加以刪減,你或會發現,其實人們所需的圈子,又有多大,有的人想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於是四海漂泊,天地為家。有的人視家為安,固定時間,固定休息,固定人潮,樂安天命。每個人的選擇,就像是引線一般,上決定着下,左決定着右,前面的'你決定着後面的你,你有怎樣的故事,便決定了你會有怎樣的選擇。

三月花開,絢爛的季節,在浮華下,沉迷的心,彷徨不知歸路,腦海深深,

團團障影,不見和煦春光。人世間的路,要緊處就那麼幾步,走過路不會再走,經過的風景不可能再重現。萬物的變化亙古不變,人心浮華,

閲世滄桑,或許不該這麼沉重,好心情一直在路上,因為明天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麼故事在上演。我們扮演着不同的面孔,變換着不一般的角色,在看不見的舞台上,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時時刻刻的現場表演,沒有台詞的修改權限,

沒有劇情的完美終結,沒有昨天今天明天的後悔可行性,也沒有逃離的機票讓你天涯海角流浪。

常聽人説,你的生命裏總會遇見兩個人,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温柔了歲月,時光間流轉的歲月就像是一個魔咒一般,在心裏縈繞,如何也揮去不了。也有人説,你年輕時,見過的人,走過的路,總有一天會成為你記憶裏波瀾不驚的一點水珠,激不起你心海里那濃重的所有過往。有人説,有一天,你或許會變的堅強無比,遇到再大的風浪也足以應付世事的變遷,人間的滄海桑田,因為你已經有了抵禦世界的鎧甲。也有人説,或許成長不是為了讓你變得堅硬,毫無軟性,而是在你面對風雨時,依然保有對世界的柔情,依然有着對真善美的尊重和共鳴。真正的成長不是讓你拒人於千里之外,而是遠隔千里,卻依然讓人感覺安心就在眼前。

故事好長,都沒有興趣聽下一個篇章;故事又好短,已經沒有人有時間靜靜的聽完過程的跌宕和起伏,越來越多的人,翻開了開始的序幕,便已經翻到了終結的休止,一一對照,省卻過程,以為這便是獲得的最快途徑。成長從來都是在風雨裏的跌打,在彩虹前的爬起,不斷的摔打,不斷的磨礪,開始的簡單,結局的平淡,沒有過程的鋪墊,我們該怎麼對自己的故事,天馬行空的胡亂臆測。

生活成不了英雄,大多數的我們或許都成為了狗熊的縮寫,一邊在睡夢裏幻想着與眾不同,一邊在現實重壓下屈服於形形色色。掌聲和鮮花永遠是台前人的專利,汗水和心酸是台後人最真實的體會。或許有的人喜歡角落,卻一定沒有人拒絕被關注。三徑就荒,即便詩人也需要鴻儒相陪,詩情醇酒相伴,何況平凡如你我般白丁之人。

孤寂深夜,微冷春風,瑟瑟的冷月在天空,悄悄的守候,每一個孤獨人心裏的夢。時常發呆,不能自已,天馬行空的想法在腦海裏翻轉,在哪裏,去哪裏,都沒有答案,人心孤寂的時候,一無所屬,就像大海上的帆船沒有的磁場,失去了方向,四處漂泊。又或者是在深夜裏行走了太久,卻依舊看不到天明,失去了精神的指引,頹廢,迷茫,眼前迷霧一般的瘴。

我時常羨慕有信仰的生命,以為那是上帝的恩賜,告訴眾生堅持行善,堅持自我精神的修復。我也好羨慕那些寵辱不變的老者,歷盡世間滄海浮塵,生命歸於本真,不掩飾生命的缺失,也不抱怨生活的失去,一手操盡世間難,一臉浮沉百般現。有信仰的內心和無信仰的風采是不一樣的,前者寧靜平和,後者恍惚不定。真正的信仰不是佛前的三叩首,也不是禮拜上言談間的激情懺悔,也不是懺悔室裏對神父的一席懺悔,真正的信仰必是貫穿在生命裏的每一個角落,在你不經意間,自然的流露。就像是西方的貴族精神一般,貴在修為,貴在優雅,而信仰卻貴在不知,不知道的傳達,不經意間的皈依。

生活的路總是跌跌撞撞,少不了苦難,少不了風雨,少不了起起落落,存有本心,堅持自我的信仰,一切都會慢慢的向好的一面發展,因為我們,選擇了相信,選擇了信仰。

微風三月,風還在吹,霧霾還在繼續在城裏的天空繼續的咆哮,生活就是這麼簡單的平淡,夜盡天明,一如往常,你還在,我還在,靜靜的聽着熟悉的歌,走着熟悉的路,

談論着熟悉的人,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