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牽動我的情思作文(精選5篇)

牽動我的情思作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32W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牽動我的情思作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牽動我的情思作文(精選5篇)

  牽動我的情思作文1

落木濕秋雨,紅葉零枝頭。轉眼間,又遇深秋。

昨日和父母相約賞秋景,秋日早已煮熟了一樹紅葉,那紅葉紛紛攘攘,一陣秋風吹過,落入水中,染紅了一潭秋水。如那木碟上的秋景牽動我的情思。

打開木櫃,拿出視若珍寶、雕刻精良的木盒,小心翼翼地打開,取出被一層層包裹着的木碟。碟面上刻着樛枝繁茂的秋山,如蝶飛舞的秋葉,閃着金光。在手中輕輕轉動,在冥冥中牽動我的情思。

槐安之下,夢迴童年。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如約而至,“唰唰”聲驚擾了我的夢鄉。揉着惺忪的眼眸,打着哈欠走下樓。霎時間,滿屋的木香撲面而來。爺爺背對陽光坐在木凳上,一手執刨子,一手扶案,聽到腳步聲,爺爺順勢抬頭看着我説道:“小兒,下來了。”説完,便自顧低下了頭繼續打磨眼前的木頭。白色的木屑與輕塵如白浪如曲湍。在刨子前肆意飛濺。喝碗粥的功夫,那木料在爺爺的巧手裏變得白淨光潔。

爺爺起身端來一旁調製好的木料,拿出祖傳的刻刀,帶上老花鏡,藉着屋外的陽光雕刻起來。只幾拂,木碟的胚胎初見雛形。那輕盈白淨的木胚在爺爺寬大厚實的手裏更顯小巧。“就畫這個吧。”一把灰打在上面,原本白淨的木胚變的灰濛濛。他又取出毛刷,蘸上調好的大漆輕點在木碟上,流轉在碟面上,宛若水面上盪漾開來的波紋。

待碟幹,用小拇指輕點碟面,紅漆如凝血,勾勒出秋山的淡景。葉緣如脣柔美之極,羣山在手下傾出,在漆黑的碟面上起伏。秋天被一點點裝進淺淺的碟中。爺爺取出金粉的竹管,輕輕抖落,秋色更染羣山。爺爺長噓一聲,一件裝有秋山美景的木碟大功告成。我細細端詳木碟上秋景,那一片片紅葉,那連綿的山,不正是秋日的午後,爺爺與踏過的景嗎?

再次與那木碟相遇是在生日宴會上。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爺爺神祕地拿出一個雕有吉祥紋飾的桃木盒子,稜上鑲着一枚枚碧綠的翡翠珠子,底部還嵌着一層金色。打開盒子,那日爺爺親手做的木碟在紅絲絨的簇擁下映入我的眼簾。從那之後,我將它視若珍寶,放在木櫃的最上層,生怕弄壞了。

望着手中的木碟,爺爺那日忙碌的身影在眼前浮現。

秋風已起,落葉無聲,秋風已起,落葉無聲,逝去的歲月雖無法複製粘貼,但那份美好久藏心底,而那淺淺的木碟總能牽動我的情思。

  牽動我的情思作文2

涓涓細雨,掠過遠方的山巒,撒向池塘,驚動了閒適的魚兒,他沒有停下,擠進輕掩的木門,敲響了老屋,打散了炊煙。

春回大地,在飢渴的大地千呼萬喚後,那一場春雨,為人們帶來恩澤。天暗下來,家家都亮起了燈,開始在灶台上做飯。他看起來很笨重——鋪磚抹泥,半天就能做好。諾大的枱面上還有很多位置可以來做菜。在每家每户的灶台上,基本都會有一個大塑料瓶裏醃的鹹菜,那是奶奶自己醃的,煮魚、炒菜、燉肉,抓上一把,都是一絕!特別是拿來做魚,再放點辣椒,湯鮮甜鮮甜的,是現在市面上賣的鹹菜不能媲美的。灶台上面,還會擺上土地公公,灶王爺。到了節日是要拜的。

灶台是一家幸福的體現,用灶燒飯,得要有人配合。媽媽煮飯,爸爸燒柴。有時媽媽火要大,有時要小些,火就着乾柴一個勁的往上竄,滿屋子的柴火煙。到我大了些,發現如何燒好柴也是一門學問,如何用最少的柴,燒最大的火,都只得實踐後才明瞭。飯菜再柴火逃竄下沸騰,掀開鍋蓋,白色的濃霧伴着柴火香迎面撲來,屋子頂上炊煙裊裊,營造出一個讓他鄉遊子思念的家。

把飯菜端上桌,回去盛飯。竹筒裏的飯被燒的比較幹,可飯裏卻帶有一種讓人魂牽夢繞的柴火香!那鍋邊邊上的飯鍋巴是媽媽的最愛,更是“頂級”的美味,焦黃酥脆,那香氣,饞人!

夜裏,媽媽自然地把碗放進灶台慢悠悠地洗,我在旁邊陪着,娘倆聊着些有的沒的。廚房只留下了一盞燈,橘黃色的燈光把擦洗乾淨的灶台、擺在上面的油鹽醬醋全都抹成一片微醺似的淡黃。這些點滴雖都是家常小事,卻也平淡温暖。

如今啊,連最偏僻的山村也都換上了煤氣灶,屋子頂上不再有飯點的炊煙,叫遊子如何思念,心中只感落寞。用煤氣灶煮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煮飯再也不是夫妻兩人配合出來的菜餚;城市的廚房不比鄉野,比較小,媽媽嫌我在廚房礙事,就連擇菜也得到一旁;大功率油煙機把熱菜的香味都吸走了,再也沒有從前邊煮飯邊期待的樂趣了。煮飯只成了生活所需,米飯再沒了柴火香,沒了人情味。

如今,擔心奶奶身體,已經很少讓她做鹹菜了,灶台依舊在那,沒拆,冷着。鄉間,還有幾家人在燒柴?但窗外濛濛大雨,不見炊煙。

  牽動我的情思作文3

陽光花兒似的綻在青黑的石板路上,青磚縫隙裏青苔藏匿着自己瘦小的身影。嘴角的笑意凝住了,讓我魂牽夢繞的老街,空了。

從前,外婆家就住在這老街裏。

老街的巷子織成了一張密密的網,小時候總迷路,外婆就笑着一戳我的額頭:“傻丫頭,這有什麼難的,老街的第一個巷口,左轉,第三間。”

外婆喜愛搬一個小凳子坐在門口曬太陽,邊曬太陽邊織毛衣,眼角的皺紋都被陽光填滿,太陽花兒似的綻開着,和老街裏的鄰居有一搭沒一搭地拉家常。我扒着門偷聽一會兒,着實無聊,便去逗鄰居家的貓。

這麼説起來,老街簡直是貓們的天堂,它們經常一起“躲貓貓”,一起“飛巖走壁”,一起偷哪家晾在巷子裏的魚乾。惟獨隔壁那只是朵奇葩。一身乾淨雪白的毛,油亮油亮的,不是懶洋洋地躺在屋頂上曬太陽,就是一個勁兒地捉自己的尾巴。此外,這隻又肥又懶的白貓還有個相當“別緻”的名字——劉二。

託劉二的福,隔壁家也成了老街孩子們的“駐地”。

外婆的鄰居是個説書人,準確地説就是祖上説書。沒錯他就是劉二的主人——劉大,我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只是老街裏的人都這麼叫他。有趣的是,他的長相與劉二極為相似——都是又白又胖的。他整個兒人就像只大白貓兒,笑得憨憨的,眼神很有勁兒,嗓門兒也很大,有時候説書情到深處,一嗓子吼下去,驚飛一樹的麻雀,聽説他曾把硯台當醒木,一激動給拍飛了,成了很長一段時間街坊鄰居們茶餘飯後的笑談,難怪再也沒見他用過醒木,只是一個勁兒吼。

有時隔着牆,便能聽到他中氣十足的聲音,風似的從牆縫裏簌簌灌入:“且説,那劉備……”孩子懂什麼?多半是圖好玩兒,他深情並茂的演出並不被領情,他也不顧,只要人聽就夠了,我呆在隔壁,偶爾聽到一句很響的“説時遲,那時快!關雲長……”就能腦補出他眼睛冒光激動得全身發抖的場景。陽光撞在地上,濺出細碎的光,落在人眼裏、心裏,彷彿能夠親耳聽到陽光輕柔的呼吸。那説書人的聲音洪亮、綿亙,久久不散。他家的貓兒盤在門口,翻了個身,露出毛茸茸的肚皮,發出輕微的鼾聲,做着它滿天飛小魚乾的美夢。

後來老街的人們陸續搬出了老街,外婆也住進了高樓,響亮的説書聲也成了再找尋不到的回憶,聽到的是汽車憤怒的咆哮。老街成了空城,連貓兒也不光顧了。

現在是人去街空,人走茶涼。

老街的牆壁上殘留着陽光的餘温和時光沉澱過後的氣息,忽然想到《城南舊事》裏的一句話——請不要為了那頁已消逝的時光而惆悵,如果這就是成長,那就讓我們安之若素。

老街在,陽光在,夢在,回憶就在。

夢裏的老街還是從前那副模樣,陽光把老街曬得暖暖的,外婆眯起眼織毛衣,白貓在打盹,説書人依舊慷慨激昂。

老街,如一首遠去的戀歌,暖暖的,牽動着我的情思。

  牽動我的情思作文4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些美妙的詩句用來讚頌老師們太貼切了。

老師值得我們去歌之,贊之,只要我看到那鮮紅的紅領巾,我就會暗暗讚歎:“劉老師,有您真好!”

也許劉老師已經把那件事給忘了,可我記憶猶新。那時我剛來到這個班級,作為新生,升國旗時沒有穿校服情有可原,可我連紅領巾都沒有佩戴。檢查儀容儀表的班長嚴肅而又認真地説:“你校服沒有購買,可以穿其他衣服,可你連紅領巾也沒佩戴,實在不應該,看一向嚴厲的劉老師會怎麼罰你!”聽着班長的批評,看着班長滿臉的`憤怒,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完了!完了!這次一定會被處罰了!這該如何是好呀?

正當我忐忑不安之時,更可怕的事情要來了,劉老師讓我跟她去辦公室。

一路上,劉老師在前面大步流星地走,我在後面小心翼翼地跟着,心亂如麻:這下是真完了,會不會打手板心?會不會被嚴厲批評?要不編個藉口騙老師……不行,那樣老師會發現的,以後就不信任我了……還是跟老師直説是忘記了吧……不行,老師會罰我的……到底該怎麼辦啊……

正當我胡思亂想之時就到了辦公室。只見劉老師慢慢地坐下來,低下頭,輕輕地打開了辦公桌的一格抽屜,拿出了一個紅袋子。

不會是打手的戒尺吧?正當我猜測袋中是何物時,劉老師麻利地打開了袋子——裏面全是鮮豔的紅領巾。

劉老師從裏面抽出了一條,看了看,遞給我説:“今天我給你一條紅領巾,下次可不能忘戴了!還有,這件事可不能告訴其他同學喲!”説完便笑眯眯地給我戴上。

我一時竟説不出話來,心中滿是感激之情,我像是被判了死刑的犯人突然被無罪釋放了一樣暢快,我受寵若驚,好久才回過神來,連忙説:“謝謝老師!”老師便點了點頭,輕輕説了聲:“去吧。”

我快樂地跑出辦公室,我第一次覺得劉老師是那麼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她笑容如春風般拂過我的心田,讓我心花怒放。

從那以後,我每天都會把這條紅領巾放在我的書包裏。在我眼裏,這不僅僅是一條紅領巾,這是老師的一份關愛,這是老師的一份信任。

紅領巾啊,你牽動着我的情思,使我常常想起了那和藹可親的劉老師……

  牽動我的情思作文5

綿綿情絲,道不盡一份思念,一杯佳釀,牽動詩仙李白憤慨的情絲;一份臘肉,牽動了蘇東坡思鄉的情絲;而此時的我,卻被一塊臘餅牽動了情絲。

臘餅,是潮汕地區的一大特色,有着它獨特的味道,別的地方雖然也有,但味道總是有那麼一點差距。其中最大的特點便是皮薄餡多,甜卻又不膩,鍍着一層金燦燦的外殼,甚至廣州的許多夜茶將它作為一種特色。

在貴嶼,臘餅不是常常能吃到的。它牽動許多孩子的饞念,但卻只能在重大節日才能吃到。

曾經在他鄉,忽然念起家來,月明風清中飄來絲絲涼意,吃着這邊的特色小吃,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忽然想起包中的一盒臘餅,拆開塑料包裝,一絲絲熟悉的豆沙味慢慢地從盒子中溢出來,在朦朧中慢慢靠近,浸入鼻腔,突然洶湧開來,令人猝不及防。味道沒那麼鮮,但咬一口,任由香味在口中奔馳。家的味道,就這樣獲得了小小的滿足,藴藏在這塊小小的臘餅中。

依稀記得,關於臘餅還有些動人的傳説。有人説,這是灶神的聘禮;有人説,這是等着丈夫歸來的妻子相思的眼淚;還有人説,這是乾隆下江南時,為香妃所作的御品。這些傳説,好像是在某個睡眼朦朧的夜晚,在奶奶蒼老的聲音中輕輕流出來的,似乎有什麼在牽動着稠密的情絲。

這次元旦回家,在密密麻麻的供品中,我卻找不到一盒臘餅。隨着時代的發展,更多不同的供品代替了傳統的臘餅。不知為什麼,心中忽然感到一股空虛和惆悵。

似乎再嘗一口臘餅,也成為一種奢望,一塊臘餅,牽動着潮汕的情絲;一塊臘餅,牽動着海外潮商的情絲;一塊臘餅,最終牽動着我的情絲,使我無論如何都忘不了家鄉的味道。